人際交往中容易被忽略的點--信息轉化中的損失。 你心中所想,有對有錯,也有模棱兩可,會轉化成語言; 語言會被加上口吻、語氣、神情,轉化為社會通用的交流符號; 符號基於對方對共同理念、知識、價值的理解被接收、分析,會轉化成腦電波; 腦電波被解構,形成對方的最終認知。
不言自明,這一過程中,原始的信息會被各種加工、修飾、標黑、扭曲、重組。 如果你心中所想是100,出口之言是70,進入對方的耳朵是50,最終被接受的隻有大概30而已。
“用最大的善意去揣摩對方”,是人際交往中很難做到但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的。 可即便抱著最大善意,依然會有意無意地在交流過程中行差踏錯。 該如何盡量避免呢?
一、 怎樣讓別人相信你是 “對事不對人” ?大家較為熱衷評價他人。這種熱衷從知乎常見的提問方式 “如何評價xx” 可見一斑。 當然,評價他人本身是無罪的,但評價他人有可能招致他人的厭煩。 當我們在給予他人的作品差評或中評時,我們往往喜歡先說一句 “我這是對事不對人噢” 或 類似的話。 仿佛我們說出這句話後,別人就會客觀理性地對待我們之後要給出的差評或中評。可現實往往事與願違。 在大多數人看來,對於自己作品的評價就是對於自己的評價。否定我的作品,就是否定我這個人。 也許這些人冷靜下來後可能會意識到我們的評價的確是對事不對人,但在接到負麵評價的那一刻,很少有人能心平氣和。 針對這個問題,我現在踐行一個解決方案--不單獨評價一個人的作品,而是去對比眼前的作品和這個人曾經的作品。 比如,當我覺得一個合作夥伴設計的一個按鈕與整個頁麵不太搭時,我不會單單評價這個按鈕的設計。 我會說,我覺得你之前為C頁麵設計的C1按鈕,和為D頁麵設計的D1按鈕都和整個頁麵非常契合,我都非常喜歡,但是現在這個E頁麵的E1按鈕我覺得跟整體不太搭,要不你再改一下? 當然,有的人也許會問,如果第一次評價一個人的作品,沒有參照物怎麼辦? 我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拿這個作品與他的其相關他閃光點去進行對比。
比如,選擇字體的品味對比選擇配圖的品味,或對於挑顏色的品味等。 二、 我們問了一個具體問題後,別人的回答卻很抽象,我們應該怎麼辦?這種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再追問了,因為對方十有八九是不想告訴你。 我來簡單分析一下對方的內心想法。 張同學問李同學:“你上學期平均分多少呀?” 同學心想,我上學期門門都上了90分,GPA 4.0,但是這個張同學好像沒一門上80分。我如果直接說了,會不會讓他感覺不痛快,覺得我在炫耀? 就算真的要說,用什麼語氣說比較好?哎,好麻煩,不說算了。但他都問了我總不能不回答。看來,我隻能泛泛而答了。 於是,李同學就回答:“還不錯吧。”
這時,機智的張同學應該就此打住,而不是追問:“不錯是多少呀?” 三、 怎樣他人尋求幫助,他人才會更願意幫我們?1、讓別人知道你已經做了許久的前期資料搜尋。實在是有個點搞不懂,解決不了,才尋求幫助。 2、具體描述你的問題,以及你所需要的幫助。 如果對方意識到他需要像剝洋蔥一樣,一次又一次和你對話,才能了解你的意圖以及提供幫助的難度,那麼他幫助你的意願就會大大下降。 3、如果對方沒有時間或精力尋求幫助,可以詢問對方是否有其他渠道可以獲得幫助,比如某個論壇,某個網站,或者某個人。
本條建議尤其適合應用在向不太熟的人尋求幫助時。 四、我們真的有很多朋友嗎?其實我們認識的許多人最終都不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因為友誼的建立需要信任,而信任往往需要兩個人互相不斷解決對方的痛點才能逐漸建立。 考慮到我們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我們能擁有的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會太多(所以一定要珍惜友誼)。 茫茫人海,為什麼範晨同學與李冰冰同學成為朋友,而不是和章小宇同學成為朋友?這就是緣分,也是友誼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個道理之於社交生活的意義就是,不要隨便認為別人是你的朋友,更不要隨便要求別人以朋友的標準來對待自己。 如果我們在與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相處時,始終生活在 “對方是我的朋友” 的幻覺中,很容易既讓自己內心受挫,也讓對方覺得自己 “想太多” 。
五、和別人說話時目光不時遊移,別人會怎麼想?我就這個問題問過許多人,各個年齡層,各個職業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告訴我,如果別人說話時目光遊移,他們會覺得對方心不在焉。 所以,為了給對方起碼的尊重,我們在說話時最好看著別人的眼睛(當然,要把握好度不要直勾勾地看)。 我曾經對這點不是特別重視,總以為自己即便目光不時遊移,對方也不太可能察覺。但後來我發現他人目光遊移真的很容易察覺。 大家可以專門訓練幾次。我大概注意過三次之後,就能做到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了。 這也許是很小的一個社交細節,但如果我們做不好,很容易讓對方覺得我們不真誠。
