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秋天的成語
【多事之秋】
來源: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為綠林之嚆矢也。”
解釋: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蕭瑟秋風今又至:秋天成語大全
【萬載千秋】
來源:明·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當今聖主存仁孝,萬載千秋亨太平。”
解釋:經曆年代極久遠。同“萬代千秋”。
【蟬不知雪】
來源: 漢·桓寬《鹽鐵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堅。”
解釋: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紅衰翠減】
來源:宋·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解釋: 紅:指花;翠:指綠葉。紅花衰敗,綠葉減少。形容春盡花殘或初秋百花凋謝的景象。
【霜氣橫秋】
來源: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解釋: 霜:秋霜。氣:誌氣。比喻誌氣凜然,像秋霜一樣嚴峻。
【桐葉知秋】
來源: 《淮南子·說山訓》:“以小見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太平禦覽》卷二十四引作“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解釋: 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 從一片葉子的凋落,就知道秋天就要來到。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桐葉知秋也作一葉知秋。
蕭瑟秋風今又至:秋天成語大全
【春秋筆法】
來源:《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讚一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解釋:是孔子首創的描述寫法,現多稱文章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委婉的表達作者的傾向,不直接表明態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讓人知道。也則一字置褒貶,簡練而含蓄地點評人事,亦稱“微言大義”。
【落葉知秋】
來源: 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解釋: 指見到落地的黃葉,知道已經是秋天快到了。
【秋收冬藏】
來源: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 :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解釋: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秋月寒江】
來源: 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遊,秋月寒江。”
解釋: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淨。
【春蘭秋菊】
來源: 《楚辭·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唐·石貫《和主司王起》:“絳帳表衿同日貴;春蘭秋菊異時榮。”
解釋:意思是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所長,各有值得稱讚的地方。
蕭瑟秋風今又至:秋天成語大全
【盈盈秋水】
來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解釋: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形容女子眼神飽含感情。
【臨去秋波】
來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
解釋: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臨走時的回眸一盼。形容別情依依。
【春蛙秋蟬】
來源:晉·楊泉《物理論》:“夫虛無之談,尚其華藻,此無異於春蛙秋蟬,聒舌而已。”
解釋: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秋行夏令】
來源:魯迅《阿Q正傳》第八章:“但現在是暮秋,所以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盤辮家不能不說是萬分的英斷,而在未莊也不能說無關於改革了。”
解釋:現代成語。 令:時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晴雲秋月】
來源:《宋史·文同傳》:“與可襟韻灑落,如晴雲秋月,塵埃不到。”
解釋: 指晴空飄浮的白雲,秋高氣爽時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潔明朗。
蕭瑟秋風今又至:秋天成語大全
【一日三秋】
來源:《詩經·王風·采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解釋: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麵,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各有千秋】
來源:漢·李陵《與蘇武三首》:“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解釋:千秋:千年,引伸為久遠。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秋高氣和】
來源: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卻說小燕便服輕車,叫車夫徑到城南保安寺街而來,那時秋高氣和,塵軟蹄輕,不一會已到了門口,把車停在門前兩棵大榆樹蔭下。”
解釋:近代成語。 形容秋空高朗、天氣晴和。
【橙黃桔綠】
來源:宋·蘇軾《贈劉景文》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解釋: 橙子黃熟,桔子還綠。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望秋先零】
來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鬆柏之姿,經霜猶茂。臣蒲柳之質,望秋先零,受命之異也。”
解釋:零:凋零。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弱,經不起風霜。也比喻未老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