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6、不學禮,無以立。
7、道不同,不相為謀。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朽木不可雕也。
10、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1、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1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4、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15、克己複禮,為仁。
16、過猶不及。
17、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18、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9、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2、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2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4、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25、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6、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2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9、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3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3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34、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6、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也。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8、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40、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41、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4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3、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4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46、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4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8、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49、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50、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1、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52、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53、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4、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56、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8、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9、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6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1、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62、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63、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6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66、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67、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68、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