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詠蠶》唐代:蔣貽恭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譯文:辛勤勞苦獲得的蠶繭不滿筐,深夜裏煮蠶抽絲恨比絲更長。貴人們穿綾羅哪知道養蠶苦,他們隻是貪戀衣上的繡鴛鴦。
2、《田家行》唐代: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五月雖熱麥風清,簷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複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回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譯文:看著眼前豐收的景象,男人們的話語裏充滿了喜悅,女人們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家家戶戶再也沒有怨言,說的話也和往常不一樣了。雖然五月天氣炎熱,此時的麥風卻給人以清涼的感覺。在村中的屋簷下,婦女們正忙著用繰車繅絲,繰車上發出一陣陣傾細的聲音。
家蠶豐收,野蠶做的繭再也沒有人來收取,於是這些繭在樹上就變成了秋蛾,在樹葉間撲撲地飛舞著。麥子收割以後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麥場上,絹布織成後一匹一匹地纏在軸上,農民們可以確認今年的收成已足夠繳納官府的賦稅了。
不指望還有入口的糧食,也不指望還有絹布剩下來做件衣服穿在身上,隻是暫且可以免除去前往城中賣掉自己的小黃牛了。農民家庭的衣食實在談不上什麼好與壞,隻要家裏人不被捉進縣衙門,便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3、《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見麵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隻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4、《鷓鴣天·送廓之秋試》宋代:辛棄疾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譯文: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後參加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裏專心致誌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回廊裏沙沙有聲。鄉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湧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現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試的遼遠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遊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升的太陽。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雲直上,那時你可以輕鬆愉悅地閑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5、《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宋代: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裏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譯文:貢院裏香煙繚繞,春天的和風又暖又輕,寬闊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滿了各地來應試的精英。舉子們緊張肅穆地戰鬥,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隻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郡縣裏向京都獻上賢才,首先重視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職,依賴著執政大臣。我感到慚愧的是身體衰病心神已盡,選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諸位來識別辨明。
描寫蠶的詩句5首
1、《野蠶》[ 唐 ] 於濆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2、《野蠶》[ 宋 ] 李複野蠶緣桑自成繭,群兒采繭殘桑枝。
明年家蠶黑蟻出,四中桑死蠶忍饑。
野繭更彩不滿筥,家蟻歲生無盡時。
翁乎驅兒無殘桑,葉長蠶成長有絲。
3、《蠶作繭》[ 元 ] 王冕 老蠶欲作繭,吐絲淨娟娟。
周密已變化,去取隨人便。
有為機中練,有為琴上弦。
弦以和音律,練以事寒喧。
其功不為小,其用己為偏?作詩寄蠶姑,辛苦匪徒然。
4、《簇蠶辭》[ 唐 ] 王建蠶欲老,箔頭作繭絲皓皓。
場寬地高風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
神蠶急作莫悠揚,年來為爾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無蒼蠅下無鼠。
新婦拜簇願繭稠,女灑桃漿男打鼓。
三日開箔雪團團,先將新繭送縣官。
已聞鄉裏催織作,去與誰人身上著。
5、《詠蠶》 [ 唐 ] 蔣貽恭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
關於蠶的詩句
《蠶絲歌》 ——南北朝·鮑令暉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無 題》——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詠蠶》 ——唐·蔣貽恭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
有哪些讚美蠶的的名句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作品:無題 內容: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首詩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應該是比較經典的一句,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蠶的詩詞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代.李商隱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渭川田家》唐代.王維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鄉村四月》宋代.翁卷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蠶婦》宋代.張俞子規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蠶婦吟》宋代.謝枋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代.李商隱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
