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誌和托物寓意的區別:“托物言誌”是把自己的誌趣、誌向寄托在對某種物的記敘、描寫之中。比如“愛蓮說”。“托物寓意”是把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對某一物的記敘、描寫、議論等表達出來。比如“白楊禮讚”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表達自己的看法,個人的情趣,一個是講一個公認的道理。
托物言誌的詩句
托物言誌詩,指的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
那麼,一首好的托物言誌詩,應該具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能逼真地寫出所詠之物的特征,並能深入其裏,攝出事物的神韻、品格來,即要做到“神似”。
如南宋故臣鄭思肖的《畫菊》: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獨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虛榮,不屑與“百花”為伍。
它堅持節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誌趣未窮。
這裏的菊花具有了某種神韻,而菊花同時又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相對應的“百花”則是影射那些屈節仕元的故宋臣屬。
詩三四兩句化用朱淑貞“寧可抱頭枝上老,不隨黃葉舞西風”的詩句,精心刻畫了菊花寧帶著清香枯死枝頭,決不向北風屈服飄零落地的頑強精神,絕好地體現其耿耿忠心、錚錚鐵骨,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風亮節。
這裏的“北風”一語雙關,字麵上指大自然凜冽呼嘯的北風,實際上隱喻來自北方的元朝統治者。
他們雖憑借強大的武力滅亡了南宋,但去無法征服像詩人這樣的孤臣義士。
詩人以詠菊為題,運用擬人手法詠菊寫人,通過讚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其次,在欣賞詠物詩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麵這首明人於謙17歲時寫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詩的首句寫石灰的來之不易,鏗鏘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錘百煉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
次句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石灰臨難不懼、處變不驚的不凡氣度,從中也寄寓了少年於謙不畏艱險的性格。
第三句詩人再次以擬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現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願獻身的美德。
同樣,從中也展示了詩人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情懷。
詩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是前三句的收結與歸宿,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
石灰何以能如前麵所吟唱的那樣,關鍵在於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誌向,這也是詩人的誌向和理想。
我們可以說,作者句句寫石灰,正是句句寫自己。
再者,要注意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
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詠之物與詩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淺程度。
如黃巢落第後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
那麼,與之相對應的“百花”自然是喻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
詩的三、四兩句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陣陣濃鬱香氣,直衝雲天,浸透全城。
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
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采的壯麗、意境的闊大,都可謂前無古人。
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示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鬥氣息的動態美。
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鬱的戰鬥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
因此這首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有“奇”的特點,使人於詩作中讀出抒情詩人的高大形象,精神為之一振,耳目為之一新。
托物言誌的文章帶賞析句子
“托物言誌”類範文例文1:春光燦爛複燦爛;秋色蕭索複蕭索。
又一個果香飄溢的金秋,又一個辭舊迎新的九月。
重新踏入這個生活了三年的校園,校園依舊美麗,花草依舊清香,然而,心卻不似往年那樣坦然。
繞著熟悉的校園轉過一圈,不知不覺卻又回到那棵熟悉的銀杏樹旁邊,心中萬般悵然。
這時一片金黃的銀杏葉被風吹了下來。
