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節奏劃分
一、古詩的自然聲律節奏
《詩經》的時代,主導的詩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響下,古詩逐漸形成了以兩個音節(即兩個漢字)為一節拍的聲律特點。
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五七言詩雖然也是以一節拍兩音節為主,但與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幾個完整的節拍外,還有一個畸零的單音節,五言是兩個節拍外加一個畸零單音節,七言是三個節拍外加一個單音節。單音節有兩個作用:一是更便於體現詩葉韻所帶來的韻律美。五言、七言的節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第二個作用是使詩句更具頓挫、變化之美。
如: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麵/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二、古詩的意義結構
五七言詩之所以成為古典詩歌主流形式,還與它有著更強的意義表達功能有很大關係。人們發現,各句中那個畸零的單音節如此顯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為表達的中心。當然,根據意義的需要,單音節的位置就不僅可以置於句末,也可置於句中。這樣,古詩就出現了兩種常見的意義結構:一,單音節在末尾。五言詩為二二一,七言詩為二二二一,這是符合自然的、經典的聲律節奏。第二種,單音節在句中。五言為二一二,七言詩為二二一二,這也是比較常見的 。
如: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讀少府之任蜀州》)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
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是把兩種形式錯綜起來使用。
如: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遊《遊山西村)
三、一般如何劃分古詩節奏
⑴找到各句畸零的單音節,這個音節單獨作為一個節拍;
⑵其他音節,隻要不違背意思,每兩個音節為一個節拍。這樣的方法,對於常見的兩種結構形式都是可行的。
詩歌節奏劃分
1、 根據詞或詞組劃分。
一般來說,一個單個的詞或意思緊密的詞組就是一個節奏,所謂意思緊密就是不能拆開來讀,如果拆開讀聽起來就會顯得不連貫,缺乏詩的韻律。
如: 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王家新《在山的那一邊》 )
2、根據意思劃分。
一般來說,一個意思相對獨立的詞或詞組就是一個節奏。所謂相對獨立,是指在詩句中可以單獨拿出來,表示一個意思。
如: 饑寒的|年代裏,理想|是|溫飽。(流沙河《理想》)
3.、綜合詞、詞組和意思來劃分。
這種方法是上述兩種方法的綜合,也最實用。因為在具體的詩句中,各種情形都會碰到,因此,隻有把三種方法結合起來,劃分節奏才能得心應手。
4.朗讀劃分。
在劃分完節奏後,讀一讀,體會一下根據劃分的節奏讀下來,意思有沒有讀破,即我們常說的讀破句,檢驗的方法是根據劃f分的節奏讀下來,揣摩一下別人能否聽懂(或者幹脆讀給他人聽一下),如果能聽懂就是正確的,反之則有誤。
寫作文怎麼分段
一,怎樣給某一篇作文分段?寫段意? 分段是指把文章分成在意思上比較完整,在文章中是相對獨立的單位。
劃分段落有助於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了解作者的思路,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有助於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劃分段落常用的方法有: 一、歸並法。
先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後認清各自然段之間的關係,再把說明同一內容的多個自然段歸並成一個個結構段。
二、三段變通法。
每篇課文均有開頭、中間、結尾,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變通。
三、重點突破法。
先用一句話概括全文重點內容,然後找出這一重點事件或重點問題的起訖點,把重點段確定下來,最後看重點段落前麵後麵各講什麼,考慮全文如何分段。
四、標誌識別法。
在縱式結構的文章中,表示時間推移、地點變換和人物出沒的詞句常常是分段的標誌,在橫式結構的文章中,這種標誌常常表現為某些段落開頭的總起句或結尾的小結句。
抓住這些標誌就能順利分段。
