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如下:
A、如今討厭恥辱卻和不仁義在一起,這就好象討厭濕卻居住在比較低窪的地方一樣
B、這是我報答先帝而忠心於陛下的本職
C、您為我買的‘義’,今天才見到作用了
D、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故選B
下麵的句子都是判斷句.請仔細閱讀,並歸納判斷句有幾種句式
判斷句式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隻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者,.”有的判斷句,隻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隻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判斷句;說明下列各句中的“是”的詞性,在句中...
一,判斷句:1,2,5,7二,是的詞性,在句中充當的成分1,指示代詞,作主語.2,判斷詞,作謂語.3,指示代詞,指代"孝....類",作分句"其....謂乎"的前置賓語.4,動詞,認為......對,正確.作謂語部分的連動謂語.5,代詞兼判斷詞,這是,作謂語.6,代詞,這,作賓語.7,代詞兼判斷詞,這是,作謂語.
王冕僧寺夜讀試題關於句式判斷下列句子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還...
發現樓上很多人第五題和第八題說的不對啊.通論上麵都有寫的.1.B.“然”在形容詞的後麵就變成了詞尾的性質,如D.其他兩個都是“對的樣子”3.A.很多時候“於”都能被“乎”代替,但是被動句通常不用,“惡乎”是固定搭配,不用.還有就是句尾做語氣詞時.4.A.A是時間名詞晨做狀語,相見是中心語.B表示順接關係,C是表示假設關係,有“如果”的意思.D是連接兩個詞組,表示兩種行為的聯係.5.A.D.A出自論語《陽貨》篇,與是等待的意思,“我”是“與”的前置賓語.D出自論語《先進》篇,表讚同的意思.C項也是表示感歎的語氣詞,後來寫作“歟”6.A.C .判斷句的基本特征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做謂語.“為”不是判斷詞,用“為”的句子不是判斷句.8.A.B.C.D.A、C中的“是”是近指代詞,指代前麵的內容.B、D中的“是”是指示代詞做主語.
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是什麼
1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狀語後置 2 師不必賢[於弟子] ——狀語後置 3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 ——被動句 標誌:於 4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狀語後置 5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狀語後置 6 淩萬頃(之茫然) ——定語後置 7 [渺渺兮]予懷 ——渺渺兮是形容詞,作狀語,狀語前置 8 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 9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被動句 標誌:於 10 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翻譯:而現在在哪呢?) 安是疑問代詞 作賓語 11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狀語後置 12 是造物弧孩崗絞瞢悸哥溪工婁者之無盡藏也 ——判斷句 13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 ——定語後置 有異態是定語 14 是歲,元和四年也——判斷句 ()中是定語 [ ]中是賓語P.S 文言文中根本沒有定語前置 不懂的不要跟帖以免誤人子弟。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有以下幾種形式:1. 助詞判斷句,這類判斷句就是所謂的“‘者’‘也’判斷句”,實際上它是用詞序來表判斷的,助詞“者”“也”隻是用來表停頓和語氣的,我們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這類判斷句的標誌。
2. 副詞判斷句,主要有副詞“乃”“即”“則”“誠”“本”“非”等等。
實際上這類判斷句仍舊用詞序來表示判斷的,這些副詞隻是起了強調作用或否定作用。
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副詞看作是這些判斷句的一個標誌。
3. 動詞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分為上古漢語判斷句、中古漢語判斷句和近代漢語判斷句。
誰有關於出師表和陳涉世家的問題盡可能多的
(不要答案的嗎?.好吧...)出師表:1.諸葛亮希望後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2.《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 .”一致3.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4.表明作者淡薄名利的句子:5.諸葛亮反複強調的建議是哪一條?6.諸葛亮提到"陛下"不過7次而提到"先帝"有13次之多,為什麼?7.諸葛亮對他所推薦的賢臣和後主有什麼要求?8.作者認為可以出師北伐的條件是:9.如果本文分為四個部分,應該如何劃分,每段說什麼?10.請判斷下列句子各是什麼句式(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反問句) (1)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2)臨崩寄臣以大事. (3)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4)苟全性命於亂世. (5)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6)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 (7)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11.《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12.表明作者誌趣的句子是:13.寫出先漢興隆和後漢傾頹的原因的句子是:14.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15.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麵,人們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16.本文作者 ,是三國時的 家、 家,蜀漢的丞相,字 .本文是作者征伐 時寫給後主 ,即文中的陛下,本文文體是 ,這是古時 的一種奏章.17."計日而待也"主語是___________.這句話表現了諸葛亮把"賢臣,遠小人"條建議,提高到__________的角度來論述.18.諸葛亮寫《出師表》的主要用意是?19."內外異法",""_________________,"外"指___________;文中與"內","外"意思相同的兩個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0.笫3段文字著重記敘了先帝的哪兩件事?請分別用4字語回答:21.第3段文字著重記敘了劉備______________和諸葛亮_____________兩件事.22.諸葛亮是怎樣的人:23.選段中寫道:“願陛下親之信之”.諸葛亮認為“陛下親之信之”的具體做法應當是:① ;② .(用原文回答) 24.結合《出師表》全文,說說諸葛亮為什麼要在出師之前竭力規勸劉禪任用賢能.25.第3段文字中,表明出師條件已具備的語句是:26.文段“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一句中加點的“此”指哪兩件事?(其餘題目為字詞翻譯,句子翻譯,分段,選擇等)陳涉世家:1.陳涉為起義所作的兩方麵輿論準備是:2.這樣的輿論準備是為了什麼目的?3.決定起義後,陳勝與吳廣做了哪些起義前的準備?4.陳涉起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別是:5.陳勝為起義軍指定的策略口號是:6.提出這一口號的目的是:7.陳勝認為起義將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兩點)8.陳勝對當時的形式做了怎麼樣的分析和估計:9.第二段主要采用了什麼描寫:10.第三段中哪一句表明吳廣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望:11."廣故數言欲亡"的目的是什麼:12.陳勝和吳廣指出的眾人麵臨的絕境是:13.最能表現陳勝反抗精神的一句是:14."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的思想含義是什麼:15.哪些詞語表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16."諸郡縣苦秦吏者"照應上文的哪一句話:17.第三段開頭描寫了陳勝發動起義的哪三個場麵:陳勝在起義初期做了哪幾件事?這表明他有怎樣的遠略:18.本文選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誰?19."悵恨久之"表明了什麼?20."苟富貴,無相忘"表達了什麼?21.陳勝是什麼出身?他有什麼性格特點?22."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找出句中的動詞,並說說這些動詞的表達作用)23.分析陳勝能成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的原因:24.《陳勝世家》出自什麼?魯迅是怎樣評價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的?25.陳勝與吳廣的起義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簡要分析.26.陳勝發動起義的步驟是怎樣的?27.陳勝為什麼要在殺尉後才"召令徒屬?(餘題目為字詞翻譯與句子翻譯等.)(貌似不是很多啊...但都是咱一個字一個字敲上去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下列句子中,屬於判斷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