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愈學習,愈發現自己無知。
4、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5、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6、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8、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1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1、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12、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4、不學禮,無以立。
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19、三日不讀書,便覺麵目可憎,語言無味。
20、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21、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3、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4、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7、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8、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2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0、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3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2、剛、毅、木訥,近仁。
33、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34、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5、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36、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3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8、道不同,不相為謀。
39、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0、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1、不遷怒,不貳過。
42、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4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44、刀不快,石上磨。人不會,世上學。
45、刻苦學習的人總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46、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47、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48、無側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
4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50、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51、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2、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5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54、盡心下山徑之蹊閑,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
55、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6、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57、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裏,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58、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59、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60、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61、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2、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next88)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63、靠父親的學識成不了學者。
6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5、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66、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67、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68、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69、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70、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雕也。
71、聰明靠努力學習,知識靠平日積累。
7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7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5、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76、勤奮是聰明的土壤,勤學是聰明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