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喬伊斯的《芬尼根的守靈夜》有沒有很好的中譯本
喬伊斯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對包括塞繆爾·貝克特、托馬斯·品欽、威廉·博羅斯在內的諸多年輕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喬伊斯的影響力甚至超出了文學的範疇。
在《芬尼根守靈夜》一書中,喬伊斯自創了“誇克”(Quark)一詞,這個詞後來被物理學家默裏·蓋爾-曼吸納,被用來命名一種基本粒子。
法國哲學家雅克·德裏達曾經專門就《尤利西斯》的語言風格寫過一本專著,而美國哲學家唐納德·戴維森則就《芬尼根守靈夜》寫出哲學著作。
在如今的都柏林,“布魯姆日”(布魯姆為《尤利西斯》的主要人物), 用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爾蘭文學家。
近些年來,對“布魯姆日”的慶祝也逐漸的超越了都柏林一城的範圍,擴展到越來越多的其他城市。
春山行夫把喬伊斯視為引領歐洲文學新潮流的代表性人物,因為喬伊斯這時已在巴黎住了十幾年,而《尤利西斯》是首先在美國發表的,以至當茅盾先生最初在《小說月報》上介紹他的時候,也誤以為他是美國人。
由此也更可見,這時喬伊斯已經不是僅僅以愛爾蘭作家的身份,而是以“國際性”作家身份亮相於世界文壇,已經具有很大的名聲和影響力了。
春山行夫這本書,評述了眾多英聯邦(尤其是愛爾蘭)重要作家,包括葉芝、蕭伯納、王爾德、A.E.(喬治·威廉·拉塞爾)等21人與喬伊斯的關係,每人設專章評述,很是詳明。
跟別人不同的是,他認為當時盛行的“愛爾蘭文藝複興運動”是以喬伊斯為中心而不是葉芝,不少歐洲當代的重要作家都受到了喬伊斯的影響,甚至俄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細膩心理描寫方法也與此有關。
高明撰寫的《一九三三年的歐美文壇》中有這樣一段:“朱伊士在'Transition'雜誌上連載了'Work in Progress'。
在嚐試著英語革命的點上,被人注目著。
有時候把字連在一起,有時候利用句子所有的聯想:看他的意思像是在表現上開一新境地。
他也許是說,‘新的感覺需要新的字眼’吧?在那裏同時附著新字辭解;因為在那文章裏,不加解釋,是沒有理解的可能的。
”文中“Work in Progress”指的是喬伊斯的最後一部小說《芬尼根守靈夜》,該書1927年起在雜誌上連載,1939年出版。
在文章末尾作者注明道,本文“係根據1934年日本中央公論年報寫成”。
翻譯過《尤利西斯》的中國作家蕭乾曾在《瑞士之行》中表示:“這裏躺著世界文學界一大叛徒。
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學識向極峰探險,也可以說是浪費了一份稟賦去走死胡同。
究竟是哪一樣,本世紀恐難下斷語。
” 夏誌清則表示:“從客觀來看,喬伊斯走的是一條死路。
”在《尤利西斯》出版的當年,在劍橋留學的著名詩人徐誌摩就讀到了這部作品,並在他的《康橋西野暮色》前言中稱讚它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
他以詩人特有的激情奔放的語言歌頌該書最後沒有標點的一章:“那真是純粹的'prose',像牛酪一樣潤滑,像教堂裏石壇一樣光澄……一大股清麗浩瀚的文章排傲麵前,像一大匹白羅披泄,一大卷瀑布倒掛,絲毫不露痕跡,真大手筆! 1922 年,茅盾先生在《小說月報》第13卷11號上撰短文介紹詹姆斯·喬伊斯的新作《尤利西斯》:“新近喬安司(James Joyce)的“Ulysses”單行本問世。
這又顯示了兩方麵的不一致。
喬伊斯是一個準“大主義”的美國新作家。
“Ulysses”先在《小評論》上分期登過:那時就有些“流俗的”讀者寫信到這自號“不求同於流俗之嗜好”的《小評論》編輯部責問,並且也有謾罵的話。
然而同時有一部分的青年卻熱心地讚美這書。
英國的青年對於喬安司亦有好感:這大概是威爾士讚“A Portraitof the Artist as a YoungMan”(亦喬氏著作,略早於Ulysses)的結果。
可是大批評家培那(Arnold Bennett)做了一篇論文,對Ulysses很不滿意了。
他請出傳統的“小說規律”來,指責Ulysses裏麵的散漫的斷句的寫法為不合體裁了。
雖然他也說:“此書最好的幾節文字是不朽”,但貶多於褒,終不能說他是讚許這部。
