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幾何,友情在許多年輕人的心裏,偉大、神聖且不可侵犯,與愛情同等重要。甚至有人為了友情而犧牲自己的幸福,當然這種人大部分男性居多,所謂的哥們義氣便是友情。他們為了持續這份友情,展現自己的寬廣胸懷,寧願將喜歡的女孩子拱手相讓。多後以後,待那份友情漸漸走遠之後,才後悔不迭。
同事小A和小Z來公司相差兩天,一起參加培訓,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飯,一起去洗手間,倆人不分你我,親如姐妹。有一次小A回老家,次日早上下了大雨,客車延遲。小A上班遲到,那天主管估計吃錯了藥,在會議上很嚴肅地批評了小A。麵對默默流眼淚的小A,小Z一下子站起來,當著全體同事的麵向主管提出抗議。此舉不僅讓同事大吃一驚,連小A也嚇了一大跳,這後果很嚴重。自然,讓主管喪失麵子的小Z遭到解雇。
小Z很大度地說:“姑奶奶早就不想幹了”。說完很瀟灑地離開。為此事,小A傷心了一個月。那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姐妹倆幾乎天天見麵相到鼓勵安慰。小A一邊上班一邊幫小Z找工作,半個月後,小Z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以後的以後,小A很少在我麵前提起小Z,要知道此前,她隔三差五經常告訴我關於小Z的零零碎碎的事。半年之後她問我,難道友情真不能長久?我奇怪她的問題,問她,你不是和小Z的友情長久嗎?她淡淡地回答:沒有,我們現在基本不聯係,即使偶爾發個短信或者打個電話,除了幾句簡單的客氣話,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說什麼。她也不知道這份友情從何時開始開走的,總之曾經的那份真感情再也找不回來了。
你將一個朋友拉入黑名單,必然也將另一個人拉入朋友圈。你被一個朋友圈“好走,不送”,也代表著被另一個朋友圈“歡迎光臨”。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這種篩選過程有個學名,叫社會情緒選擇理論。
於是我想起上大學那會我和閨蜜,我們曾經被誤認為同性戀。每年放假我們都會去彼此的老家住個十天八天,一起分享快樂和憂傷。我們清楚的記得彼此的喜好、生日、習慣等。我曾經天真的認為這份珍貴、純潔的友情一定會倍伴我們一生。大學畢業之後,她去了南方小城,我回到了北方,臨行之際,我們痛哭了一個晚上。剛開始我們相隔千裏之外電聊,那種思念的程度不亞於和熱戀的男友相見。後來QQ聊天,再後天短信。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說的話也越來越少,彼此間越來越客氣。因為我是重感情的人,每次都是我的熱情遭遇她的平淡,再後天,我們幾乎半年不聯係,偶爾聯係一次也僅是彼此客氣幾句。直到如今,三五年不聯係也很正常。依稀記得當時彼此商定好一定要以最美的妝容出現在對方的婚禮上。但事實上,我結婚時她未來,她大喜時我未去。
堅持和脫離了較遠的朋友去聯係去挽回,就好比我放著自己的車道不走,侵占了別人的車道,發現他朝著異處駛去了,而我原本也不是這個方向,隻能漸漸遠離。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管是怎樣交情的朋友都不可能跟你一輩子在一起。朋友之間距離遠了感情也會漸漸疏遠,這隻能靠常聯係來穩定彼此之間的感情。如果有朋友可以與你疏離,那你也不要留戀那份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