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湧,當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為壯麗無比的交響樂章。這裏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蘇醒,人們的每一縷筋肉都想跳騰。這裏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卷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這裏的雕塑都有脈搏和呼吸,掛著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的每一個場麵,都非雙眼能夠看盡,而每一個角落,都夠你留連長久。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裏什麼也沒有,隻有人的生命在蒸騰。一到別的洞窟還能思忖片刻,而這裏,一進入就讓你燥熱,讓你失態,讓你隻想雙足騰空。不管它畫的是什麼內容,一看就讓你在心底驚呼,這才是人,這才是生命。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發出的生命信號。這種信號是磁,是蜜,是渦卷方圓的魔井。沒有一個人能夠擺脫這種渦卷,沒有一個人能夠麵對著它們。
甘肅敦煌莫高窟
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連,洞窟的四壁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的佛影,飄舞靈動的飛天……莊嚴神秘,令人屏聲斂息。
這裏,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
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絲綢之路”。千百年來,碧天黃沙的絲路貫通著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而敦煌,地處絲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以藝術形象宣傳思想的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
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裏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 飛天4000餘身, 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 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二十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 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曆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個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麵、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製度、古代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麵,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曆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的壁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供參觀的洞窟較有影響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
西文學者將敦煌壁畫稱作是“牆壁上的圖書館”。
莫高窟的開鑿始於公元366年。據記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囫柱杖西遊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於是,鑿下第一個石窟。從十六國到元朝,石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十個朝代,1500年,至今,樂樽的那個石窟早已無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經過風沙侵蝕仍保存著十個朝代的750多個洞窟,窟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餘身和唐宋窟簷木構建築五座。此外,還有藏經洞發現的四、五萬件手寫本文獻及各種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繡和大量書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藝術作品一件件陣列起來,便是一座超過二十五公裏長的世界大畫廊。
莫高窟的彩塑多屬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盤事跡的造像。因為莫高窟的岩質疏鬆,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
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莫高窟作為藝術的寶庫,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在這裏彙集成斑斕景觀。敦煌唐代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璨爛的時代,外來的藝術與中國的民族藝術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藝術空前豐富多彩。那雄偉渾厚高達十幾米的巨大佛像;靈巧精致僅有十餘厘米的小菩薩;場麵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經變;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單幅人物畫無都使人印象深刻。
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唐代飛天更為豐富多彩,氣韻生動,她既不像希臘插翅的天使,也不象古代印度騰雲駕霧的天女,中國藝術家用綿長的飄帶使她們優美輕捷的女性身軀漫天飛舞。飛天是民族藝術的一個絢麗形象。提起敦煌,人們就會想到神奇的飛天。
在敦煌壁畫中所描繪的當時的一些社會生活場景,反映了我國古代狩獵、耕作、紡織、交通、作戰以及音樂舞蹈等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各個方麵的內容。壁畫中各類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曆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飾資料。壁畫中所繪的大量的亭台、樓閣、寺塔、宮殿、城池、橋梁和現存的五座唐宋木結構簷,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形象圖樣和寶貴資料。我國的雕塑和繪畫已有數千年的曆史。美術史上記載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多已失傳,敦煌藝術的大量壁畫和彩塑為研究我國美術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後,又受到人們的注意。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後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餘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這些盜竊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損失。
中國從四十年代起成立了莫高窟的學術研究和保護機構;六十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麵的加固;八十年代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
描寫莫高窟的壁畫或彩塑的美文
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湧,當然是到了唐代。
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為壯麗無比的交響樂章。
這裏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蘇醒,人們的每一縷筋肉都想跳騰。
這裏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卷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
這裏的雕塑都有脈搏和呼吸,掛著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
這裏的每一個場麵,都非雙眼能夠看盡,而每一個角落,都夠你留連長久。
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
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這裏什麼也沒有,隻有人的生命在蒸騰。
一到別的洞窟還能思忖片刻,而這裏,一進入就讓你燥熱,讓你失態,讓你隻想雙足騰空。
不管它畫的是什麼內容,一看就讓你在心底驚呼,這才是人,這才是生命。
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發出的生命信號。
這種信號是磁,是蜜,是渦卷方圓的魔井。
沒有一個人能夠擺脫這種渦卷,沒有一個人能夠麵對著它們。
甘肅敦煌莫高窟 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連,洞窟的四壁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的佛影,飄舞靈動的飛天……莊嚴神秘,令人屏聲斂息。
這裏,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
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絲綢之路”。
