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心莫善於寡欲。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善養生者,先除欲念。
4、笑口常開,百病不來。
5、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6、三分醫治,七分調養。
7、樹怕剝皮,人怕傷心。
8、體欲常勞,食欲常少。
9、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10、食能以時,身必無災。
11、久立先養足,久夜先養目。
12、蘿卜上了街,藥方把嘴撅。
13、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
14、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15、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16、生活上適度,精神上大度。
17、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後。
18、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
19、多言則背道,多欲則傷生。
20、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
21、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
22、養生必先養德,大德必得其壽。
23、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
24、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
25、食過則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
26、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27、治病必先治神,藥療必先心療。
28、呼吸吐納,熊經鳥伸,為壽而矣。
29、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
30、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鬱則秋。
31、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
32、枕上愁煩多發病,床上歡笑勝尋醫。
33、要活好,心別小;善製怒,壽無數。
34、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35、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欲勿勞心。
36、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來心體寬。
37、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誌逆生。
38、心胸裏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
39、忠誠是長壽之本,善良是快樂之源。
40、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41、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
42、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鹹。
43、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44、養生貴養氣,養氣貴養心,養心貴寡欲。
45、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兩鞭之。
46、湧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
47、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48、天地萬物之理,皆始於從容,而卒於急促。
49、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鬱鬱閼,可以養生。
50、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51、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
52、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
53、五穀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
54、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55、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56、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
57、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58、仁可長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
59、夫精神誌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
60、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
61、一身之氣,皆隨四時五運六氣興衰,而無相反矣。
62、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
63、常以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幹。
64、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
65、多思則神殆,多念則誌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
66、不欲極饑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
67、禦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
68、喜怒衰樂之發可節而不可止也,節之而順,止之而亂。
69、暴喜傷心,暴努傷肝,暴恐傷腎,過衰傷肺,過思傷脾。
70、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71、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72、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動,三曰法時,四曰卻疾。
73、養心莫善於寡欲。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
74、衣服厚薄,欲得隨時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厚。
75、夏為蕃(草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76、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77、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
78、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
79、寡言語以養氣,寡思慮以養神,寡嗜欲以養精,精生氣,氣生神,神自靈也。
80、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