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三字經》中有句“首孝悌”還是“首孝弟”?
弟子規 聖人訓,弟子規是聖人的訓導,是孔老夫子的訓導.“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源自《論語》,而《論語》是孔老夫子的言行記錄,記載著這位至聖先師每天的生活行持.因此《弟子規》不是普通的文章,它是聖賢的教誨,是聖人的訓導.首孝悌,次謹信,“首”是首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悌.孝是指孝道,狹義的講就是對父母能夠盡自己的愛心、關心,廣而言之就是將對父母的小心展開,對老師、對兄弟姐妹,所有的親人也是這樣一體的愛心.悌,就是指恭敬,對待別人必須要用恭敬的心,對待自己必須要謙卑.悌也是孝,它是把孝的這種心表現出來,因為恭敬也是從對父母開始的,然後擴展到對一切長輩,對老師,對年長、德高、聲望高的人,凡是比我們有長處的人都要恭敬.並且這種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刻意的恭敬就不是悌了.次謹信,“次”是其次,所謂“謹”是對生活的態度,恭謹、謹慎.做人要謹慎、小心,才不至於犯錯誤,凡是犯錯誤都是不謹慎.對自己多年養成的毛病習氣也要東得常常留意才能真正改正過來,這就是“謹”.“信”是做人要誠信,講信用,說話做事都要以誠信為原則.泛愛眾,而親仁,“泛”是廣泛的意思;“愛”,是仁愛;“眾”是社會大眾.以廣泛的愛心對待社會大眾,稱之為博愛.“親仁”是指親近有仁德的人.親近君子,親近聖賢,以向其學習我們的德行、學問才能夠得到提升.
首孝弟是哪個悌
參考http://tieba.baidu.com/f?kz=664457744 弟子規。
聖人訓。
】 《弟子規》就是從《論語?學而篇》所摘錄出來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經典重要所在。
此地講的‘聖人訓’,我們狹義的來講,可以說就是孔老夫子;廣義來講,我們都曉得凡是古聖先賢、列祖列宗,隻要他們有好的典範,他們有立教於後世的,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我們都可以稱為訓誨、訓勉。
所以我們此地所講的,它是有範圍的,所指的聖人是指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們應該如何從家庭、從自身做起。
【首孝弟。
次謹信。
】 首先,最重要的我們要明了要從‘孝弟’著手。
我們都曉得,我們的身體是來自父母,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我們既然已經深深的明白,我們是從父母那裏所來,我們就應該要知恩感恩。
能知恩感恩,這個孝心才會生得起來。
我們看看這個“孝”字。
孝,從它的造字由來,是一個“老”字,再一個兒子的“子”,也就是指兒子背負父母,背負年紀大的父母。
它告訴我們一個意義,就是代代相傳。
我們要代代相傳,我們就要效法父母,我們就要照顧父母,我們就要孝順父母。
能孝順父母,我們才能稟承父母的誌節、父母的誌向。
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也應該好好去落實,這樣才能代代相傳。
而不是我們現在當今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傳,就一代比一代差了。
我們能代代相傳,是表示我們能接受父母的教誨,我們能承傳父母所留給我們的一些德教,我們再傳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應該讀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們現在豎心旁的“悌”。
我們看一個“心”,再一個弟弟的“弟”,我們就曉得,做哥哥的他心裏有弟弟的存在。
什麼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來照顧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愛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
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愛。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兩隻手疊在一起。
我們都曉得,兄弟姊妹都是從父母而出。
在父母,視所有的兄弟姊妹,他的這個子女完全都是一樣的,都是同氣所生,就好像一棵樹木一樣,同氣連枝。
子女就像枝幹一樣,父母就像樹,樹本身的樹幹一樣。
所以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而且在兄弟姊妹當中,還要彼此友愛,相互的照顧。
我們想一想誰跟我們最親?在家庭裏頭,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
兄弟姊妹不親,又親誰? 所以聖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
這兩樣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來我們就要懂得如何修身養性。
修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對的種種的言行舉止。
所以接下來聖人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一切的造作都要謹慎。
簡單的講就是要有禮節,要知道製止自己不對的行為,要了解我們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禮。
什麼叫合乎禮?就是你內心當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我們想到現在的人誰都不服誰,誰都高喊自由的社會裏頭,人因為有這樣錯誤的觀念,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所以社會才會這麼紛亂,家庭才會不合。
家裏的成員才幾個人,往往沒有辦法和睦共處,所以家庭不幸福,在社會怎麼會安定?人與人相處怎麼不會紛爭?所以懂得約束自己,懂得禮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們在立身處世方麵,就可以得到和諧。
人人都能如此,社會哪有不安定的這種情形! 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後,我們接著還要下一步,還要再下一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
這個時候我們要培養愛心,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泛愛眾。
】 孟子說到人皆有惻隱之心。
《三字經》一開端就講“人之初,性本善”。
也就是說,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
為什麼會有不善之人?原來都是因為後天環境的習染才造成的。
所以當我們懂得克製自己的言行舉止之後,我們還要更進一步去幫助、去愛一切大眾。
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
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才華,也不要吝嗇自己的財物。
如果有多餘的,我們應該要及時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
為什麼?不但你自己得到快樂,同時也幫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這個歡樂的分享。
為什麼?能解救別人、幫助別人,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樂事。
所以,自古以來有說“行善最樂”;也告訴我們要有那一種愛心,沒有愛心肯定沒有辦法行善事的。
有這樣的心情,有這樣開闊的胸襟之後,我們還要再不斷的再接再厲,這個時候我們也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師,找良好的善知識。
【而親仁。
】 善知識我們隻要能遇到,我們應該不要放棄,好好的跟他學習。
我們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語、他的行為都足以為後人典範。
所以當我們有碰到良師益友,也千萬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學習。
在當今,我們如果找不到良師益友,聖賢的典籍可以說是陪伴我們一生最好的良師了!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 我們所應該做的,所應該了解的,你都可以做到。
你平常這些前麵所提到的,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還有多餘的時間,我們也不要讓時間空過,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時間,好好的...
從此君王不早朝前是哪首詩裏的句子?
唐玄宗 李隆基 這句話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 長恨歌-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采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門百餘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翅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麵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扇,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六宮粉黛無顏色。
從此君王不早朝。
”是指比起楊貴妃的美,後宮佳麗皆黯然失色,唐玄宗溫香軟玉在懷,從此無心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