“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
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
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隻有忍受。
所以,在這兩句裏,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
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
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仿佛組成一個多麵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
詩人隻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了如此複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
“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渭川田家》唐代.王維 譯文: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薄稀。
賞析:詩人描繪了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暮歸圖,雖都是平常事物,卻表現出詩人高超的寫景技巧。
全詩以樸素的白描手法,寫出了人與物皆有所歸的景象,映襯出詩人的心情,抒發了詩人渴望有所歸,羨慕平靜悠閑的田園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詩人在官場的孤苦、鬱悶。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鄉村四月》宋代.翁卷 譯文: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賞析: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讚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的喜愛,對勞動生活的讚美之情,因此,翁卷有鄉村詩人的美稱。
翁卷揮墨了一幅農民豐富、繁忙的鄉村田園生活了,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蠶婦》宋代.張俞 譯文:因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賞析:揭示蠶婦是因為有感於獲而不勞、勞而不獲的不合理社會現實而傷感。
蠶婦之所以會痛哭流淚,是因為她看到,城裏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
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美麗的絲綢衣服的。
詩人用明顯對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
子規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蠶婦吟》宋代.謝枋得 譯文:杜鵑鳥於四更時分啼徹窗外,喚醒養蠶婦人起身關照蠶寶寶們,擔心著這幾天桑葉不夠影響了蠶寶寶吐絲結繭。
賞析:這首詩用以表達蠶婦之辛苦,將玉人和蠶婦置於同一時間內,因身份不同而苦樂不均的情況。
但評論亦認為和歌女對比起不到辛辣諷刺之效果,玉人歌舞並非自己縱情享樂,亦為身不由己。
還有哪些描寫蠶的詩句?
《蠶絲歌》——南北朝·鮑令暉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野蠶》——唐·於濆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
無功及生人,何異偷飽暖。
我願均爾絲,化為寒者衣。
《詠蠶》——唐·蔣貽恭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蠶作繭》——元·王冕老蠶欲作繭,吐絲淨娟娟。
周密已變化,去取隨人便。
有為機中練,有為琴上弦。
弦以和音律,練以事寒喧。
其功不為小,其用己為偏?作詩寄蠶姑,辛苦匪徒然。
《簇蠶辭》——唐·王建蠶欲老,箔頭作繭絲皓皓。
場寬地高風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
神蠶急作莫悠揚,年來為爾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無蒼蠅下無鼠。
新婦拜簇願繭稠,女灑桃漿男打鼓。
三日開箔雪團團,先將新繭送縣官。
已聞鄉裏催織作,去與誰人身上著。
描寫蠶外貌的句子
過了一個月,蠶寶寶已經有一寸多長了,比剛出世的蠶寶寶可愛多了。
你看,它們那白裏透青的胖胖的身體,扭來扭去真有趣。
它們的嘴巴本來很小的,可現在已經能張得很大了。
這時候,蠶寶寶吃起桑葉比原來快多了,一張很大的桑葉一會兒就吃光了。
吃的時候,還帶著“沙沙”的聲響,你要是閉起眼睛的話,還以為在下小雨呢。
春來來了,田野裏的花開放了,我的小蠶,不知什麼時候,已從蠶卵裏鑽出來了。
看到這一個個小生命的誕生,我很激動。
於是,我把它們用毛筆一個個刷到鮮嫩的剪碎的桑葉上去。
幾天以後,小蠶長大了些,我又開始細細地觀察它們的行動。
小蠶爬起來可慢啦,樣子有點像海參,身子一縮一伸,可有意思啦;又過了幾天,許多蠶不吃也不動,如同死了一般。
我很著急,早晨起來去看看它們,中午、晚上我都要去看上好幾遍。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它們在蛻皮。
可惜,我錯過了看小蠶這次蛻皮的機會。
蠶開始蛻皮了。
它先把身體緊縮,接著尾部一挺―啊!一對金黃色的小腳首先從肚子下麵露了出來,這樣一直到尾部,不動了,大概是在休息吧。
不一會兒,它又用嘴咬住皮,尾巴一縮,皮又蛻去一點……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它終於把土黃色的髒舊皮蛻去了。
蛻得白白胖胖,柔軟而富有光澤的蠶身,好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衫,可漂亮了。
又過了一些天,蠶開始造起美麗的絲房來。
看,它們的頭抬得有多高啊!在盒子的一個角落選好地方,先將吐出的絲粘住紙,然後不停地移動自己的頭,不辭辛勞地日夜工作,終於織成繭子。
...
描寫蠶外貌的句子有哪些?
