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佛學裏,“智慧”是梵語翻譯過來的,跟漢語的“智慧”含義並不完全一樣。
2、智”跟“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3、“慧”的解釋是抉擇,能夠分辨清楚是正確的還是錯誤,這種能力是眾生第六意識本來具有的功能,佛教稱之為“識”。
4、“識”的解釋是了別,就像電腦辨認信息的功能,這是人心所具備的最基本的功能。
5、佛學的“慧”跟世俗講的“慧”基本上是一致的。
6、佛學中的“慧”分為三種:聞慧、思慧、修慧。
7、聞慧,指學習佛法教理之後,完全理解了它。
8、思慧,是指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再加上修行的體會,得到領悟,把道理完全弄清楚了,變成自己的一種哲學觀、世界觀、人生觀。
9、思慧既包含邏輯思維,又超越邏輯思維,可以用來指導修行,但是也不大得力。
10、修慧,是經過修行得到實證的智慧,這種智慧既是“慧”,也是“智”。
11、“智”的梵語是“般若”,可以翻譯成智慧,但是佛法裏麵的“般若”跟世俗的“智慧”含義不一樣。
12、智是一種能力,是一種認識,但是與世俗的認識能力完全不同,它是不需要經過推理的一種很直接的智慧。
13、“智”裏麵肯定有“慧”,但是“慧”裏麵不一定有“智”。
14、“智”非常難以用語言表達,即使講出來也很難被人理解,因此隻有經過修行證悟,才能完全明白。
15、“智”在佛法裏麵,尤其在《阿含經》裏分為兩種,一種是“法住智”,一種是“涅槃智”。
16、佛法的心髓並不是“法住智”,“法住智”也不是佛法所獨有。
17、佛法超越其他文化、學問的智慧,主要表現在“涅槃智”,它也是佛法智慧的心髓。
18、涅槃智就是禪宗講的涅槃妙心,所需開悟、了悟的內容,是通過修行證得涅槃所獲得的智慧,既是佛法的出發點,也是佛法的歸宿。
19、涅槃智是普通人的經驗、知識裏都從來沒有的。
20、涅槃,是一般人從來沒有經驗過的,所以就無法用現有的語言來描述清楚,也就無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