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十分愛惜人才,在初期的時候招攬了房玄齡、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忠直廉潔之士,其他的如李勣、李靖等,可謂是一代名將。此外,李世民亦在選賢任能的時候,不計出身、不問恩怨。他采用了李建成舊部魏征、尉遲恭等,魏征當過道士,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舊臣,向太子提議過殺害李世民;尉遲恭當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得到重用。李世民鼓勵臣子直諫,魏征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魏征死後,李世民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鏡矣。”除了愛惜人才,李世民還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嚴格遵循德才兼備的原則,他認為隻有選用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他曾先後五次頒布求賢詔令,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擴大應試的範圍和人數,使得貞觀年間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可謂是“人才濟濟,文武兼備”。
關於君王不聽賢臣的勸導的古句
詞 目: 乾綱獨斷 發 音: qián gāng dú duàn 近義詞: 獨斷轉行反義詞: 用 法: 一般隻用於形容封建社會的帝王釋 義: 獨自掌握決策權,容不得他人插手。
出 處: 《南齊書 列傳》 示 例: 他權柄在手,乾綱獨斷。
《夢蕉亭雜記 40》:國朝官製,軍機處為最要,始設置於雍正朝,曆五世至鹹豐。
爾時天子當陽,乾綱獨斷。
個人認為給人提意見是不容易的,即使你出發點是好,但對方不采納,一個情況是他本意不是要求提意見,另一個情況是意見與事實不合!!估計你不該再刺激到對方了,多進行溝通,或者旁敲側擊的了解對方目前的狀況和心理活動,這樣再找輕鬆環境和一個輕鬆話題,再慢慢回到那個話題,應該更好些!安如泰山故事出自西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悅。
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關;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安穩的像泰山一樣。
形容十分穩固,不可動搖。
枚乘,字叔,西漢淮陰(今屬江蘇)人,是漢代著名的文學家。
漢景帝時,他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
吳國是當時諸侯中的大國,吳王劉濞(bi)野心很大,對中央政權心懷怨望,暗中圖謀叛亂。
漢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錯為禦史大夫,晁錯主張削減各諸侯國的領地,加強中央的權力和威信,鞏固國家的統一。
劉濞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減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於是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國的諸侯王陰謀策劃叛亂。
枚乘清醒地看到劉濞陰謀反叛的禍害,寫了《上書諫吳王》對劉濞進行勸諫。
在諫書中,他說:“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
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那是比疊雞蛋還要危險,比上天還要艱難的;不過,如果能盡快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比翻一下手掌還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還穩固。
”但劉濞執迷不悟,加緊進行陰謀活動。
於是,枚乘隻得離開吳國,到梁孝王劉武府中做了賓客。
公元前154年,劉濞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諸侯王,以“清君側、殺晁錯”為名,起兵叛亂。
曆史上稱“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晁錯,向諸侯王們表示歉意。
這時,枚乘又寫了《上書重諫吳王》,勸劉濞罷兵。
劉濞還是不肯回頭。
不久,漢朝大將周亞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吳楚叛軍。
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逃到東越被殺,其餘五個王也落得自殺或被殺。
這場叛亂隻有三個月就徹底失敗了。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枚乘因寫了《上書諫吳王》,具有遠見卓知而名聲大振。
後來漢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進京做官,可惜他還沒到京城,就死於途中。
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嶽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遊《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嶽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明 誌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裏仁》 14.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裏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秦伯》 16.誌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史記"陳涉世家》 18.誌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20.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列傳》 21.誌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
——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蘇軾《晁錯論》 23.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
——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26.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7.不降其誌,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誌。
——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於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4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
——《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李鹹用《送人》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記己有恥。
——《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醜上》 64.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
——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
——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
——《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過...