”
芬尼根守靈在線閱讀
首先肯定是不能夠有各種的嘈雜或者是有一些喜慶的東西在。
一定要比較的肅穆,比較的安靜一些的。
不能夠有貓靠近靈堂。
因為相傳貓是一種比較有靈性的動物,能夠看到靈魂。
但是現代的科學的說法是貓會啃食屍體,對死者的身體造成破壞。
所以要防止貓進來。
守靈的時候要注意不可以有任何的葷腥的東西到靈堂。
要比較的素淡。
或者是比較容易讓人能夠接受的清淡的東西。
也最好不要在靈堂吃東西。
對亡者是一種不尊重。
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儀式,或者說是要求。
比如苗族:老人去世後苗族人守靈,媳婦必須身著盛裝、佩帶銀飾守在靈旁。
除了普通的普遍的大家都知道的一些禁忌,還有一些地方的特色的禁忌,詢問當地的老年人是最好的方式。
...
守靈夜斷了香,過去1天都火化了才知道,怎麼補救?
誇克是當前認知的兩個基本微粒組中的一個,是亞原子,不可再分(至少到目前為止)微粒,表示最小的物質單位。
12個基本微粒,6個誇克和六個輕子(另一類),是宇宙中事務構成的基本微粒。
所有的誇克和中子都是根據性質來區分的,他們之間也是這樣。
六個誇克的性質是,上、下、頂、底、陌生、迷人。
在我們可以欣然看到的世界裏,每一個事物都有上誇克、下誇克和電子(輕子最著名的性質)組成。
1964年Murray Gell-Mann命名了誇克,每一個是互相獨立的,Gell-Mann和另一個物理學家George Zweiq, 對質子和中子之間的差別進行了係統的論述,新發現的微粒可以用這些已存在的更小的微粒進行解釋。
Gell-Mann也因為她在基本微粒領域的工作獲得了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完全可能是由誇克和中子組成了更小的微粒。
原子曾經被認為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然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原子核由質子、中子組成,而質子、中子又是有誇克和輕子組成的。
20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默裏??蓋爾曼和G.茨威格各自獨立提出了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誇克(quark)組成的,很多中國物理學家稱其為“層子”,在台灣亦曾翻譯“虧子”,但並不普遍使用。
“誇克”一詞是由默裏??蓋爾曼改編自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芬尼根守靈夜》(Finnegans Wake)中的詩句:“向麥克老大三呼誇克。
”(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
目錄[隱藏]誇克是什麼? 性質 誇克的發現 外部鏈接 誇克(英語:quark 日語:クォーク 朝鮮語:???? 希臘語:Quark 希伯來語:Quark 俄語:Кварковые 泰語:?????????????????????????????????????? 阿拉伯文: ?????????? )簡介 (一個質子和一個反質子在高能下碰撞,產生了一對幾乎自由的誇克。
) 1964年,美國物理學家默裏·蓋爾曼和G.茨威格各自獨立提出了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Quark組成的。
它們具有分數電荷,是基本電量的2/3或-1/3倍,自旋為1/2。
【誇克一詞是蓋爾曼取自詹姆斯·喬埃斯的小說《芬尼根徹夜祭》的詞句“為馬克檢閱者王,三聲誇克(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
誇克在該書中具有多種含義,其中之一是一種海鳥的叫聲。
他認為,這適合他最初認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電荷非整數”的奇特想法,同時他也指出這隻是一個笑話,這是對矯飾的科學語言的反抗。
另外,也可能是出於他對鳥類的喜愛。
】 [編輯本段]誇克是什麼? 所有的中子都是由三個誇克組成的,反中子則是由三個相應的反誇克組成的,比如質子,中子。
質子由兩個上誇克和一個下誇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下誇克和一個上誇克組成。