它極不情願地在空中掙紮著盤旋了幾圈,最終還是飄向了大地。
走過去,撿起那片銀杏葉放在掌心,金黃色的葉子像把扇,像隻蝶,又像一個嬌弱的小女孩——不堪一擊,正如我的不堪一擊一樣。
看著它不禁眼前一陣模糊,於是一顆晶瑩剔透的東西落在了這隻金黃色的小精靈身上,實在不忍心讓它如此墜落,於是便把它夾在書本裏。
慢慢的,書本變得越來越厚。
一個風雨交加的午後,我又一次來到這棵銀杏樹旁,看著滿地的落葉上那些匆匆移動的腳步,心痛極了,卻又無能為力。
抬起頭,看著光 禿禿的老銀杏,它依舊那樣高大挺拔地立在那裏。
心裏不禁想:一夜之間,風雨凋零,然而它卻依舊抬頭挺胸,坦然地麵對這一切。
這時忽然想起了一句不知在哪兒看到的話:“落葉並不是死亡,隻是生命的一次退讓!”是啊,也許老銀杏能夠坦然地麵對葉枯葉榮的現實,正是由於它領悟到了生命的退讓吧! 想到這兒,我的心猛然間開闊了許多,於是朝著老銀杏微笑了。
然後,把那些變厚的書本拿出來打開,我要坦然地放飛這些黃色的小精靈,坦然地放飛自己那顆壓抑許久的心。
我明白,既然選擇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我明白了,既然選擇了複習的這條路,便不會再去為一時的榮辱而耿耿於懷。
我明白了,並不是所有的失誤都代表失敗,並不是所有的前進都通向成功。
我相信,落榜也並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退讓。
也許,做出退讓的生命會更美麗! 也許,來年的老銀杏一定會更加充滿生機的。
一棵銀杏樹的落葉,引發了一番生命的感悟。
作者以校園裏的一片銀杏葉為意象,蘊藉了自己對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道出了一番催人深思、令人頓悟的人生哲理。
“老銀杏能夠坦然地麵對葉枯葉榮的現實,正是由於它領悟到了生命的退讓吧。
” 例文2: 冬季小語 林發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麼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種孕育嗎? 時序更迭,四季循環,像極一個人生命的曆程,由明媚清純的春進入熱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後自盛放的夏轉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進入沉思的冬季。
於凜冽的冬季,像極走完了人生另一個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開另一種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個生命春天的來臨。
生命就是需要不斷超越,也需要不斷地突破,才不致枯滯的。
冬季真是屬於沉思而非凋零的季節,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沒有稻穗搖曳,更無從聽群蛙齊鳴,往昔有著青春絢麗,如今倒像進入禪境。
這時農人正忙著堆肥,成車成車的堆肥正肥沃著貧瘠的土地;在這冬季,泥土正吸收著新的養分,當明春來臨,牛犁翻鬆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無限的生機。
我們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動物正在冬眠,冬眠並非死亡,而是一種新的蛻化;有些樹木花草也棄絕了紅花綠葉,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綠的新芽,將開展一個新的絢麗的夢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裏正孕育著什麼?正想做何種的突破? 我們生命所以貧瘠,原因往往不是放棄了工作,而是因工作而放棄沉思;要不斷地工作,也要不斷地沉思。
生命原是一個不知來自何處去之何方的奇跡,存在也是一個時空的偶然,我們需要不停地奮鬥,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來印證我們生命真正的存在,這樣我們便需活躍我們的思維,點燃靈台的明燈,照亮我們該走的路,以便我們繼續跋涉。
生命也是需要不斷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績,不管昨日你靈園裏開了多少花朵,那是屬於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悅,就難享今日更清純的歡欣。
今日,一個新的開始,更需要我們前進,更需要我們去孕育,人生是一條永遠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淚盡…… 在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節,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
詩人意味深長地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冬季,讓沉思豐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憊或已充滿創傷的心靈,來孕育一個突破超越而新的春天。
冬季原是沉思的孕育的季節啊! 別放棄,別歎氣,別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節。
[賞析]《冬季小語》是篇說理性的散文。
它不以嚴密的邏輯見長,而以豐盈的哲思取勝,撇開對冬天景色的描繪,突出其思想境界的開拓,是構思的顯著特色。
摒棄消極的人生態度,尋求生命的輝煌,顯示出文章的價值取向。
它不是一曲叫人腸斷的悲歌,而是一首感奮精神的進行曲。
例文3:青草的聲音車永靜我一次次地從自己的小屋裏走上原野,我傾聽到了小草的聲音.春天了,它們從睡眠中醒來,在輕輕地舒展著腰身.春天的世界是多麼美好啊,溫暖的土地,和煦的陽光,還有柔和的春風,小草們競相從泥土裏伸出嫩嫩的小手來,和春天相握。
草以自己的柔韌步入了這個世界,那嫩嫩的令人驚喜的一點新綠在慢慢變大變濃,再染成一片片濃碧,然...