關於勤儉節約的格言
自古以來,許多有識之士感發出崇尚廉潔清正的格言警句。
這些言論,言簡意賅,見解獨到,是人生實踐的深刻體驗和思想積累的結晶。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
[金]元好問《元遺山集》 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經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難了。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 注解: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嶽飛 注解:文官清正廉潔,武將拚死報國,這樣國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戰國]《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雖然是不能消滅的,但對欲望的追求是可以節製的。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李商隱《詠史》 注解:遍觀曆代聖賢治國治家的經驗教訓,成功皆因勤儉,敗亡皆因奢侈。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注解: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味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宋]蘇軾《範增論》 注解:東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爛,蛀蟲才能生出來。
人一定是先產生疑心,以後讒言才能聽進去。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裏?[宋]邵雍《男子吟》 注解:錢財使人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聲使人驕傲,權勢使人專橫。
一個須眉男子,如若能夠免去財、色、名、勢這四種禍患,難道他還會是世上的普通人嗎? 養心莫善於寡欲。
[戰國]孟子 注解: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各種欲望。
窮不忘操,貴不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 注解:人雖然不得誌,不能忘記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記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戰國]《孟子?騰文公上》 注解:上麵的人有什麼喜好,下麵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厲害。
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
[漢]劉向《說苑?至公》 注解:給公家做事,不能考慮個人的事,就不能講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
[晉]傅玄 注解:主持政務關鍵在於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效而後擇。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選擇,然後再交往;小人卻不同,一見如故,顯得異常親熱,然後才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人。
觀其交遊,則其賢不肖可察也。
[春秋]管仲 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麼人了。
賢人誌士之於子孫也……貽之以言,弗貽以財。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 注解:賢明者與有誌之士對於子孫……留給他們有教益的話,而不是留給他們財產。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漢]《禮記?大學》 注解:隻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養,而後才能整治家庭;隻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後才能治理好國家;隻有治理好國家,而後才能平定天下。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唐]王勃《騰王閣序》 注解:人老了,應當更有雄心壯誌,豈能因為滿頭白發改變過去的想法打算?境況艱難困苦,應當更加堅強,不能因此而喪失淩雲壯誌。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
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
[唐]吳兢《貞觀政要》唐太宗語 注解:治理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惟獨在於得到人才。
用人不當,必定難以達到治理。
現在任用人,必須以道德品行、學問見識為根本。
用得正人,為善者皆勸;誤用惡人,不善者競進。
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戒懼。
[唐]吳兢《貞觀政要》唐太宗語 注解: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則心正行善的好人都會互相勉勵繼續行善;一旦誤用心邪行惡的壞人,那麼壞人們就會爭先恐後地鑽進朝堂或地方官府。
獎賞那些該獎賞的人並且所獎所賞與其功勞大小相稱,那麼沒有功勞的人自然就會主動退後;懲罰那些該懲罰的人並且所懲所罰與其罪過輕重相當,那麼做壞事的人就會引以為戒,感到畏懼。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不如一士之諤。
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
[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趙良語 注解:一千張羊皮,不如一領狐腋;一千個隨聲附和的庸人,不如一個正色直言的人。
周武王因為左右有許多實話實說的直臣而興國安邦,殷紂王因為群臣不敢吭聲而亡國殺身。
舉事以為人者,眾助之;舉事以自為者,眾去之。
[漢]《淮南子?兵略訓》 注解:做事為群眾謀利益,大家就會跟著他幫助他;做事為個人撈好處,大家就會離開他拋棄他。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後能舉天下之賢。
[元]張養浩《風憲忠告》 注解:官僚士大夫有天下為公之心,然後才能推舉天下之賢。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 注解:官員一心為公、辦事公正則會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則會樹立威信。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春秋]《論語?裏仁》孔子語 注解:財富和高官顯爵,是人們都想得到的。
但對有道德的人來說,如果它們來路不正,就不要它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春秋]《論語?子路》孔...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
是《出師表》裏的語句?
不是《出師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選自《孟子》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 文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裏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了解。
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
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關於孔子的名言和資料
人生態度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
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 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乎?繹之為貴。
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
”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
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
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
”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
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又《論語·裏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義相同。
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朱熹注:“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
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
”(《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迷惘。
鄭玄注:罔,猶罔罔無知貌。
“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
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
當從前解。
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
近人楊樹達注:“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
”(《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
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
朱熹說:“人麵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
”(《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
”(《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包鹹注:“訥,遲鈍也。
言欲遲而行欲疾。
”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裏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裏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
”《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
’”也即此章義。
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
”(《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衛大夫。
“文”是他的諡。
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
故諡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
”(《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諡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隻此...
出師表中諸葛亮告誡後主劉禪當時是特殊的曆史時期的句子
《出師表》中諸葛亮告誡後主劉禪當時是特殊的曆史時期的句子: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 朝代:兩漢 作者: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
現在天下分為三國,益州地區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
不過宮廷裏侍從護衛的官員不懈怠,戰場上忠誠有誌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作戰的原因),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陛下)你實在應該擴大聖明的聽聞,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誌向的人的誌氣,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不恰當的話,以致於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勸的言路。
皇宮中和朝廷裏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誌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
我認為(所有的)宮中的事情,無論事情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這樣以後再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
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們的位置。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歎息痛心遺憾的。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
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
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
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歎息,隻怕先帝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
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凶惡的敵人,恢複漢朝的基業,回到舊日的國都。
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
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複漢室的任務托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如果沒有振興聖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
出師表中表明作者誌趣的句子是?
