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達夫的《故都的秋》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樸、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情語。鬱達夫筆下故都之秋的獨特色彩、音響、風姿……無一不是作者豐富細膩、富有個人特質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體表現在以下列四個方麵:
一、獨特的故都情結
開篇,作者就述說“不遠千裏”上北平,隻是“想飽嚐一嚐”“故都的秋味”。“飽嚐”而不是淺嚐輒止,可見作者對故都的秋情有獨鍾。為了表現這種深沉的向往、眷戀和讚美,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首先是對比烘托。“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這是一種欲抑先揚、似揚此而實揚彼的烘托法。作者通過一係列秋色、秋聲、秋景、秋物的排比,從宏觀上展示過去故都秋色的美麗醉人。文章的首尾都將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對比,且運用了獨特的語句形式來強化對比的效果。例如結尾處的對比:(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作者運用排比、博喻辭格,精選四組在量與質上差別明顯的事物,讓讀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濃鬱、鮮美的醉人特色,與作者那濃烈的摯愛產生共鳴。鬱達夫一生短短的49年從未在北平久住,但他對北平總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這樣寫道:“五六百年來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無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遙憶,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進展,永久地為我們黃帝子孫所保有的舊都城!”由此可見,作者那麼熱忱地愛故都之秋,不隻是單純的戀秋情結,而是與愛“黃帝子孫”聯係在一起的。
二、獨特的平民意識
鬱達夫落筆於“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寫他們雨過天晴時用“緩慢悠閑的聲調”議論著秋雨秋意,作者此時的筆調是愉快輕鬆的,情感是親切讚賞的(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閑人”那樣過無所憂慮的生活。鬱達夫把筆觸定位在下層人民和他們的普通生活,於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內外,街道兩旁的槐樹前後,“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裏的“秋蟬”,“茅房邊上”的一株株棗樹,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繪的對象,這種與普通人的生活聯係在一起的審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識的藝術體現。
三、獨特的“悲涼”心境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涼”這一特征在作者心靈的投影是豐富而含蓄的。作者寫牽牛花,“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這不僅是在表達自己的色彩愛好,更是在物化一種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掃街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竟會“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觸景傷情、聯想獨特的文字,表現出一種孤寂、憂思的心緒。這裏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鬱達夫在20世紀30年代的舊中國,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所以此時的“悲涼”已是故都賞秋的心態與作者豐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們不妨這樣說,文章流露的“悲涼”——憂慮、孤獨、落寞的心緒,正是特定的時代和社會風雲在一位知識分子的心靈上投下的陰影——使讀者品讀時不免產生苦澀感的陰影。
四、獨特的人文素養
文章的後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和作者的議論。鬱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把對故都之秋的獨特感悟與中外名人詩文相溝通,縱橫走筆,顯示出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對秋文化的珍愛情感。鬱達夫取文題《故都的秋》而不取《北平的秋》,就是因為“故都”較之“北平”更典雅,更有詩意,與“秋”結合,能暗含一種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境界。可以這樣說,文題的這種珍愛秋文化的人文氣息彌散在全文之中,值得我們細加品味。
歐陽修《秋聲賦》和鬱達夫《故都的秋》中寫秋天的句子,還有賞...
作品原文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我的不遠千裏,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嚐一嚐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隻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嚐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1)的蘆花,釣魚台(2)的柳影,西山(3)的蟲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鍾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
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隻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7),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8)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
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裏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
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9)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裏,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歎著互答著地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 “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10),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天,也是一種奇景。
第一是棗子樹,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
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隻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11)。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的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裏,讚頌秋的文字的特別的多。
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嚐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的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12),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13),總能夠看到許多並於秋的歌頌和悲啼。
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裏,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
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裏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於人,何嚐有國別,更何嚐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裏有一個“秋士”(14)的成語,讀本裏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15)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和關係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16)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釋義 (1).陶然亭:位於北京城南,亭名出自白居易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2).釣魚台:在北京埠成門外三裏河,玉淵潭公園北麵,環境清幽,”台下有泉湧出,彙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明一統誌》 (3)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總稱,是京郊名勝。
(4)玉泉:指玉泉山,是西山東麓支脈。
(5)潭柘寺:在北京西山,相傳“寺址本在...
怎麼知道文章裏的語句是議論?例如《故都的秋》裏,怎麼知道那些...