蠶穿著一件雪白的衣裳,而且胖胖的。
經過多次蛻皮後,它們變得白白的的,胖胖的,甚是可愛。
小蠶的腦袋和身子都黑乎乎的,蜷在一起就像一個一個的小逗號。
剛鑽出來的蠶寶寶是黑色的,大約有3毫米長,像一根黑黑的小線頭。
剛生出來的蠶卵是淡黃色的,用放大鏡看起來是扁扁的,有點橢圓。
蠶寶寶真可愛呀!他們長著黃褐色、小巧玲瓏的頭,身子像火車一樣一節一節的。
我揭開桑葉,隻見有幾隻像螞蟻那麼長的黑黝黝的小蟲子爬來爬去——蠶寶寶出世了。
蠶寶寶有白白胖胖的身子,小小的頭,真是可愛極了。
別看它們嘴小,吃起桑葉來可厲害了。
蠶寶寶好小好小,簡直比螞蟻還小。
它穿著一件黑色的衣服,嘴巴烏黑發亮,吃起東西可真快。
蠶寶寶的樣子有點奇特,它的身體又白又胖,兩頭略小中間大,外形圓鼓鼓的,大約有我小拇指粗。
白白胖胖的身子,大大的額頭,棕紅色的嘴巴,短短的小腿在桑葉上爬來爬去,這就是我的蠶寶寶。
你看,它們那白裏透青的胖胖的身體,扭來扭去真有趣。
它們的嘴巴本來很小的,可現在已經能張得很大了。
黑黑的,小小的,每隻小蠶都有七八個肢節,肢節下還有許多隻小腳,腳是淡黃色的,身體兩旁還有一些小黑點。
剛出生的蠶身體短小,咋一看,像一根黑線條。
用放大鏡看,才能看到一對對黑黑的小眼睛,像一顆顆小黑豆。
蟻蠶渾身黑不溜秋的,摸起來軟軟的,它小口小口地咬著嫩綠地桑葉,好像在說:“這片桑葉可真美味!”...
李商隱詩人讚美“蠶”的詩句是什麼?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句更是因為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至死不渝,成為一曲悲壯的千古絕唱2、出處: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3、全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4、注釋見麵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隻擔憂豐盛如雲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
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5、賞析《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唐代詩人李商隱以男女離別為題材的愛情詩。
以句中的“別”字為通篇文眼,描寫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後的思念,抒發了無比真摯的相思離別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詩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悶苦,具有濃鬱的傷感色彩,極寫淒怨之深、哀婉之痛,並借神話傳說表達了對心中戀人的無比摯愛、深切思念。
詩中融入了詩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誰有關於蠶的名言和名句
1、春蠶到死絲方盡(唐·李商隱·《無題》)2、悟人世、正類春蠶(宋·辛棄疾·《賀新郎》)3、春蠶得衣耕得食(宋·陸遊·《短歌行》)4、春蠶吐盡一生絲(宋·無名氏·《九張機》)5、春蠶既無食(魏晉·陶淵明·《擬古 其九》)6、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詩》)7、人生如春蠶(宋·陸遊·《書歎》)8、時聞鐃鼓賽春蠶(宋·陸遊·《初夏》)9、滿懷離緒過春蠶(宋·呂渭老·《小重山》)10、簌簌鄉春蠶(元·朱唏顏 ·《滿庭芳》)11、詠春蠶(清·蔣士銓·《水調歌頭》)12、春蠶起中閨(唐·李白·《贈從弟冽》)13、春蠶忽忽都成繭(宋·黃庭堅·《古樂府白紵四時歌》)14、妾似春蠶抽縷(宋·王沂孫·《如夢令》)15、春蠶昨夜眠方起(宋·趙子發·《采桑子》)16、殺盡春蠶稅亦無(唐·薛能·《吳姬十首》)17、春蠶口吐絲(宋·王之望·《雜詩四首》)18、春蠶有餘功(宋·王之望·《雜詩四首》)19、寧憶春蠶起(南北朝·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章詩》)20、摘葉喂春蠶(唐·宋之問·《相和歌辭·江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