“苟安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 具體原文如下:《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翻譯: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
現在天下分為三國,益州地區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
不過宮廷裏侍從護衛的官員不懈怠,戰場上忠誠有誌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作戰的原因),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陛下)你實在應該擴大聖明的聽聞,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誌向的人的誌氣,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不恰當的話,以致於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勸的言路。
皇宮中和朝廷裏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誌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
我認為(所有的)宮中的事情,無論事情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這樣以後再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
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們的位置。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歎息痛心遺憾的。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
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
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
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歎息,隻怕先帝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
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凶惡的敵人,恢複漢朝的基業,回到舊日的國都。
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
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複漢室的任務托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如果沒有振興聖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征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
我感激不盡。
今天(...
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格言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意思是: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對別人的老人不好;敬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別人的老人。
出自《孝經。
天子章》不師者,廢學之漸也。
意思是:不向老師學習,這等於開始漸漸地放棄對學問的追求。
出自《呂衡州文集·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意思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傳授專長技術的師傅。
出自《苟子》。
古之學者必有師。
意思是:古來學習的人必須有老師教導。
出自韓愈《韓昌黎集·師說》。
疾學在於尊師。
意思是:要很快學得知識才幹,首先在於尊敬老師。
出自《各氏春秋·勸學》。
君子隆師而親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師並和善地對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學問、說明道理時必稱老師是如何教導的,並努力發揚光大。
出自《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意思是:重視教育是建國的根本,培養人才是治理國家的首要任務。
出自《朱舜水集·勸興》。
人不可以不就師矣。
意思是:人不能沒有老師指導學習。
出自(漢)王符《潛夫論·讚學》。
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怎能沒有疑難問題呢?有了疑問不向老師請教,最後還是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出自〔唐〕韓愈《師說》。
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孫有作為,卻不知道重視老師的作用,這就好比想保養自己的身體。
但又不穿衣,不吃飯似的。
出自(清)王卓《今世說》卷一。
冀:希望。
敬:重視;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辨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質很好,又有聰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師學習,這擇高尚的朋友互相幫助。
出自《荀子·性惡》。
辨:慧。
若要好,問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辦好,要向有經驗的老年人請教。
見於(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師以質疑,友以折疑。
師友者,學問之資也。
意思是:拜師解答疑難,交友辨析疑難,師、友對做學問很有幫助。
出自(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師友貴隆親,古學當自反。
意思是:師友之間貴在尊敬和親熱,考察古代文化應當反躬自問。
出自(宋)劉過《湖學別蘇召叟》。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敬學。
意思是:教師得到敬重,然後知識才有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視學問。
出自(漢)韓嬰《韓詞外傳》。
師者,人之模範也。
意思是;當老師的人,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出自(漢)楊雄《法言·學行》。
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師呀老師,簡直是兒童的生命,致力於求學,不如下功夫去找尋好的老師。
出自(漢)楊雄《法言·學行》。
師道立則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則具有良好行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贈陳元山任古田司訓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個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師長的人。
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把他們的缺點作為自己的借鑒而改掉。
出自《論語·述而》。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意思是:善於學習的人,不用老師費大勁就能收到雙倍的效果,並感謝老師的功勞;不善於學習的人,老師辛勤地教,結果卻事倍功半,他不檢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師。
出自《禮記·學記》。
逸:安逸;輕鬆。
庸:功勞。
中華傳統美德名言愛 國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嶽陽樓記》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遊《病起書懷》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示兒》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11.精忠報國。
——《宋史·嶽飛列傳》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明 誌1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裏仁》14.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裏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秦伯》16.誌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17.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史記·陳涉世家》18.誌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19.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20.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列傳》21.誌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
——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蘇軾《晁錯論》23.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
——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持 節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論語...