1. “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這三個短語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順暢的氣勢,又有抑揚頓挫的聲韻之美,後麵的“來得悲涼”似乎應該比前麵兩句更舒緩而深沉。
也許主張語言簡潔的人會覺得“卻特別地來得清、靜、悲涼”更好,可是這樣一來,排比的氣勢就沒有了。
2.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態,總看不飽,嚐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此句前後都采用排比的寫法,從不同的方麵說南方之秋無可欣賞之處,反襯北國之秋的美好。
頓挫分明又氣勢連貫,表情達意非常充分。
3.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這是由三個短句組成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語的生動性,又兼有排比的語勢連貫性,充分地表達了讚美之情。
4.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
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這裏的寫景不拖泥帶水,一句一景,寫出了北國清秋之雨忽來忽去的情景。
雲的景象、雨的陣勢,寫得活靈活現,說明作者觀景非常細致。
5. “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這是用比喻來說明理事,以具體事物來說明抽象的事理,使表達生動形象,饒有趣味。
故都的秋中那些句子寫了作者熱愛北國的秋天
有: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我的不遠千裏,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嚐一嚐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北國的槐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北方的果樹,到秋天,也是一種奇景。
《故都的秋》排比句有哪些、
1.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三個“來得”,表達了作者情感。
也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順暢的氣勢,又有抑揚頓挫的聲韻之美。
2.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
運用排比,用“慢”“潤”“淡”表現江南的平淡細膩之味;作者借用南國之秋的淡而無味,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深味。
表達作者對北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3.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嚐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前後都用排比的寫法,從不同方麵說南方之秋無欣賞之處,反襯北國之秋的美好;表達作者的北國秋天的喜愛之情。
4.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
詞組的排比,一個短語是一幅畫麵,展現生動美景,是“故都的秋”的意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表達作者對北國的神往之情。
5.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
三個“覺得”組成排比,隱隱地透出作者悲涼的感覺和心境。
6.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近乎口語的排比句,好像是作者津津樂道的樣子就在眼前,充分表達作者對北秋的讚美之情。
7.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
用排比,從多個角度對“南方之秋”與“北方之秋”進行對比描寫。
表現了南方之秋秋味的平淡、稀薄、柔軟、範圍狹小;北國之秋秋味的濃烈、厚實、剛強、範圍的廣大。
8.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說理性的排比語句,以具體事物來說明,生動形象,饒有趣味。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分享到新浪Qing 6 喜歡 閱讀(779)┊ 評論 (0)┊ 收藏(0) ┊轉載(1) ┊ 喜歡▼ ┊打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排行榜 [圈子] 圈子 前一篇:《荷塘月色》的欣賞 後一篇:“抱布貿絲”之“布”的辨析 評論 重要提示:警惕虛假中獎信息 | 陽光下的曉起 [發評論] 做第一個評論者吧! 搶沙發>> 發評論 杭 州 郭 莊 | 破壁:第一章,03,神通 1043449956:您還未開通博客,點擊一秒開通。
灌水 讚 美好 頂 頂 頂 開心 路過 分享到微博 [新] 評論並轉載此博文 [新] 驗證碼: 請點擊後輸入驗證碼 收聽驗證碼 匿名評論 發評論 以上網友發言隻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
詳列《故都的秋》描寫景色的句子
實在太多了,主要描寫的景物如下1) 秋晨小院圖。
從色彩(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聲音(馴鴿的飛聲)、形態(破、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寫出了清、靜、悲涼。
2) 秋槐落蕊圖。
從視覺(鋪得滿地、一條條的絲紋)、聽覺(聲音也沒有)、嗅覺(氣味也沒有)、觸覺(極細微極柔軟)寫出了清、靜、悲涼。
3) 秋蟬殘聲圖。
從聽覺(衰弱的殘聲、嘶叫)寫出了清、靜、悲涼,4) 秋雨話涼圖。
從聽覺(息列索落、緩慢悠閑的聲調)寫出了清、靜、悲涼。
5) 秋日佳果圖。
從形態(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色彩(淡綠微黃)寫出了內心的讚美。
“故都的秋”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以“秋”為題材的抒情散文,鬱達夫的《故都的秋》堪稱名篇,並一直被選為高中語文教材。
尤其是北方人,很少有讀了此文不為之感染的。
這和作者對北方的求有著深刻的感悟和體味是分不開的。
體味之深,才能抒寫之真。
再加上作者多年的南國客居,思念之情早已不能自已,敏感的心靈一旦被北平的四合院兒撫摩,作者的眼淚似乎都要流了下來。
所以作者筆下的秋景秋情樸素真切動人,淺易的文字流淌著深沉的藝術魅力。
因此,文中有一些句子看似好懂,實則需要深入挖掘其內涵,才能真正品味出作者筆下秋的深刻。