怎樣給某一篇作文分段?寫段意? 剛開始學習劃分課文段落,在理解課文內容(即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
先出示課文段意,根據這些段意,自己對照課文,看看哪一個或哪幾個自然段講的就是這個意思,然後把它劃出來。
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一個或哪幾個自然段聯係比較緊密,都是圍繞哪一個段意敘述或描寫的。
這樣,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經過老師點撥和指導,即使學生一開始接觸劃分課文段落,也能水到渠成地劃分出來,並初步懂得按事情發展順序的分段方法。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
2.?按位置(空間、地點)變換順序分段。
3.?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段。
4.?按事情的性質歸類分段。
5.?按總分關係分段。
有些課文的分段方法,大家還沒有接觸過,一下子讓大家去分段,確實困難,也分不出來。
我們可采取先把段落劃分好,把結果先告訴學生,然後大家說出分段的理由(也即是分段的根據),知道為什麼。
如《頤和園經過再讀課文,深入思考,不難知道:第一自然段總寫了頤和園的印象,可以獨立成為一段;第二自然段都是講長廊的景色,也應該自成一段;第三、四自然段講萬壽山山下山上景色,應該歸並在一起,成為一段;第五自然段講昆明湖上的各種的景物,也應該獨立成為一段;第六自然段和第一段相呼應,頤和園美麗希望前去看看,應該是獨立的一段。
再說出整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組織安排段落的。
大家聯係剛才說的分段理由,不難明白,全文是根據作者遊覽的順序,按照地點(位置)變換: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去組織材料,安排段落的。
分步說明分段的理由,弄清分段的來龍去脈,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掌握這種按地點(位置)變換的分段方法。
給文章分段一般有五種方法:按事情發展順序分(起因、經過、結果),按時間的變化分(找時間詞),按地點的轉移分(找地點變化的詞),按事物的類別分,按文章的結構分(總分總、空行、小標題)。
這是比較詳細的了,可操作性也比較強,理解了這些之後,在以後做題的時候可以刻意的去注意一下這些特點,時間長了,語感就出來 二,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如何正確使用問號 問號是表示一個問句說完之後的停頓符號,多表示疑問語氣。
以下幾點是考試中經常涉及到的: (一)問話中含有稱呼的,不論稱呼在前在後,問號一律用在句尾。
如: 小劉,你到過上海嗎? 你到過上海嗎,小劉? (二)歎詞“啊”“咦”等單用帶有疑問語氣時,也是疑問句,後麵要用問號。
如: 咦?我的鋼筆怎麼不見了? 啊?怎麼會是他? (三)表示選擇的問句,問號一般隻用一個,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項之間用逗號。
如: 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還是不去? (四)該不該用問號,要從整個句子來看,看看是否真的發問,有沒有疑問語氣,含有“誰”“什麼”“怎麼”等疑問詞的句子,有的全句是疑問句,有的全句並不是疑問句,要分辨清楚。
如: 1他是誰? 2我不知道他是誰。
3誰都不知道他是誰。
1句是疑問句,該用問號,而2、3兩句雖然有疑問詞,但單獨可以作疑問句的“他是誰?”在這兩句話中隻是作為賓語出現,或者說在這兩句話中已不再是獨立的句子,隻是一個句子成分而已,所以整個句子並不是疑問句,所以不能用問號。
再如: 1是你去,還是他去? 2是你去,還是他去,我還沒拿定主意。
1句是疑問句,當用問號無疑,但2句中“是你去,還是他去”作了整個句子的主語,句子的獨立性已經取消,整個句子並不是疑問語氣,故不能再用問號,而要用逗號。
(五)局部引用的語言單位,其所引用的內容一般不用標點,但如果是問號則可保留。
如: 我一進門,就看見一條“今天你浪費時間了嗎?”的標語。
(六)有些表示婉商語氣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問號。
如: 請你進來一下好嗎? 如何正確使用感歎號 使用感歎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兩個歎詞連用,一般是後一個歎詞用感歎號。
如 啊,啊!又回到故鄉了。
(二)感情強烈的祈使句,也可用感歎號。
如: 祥林嫂,你放著吧! 但這種情況下,應該注意感歎號的位置, 如: 騎自行車的,站住! 站住,騎自行車的! 以上兩句話意思基本相同,隻是語...