關於具有憂患意識的曆史人物的主要事件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居安思危,是中國傳統官德重視和強調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求為官者在安定的環境下,應當充分注意和考慮到可能會存在和出現的危險。
《左傳》中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說的就是安定時要想到危險,提前做好準備,防患於未然。
《新唐書·魏征傳》中說:“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
”要求當政者要常想危亡混亂的原因,才能保持長治久安。
唐代的吳兢在《貞觀政要·政體》中記載著魏征另外的一段話:“自古失國者,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
”唐朝的李隆基由中唐之興到安史之亂,再好不過地說明了這一點。
〖BF〗《孟子·告子下》中講:“生於憂患〖BFQ〗而死於安樂也。
”說的也是這 個道理。
?在生活中往往也是這樣。
走崎嶇山路,身處險境時,思想高度緊張,格外謹慎,分外小心;走平敞坦途,身處安逸時,思想容易麻痹大意,精神鬆懈,放浪形骸,從而埋下了事故和禍端的隱患。
所以,自古以來就有“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創業難,守業更難”的說法。
早在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初,列寧就指出,共產黨執政後如何鞏固政權將是“新的異常困難的事業”,“這是一場嚴峻的考試”。
新中國成立前夕,**同誌把進京執政比做“趕考”,向全黨鮮明地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
這是因為,在戰爭年代,處在極其艱難和極為惡劣的環境下,麵對強敵的圍攻殺戮,要求得生存和革命勝利,全黨上下必須要團結一致、同甘共苦、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艱苦奮鬥。
革命勝利後,奪取了全國政權,處在了執政的位置,遠離了紛飛戰火,沒有了槍林彈雨,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條件改善了,人們就容易陶醉於勝利,沉湎於安樂,消閑於燈紅酒綠、歌舞升平,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則被淡忘,黨的傳統、群眾利益、黨紀國法置之腦後,拋卻九霄雲外。
鬥誌鬆懈,意誌消沉,紀律鬆弛,作風散漫,貪圖享受,結果造成了事業的失敗甚至政權的喪失。
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變色、國家解體的深刻教訓,值得我們永遠吸取。
http://www.cccen.com/cgi-bin/bbs/topic.cgi?forum=4&topic=5444關於舍生取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這就是說,“義”高於一切。
為了“義”,“誌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為了“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
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
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
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
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
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須發皆白。
他成為我國曆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視為國賊。
一位洛陽名醫名喚吉平,忠漢室,與漢國舅董承等人共謀誅曹。
他打算在為曹操送藥時下毒,卻不慎泄露了天機。
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
吉平血流滿階仍隻是痛罵曹賊,後撞階而死。
在羅貫中筆下,他是有名的忠義之臣。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
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
黃花岡起義時,大批革命誌士拋頭顱、灑熱血。
林覺民率敢死隊衝進兩廣總督衙門,與清兵浴血奮戰,中彈被俘,從容就義。
喻培倫胸前掛滿一筐炸彈,衝鋒在前,彈盡力竭,後被俘,英勇犧牲。
關於鞠躬盡瘁 :漢末,曹操的兒子曹丕廢去漢獻帝,改國號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這時,占據四川一帶的劉備,也宣告登基,即曆史上所稱蜀漢的“先主”。
劉備以諸葛亮為丞相,定都成都。
於是,連同江南(江東)的東吳,就正式出現了魏、蜀、吳三國的局麵。
(參看“三顧茅廬”)不久,劉備去世,劉備的兒子劉禪襲位為“後主”。
諸葛亮繼續任丞相,並受封為“武鄉侯”,蜀國一切軍政大權,都操在他手裏,由他裁決。
諸葛亮是一貫主張聯吳伐魏的,這時他仍然一麵和東吳結好,一麵南征孟獲,平定南中諸郡,以消除後顧之憂,然後充實軍備,練兵習武,積極準備北伐魏國。
出兵的時候,曾上表後主,力勸聽信忠言,任用賢臣,這就是後來流傳的《前出師表》。
可是這次北伐,沒有完成,就暫時退兵回蜀。
過了一些時候,諸葛亮又發動了第三次北伐,當時蜀國臣子官員中,頗有反對興師動眾的,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當時局勢,說明蜀漢與曹魏勢不兩立,必須北伐。
這就是後來和《前出師表》同樣流傳的《後出師表》。
諸葛亮的前後兩次出師表,所表現的忠貞氣節,使文章被人千古傳頌。
《後出師表》的末後有一句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人們常引用的一句成語。
(鞠躬,表示謙恭謹慎;盡瘁,是竭盡辛苦的意思;已,完結、罷休。
)《三國...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唐太宗在位時期,都任用了哪些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