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言文,回答1-21題。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降下二三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隆之言,則責攸之、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1、 加點字注音
卑鄙 猥 夙夜 庶竭駑鈍 攘除 斟酌 咎 谘諏
3 《出師表》中考閱讀題
2、 解釋下列劃線詞的意思。
躬耕 布衣 聞達 卑鄙 感激 驅馳 二十有一年 謹慎 夙夜 庶竭駑鈍 斟酌損益 興複之效 不效 以彰其咎 谘諏 雅言 不勝
3、下列各組短語中,加點詞詞義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駑鈍——聲嘶力竭
C興複之效——東施效顰 D谘諏善道——道聽途說
4、指出下列各句中“以”的意義:
①以傷先帝之明 ②是以謂之“文”也
③以刀劈狼首 ④策之不以其道
5、翻譯句子
(1)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2)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3)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4)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
(5)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6、請從文中摘錄表現諸葛亮對後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寫出文中與“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詞相呼應的語句。
8、第①段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 。
9、第②段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體指什麼?用原文中的4個四字短語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
10、這兩段文字回顧了對作者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臨危委重任和□□□□□。作者回顧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話概括作答)。
答案:我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地,隻希望在亂世裏苟且保全性命,並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見識淺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挫折,在軍事上失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緊迫的關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在二十一年了。
一兵一卒(士兵)
短兵相接(兵器)
步兵如蟻(兵種)
兵荒馬亂(戰爭)
紙上談兵(軍事行動)
兵貴神速(行軍)
窮兵黷武(兵力)
兵不厭詐(戰鬥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劉禪提出的第三條建議。
2.文中拿“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鮮明對比,目的是( )
A.表達對先帝親賢臣、遠小人的讚頌之情。
B.表達自己對桓、靈二帝親小人、遠賢臣的痛恨之情。
C.批評蜀漢後主像桓、靈二帝那樣親小人、遠賢臣。
D.希望後主也記取曆史教訓,親信賢能,遠離小人。
3.“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語是___________。這句話表現了諸葛亮把“親賢臣,遠小人”這條建議,提高到__________的角度來論述。
4.本段文字采用什麼表達方式_____________。
5.諸葛亮寫《出師表》的主要用意是( )。
A.希望劉禪廣開言路,采納合理的意見。
B.希望劉禪實行法製,嚴明賞罰。
C.希望劉禪親賢遠佞。
D.希望發動戰爭統一中國。
參考答案:
1.親賢臣,遠小人 2.先漢所以興隆,後漢所以傾頹 D 3.漢室之隆 興複漢室大業 4.議論 5.C
閱讀測試題二
閱讀下麵的語段,回答問題。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待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在文段中□內填補標點。
2.這段文字中有一個特殊的第一人稱代詞_______;一個特殊的第二人稱代詞______
3.“親之信之”、“小信未孚”、“必以信”,三個“信”解釋各不相同,分別是______、______
4.先帝指的是______,陛下指的是__________。
5.這段文字中有四個“之”,其中“貞良死節之臣”,“漢室之隆”中“之”是______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________,“願陛下親之信之”中的“之”是______詞,可譯為__________。
6.“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正確的譯文是( )
A.對桓、靈二帝(的做法),從來沒有表示歎息或痛恨
B.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沒有不歎息和痛恨的
C.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遺憾的
D.沒有一次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遺憾的
7.這段文字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用______的方法,論述了“_______”的重要性,第三句對陛下提出了應親信“貞良死節之臣”的希望,並追述先帝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略 。2.臣 陛下 3.信任 信用 信實 4.劉備 劉禪 5.助 的 代 他們 6.C 7.對比 親賢遠佞 增強第一句的說服力
閱讀下麵的兩段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
試題答案:小題1:(1)顯示 (2)拜訪 (3)對……說 (4)聽說小題1:C小題1:(1)(我)因此感動奮發,於是答應先帝為他奔走效勞。
(2)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小題1:B小題1: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試題解析: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能力,掌握要具體、精確。
可以采用“替代法”或者“組詞法”。
小題1:此題考查同一個字的多種意思,做此題必須要聯係具體語境。
小題1:文言句子翻譯要求字字落實,句意完整,語句通順,特別是關鍵詞的理解。
小題1:作者列舉宮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誠,希望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篩選信息的能力。
閱讀下麵的文言文,完成後麵小題。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
【答案】【小題1】(1)善惡 (2)即使(2分)【小題2】D(2分)【小題3】(1)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給陛下(使用)(2)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每句2分,共4分)【小題4】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2分)附課外文言文翻譯貞觀二年,太宗對房玄齡說:“漢魏以來,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曾經上表建議把廖立和李嚴貶到南中。
廖立聽說諸葛亮去世,哭著說:‘我們大概要亡國了吧!’李嚴聽說諸葛亮死了,也發病而死。
所以陳壽說‘諸葛亮為政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盡忠對時局有利的人,即使是仇家他也賞賜;犯法做事懈怠的人,即使是親人他也懲罰。
你們怎麼能不羨慕他想做到他那樣呢!”【答案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