千百年來,碧天黃沙的絲路貫通著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而敦煌,地處絲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貿易興盛,寺院遍布。
以藝術形象宣傳思想的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遺產,其中以莫高窟為主體的敦煌石窟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
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其中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裏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
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 飛天4000餘身, 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 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二十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
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曆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這是一部肖像史。
在莫高窟各個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麵、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製度、古代建築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麵,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曆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的壁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
供參觀的洞窟較有影響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
西文學者將敦煌壁畫稱作是“牆壁上的圖書館”。
莫高窟的開鑿始於公元366年。
據記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囫柱杖西遊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於是,鑿下第一個石窟。
從十六國到元朝,石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十個朝代,1500年,至今,樂樽的那個石窟早已無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經過風沙侵蝕仍保存著十個朝代的750多個洞窟,窟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餘身和唐宋窟簷木構建築五座。
此外,還有藏經洞發現的四、五萬件手寫本文獻及各種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繡和大量書法作品。
如果把所有藝術作品一件件陣列起來,便是一座超過二十五公裏長的世界大畫廊。
莫高窟的彩塑多屬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盤事跡的造像。
因為莫高窟的岩質疏鬆,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
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
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
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莫高窟作為藝術的寶庫,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在這裏彙集成斑斕景觀。
敦煌唐代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璨爛的時代,外來的藝術與中國的民族藝術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藝術空前豐富多彩。
那雄偉渾厚高達十幾米的巨大佛像;靈巧精致僅有十餘厘米的小菩薩;場麵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經變;形象生動、...
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很精美,用什麼詞來描繪讚美它們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8年、比雲岡石窟早94年。
莫高窟以它創建年代之久。
建築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
一年中遊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說,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雲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
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裏,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
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牆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後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於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字在這裏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裏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
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於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裏”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裏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裏“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於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裏交彙、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於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後進入天國的投資。
於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湧現。
大家看前邊有綠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鳴沙山,麵對三危峰,窟區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存洞窟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布崖麵,每個洞窟裏麵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
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曆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現存的洞窟中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餘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畫約50平方米。
這些壁畫、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從4世紀到14世紀上下延續千年的不同時代的社會、生產、生活、交通、建築、藝術、音樂、舞蹈、民情風俗、宗教信仰、思想變化、民族關係、中外交往等情況。
在我國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
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貴的價值。
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曆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
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
這個洞窟位於係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
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於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敗加之王圓錄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
1905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
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於大英博物館;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於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
1911年10月日本大穀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餘卷。
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將被劫餘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