自己寫托物言誌的詩句
《石灰吟》 於謙 明代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石》 鄭板橋 清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梅花》 王安石 唐代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畫菊》 鄭思肖 南宋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名句都是後兩句。
表達托物言誌的詩句
托物言誌詩,指的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
那麼,一首好的托物言誌詩,應該具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能逼真地寫出所詠之物的特征,並能深入其裏,攝出事物的神韻、品格來,即要做到“神似”。
如南宋故臣鄭思肖的《畫菊》: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獨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虛榮,不屑與“百花”為伍。
它堅持節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誌趣未窮。
這裏的菊花具有了某種神韻,而菊花同時又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相對應的“百花”則是影射那些屈節仕元的故宋臣屬。
詩三四兩句化用朱淑貞“寧可抱頭枝上老,不隨黃葉舞西風”的詩句,精心刻畫了菊花寧帶著清香枯死枝頭,決不向北風屈服飄零落地的頑強精神,絕好地體現其耿耿忠心、錚錚鐵骨,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風亮節。
這裏的“北風”一語雙關,字麵上指大自然凜冽呼嘯的北風,實際上隱喻來自北方的元朝統治者。
他們雖憑借強大的武力滅亡了南宋,但去無法征服像詩人這樣的孤臣義士。
詩人以詠菊為題,運用擬人手法詠菊寫人,通過讚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其次,在欣賞詠物詩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麵這首明人於謙17歲時寫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詩的首句寫石灰的來之不易,鏗鏘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錘百煉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
次句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石灰臨難不懼、處變不驚的不凡氣度,從中也寄寓了少年於謙不畏艱險的性格。
第三句詩人再次以擬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現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願獻身的美德。
同樣,從中也展示了詩人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情懷。
詩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是前三句的收結與歸宿,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
石灰何以能如前麵所吟唱的那樣,關鍵在於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誌向,這也是詩人的誌向和理想。
我們可以說,作者句句寫石灰,正是句句寫自己。
再者,要注意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
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詠之物與詩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淺程度。
如黃巢落第後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
那麼,與之相對應的“百花”自然是喻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
詩的三、四兩句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陣陣濃鬱香氣,直衝雲天,浸透全城。
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
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采的壯麗、意境的闊大,都可謂前無古人。
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示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鬥氣息的動態美。
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鬱的戰鬥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
因此這首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有“奇”的特點,使人於詩作中讀出抒情詩人的高大形象,精神為之一振,耳目為之一新。
急 求一段40字的托物言誌的句子。
急急急
①蒼勁挺拔足以構成一種氣勢,健美的臂膀擎起綠的精靈,在狂風暴雨中你的身軀依然挺拔如初,依然把那蒼翠欲滴的愛意,還諸天地。
不管是新生幼林,還是參天古木,一樣訴說對生命的追求,一樣的浪漫雲霄。
②“青鬆恨不高千尺”你總是虔誠地去追求生命的輝煌,晶瑩的綠意不正展示了你對生命的執著的愛嗎?走出風雪的迷惘,矯健的身姿便如一把綠色的巨筆直指蔚藍的天空!③再豔麗再嬌貴的花,最終的命運仍舊是一天一天老去,仍舊是最終凋謝,與其如此,倒不如像曇花,雖然短暫,卻可以芳香永留於世,不曾讓世俗的殘枝敗葉玷汙了自己的清白,隻等來年又開出絢麗的花朵。
④不要說曇花的短暫,它們隻是服從了自己的內在力量,在最適當的時候,從內心一迸而發,展現給世間一抹驚豔,一點孤傲,一些灑脫。
讓它們最美的記憶活在人們心裏,經曆千百年,依舊美麗。
⑤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是生物學和哲學的統一。
