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2、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禪(師)。
3、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淨究竟處,心自明淨。
4、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淨,即是淨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
5、修道得真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無有諸見也。
6、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注意看一物,無間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係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7、若能常作如是觀者,即是真實懺悔。千劫萬劫,極重惡業,即自消滅。
8、見佛性者,永離生死,名出世人。
9、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10、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
11、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12、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相關資料
司馬道信(580年4月3日-651年),生於永寧縣(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1] ,隋唐高僧,佛教禪宗四祖。公元580年4月3日,司馬道信出生。公元592年(開皇十二年),向禪宗三祖僧璨求法,後在吉州符寺受戒,26歲時被三祖授以衣缽。公元625年(武德八年)於黃梅破額山正覺寺傳經講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宮,堅辭不去,被賜以紫衣。公元644年(貞觀十八年)道信傳法於弘忍(禪宗五祖),於公元651年(永徽二年)坐化,後被唐代宗諡為“大醫禪師”。公元1324年(泰定元年)時加號“妙智正覺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