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注意“臧否”的含義,“雖”的古今異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試題分析:A一為表判斷,可譯為“是”,一表被動;B一為代詞,一為動詞;C一為表承接連詞,譯為“用來”,一為介詞“用”,D均為介詞,到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試題分析:出題思想: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
注意1句中“是以”“ 以遺”的意思。
2句中“甚”“ 平直”的意思。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
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試題分析:要求學生能夠大致翻譯文章,理解文言文大意,即可從乙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考點:篩選文言文的信息。
能力層級為C。
閱讀下麵的文字,回答1—5題。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
1.(1)給予(2)在(3)通“橫”,梗塞,不順(4)在國外2.(1)不應該私心偏袒,使宮內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
(2)(一個人的想法,隻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歎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
3.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親賢臣,遠小人。
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5.要嚴明賞罰;要有憂患意識。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1)√ (2)*有好處 (3)√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C )(2分)A.諸葛亮之為相國也 B.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因為) D.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用來)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善的(或:好的)沒有(因為)微小而不獎賞;惡的(或:壞的)沒有(因為)輕微而不貶黜。
4.作者稱讚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合課文《出師表》加以說明。
(2分)答案:示例:《出師表》中諸葛亮請求後主做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任人唯賢(親賢遠佞),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
...
閱讀下麵的文言文,完成後麵小題。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
1.(1)善惡 (2)即使(2分)2.D(2分)3.(1)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給陛下(使用)(2)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每句2分,共4分)4.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2分)附課外文言文翻譯貞觀二年,太宗對房玄齡說:“漢魏以來,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曾經上表建議把廖立和李嚴貶到南中。
廖立聽說諸葛亮去世,哭著說:‘我們大概要亡國了吧!’李嚴聽說諸葛亮死了,也發病而死。
所以陳壽說‘諸葛亮為政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盡忠對時局有利的人,即使是仇家他也賞賜;犯法做事懈怠的人,即使是親人他也懲罰。
你們怎麼能不羨慕他想做到他那樣呢!”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
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注意“臧否”的含義,“雖”的古今異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
2.試題分析:A一為表判斷,可譯為“是”,一表被動;B一為代詞,一為動詞;C一為表承接連詞,譯為“用來”,一為介詞“用”,D均為介詞,到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
3.試題分析:出題思想: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
注意1句中“是以”“ 以遺”的意思。
2句中“甚”“ 平直”的意思。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
能力層級為理解B。
4.試題分析:要求學生能夠大致翻譯文章,理解文言文大意,即可從乙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考點:篩選文言文的信息。
能力層級為C。
閱讀下麵兩個文言語段。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
1.本指“好壞”,句中指褒貶 顯示 每天 對……說(每小題1分,計4分)2.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於是/群臣聳懼(每小題1分,計2分) 3.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內外刑賞的法令不同。
沒有人敢再掩飾欺騙(國君),都詳盡報告他們掌握的實際情況。
(每句3分,計6分)4.主題:賞罰嚴明,一視同仁,絕不姑息。
(意思對即可,1分)主張: 兩文都要求注重政績,注重調查。
【甲】文建議有司論其刑賞,【乙】文由國君親自下令獎懲。
(意思對即可,各1分,計2分)看法:隻有賞罰分明,才能樹立正氣,使那些忠於職守、幹出實績者得到獎勵,那些投機作假者得到懲處。
雖然古代的刑法過於嚴酷,但嚴懲貪贓枉法之徒的方針是應當肯定的。
(意思對即可,2分)1.試題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
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如本題中“臧否”是形容詞作動詞,“日”是名詞作狀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
2.試題分析:在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判斷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分析其結構,按照現代漢語的閱讀習慣判斷停頓,比如“主謂”之間要停頓,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可停頓。
關鍵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層級為理解B。
3.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鍵詞語“宜”“偏私”“異”“飾”“詐”,最後疏通句子。
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
能力層級為理解B。
4.試題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內容,從“賞罰嚴明”這個方麵來概括共同點,抒發感想。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能力層級為探究F。
閱讀文段,完成下麵問題。
出師表(節選)①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
1.(1)理(2)給予2.①他們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的誌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
②先帝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歎息、惋惜痛心的。
(意對即可)3.①推薦賢臣和良將;②前麵兩段為第四段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作鋪墊。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宮中府中,俱為一體,1,不? ...
