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心若清淨,三千大千世界,無處不是淨土。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係於心,心態若安好,有什麼是真正過不去的坎呢?身在紅塵之中,凡事以善為本,有所為,有所不為,心坦然、平和、寧靜,如開放的蓮花一樣自然、從容,不為誰開不為誰落。
2. 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3. 生活就是禪,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平凡去走出一條人生的軌跡,動也是好,靜也是好,寵辱不驚。拿也好,放也好,去留無意。紛繁的喧鬧中,活出一份內心的寧靜、沉澱,或者是一份安詳,讓命運在平和中運轉。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去,如此安好。
4.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的人生,隻有建立在道德原則的基石上,才能煥發它的光彩;而不變的原則,又必然要在多變的生活中隨緣磨礪,才能成就它的穩固。隨緣是需要學習的,沒有人能夠從不經過逆緣的苦痛,而圓滿完成隨緣的學習。因為隨緣,所以慈悲,真正隨緣的人生,定是一個美滿的人生。
5. 佛教說千年修來同一飯,萬年修來同船渡,你能一起吃一頓飯,在一個家庭裏麵一起過活,都不是偶爾發生的事情,而是我們多生累世積累起來的一種因緣。要成為夫妻、父子、母子這中間的因緣要修多少世呢?所以佛教有句話叫惜緣,要珍惜我們自己的因緣。惜緣從哪裏開始?惜緣就是善待彼此開始。
6. 佛門裏常說回頭是岸,回頭,從哪裏回頭?從自私自利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從貪嗔癡慢回頭,從五欲六塵上回頭。這一回頭,就回歸到我們的真如本性。迷,這一回頭就覺;邪,這一回頭就正;染,這一回頭就清淨。所謂回頭就是放下。大乘法叫你放下,諸位一定要知道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
7. 你的內心充滿歡喜,你才能把歡喜帶給別人;你的內心蘊藏著慈悲,你才能把慈悲帶給別人。自己有財,才能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隻有貪嗔愚癡,他給人的當然也是貪嗔愚癡。所以我們勸人不要把煩惱、愁悶傳染給別人,因為舍什麼就會得什麼,這是必然的因果。
8. 有福德的人,通過欣賞別人的優點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光明;通過讚美他人的功德來讓自己的福德更加圓滿;通過觀照自心來讓自己的愛心和智慧更加發揮。缺福德的人,常常觀察別人的缺點來讓自己的內心更加汙染;常常談論他人的是非來給自己製造更多的麻煩;常常評判別人的對錯來懲罰自己使自己倍受折磨。
9. 我們求佛,常常覺得佛陀擁有大神力。然而,真正讓佛陀有神力的是因果,是善念。因果是世間金剛不壞的法則,我們現在承受的一切,都是往昔所作之業,我們將要遇到的一切,又都是當下的造化。我們的心念導致善惡的行業,而這些又都決定著我們的福禍際遇。所以,求佛,其實就是在求自己。
10. 你說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的嘴都像刀子一樣了,一割別人就出血,你語言到哪,別人就流血,還能豆腐心嗎?可不可以?要善語、柔軟語、讚歎語,口不能惡口,不能挑撥離間,不能綺語、妄語,這四種口業不能有。怎樣訓練在被種種違緣圍繞下,你還能超越其上,能完全地駕馭,這就要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