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後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
“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字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那麼藏經洞是什麼時候、為何密封的呢?一說是:十一世紀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時為了保護經典而藏;一說是:不用但又不能丟棄的神聖經典存放;再一說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教徒破壞而藏。
後來收藏了這些經典的僧侶,逃的逃了,還俗的還俗了,死的死了。
直到本世紀初發現這個洞窟為止,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下麵我帶大家去參觀328窟,這個洞窟的精彩所在為塑像,在進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
莫高窟的彩塑有圓塑、浮塑、影塑等幾種形式。
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第四大佛。
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頭...
壁畫上的飛天 有的 有的 有的 造句
1、有的伸開雙臂,迎接客人;有的輕撫琴弦,,低吟淺唱 ;有的邁開大步,目光堅定;有的目光惆悵,獨自落淚;有的長發飄飄,奔向天邊;有的輕落人間,,獨自舞蹈。
2、雲霧繚繞中,她們衣帶飄揚,俯瞰眾生萬象;仙樂飄緲中,她們舞姿妖嬈,笑對人生百態。
3、敦煌壁畫上的飛天,有的吹簫奏樂,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臂跨花籃,將幸福的花兒灑向人間。
4、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
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
5、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
隻要看到優美的飛天。
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
6、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
7、莫高窟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盧浮宮”,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8、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9、壁畫上的飛天,有的從天而降,一隻手托著蟠桃,另一隻手舞動飄帶,裙袂飛揚,仿佛一位仙女來人間幫助窮苦的人們;有的倒掛在天空中,手中捧著潔白美麗的蓮花,從天間把幸福送給人們;有的手撫揚琴,悠揚的琴聲傳來,讓人心曠神怡;有的輕彈豎琴,婀娜多姿;有的彈著琵琶,身姿嫵媚,她們像是在開一場盛大的音樂會,把快樂傳播到世間的每個角落。
10、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11、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
敦煌壁畫容量和內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
環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
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跡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
12、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
這裏有高達33米的坐像,也有十幾厘米的小菩薩,絕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數量眾多,堪稱是一座大型雕塑館。
13、莫高窟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
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 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14、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
15、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
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
16、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麵等。
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曆史變遷的藝術再現。
飛天壁畫的形容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
5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大體可分為下列幾類:佛像畫、經變畫、民族傳統神話題材、供養人畫像、供養人畫、裝飾圖案畫、故事畫。
敦煌莫高窟的735個洞窟中近500窟繪著巨幅壁畫,總麵積達45000多平方米,繪畫時間長逾千年。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堪稱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最為燦爛的一顆明珠。
在世界美術史上,也是驚人的偉跡,享有崇高的地位。
莫高窟可說是因佛而生,其名即取“功德無量,莫高於此”之意。
壁畫中比較有名的故事有“九色鹿”,後來被改編為動畫片,以及薩摩垂王子舍身飼虎的故事。
傳說在古印度的一個王國,國王有三個兒子,每一個都慈善仁愛,尤以三王子薩摩垂為最。
一日三位王子一起出外打獵,途中遇見一隻雌虎剛剛產下三隻虎仔,都餓得奄奄一息。
三位王子在周圍尋了半天也找不到東西來喂母虎。
薩摩垂不忍看母虎和虎仔餓死,便趁二位哥哥不注意,縱身跳下懸崖,以自身做了母虎的救命食糧。
而薩摩垂正是釋迦牟尼的前世,因為釋迦牟尼在前世輪回中做下種種善事,才終成正果。
這個故事典型的體現了佛教的主張,所以在很多洞窟中都出現了。
莫高窟壁畫中最聞名於世的形象首推飛天。
飛天是唐壁畫引人注目的一方麵,她總是配合佛陀說法而出現,有的飛翔,有的騰躍,有的揚手散花,有的互相顧盼,給人以遨遊太空的歡樂景象。
飛天,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敦煌壁畫標誌。
飛天在印度佛教中是佛的護法神,傳入中土後,人們將其與道教的仙女或天女混淆,所以飛天慢慢就變成了佛講法時在其周圍散花或奏樂以營造氣氛的仙子。
體現在壁畫中,飛天很少作為主體加以刻畫,多出現在周邊的部分,數目繁多但通常很小。
因為年代不同,各朝壁畫中的飛天也呈現出不同體態和形象。
北魏的飛天呈“V”字形,給人笨重欲墜之感。
而唐代的飛天,則體態輕盈,飄逸瀟灑,色彩也更加明豔,令人對那個自由奔放、驚才豔豔的年代倍增向往。
早期的莫高窟壁畫的題材多為佛教故事,也有現實場麵,如耕地、交戰等,此外還有流傳的神話題材,如伏羲、女媧等。
這些中國傳統題材與印度傳來的神話如修羅王等交織在一起,表明早期佛教壁畫與道、儒思想的融合。
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麵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
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塑像。
第148窟主尊涅磐像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組彩塑群像。
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
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這一時期的作品在形象塑造上還不太成熟,流露出一股稚氣,這體現了與漢代繪畫的一脈相承。
人物塑造不注重麵部表情,而強調對動態的描繪;在藝術上多采取連續作畫形式,富於傳奇性和文學性;情節起伏跌宕,引人入勝。
進入唐代以後,隨著文化藝術進入全麵繁榮時期,敦煌的石窟創作也出現了高潮。
唐代佛教典籍經過大量翻譯和廣泛流行,大量的佛經內容變為圖像。
這一時期“經變畫”的規模十分宏偉。
幾乎一進洞窟,除塑像外,其餘三壁都是巨幅繪畫,人物眾多,色彩絢爛華麗。
這種通壁大畫的出現,是唐代敦煌壁畫的重要特色。
在唐壁畫中,裝飾圖案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無論裝飾龕楣、佛壇,還是整個天花板上的藻井,所繪龍鳳龜蛇、獅象花樹,以及雲氣水紋,無不栩栩如生。
有的周圍還飾以不同情態的飛天,更顯流動活潑。
唐代敦煌壁畫一派繁榮,此後則每況愈下。
到明清已成空白。
晚清敦煌寶藏被西方侵略者大肆盜買,造成了這一民族藝術瑰寶的大量外流與毀損,成為中國藝術史上一大遺憾。
【()的敦煌莫高窟讓人嘖嘖讚歎.()的彩塑,()的壁畫,壁畫中...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
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遊人無不嘖嘖讚歎。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
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裏還有一個麵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
洞裏曾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
由於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
僅存的部分經卷,現在陳列於北京故宮等處。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裏的每一尊彩塑、第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描寫莫高窟的壁畫或彩塑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