怎樣分段、歸納段意、概括文章內容
也稱意義段、結構段、邏輯段。
它是由幾個意思密切相關的自然段組合而成(有時一個自然段也是一個邏輯段)。
劃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經過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敘述同一內容的各個自然段合並為一個邏輯段。
分段時,先要理清全文的順序,找到分段的依據,然後進行分段。
分段的依據1、按時間先後順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審稿前、審稿時、審稿後和作者回來的順序,分為四段。
這類記敘文的段落,開頭一段一般有交代時間的話,可作為按時間先後順序分段的參考。
2、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而經過總有它的發展過程。
記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劃分段落。
3、按空間變換順序分段。
遊記、參觀記一類的文章,都可以依據空間的變換分段。
分段時,表示空間的詞語可作為劃分段落的參考。
4、按內容性質的不同分段。
有些課文,既不能按"時間的先後"或"空間的變換"分段,又不是寫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發展"作為分段的依據。
它們是從幾方麵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點或通過幾件事來寫人,這樣的文章可依據內容的不同來分段。
對這類文章分段時,要注意總起句、總結句或中心句。
5、按總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總分"寫法的文章,一般分兩段。
分述部分,不管一個局部或幾個局部都作一段。
局部中幾個方麵,應作為"分述"中的層次。
如《林海》。
"總分總"寫法的,則分為三段,如《美麗的大興安嶺》。
分段的方法 分段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與自然段之間的聯係,常見的分段方法有:1、整體分割法。
讀一篇寫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寫的是什麼事,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
依此可將文章分段;對寫了幾件事的文章,則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開;說明事物的文章,同樣要把所說明的幾個方麵分割開。
2、部分歸並法。
步驟是:第一,先給第個自然段編上序號並歸納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第二,把說明同一內容的鄰近自然段歸並成一個大段。
3、提取中心法。
先抓住文章中占較多篇幅的主要內容,把這部分內容歸納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標誌分段法。
有些文章有明顯的分段標誌,如有標明時間的語句,有標明地點、方位的語句,還有空行標誌。
關於過渡段的處理:過渡段承上啟下,主要是為了啟下,因而分段時 一般從下不從上 。
如果過渡段主要是總結上文的,也可以歸上段。
分段以後,用簡明扼要的話說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歸納段意。
這實際上就是把整篇課文概括成一個簡單的提綱 歸納段意的要求 歸納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條:一是準確,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點內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體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簡練,不能羅嗦;三是通順明白,言簡意明,不能含糊其詞。
歸納段意的方法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內容的句子摘下來,作為段落大意。
這種方法,適用於有中心句的段落。
2、歸並法。
先找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再將幾個自然段的大意歸並到一起,歸納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裏有幾層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
如《小英雄雨來》第一大段有兩層意思:雨來生活的環境和雨來的遊泳本領高。
第二層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結構特點進行歸納。
如總分段,可借助總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結果部分;遞進段,可借助後一層的意思。
閱讀文章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後,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後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概括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內容,一般應概括得完整簡要。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並法 。
段落大意概括了每一段的主要內容。
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 ,以便讀起來通順連貫。
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 ,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連法 。
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
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法三:問題概括法 。
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
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法四:標題追溯法。
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 。
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法五:內容借助法。
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重點句或段來總結主要內容...
關於愛的排比分段句子
愛像溫暖的春風,吹開你冰冷的心扉;愛像涼爽的海風,吹開你緊鎖的眉頭;愛像冬天的陽光,溫暖你暗淡的生活.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一隻送給兒童,一隻送給老人;如果愛是左右手,就一隻送給早春,一隻送給晚秋;如果愛是左右手,就一隻送給現實,一隻送給理想;如果愛是左右手,就一隻送給曆史,一隻送給未來。
母愛是什麼?母愛是早上出門前一句叮囑“好好學習”;母愛是回家之後一頓香噴噴的飯菜;母愛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帶有陽光味道的衣服;母愛是…… 世間因為有愛而豐富多彩;人與人之間因為有愛而可親;人與動物之間因為有愛而相處;同學之間應為有愛而互相幫助;家裏因為有愛而相處融洽、、、、因為有愛,世間變得更加可愛!...
寫作文怎麼分段
小學生怎樣寫作文,怎樣寫好作文總體把握小學生寫作文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
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想象,培養情感,鍛煉意誌;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
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讚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托物言誌。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 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製的核心,紮紮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
學習掌握大量字詞。
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係自己熟悉的事物;聯係自己生活實際;聯係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
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
“十引說”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5、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7、調整詞序;8、觸景用詞;9、詞語分類;10、聯詞成句。
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
隻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麵:一是說的人、事、物、景,二是說目的。
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隻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麼句型、什麼句式的話,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
可以改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
學生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度、目的。
(三)、段的訓練。
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時間先後為序段,空間變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並列段。
以此認識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
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段的內容,段的中心。
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
隻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訓練。
篇是由段組成的。
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
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的記敘文和應用文。
(五)、生活現場訓練。
采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的方法。
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麵;舉行詩歌朗誦、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麵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遊記。
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
從而學會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
學生作文寫好後,組織在小組內講評。
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並指出改進意見。
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
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
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製,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作。
“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率性而為,展現自我的風采,體現鮮明的個性。
應當脫離作文教學的陳舊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狀態下寫作,褪去矯揉造作、模仿穿鑿,賦予其鮮活的想象力,豐富的創造力,等待收獲的將是繽紛的色彩,清新的果實和勃勃的生機。
寫作時,課堂上常發生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文思枯竭,三言兩語就把要說的傾倒完了,幹幹癟癟;有的學生卻思緒綿綿,腦子裏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瀾起伏,筆下洋洋灑灑。
究其原因,與寫作材料充足與否當然有密切關係,然而,切不可忽視另一重要因素,即想象力發揮得如何。
根據近代腦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腦可分為四個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斷部位、儲存部位和想象部位。
就多...