它又是美學的;作為一種美學現象,它展現給你的不僅是裝點荒山禿嶺的層層蔥綠,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
托物言誌的句子
蠟燭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梁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
一個普通的圓柱體,披上了紅色的外衣,頭上長著一根“天線”,這就是蠟燭。
蠟燭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見過蠟燭吧!它非常便宜,滿世界到處都是。
看到這,你一定會感到奇怪吧,蠟燭這麼普通,我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介紹它呢?的確,蠟燭很普通,但是它那種默默為他人付出的精神卻深深吸引了我。
它點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絲回報。
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梁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
每天,老師早早地回到學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豐富的知識。
大家都說老師是園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燈。
可我卻要說老師是一支蠟燭。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老師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使我們成為祖國的貢獻者,對自己從來沒有一點兒私心,不求一點兒回報。
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老師,就如停電時沒有蠟燭,人生會陷入一片黑暗。
這時,我想起了上學期背的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句話用在老師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老師直到白發蒼蒼,也還在堅持上課,就如蠟燭一樣,為照亮別人犧牲自己。
蠟燭,它是那麼平凡,又是那麼偉大。
以後,我也要像蠟燭一樣,為社會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 粉筆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擺放著許多粉筆。
這些粉筆幾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
丁零零,上課的鈴聲響了,同學們飛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著老師的到來。
老師邁著大步走進來,將文件放到桌子上,開始了這節課的內容。
老師拿起了一支剛好能拿住的粉筆,轉身從黑板上為我們寫者。
沙沙沙,沙沙沙,粉筆化作粒粒白色的顆粒狀物體,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後,一點點消失了。
“借物喻人,托物言誌”,當這一支小小的粉筆為我們寫出最後一個字,為我們傳授最後一個知識,完成它最後一個任務後,便消失了。
從這一支小小的粉筆身上,體現出了多麼一個偉大的品質呀。
那就是——奉獻。
奉獻是一種無私的美,它無聲無息,但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哪有汽車的笛鳴,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風霜雨雪,不管嚴寒酷暑,他(她)都在堅守崗位,吸進的是汽車的尾氣,聽見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氣的異味,而換來的卻是交通的快捷通暢。
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奉獻嗎? 粉筆呀,你的美是無私的,偉大的美,奉獻自己,助於他人,泰戈爾說過:“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奉獻的陰影裏做葉的事業吧。
這是對你的讚頌,你是多麼的偉大,我讚頌你,粉筆! ----------------------------------------------------------------------------------------------------------------------- 荷花 梅花有不怕寒冷,在風雪中挺立,不與別的花爭奇鬥豔的品質;茉莉花的香氣怡人;雞冠花顏色鮮豔…..而在這麼多的名貴花中,我更加喜愛荷花。
荷花長成後,大片大片粉紅顏色的花瓣上透出一點淡白,讓人看上去那麼美麗,那麼動人。
荷花的花瓣不僅看上去美麗,而且摸上去也是一種享受。
那柔滑的表麵透出亮麗的光澤,花瓣條索纖纖,摸了後讓人有陶醉的感覺。
清晨,朝陽初生,荷花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荷花上粘滿了露珠,在陽光映照下,一顆顆的水珠像粒粒透明的珍珠嵌在花瓣上,透亮欲滴。
荷花代表正直、光明正大。
當年包公的官府壁畫上也畫著一幅荷花圖,上麵也有“光明正大”幾個字。
荷花還代表善良、真誠的意思。
相傳遠古有如來佛祖和觀世音,他們坐的便是荷花寶座。
荷花不僅美麗,其果實蓮子還可以食用,蓮子的果肉營養豐富,果肉甜美,中醫上稱可補氣養血。
俗話說的好“紅花還得綠葉襯”,如果沒有荷葉,荷花也就不會是這樣生機勃勃了。
荷葉寬大,呈深綠色,讓人看了有陶醉在大自然的感覺。
荷花從不和別的花爭奇鬥豔,也不和別的花比美,隻是孤獨地立在水中,默默無聞地站著,站在水裏,站在風裏,站在雨裏。
送走一個晚霞,又迎來一個朝霞。
可是,它的生命是很短暫的,隻能過一個夏季。
可人們都會記住它代表正直、光明、善良與真誠。
梅花、茉莉花等雖美,但荷花更美,因為它代表純潔讓人感覺美。
我喜歡你,荷花!純潔的荷花!
關於托物言誌的散文
蠟燭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梁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
一個普通的圓柱體,披上了紅色的外衣,頭上長著一根“天線”,這就是蠟燭。
蠟燭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見過蠟燭吧!它非常便宜,滿世界到處都是。
