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我的一位表弟很鬱悶地來找我。他想辭職自己幹,但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
我這位表弟家境一般,甚至還偏下一點,人特別踏實勤勞,隻是沒考上大學,自己找了一家單位去實習,由於為人老實厚道,一路被提拔到主任的位置,但由於學曆問題,上升空間已經不大。
在全家人眼裏,他是那種省心,能過安穩日子的孩子。
做了一年主任後,他覺得每個月拿著七八千工資,這一輩子都能看到頭,估計日子也就比父母稍微好一點點,他不願意這樣過一生,但沒一個人支持他創業,更致命的事,當初家裏欠了一些錢,他這幾年的工資都為家裏還債了,手裏除了兩萬塊錢,什麼都沒有。
父母認為,家裏日子剛剛好過了一些,為什麼要這樣折騰,他們早就窮怕了。
而他則認為,如果不想著改變,一家人的日子永遠就這樣了,雙方僵持不下。
我問他,你辭職以後想做什麼呢?
他想了想對我說,他想開一家純天然的綠色超市,然後他把經營理念,前景,客戶分析,客戶定位,定價,貨源,選址,配送模式等等講給我聽,足足講了兩個小時。
我驚訝他已經做了如此多的準備工作,而且還做了非常充分的調研。
他苦惱地對我說:“姐,我們這裏是沿海發達城市,生活條件普遍不錯,食品安全是未來大家最關注的問題,隻要貨源保證,用心經營,絕對虧不了。可是他們膽子小,總覺得你一創業就會傾家蕩產。”
看著他因夢想而略顯激動的臉,我覺得這個年輕人和他父輩不同,未來必有作為。那時我還未結婚,在公司上班,平時寫點東西,收入不是很高,但幾年下來,也存了一點錢。
我給自己留下一些生活費後,把所有的積蓄都取出來給他,支持他去創業,不夠的再想其他辦法。
當時,他對我說:“姐,創業有風險,我不敢保證我會100%成功,但如果失敗,我就是再去上班,也會把錢還給你的。”
他有如此心態,我認為失敗的可能性不高。
但這個舉動在家族裏捅了馬蜂窩,首先是他的父母上門,指責我他年輕不懂事,我也跟著瞎胡鬧,如果他創業失敗,把錢敗完了,到時候可別指望他們會替他還錢。
然後是我家人這邊,指責我們翅膀還沒長硬,主意就如此大,全家人不同意的事情,還是照幹不誤,尤其是我,借錢還不落個好,讓人上門來埋怨,是不是腦子壞掉了。
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我們幾個小輩還跟長輩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長輩們都強調:我們都是為了你們好。
我反問:你們是我們的親人,當然知道你們是為了我們好,絕對不會害我們。但是,我們自己更會為了自己好啊,難道我們會害自己嗎?
一位長輩說:你們當然不會害自己,但你們又沒什麼人生經驗,知道什麼?有事還是應該聽長輩的。
當時年輕,我很犀利地指出:說句不吉利的話,你們應該會走在我們前頭,如果按你們的邏輯,我們沒什麼人生經驗,凡事又都聽你們的,那你們要是去了,我們豈不是沒法活了啊?如果真的為我們好,是不是應該鍛煉一下我們獨自生存的能力呢?
他們無言以對,但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就承認了我們是對的,他們隻是無可奈何。
要中國的家長承認孩子已經獨立長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這次辯論的作用,不是得到了長輩的認可,而是他們意識到了一點:我們都已長大,不會再事事聽他們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們對我們都是有意見的。
表弟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超市順利開張。原本他做好前半年虧損的準備,但事情順利得令人欣喜,有非常多家庭關注,表示為了健康為了孩子,多花一些錢是完全值得的,但是現在太多打著綠色有機的噱頭賺錢的商家。
為了取得大家的信任,他組織了很多人參加農家樂,帶著大家去看農場,去看菜園,去體驗垂釣的樂趣。此舉為那些農場主和果園主帶來了不少生意,使他拿到了更低的價格,也讓顧客消除了懷疑,在口碑帶動下,生意很快滾雪球一樣地壯大,在第一季度結束時,竟然已經開始盈利。
一年後,他的超市已經有一批固定的忠實客戶,原先隻是一間小超市,後來發展成兩間,在他周圍的同齡人中,他的發展是最好的。
這時候,原先指責我們的長輩,雖然依然沒有承認我們的“合法性”(有時候,真的覺得長輩很好玩,好像要他們認可晚輩的魄力和能力已經超過他們,簡直就是要他們的命),但偶爾的言談中,已經有了欣賞,原先最反對我借錢的姑姑,不無得意地說:“我們情情,眼光還是有一點的,這點最像我。”
表弟的父母出去,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們養了一個好兒子啊!”臉上就是掩飾不住的與有榮焉。如今,他父母自告奮勇地去幫忙,這幾年表弟再做任何決定,雖然長輩還是會習慣性地質疑一下,但很少再反對。
這個故事我是講給一位年輕人聽的,他遇到的問題和表弟當年如出一轍,他問我如果他辭職,父母會很傷心,那就是不孝,可是他又不想做不喜歡的工作,應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人:但凡做一件事,父母就會激烈反對的,大多都是“媽寶型”的孩子,在父母的眼裏,你永遠長不大,你永遠沒有能力自己做好一件事,你的所有想法都是幼稚而不切實際的;而那些從小就獨立有主見,做事認真靠譜的孩子,父母一般很少幹涉、反對,尤其是孩子特別有出息的那種,一般都是父母反過來聽孩子的。
其次,我們應該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順。
《禮記》曰: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簡單地說,大孝就是你的品德和成就出眾,使父母能夠受到其他人的尊敬;其次就是你的言行不會使你父母受到其他人的詬病;奉養父母已經是孝道裏最下麵一層了。
真正的孝道裏從來沒有強調過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也沒有賦予父母這種權利,那不過是後人的添加與曲解。
太多父母把孝道妖魔化,當成控製孩子自由意誌和人生的利器,也有太多子女誤解孝道,認為孝順就必須事事聽從父母,最後人人痛苦。
對待父母,我們應該孝而不順,尊重父母的選擇,尊重父母的生活,在他們年老時,能夠照顧奉養,但絕對不包括把自己的人生選擇權一並奉上。
另外,我不得不告訴你一個真相:當你在問到底應該聽父母還是聽自己時,其實和孝不孝順無關,而是你對自己的選擇沒信心,你怕最後自己的選擇錯誤,又失去了父母的支持和歡心,落到一個眾叛親離的地步,這才是你苦惱的原因。
假如你對自己的選擇無比堅定,你根本不會有這些煩惱,你會有無比的勇氣堅持自己的選擇,因為你知道,隻要你幸福了,成功了,就算當初父母反對過,他們還是會為你高興,除非他們不是真的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