《雨的四季》如何分段,重點句子有哪些?
《雨的四季》根據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將文章分為幾個部分:1. 第一段:總寫我喜歡雨。
2. 第二段至第五段:四季的雨。
3. 第六段至第七段:抒發對雨的喜愛之情。
重點句子有:1. 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
2. 半空中似乎總掛著透明的水霧的采棱鏡。
3. 這是,整個大地是美麗,小草似乎像複蘇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
4. 呼吸變得暢快,空氣裏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巴。
5. 每一種創傷,都是另一種成熟。
6. 命運和忐忑一樣都是曲折不堪。
7. 這個世界不止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8. 簡單,而又溫馨的生活才叫做幸福。
9. 小時候,幸福很簡單。
長大後,簡單很幸福。
10. 不要過分的去批評別人,了解了一切,就會寬恕一切。
11. 沒有值不值得,隻有願不願意。
12. 女人,不需要傾國傾城,隻需要一個男人為她傾盡一生。
13.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14. 不要因為一段感情,就徹底的對愛情失去占有欲,步入黑暗的角落。
15. 不要指望麻雀會飛得多高,因為上麵是鷹的領域,隻有找準位置,才會幸福。
怎樣給課文劃分段落怎樣找中心句
劃分段落的一般步驟有:一讀,就是通讀課文;二想,就是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三歸,就是把一些內容相同或關係密切的自然段並在一起,成為一個段落;四查,就是再把各段段意連起來,看是否構成一個連貫的整體。
劃分段落的方法一般有:1.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
2. 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段。
3. 按地點或空間位置的變換分段。
4. 按內容的總分關係分段。
5. 按材料的性質分段。
6. 按人物的活動分段。
當然,劃分段落的方法還有很多,關鍵要根據課文內容來劃分。
總之,劃分段落要有所遵循,但也不能“一刀切”。
中心句?通常情況下在“第一段”或“末段”中,有時也在中間段!如果是“議論文”,那一般就在首段或末段。
如果是“說明文”不光是在首末了,而且每段的開頭或結尾都有中心句的。
----------- 其實找中心句你都應該注意一下說理性的句子,最好一找到了說理性的句子都應該留心,如果有必要就做做記號,最後做題時你就可以回過頭去看看你的記號 ,很快就能找到了!很有幫助的這方法。
而且做題時你最好先看問題,然後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這樣就能很快知曉出題人的意圖,閱讀時就能很快融入作者的意境中啦!
寫一段優美的句子
如果有一天,你走進我的心裏,你會哭,因為裏麵全是你 . 如果有一天,我走進你的心裏,我也會哭.因為那裏沒有我。
也許某天在喧鬧的城市裏. 我們擦肩而過.我會停住腳步,凝視著那個正遠去的背影.告訴自己,那個人我曾經愛過。
想哭的時候. 就畫條黑眼線,它會提醒你,哭會很醜 難過了,就蹲下來,抱抱自己 痛和疼有什麼區別呢? 那麼心痛和心疼有什麼區別呢? 堅強,不過是虛偽的創傷 為什麼用了心的時候愛不對的人,如果我們之間有1000步的距離.隻要你跨出第一步 我就會朝你的方向走餘下的999步。
跟喜歡的人吵架,跟陌生人說心裏話!聽悲傷的歌,看幸福的戲有些事一轉身就一輩子等待你的關心.等到我關上了心。
我放下了尊嚴,放下了個性,放下了固執,都隻是因為放不下你。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無法拒絕的是開始 ,無法抗拒的是結束。
等待.....也許並不容易;傷害......卻輕而易舉。
有人說愛要勇敢說出來,其實很多時候,說出來隻是給自己增添傷痕……直到最後像刺蝟一根一根被拔去了混身的刺,滿身的血肉模糊,疼……卻還要假裝笑著說:大家都幸福就好,而我會:依然如前,期待朝陽,輕省黃昏,細數天上繁星點點……身與心的分離,心與肉的分烈,原來,心等久了也會死……
給下麵的句子分段.這間漁家的小屋裏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幹幹淨淨,...