看到這,你一定會感到奇怪吧,蠟燭這麼普通,我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介紹它呢?的確,蠟燭很普通,但是它那種默默為他人付出的精神卻深深吸引了我。
它點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絲回報。
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梁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
每天,老師早早地回到學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豐富的知識。
大家都說老師是園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燈。
可我卻要說老師是一支蠟燭。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老師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使我們成為祖國的貢獻者,對自己從來沒有一點兒私心,不求一點兒回報。
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老師,就如停電時沒有蠟燭,人生會陷入一片黑暗。
這時,我想起了上學期背的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句話用在老師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老師直到白發蒼蒼,也還在堅持上課,就如蠟燭一樣,為照亮別人犧牲自己。
蠟燭,它是那麼平凡,又是那麼偉大。
以後,我也要像蠟燭一樣,為社會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 粉筆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擺放著許多粉筆。
這些粉筆幾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
丁零零,上課的鈴聲響了,同學們飛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著老師的到來。
老師邁著大步走進來,將文件放到桌子上,開始了這節課的內容。
老師拿起了一支剛好能拿住的粉筆,轉身從黑板上為我們寫者。
沙沙沙,沙沙沙,粉筆化作粒粒白色的顆粒狀物體,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後,一點點消失了。
“借物喻人,托物言誌”,當這一支小小的粉筆為我們寫出最後一個字,為我們傳授最後一個知識,完成它最後一個任務後,便消失了。
從這一支小小的粉筆身上,體現出了多麼一個偉大的品質呀。
那就是——奉獻。
奉獻是一種無私的美,它無聲無息,但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哪有汽車的笛鳴,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風霜雨雪,不管嚴寒酷暑,他(她)都在堅守崗位,吸進的是汽車的尾氣,聽見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氣的異味,而換來的卻是交通的快捷通暢。
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奉獻嗎? 粉筆呀,你的美是無私的,偉大的美,奉獻自己,助於他人,泰戈爾說過:“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奉獻的陰影裏做葉的事業吧。
這是對你的讚頌,你是多麼的偉大,我讚頌你,粉筆! ----------------------------------------------------------------------------------------------------------------------- 荷花 梅花有不怕寒冷,在風雪中挺立,不與別的花爭奇鬥豔的品質;茉莉花的香氣怡人;雞冠花顏色鮮豔…..而在這麼多的名貴花中,我更加喜愛荷花。
荷花長成後,大片大片粉紅顏色的花瓣上透出一點淡白,讓人看上去那麼美麗,那麼動人。
荷花的花瓣不僅看上去美麗,而且摸上去也是一種享受。
那柔滑的表麵透出亮麗的光澤,花瓣條索纖纖,摸了後讓人有陶醉的感覺。
清晨,朝陽初生,荷花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荷花上粘滿了露珠,在陽光映照下,一顆顆的水珠像粒粒透明的珍珠嵌在花瓣上,透亮欲滴。
荷花代表正直、光明正大。
當年包公的官府壁畫上也畫著一幅荷花圖,上麵也有“光明正大”幾個字。
荷花還代表善良、真誠的意思。
相傳遠古有如來佛祖和觀世音,他們坐的便是荷花寶座。
荷花不僅美麗,其果實蓮子還可以食用,蓮子的果肉營養豐富,果肉甜美,中醫上稱可補氣養血。
俗話說的好“紅花還得綠葉襯”,如果沒有荷葉,荷花也就不會是這樣生機勃勃了。
荷葉寬大,呈深綠色,讓人看了有陶醉在大自然的感覺。
荷花從不和別的花爭奇鬥豔,也不和別的花比美,隻是孤獨地立在水中,默默無聞地站著,站在水裏,站在風裏,站在雨裏。
送走一個晚霞,又迎來一個朝霞。
可是,它的生命是很短暫的,隻能過一個夏季。
可人們都會記住它代表正直、光明、善良與真誠。
梅花、茉莉花等雖美,但荷花更美,因為它代表純潔讓人感覺美。
我喜歡你,荷花!純潔的荷花!
關於托物言誌的文章
“托物言誌”類範文例文1:春光燦爛複燦爛;秋色蕭索複蕭索。
又一個果香飄溢的金秋,又一個辭舊迎新的九月。
重新踏入這個生活了三年的校園,校園依舊美麗,花草依舊清香,然而,心卻不似往年那樣坦然。
繞著熟悉的校園轉過一圈,不知不覺卻又回到那棵熟悉的銀杏樹旁邊,心中萬般悵然。
這時一片金黃的銀杏葉被風吹了下來。
它極不情願地在空中掙紮著盤旋了幾圈,最終還是飄向了大地。
走過去,撿起那片銀杏葉放在掌心,金黃色的葉子像把扇,像隻蝶,又像一個嬌弱的小女孩——不堪一擊,正如我的不堪一擊一樣。
看著它不禁眼前一陣模糊,於是一顆晶瑩剔透的東西落在了這隻金黃色的小精靈身上,實在不忍心讓它如此墜落,於是便把它夾在書本裏。
慢慢的,書本變得越來越厚。
一個風雨交加的午後,我又一次來到這棵銀杏樹旁,看著滿地的落葉上那些匆匆移動的腳步,心痛極了,卻又無能為力。
抬起頭,看著光 禿禿的老銀杏,它依舊那樣高大挺拔地立在那裏。
心裏不禁想:一夜之間,風雨凋零,然而它卻依舊抬頭挺胸,坦然地麵對這一切。
這時忽然想起了一句不知在哪兒看到的話:“落葉並不是死亡,隻是生命的一次退讓!”是啊,也許老銀杏能夠坦然地麵對葉枯葉榮的現實,正是由於它領悟到了生命的退讓吧! 想到這兒,我的心猛然間開闊了許多,於是朝著老銀杏微笑了。
然後,把那些變厚的書本拿出來打開,我要坦然地放飛這些黃色的小精靈,坦然地放飛自己那顆壓抑許久的心。
