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這是一個根本性的社會問題,也是人心治理的關鍵。
對於年輕人來說,心能靜下來,才華和潛能才能發揮出來,不然,一切的才華反而將束縛人的發展。
心是一切經驗的基礎,它創造了快樂,也創造了痛苦;創造了生,也創造了死。心的第一個層麵是“凡夫心”,這是會思考、謀劃、欲求、操縱的心,會暴怒的心,憂鬱不定、反複無常的心。但此外,我們還有心的本性,這是永恒的,不被死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觸及。
說到底,心性就是萬事萬物的本質。
曆史上的聖人先哲,用了不同的名詞來修飾他們所悟到的真理,但他們都是在闡述基本的心性。
基督教徒稱之為“罪”,印度教徒稱之為“梵”,佛教教徒稱之為“空”。所有的宗教,都肯定有一個基本的核心,並要求他的教徒用一生演化和體悟這個核心。這核心就是心性。
現代的文明給了我們無窮多的好處,讓我們認識了無限複雜的世界,但是另一個方麵遠遠不如我們的祖先,那就是對心靈的認識。
心理學家們把人的思想和情緒進行極其煩瑣的分析,這樣分析的結果,是將人描繪成了充滿矛盾、無限複雜的黑洞。並非說這種種理論不對,而是這些理論的出現,正標誌著現代文明一種令人擔憂的傾向:我們正越來越遠離單純的、清澈的心靈。
我們平時被種種情緒、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是有些時候,我們依然能極其清晰地、極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靈:
可能是在欣賞一支美好的曲子,可能是在寧靜清澈的大自然流連,可能是品嚐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當我們看雪花翩然飄下,或看到太陽從山後緩緩升起,看到一束光線神秘縹緲地射進屋裏,都可能讓我們瞥見自己內心深處那無比寧靜和美好的地方。
這些光明、安詳、喜悅的時刻,都曾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而且美妙得令人難以置信。
欲望使我們存在,而心靈決定我們存在的品質。
身居陋巷的顏回,隻有粗糧清水但快樂無比;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極其惡劣的生存條件下感受到常人難以感受到的幸福。是的,幸福本身不由你獲得多少決定,而是決定於你感受到了多少。
因為心不曾被正確理解,如同它不了解自己一樣,所以產生了不可勝數的哲學觀念和主張。更有甚者,因為一般人不了解、不認識他們的心性,所以就繼續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經曆痛苦。因此,不了解自己的心是嚴重的錯失。
如何改變自己的這種情況呢?
這就要靜觀自己的內心,這看似簡單,其實卻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的改變。
從向外看轉為向內看,從關注向外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觸撫自己的內心生命。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們回避向內看的生活,因為一般人總有對自己內心的恐懼,更因為我們認為這不重要,留戀刺激熱鬧、嘈雜忙碌的生活。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世界,向內看被人認為是一種怯懦和消極的行為。是的,我們埋怨著過於繁忙的生活,卻繼續忙碌著為了能付得起錢去“休閑”,也就是跟隨旅行團到某個同樣人聲鼎沸的地方走馬觀花。
我們沒有真正理解的是,真正的財富、真正的悠閑、真正的風景,都隻在人的內心。任何這些景象都可以打開人的心靈,認識到世界上無邊無際的苦難。讓人從這裏了解到這世界廣大深遠的痛苦,讓人的愛在這一刻啟動。
慢下來。其實很多人的生活都是慌亂、浮躁的,幾乎沒有時間來回味、感悟生命的美好。將節奏慢下來,與自己靈魂互賴的人一起精致地生活。
每日抽出一點時間,凝神靜觀,重新回到我們本初的生命:赤子之心。
在憤怒、貪婪、嫉妒、煩惱、怨恨、欲望、恐懼、焦慮和紛亂時,仔細想想這些是否值得。人有時候得到了某些可以計算得到的好處,卻汙染了生命源頭的活水。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損失?
在記憶中回想那些給過我們摯愛、關切、幫助的人,重溫每一個愛的細節。感激地回想,喚醒我們的愛,想象我們的愛從心中流淌出來,首先從我們最親近的人開始,然後是親戚、朋友、熟人、同事、鄰居,然後是陌生人,甚至是我們不喜歡或難以相處的人,甚至是我們視為“敵人”的人。
最後,讓我們的胸懷在愛中變得越來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