這5個關注點,側重人際交往中與他人的交流。 我們相信,無論是言語還是眼神,想法或者態度,都應該在“善意揣摩”的基礎上加以理解。 如果每個人這麼做,一定會發現世界變得可愛了一點。 薩特的“他人即地獄”,可能會有更美好的描述方法吧。
我不是否認那些小常識小技巧的作用,的確如果真的一條一條照做了肯定有作用。
如果要真的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修養。沒有修養作為支撐的人際交往技巧,隻會顯得虛偽和做作。
比如說,你要是懂得尊重他人的話,就不可能對服務員大吵大鬧,也不可能做出什麼特別討人厭的事情來。修養到了一定程度,待人彬彬有禮是肯定的。一個有素質,有修養的人,走到哪裏都不會有人討厭。
但是尊重他人就僅僅是一些細節之處的小動作嗎?肯定不是。尊重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想法,往大了扯,這跟世界觀價值觀有關。一個人在對某件事情做出反應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到底該怎麼做。這時候的反應,往往是三觀支配下的舉動。
當然提高修養或者塑造三觀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我覺得人際交往這種事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速成”的。所以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想辦法提高自身修養好了。具體怎麼做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我水平不夠也沒辦法告訴你。
但是有一個習慣我覺得挺好,推薦給你:換位思考。剛剛在某個答案中看到了交往的黃金法則。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換位思考有兩個意思: 第一,把別人想象成自己。 比如對待服務員,對待老人,或者對待朋友的時候,把他們想象成自己,自己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對待,就拿這種態度來對待他人。你要是希望朋友們對你友好一點,那麼你就也要友好地對待朋友們。 第二,把自己想象成別人。 比如自己有什麼舉動的時候,就把自己想象成他人,在遇到這樣的行為舉止的時候會不會感覺不舒服。在電影院有人打電話自己會介意嗎?在公共場合看不慣什麼舉動,那自己最好也不要做。
但是換位思考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自己不介意的,也並不代表他人不介意。我們從小受到過很多公德教育,雖然有一些“公德”值得商榷,但是大部分社會公德都是為了維持一個更和諧的環境而存在的。所以能遵守的話盡量遵守。比方說,我不介意別人跟我說話的時候大吵大鬧啊,我覺得這樣很坦率啊,但是別人不一定像你一樣想。某些場合,安靜就是一種基本的公德。這些也是要考慮到的。
總之多思考,少技巧,慢慢提高個人修養,我覺得這才是在人際交往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人際交往無法速成,隻能通過一點一滴的思考總結成個人三觀,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場合裏自然而然地做出合理的反應。
早年不懂事,以為人際關係是將心比心。後來發現,好的關係需要套路,於是四處求教經驗、查心理學文獻。直到自己真正開始學心理學,才明白,其實都是緣分。兩個人的關係能走到哪,往往一早就被各自的人格結構和行為模式框定了,削足適履的硬培養往往會是很痛苦的。
說事不說人,說感覺不說人。 舉個例子, 你都不刷碗,你越來越懶了你都不愛我了, 這不行,換成, 你沒有及時刷碗這個事情讓我感覺很不好,感覺自己沒有被愛,感覺我什麼事情都要一個人,非常難過和委屈。 討論的焦點就變成你沒有刷碗這個行為而不是這個人本身了 始終記住,永遠不要在別人背後議論他(她)的不好,和誰都不可以,如果聊天者硬要和你說這個話題,你就閉嘴聽著,頂多做出一些模棱兩可的反應或者幹脆表明我不清楚。 相反,誇人可以背後誇,隻要不脫離事實就行,當然,如果和你聊天的人與你要誇的人有什麼矛盾並且和你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利益關係,那就不要作這個死了。
不要在別人難受、低落的時候,訴說你自己遭遇過的不幸。比如,你的朋友感情不順,為情所傷,你就不要說,"你這算什麼呀?我當時那個渣男那樣對我,那王八蛋巴拉巴拉……"比如,你周圍有人病了,身體很難受,你就不要說,"這病我也得過,比你難受多了我跟你講!我那時疼的呀……"此時對方需要的是關愛和幫助,不是比慘大會。
自卑的人在處事中會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有時候會為了討好別人貶低自己
其實人性中,外來的善意越多,對外來就越不屑,真正要怎麼做人的不是要想著怎麼為人好。應該想著怎麼樣才為所有人都好, |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用戶注冊
投稿取消
文章分類: |
|
還能輸入300字
上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