下麵就其中含義深刻的難句略作品味賞析。
“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以名花和美酒喻秋旨在說明“秋”不是一種高貴的事物,“秋”不過是大自然普普通通的一種季節更替。
“名花”總是具有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和姿態,其開放時總是處於一種很柔和很內斂的狀態;美酒呢,首先是不能太“烈”,當然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喝,而應以品為主,“品”到半醉便是恰到好處。
作者認為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正是說“秋”是普通的花、普通的酒。
秋是開放在原野的野花,開放時是那樣的潑辣和肆無忌憚——花的色香味赤裸裸地展示無遺;秋是北方的白幹老酒,烈辣十足,像“二鍋頭”,要端起大碗,一飲而盡,大醉之後,還喊著痛快痛快——喝這樣的酒才過癮。
因此,要想飽嚐這野花白幹酒似的秋,必須處於一種“全開全醉”的狀態,這樣才能領略真正的秋。
而北國的秋,那才是秋味十足的秋。
“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裏,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
這句是寫場景。
人不是立在斜橋影裏,而是在樹底下,這樹又長在橋頭。
“斜橋影裏”是橋的影子在夕陽照射下投射的陰影。
“雨後的斜橋影”與“樹”同是“咬著煙管”的人的背景圖案。
此句意為:雨後,夕陽即將西下,石橋投下了歪斜的影子,橋頭的樹底立著一個(或幾個)咬著煙管的都市閑人。
這個句子的精彩之處在於通過“斜橋影”又給我們暗示了夕陽的存在,而夕陽又更加增添了秋天傍晚快來時的清冷和悲涼。
“斜橋影”不僅是橋的整體輪廓,還仿佛看到了橋上的欄杆投射在橋麵形成的斑駁的陰影。
不僅如此,它還暗示了橋下潺潺的秋水,使我們想起了“秋水日潺湲”“秋水淺平沙”這樣的詩句。
如果再讓橋頭上的樹滲入這組意象中來,真是木葉落紛紛,飄零逐流水。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的正好。
”從內容上看,由“陣”而“層”,寫出了秋雨的量小。
“層”字在表現秋雨的形象性方麵是“陣”所沒有的。
但作者很顯然不在此方麵考慮,他說“平平仄仄起來”,顯然是韻律。
韻律怎麼“層”比“陣”好呢?我們不妨劃一下兩種說法的平仄。
“一陣秋雨一陣涼”的平仄是“平仄平仄平仄平”,“一層秋雨一層涼”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而這正是符合近體詩的平仄規律的,所以韻律更好。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裏,頌讚秋的文字特別的多。
”這個句子也不好理解。
“頹廢”是意誌消沉、精神委靡的樣子。
對生活失去了熱情,這樣的人,怎麼能寫出讚頌秋的文字?在他們的眼裏,應當是見秋而悲。
而事實上中國古代文人,也確實寫了許多悲秋的文字,連劉禹錫都認為“自古逢秋悲寂寥”。
再則從本段後文作者所舉的例子來看,歐陽修的《秋聲賦》悲秋無疑,蘇軾的《赤壁賦》則非悲秋,卻是很鮮明地表現出在秋之長江所得到的樂趣。
可見文中所謂的“頹廢”還應該有一層意思,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流連湖光山色也被歸入“頹廢”這一行列。
為什麼?因為這些人往往是誌不得伸,抱負難以實現,隻好借山水排遣苦悶。
正所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中國文人正是在這種人生狀態下寫出了許多不僅讚頌秋,還讚美大自然的名篇,如《醉翁亭記》《嶽陽樓記》等。
故都的秋,說說文章中議論文字和的記敘文字有什麼關係
1\清 靜 悲涼2\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閑話秋雨、佳日勝果。
(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3\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
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嚐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4\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
對於同一輪名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的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
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
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
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秋的落寞。
[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鬱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
本文字裏行間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
5\ 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
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飽嚐一嚐”;在文章的結尾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 作者為什麼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鬱達夫,三歲喪父。
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
在個人性格方麵,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麵,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 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鬱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滿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
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鑒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故都的秋》有哪些好詞好句?怎麼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