[編輯本段]性質 它們具有分數電荷,是電子電量的2/3或-1/3倍,自旋為1/2或-1/2。
最初解釋強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論需要三種誇克,叫做誇克的三種味,它們分別是上誇克(up,u)、下誇克(down,d)和奇誇克[1](strange,s)。
1974年發現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種誇克粲誇克(魅誇克)(charm,c)。
1977年發現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種誇克底誇克(bottom,b)。
1994年發現第六種誇克頂誇克(top,t),人們相信這是最後一種誇克。
誇克理論認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個誇克組成的,比如質子(uud),中子(udd);反重子則是由三個相應的反誇克組成的。
誇克理論還預言了存在一種由三個奇異誇克組成的粒子(sss),這種粒子於1964年在氫氣泡室中觀測到,叫做負ω粒子。
頂、底、奇、魅誇克由於質量太大(參見下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衰變成上誇克或下誇克。
誇克按其特性分為三代,如下表所示: 世代 自旋 特色 中英文名稱 符號 帶電量 / e 質量 / MeV.c-2 1 + 1/2 Iz=+1/2 上誇克(Up quark) u + 2/3 1.5 to 4.0 1 ?? 1/2 Iz=??1/2 下誇克(Down quark) d ?? 1/3 4 to 8 2 ?? 1/2 S=??1 奇異誇克(Strange quark) s ?? 1/3 80 to 130 2 + 1/2 C=1 魅誇克(Charm quark) c + 2/3 1150 to 1350 3 ?? 1/2 B′=??1 底(美)誇克(Bottom quark) b ?? 1/3 4100 to 4400 3 + 1/2 T=1 頂(真)誇克(Top quark) t + 2/3 171400 ± 2100 中國的部分物理學家稱誇克為層子,因為他們認為:即使層子也不是物質的始元,也隻不過是物質結構無窮層次中的一個層次而已。
在量子色動力學中,誇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還具有三種“色”的特性,分別是紅、綠和藍。
這裏“色”並非指誇克真的具有顏色,而是借“色”這一詞形象地比喻誇克本身的一種物理屬性。
量子色動力學認為,一般物質是沒有“色”的,組成重子的三種誇克的“顏色”分別為紅、綠和藍,因此疊加在一起就成了無色的。
因此計入6種味和3種色的屬性,共有18種誇克,另有它們對應的18種反誇克。
誇克理論還認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個誇克和一個反誇克組成的束縛態。
例如,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預言的[[π+介子]]是由一個上誇克和一個反下誇克組成的,π-介子則是由一個反上誇克和一個下誇克組成的,它們都是無色的。
除頂誇克外的五種誇克已經通過實驗發現它們的存在,華裔科學家丁肇中便因發現魅誇克(又叫J粒...
世界上有沒有誇克族
20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默裏·蓋爾曼和G.茨威格各自獨立提出了中子、質子這一類強子是由更基本的單元——誇克(quark)組成的,很多中國物理學家稱其為“層子”,在台灣亦曾翻譯“虧子”,但並不普遍使用。
“誇克”一詞是由默裏·蓋爾曼改編自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芬尼根守靈夜》(Finnegans Wake)中的詩句:“向麥克老大三呼誇克。
”所有的中子都是由三個誇克組成的,反中子則是由三個相應的反誇克組成的,比如質子,中子。
質子由兩個上誇克和一個下誇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下誇克和一個上誇克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