我明白,既然選擇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我明白了,既然選擇了複習的這條路,便不會再去為一時的榮辱而耿耿於懷。
我明白了,並不是所有的失誤都代表失敗,並不是所有的前進都通向成功。
我相信,落榜也並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退讓。
也許,做出退讓的生命會更美麗! 也許,來年的老銀杏一定會更加充滿生機的。
一棵銀杏樹的落葉,引發了一番生命的感悟。
作者以校園裏的一片銀杏葉為意象,蘊藉了自己對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道出了一番催人深思、令人頓悟的人生哲理。
“老銀杏能夠坦然地麵對葉枯葉榮的現實,正是由於它領悟到了生命的退讓吧。
” 例文2: 冬季小語 林發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麼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種孕育嗎? 時序更迭,四季循環,像極一個人生命的曆程,由明媚清純的春進入熱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後自盛放的夏轉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進入沉思的冬季。
於凜冽的冬季,像極走完了人生另一個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開另一種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個生命春天的來臨。
生命就是需要不斷超越,也需要不斷地突破,才不致枯滯的。
冬季真是屬於沉思而非凋零的季節,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沒有稻穗搖曳,更無從聽群蛙齊鳴,往昔有著青春絢麗,如今倒像進入禪境。
這時農人正忙著堆肥,成車成車的堆肥正肥沃著貧瘠的土地;在這冬季,泥土正吸收著新的養分,當明春來臨,牛犁翻鬆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無限的生機。
我們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動物正在冬眠,冬眠並非死亡,而是一種新的蛻化;有些樹木花草也棄絕了紅花綠葉,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綠的新芽,將開展一個新的絢麗的夢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裏正孕育著什麼?正想做何種的突破? 我們生命所以貧瘠,原因往往不是放棄了工作,而是因工作而放棄沉思;要不斷地工作,也要不斷地沉思。
生命原是一個不知來自何處去之何方的奇跡,存在也是一個時空的偶然,我們需要不停地奮鬥,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來印證我們生命真正的存在,這樣我們便需活躍我們的思維,點燃靈台的明燈,照亮我們該走的路,以便我們繼續跋涉。
生命也是需要不斷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績,不管昨日你靈園裏開了多少花朵,那是屬於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悅,就難享今日更清純的歡欣。
今日,一個新的開始,更需要我們前進,更需要我們去孕育,人生是一條永遠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淚盡…… 在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節,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
詩人意味深長地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冬季,讓沉思豐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憊或已充滿創傷的心靈,來孕育一個突破超越而新的春天。
冬季原是沉思的孕育的季節啊! 別放棄,別歎氣,別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節。
[賞析]《冬季小語》是篇說理性的散文。
它不以嚴密的邏輯見長,而以豐盈的哲思取勝,撇開對冬天景色的描繪,突出其思想境界的開拓,是構思的顯著特色。
摒棄消極的人生態度,尋求生命的輝煌,顯示出文章的價值取向。
它不是一曲叫人腸斷的悲歌,而是一首感奮精神的進行曲。
例文3:青草的聲音車永靜我一次次地從自己的小屋裏走上原野,我傾聽到了小草的聲音.春天了,它們從睡眠中醒來,在輕輕地舒展著腰身.春天的世界是多麼美好啊,溫暖的土地,和煦的陽光,還有柔和的春風,小草們競相從泥土裏伸出嫩嫩的小手來,和春天相握。
草以自己的柔韌步入了這個世界,那嫩嫩的令人驚喜的一點新綠在慢慢變大變濃,再染成一片片...
托物言誌的詩有哪些
托物言誌的詩有以下:1、《青鬆》現代·陳毅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
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明·於謙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宋·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唐·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現代·**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8、《梅花》宋·王安石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在獄詠蟬》唐·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10、《蓮》唐·唐彥謙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日,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餘芳少,無人問的中。
...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托物言誌和托物寓意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