1、概括段意層意的要求 段意,就是一段話的主要內容的概括,又稱為段落大意。
層意,就是一層話的主要內容的概括。
概括段意層意的要求是明確、簡練、完整、連貫。
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段或這層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一般用敘述語言表示;如果用疑問句,那麼別人依然看不出主要內容。
例如《**》這篇課文,第三大段的段意可以概括為**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英勇犧牲。
如果這一段的段意概括為**是怎樣完成任務的,這裏的“怎樣”就不明確,使人無法知道究竟怎樣。
所以,這樣的概括不明確,不能做段意。
簡練,就是語言表達要簡明扼要,不囉嗦。
完整,就是指段意的語言要完整,不能是半句話,也不能是一個詞組。
連貫,就是指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或各層之間的層意,應該是互相關聯的,如果把各段段意連續起來看,就是一篇文章的脈絡及主要內容。
2、概括段意層意的方法與步驟 明確了概括段意層意的要求以後,還要學習掌握概括段意層意的方法。
1).分析關係,摘錄中心句 作者寫一篇文章或一段話,往往是用一定的邏輯關係構成的。
最常見的段式就是總分關係,即先概括、後具體的段式。
這種總述句(概括句)就是全段主要內容的概括,可以作為段意。
這種方法,既簡單又準確,很容易掌握。
其步驟是:先閱讀全文,再逐段細讀,邊讀邊思考這段話圍繞哪一句話寫的?什麼關係?找出中心句,最後組織好語言。
有時中心句摘錄下來就可以做段意,有時還需要在語言上加以組織。
一般的中心句在段首,這一段稱為總分關係。
有時中心句也可在段尾,稱為分總關係。
有時,在一段話的首尾均有中心句,可稱為總分總關係。
在摘錄中經常遇到的還有一種句子,就是過渡句。
一篇文章在由這段轉到下一段時,中間往往用上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
這種句子或是上一段主要內容的概括,或是下一段主要內容的概括,可以把它重新組織一下語言,就可以作為這段的段意了。
2.)分清主次,歸納段意 作者為了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往往使用描寫、襯托、對比等各種寫作方法,在概括段意時,就應善於區分主次,抓住主要內容。
這種方法也比較容易掌握。
具體步驟是,首先要認真審題,然後通讀全文,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再逐段細讀,圍繞著題目及主要內容邊讀邊思考:這段寫了誰,什麼,怎麼樣了,下一段寫了誰,什麼,又怎樣了……最後用回答問題的方法,組織好語言,就可成為各段的段意。
3.)體會內容,歸納段意 在文章中,有的段落,既沒有明顯的總分關係,又找不出主要的與次要的,這樣在概括段意時,就需要我們好好體會內容,理解作者要說明的意思,然後用自己的話把段意歸納出來。
這種方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讀懂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逐段細讀,看看每一段圍繞全文的主要內容說了什麼,去體會作者的意思;最後,用自己的話,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歸納出來,作為段意。
例如: 雲散了,雨住了,太陽照亮了大地。
我推開窗戶,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麵撲來。
空氣像濾過似的,格外清新。
窗外的楊樹、柳樹,經過雨水的衝洗,舒枝展葉,綠得發亮,美麗極了。
這是《雨》這篇課文的最後一段。
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雨前,雨中,雨後的景色,來抒發作者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愛之情。
最後一段“雲散了,雨住了,太陽照亮了大地”可以看出是寫雨後的景色。
這裏寫了泥土的清香、空氣的清新、樹木的油綠。
看起來內容很多,實際上卻是圍繞一個意思寫的。
我們仔細體會,可以看到作者寫了雨後的美景。
用一句話歸納出來,就是:雨後的景色真美啊!這就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概括段意時,要注意抓主要內容,不要把段意寫偏了。
還應注意段意語言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