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一句話,說我國現在的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
這句話使我嚇了一跳,同時覺得實在太正確了。我想到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當我盤算著要去哪裏旅遊,看什麼動畫,玩什麼遊戲,幹哪些壞事的時候,身邊的同學告訴我,他們在讀中口,學開車,看教材,背托福。我大吃一驚,恍如隔世。我驚異他們怎麼能這麼快就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是當我這麼問他們的時候,他們往往又會回答,他們其實也沒有方向,隻是假期裏找點事做。
我又想到大一結束的那個暑假,當我盤算著要去哪裏旅遊,看什麼動畫,玩什麼遊戲,幹哪些壞事的時候,身邊的同學又告訴我,他們在找實習,新東方,考證書,讀高口,學開車,看教材,背GRE——後麵四項給我的感覺是他們要把這四個屬性的技能點加滿為止——然而,在新學期開始時,他們回到寢室,總是會興致勃勃的說,我暑假去黃山玩了,那裏真美。
我曾經問過不同的學長,大學裏什麼最重要。綜合一下他們的答案就是,大學裏要好好讀書,分數越高越好,同時好好讀英語,並且最好再找點實習,然後多參加社團活動和學生組織,多參加誌願者活動,利用圖書館資源盡可能多看點書,多交朋友——談到這一點時他們往往會有很多的事實論據以說明人脈的重要性——無一例外的是,他們每給出一個答案的最後都會加上一句:要發展自己的興趣,做你喜歡做的事——以此來表明他們並不是被社會擠壓掉人格和性格的橡皮人,他們還是有個性的。
我對這個答案的理解是,最好能在大學裏做個超人。但仔細想想這很正常,因為不同的學長走了不同的路,有的學長考研了,他會告訴你,唉,當初找工作也蠻好的。有的學長出國了,他會告訴你,在國內也有好處。有的學長學霸了,他會告訴你,很後悔把時間獻給了考試。有的學長貪玩了,他會告訴你,應該好好考試的。最後的結果是,在你的耳朵裏,走在每條路上的人,都在幻想另一條路上的好。好比口袋妖怪裏初期給你的三個精靈,你不能全拿,但你總想全拿,所以有的人會把一個版子玩3遍,或者索性使用修改器。很可惜,現實沒有修改器。
並且無論你選擇哪一個,你總會在現實中遇到你的小茂——他的選擇永遠克你。
奇怪的是,當你對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前路漫漫該何去何從的時候,那些名人訪談往往會告訴你,他們在我們這個年級的時候,也是什麼都不知道,尤其在演講時,他們特別喜歡說一句:我當初也和你們一樣,然後開始扯人生軌跡。而事實上,你隻要稍微百度一下那些牛逼人物就會發現,他們在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人生的軌跡早就和我們脫軌了。這時我們會覺得,這個世界上充滿了欺騙。
所以隻能靠自己,因為未來的一切都那麼搖搖欲墜,而生涯的導航都那麼振振有詞,振振有詞的讓你覺得像算命的所以所有人都抱著“不要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在大學期間拚命增加自己的……東西。等到有一天突然醒悟,大學畢業之時早已不是起跑線,那隻是一個檢驗你增加了多少東西的終點線,所有人都覺得,在這場旅程中,你背負的東西越多,你跑的就越快。然後一麵背負,一麵懷念高中,最終暑假裏在去黃山的大巴上和舊友輪流唏噓:當年,我們怎麼怎麼。
這是一個摧毀夢想的年代。這一代人的很多夢想,環遊世界,經營巧克力店,西餐廚師,DJ,調酒師,當夜店駐唱歌手,刺客間諜……然而他們對未來的理想,則無外乎房地產,精算師,私募,程序員,營銷,工程師,公務員……縱觀兩列職業,這是一種何等的落差。你說不清誰本來高中一畢業幻想著未來有一天在金山嘴開一家海鮮燒烤,然後大一一看形勢不對改為在陸家嘴當一個平凡白領,你說不清誰本來高中一畢業幻想著未來和自己心愛的人住在農家小院養豬種菜,然後大一一看形勢不對改為住在皇家庭院拚命還貸。我們本來以為青春可以很獨特,但是直到身臨其境,你才發現,你也在做著和別人一模一樣的事情。沒有勇氣去失敗,沒有勇氣去拒絕,沒有勇氣去獨立,沒有勇氣逆流而上。於是這一代人的夢想,始於18歲,終於18歲。這一代人的青春,始於18歲,終於18歲。中年人的生活,從高中畢業,就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