〔甲〕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嚐趨百裏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嚐稍降辭色。
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複;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宋濂嚐與客飲,帝①密使人偵視。
翌日,問宋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
笑曰:“誠然,卿不朕②欺。
”間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
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 1、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學家。
〔甲〕文寫宋濂 的故事;〔乙〕文寫宋濂 的故事。
2、下麵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益慕聖賢之道 不足為外人道也 B、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盡粟一石C、帝問其故 廣故數言欲亡 D、俯身傾耳以請 策之不以其道 3、解釋下麵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患: (2)色愈恭,禮愈至 至: (3)濂具以實對 具: (4)間問群臣臧否 臧否: 4、用現代漢語說說下麵句子的意思,加點詞語必須準確譯出。
(1)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2)誠然,卿不朕欺。
5、選擇一個角度,談談你讀了〔甲〕文或〔乙〕文後獲得的啟示。
1、艱難(謙恭)求學 誠實待君2、B 3、(1)擔心(2)周到(3)全,都(或通“俱”)(4)善惡 4、(1)等到他(老師)高興了,就又去請教。
?(2)確實是這樣,你沒有欺騙我。
5、示例1:從〔甲〕文中我得到的啟示是虛心求教才能學有所得。
?示例2:從〔乙〕文中我得到的啟示是隻有坦誠相待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信任。
長安完盛之時,有一道術人,稱得丹砂之妙,顏為弱冠,自言三百餘歲。
京都人甚慕之。
至於輸貨求丹,橫經請益(橫經,橫陳經書。
請益,指請教)者,門如市肆。
時有朝士數人造其第,飲啜方酣,有閽者報曰:“郎君從莊上來,欲參覲。
”道士作色叱之。
坐客聞之,或曰:“賢郎遠來,何妨一見?”道士顰蹙移時,乃曰:“但令入來。
”俄見一老叟鬢發如銀昏耄傴僂趨前而拜。
拜訖,叱入中門,徐謂坐客曰:“小兒愚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於是。
都未及百歲,枯槁如斯,常已斥於村墅間耳。
”坐客愈更神之。
後有人私詰道者親知,乃雲:“傴僂者即其父也。
”好道術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
6.下列句中劃線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稱得丹砂之妙 稱:聲稱。
B.時有朝士數人造其第 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 神:以…為神。
D.後有人私詰道者親知 詰:審問。
7.對加點字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乃曰:“但令入來。
” ②但為君故,沉吟至今③昏耄傴僂趨前而拜 ④吾恂恂而起,視其缶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道士麵容顯得很年輕,自言三百餘歲,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財物來求他那可長生不老的丹砂,並向他請教。
B.幾個朝士到道士住宅時,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守門人報說道士之子求見,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勸說他才答應一見。
C.一白發老者人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人中門。
道士後對坐客說,這是他的小兒,因不服丹藥才這般衰老。
D.坐客更加把道士當成神了。
後來有人私下問了道士的親朋,才知道那個駝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親。
9.翻譯與斷句。
(1)翻譯文段中兩個句子。
①好道術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
譯: ②至於輸貨求丹,橫經請益者,門如市肆。
譯: (2)用“/”在需要停頓的地方標出。
俄 見 一 老 叟 鬢 發 如 銀 昏 耄 傴 僂 趨 前 而 拜。
10.閱讀下麵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送魏二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裏長。
(1) 第二句中的“涼”字用得好,好在哪裏?答: (2)這首詩在藝術構思上虛實結合,請對這種藝術手法及其作用作簡要分析。
答: 11.補充完整下列名句,其中①-③必做,④-⑦選做二題。
①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 。
(**《憶秦娥》)②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 。
(鄭板橋《青鬆》)③ ,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蘇軾《明月幾時有》)④ ,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歸園田居》)⑤星垂平野闊, 。
(杜甫《旅夜抒懷》)⑥海內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 ,可以攻玉。
(《詩經》)6.D(詰:詢問。
)7.A(但:副詞,隻;而:連詞,表修飾關係,都相同。
)8.B(“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誤;應該是道士和幾個朝士飲酒、喝茶。
)9.(1)喜歡道術的人受到他欺騙迷惑,像小孩子一樣。
(2) 以至於運送財物求丹砂,橫陳經書請教,門前像市中店鋪一樣。
(3) 俄 見 一 老 叟 /鬢 發 如 銀 /昏 耄 傴 僂 /趨 前 而 拜。
10.①送友人上船時,眼前秋風瑟瑟,“涼”字寫出逼人的“涼”意,雖是身體的感覺,卻語帶雙關,也表現了詩人送別朋友時惆悵哀婉之情。
②這首詩前兩句寫實景,描寫送別情景,在一個清秋的日子,餞宴設在靠江的高樓上,空中飄散著橘柚的香氣,環境幽雅,氣氛溫馨。
敘事寫景已暗挑依依惜別之情。
風雨入舟,卻兼寫出行人入舟,逼人的“涼”意,...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出師表》中考閱讀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