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第二
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公冶長第五
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26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雍也第六
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11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述而第七
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罕第九
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先進第十一
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8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9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0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1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23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顏淵第十二
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衛靈公第十五
11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己,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論語·顏淵》
顏回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論語·先進》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論語·述而》
季康子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論語·先進》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論語.先進》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論語.先進》
《論語》中所有關於“顏回(顏淵)”的語句
為政第二 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
” 公冶長第五 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 26 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
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誌。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雍也第六 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 11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述而第七 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 子罕第九 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
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 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 先進第十一 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遊,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 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 8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 9 顏淵死。
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0 顏淵死,子哭之慟。
從者曰:“子慟矣。
”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1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門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 23 子畏於匡,顏淵後。
子曰:“吾以女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顏淵第十二 1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衛靈公第十五 11 顏淵問為邦。
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放鄭聲,遠佞人。
鄭聲淫,佞人殆。
”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論語·為政》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
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論語·子罕》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己,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
”——《論語·顏淵》顏回死,門人欲厚葬之。
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論語·先進》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誌。
”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誌。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者也。
” ——《論語·述而》季康子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
” ——《論語·先進》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雍也》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論語·子罕》子畏於匡。
顏淵後。
子曰:“吾以女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論語·雍也》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論語.先進》
論語中描寫顏回窮的句子
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 ——《論語·雍也》魯國的顏氏家族到顏路、顏回父子時,除了保有祖傳的貴族身份及顏路的魯卿大夫頭銜外,便隻有陋巷簡樸的住宅及五十畝郭外之田,十畝郭內之圃了。
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春秋時期,些許田產難以維持一個貴族家庭的生計,顏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為貴族家庭的一般性開支,簡居於陋巷。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 ——《論語·先進》這講的是顏回死的時候他父親向孔子請求用孔子的車賣來作顏回的槨(外棺)的事情。
這應該也可以算窮了吧?。
論語中具體表現出顏回有賢德的句子是
人不堪其憂,在陋巷,更注重精神上的崇高,所以. 孔子誇讚 顏回 聖賢《論語》中孔子曾稱讚他的弟子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瓢飲:真正聖賢的人不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回也不改其樂,即使環境殘酷,是以此闡述自己的觀念,物質匱乏,有賢德的人一樣能夠在精神世界尋得善果!一簞食
《論語》中,孔子讚歎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
《論語》中,孔子讚歎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注釋1.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2.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3.樂:樂於學。
翻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
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顏回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
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讚其好學、仁人。
曆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曆代帝王封贈有加。
顏回的語錄
為政第二 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公冶長第五 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26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雍也第六 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11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述而第七 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罕第九 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先進第十一 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8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9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0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11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23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顏淵第十二 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衛靈公第十五 11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己,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論語·顏淵》顏回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論語·先進》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論語·述而》季康子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論語·先進》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論語.先進》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論語.先進》
論語描寫顏淵的句子(衣食住 品質等)
1.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 3.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誌。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無,未聞好學者也。
” 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7.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憾,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 8.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遜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揭吾才。
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 9.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 10.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遊,子夏。
11.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 12.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
”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誌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
”就是說父母的年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一來又時時刻刻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就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遊,如果非得要遠遊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是說,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之難就在於孝敬父母的時候的臉色一定要和顏悅色。
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是說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是說對於父母最擔心是他們的身體健康。
論語中顏回是個什麼樣的人
顏回是一個居於陋巷而不改其樂的勤奮好學之人。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顏回(前521—前481),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曲阜(今屬山東)人。
十四歲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在孔門諸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讚其“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
曆代文人學士對他也無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尋孔、顏樂處”。
自漢高帝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國魏正始年間將此舉定為製度以來,曆代帝王封贈有加,無不尊奉顏子。
論語中關於君子的句子
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
”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為政第二 子曰:“君子不器。
” 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無所爭。
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
其爭也君子。
”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嚐不得見也。
”從者見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 裏仁第四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者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 公冶長第五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 雍也第六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栗。
子曰:“與之釜。
”請益。
曰:“與之庾。
”冉子與之栗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述而第七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靜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孔子退,揖巫馬期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
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泰伯第八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笑;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 子罕第九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鄉黨第十 君子不以紺□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必表而出之。
先進第十一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 子張問善人之道。
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子路、曾、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杏漫},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赤各言其誌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後。
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誌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子路第十三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訓;言不訓,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無所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
孔子論語中關於“孝順父母”的句子和翻譯
1、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意思:父母擔憂子女生病,子女應體察父母心,以消其心頭之憂,這就是盡孝。
3、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意思: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
”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
”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4、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子遊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隻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
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5、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少年弟子回到家裏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 意思: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麵應該高興,一方麵應該害怕。
1、注釋:(1)色難:色,臉色。
難,不容易的意思。
(2)服勞:服,從事、擔負。
服勞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麵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
(4)饌:音zhuàn,意為飲食、吃喝。
評析: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麵和各個層次,反映了宗法製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
2、注釋:(1)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名彘。
武是他的諡號。
(2)父母唯其疾之憂:其,代詞,指父母。
疾,病。
評析:本章是孔子對孟懿子之子問孝的答案。
對於這裏孔子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曆來有三種解釋:1.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謹慎小心,這就是孝。
2.做子女的,隻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時擔憂,但在其他方麵就不必擔憂了,表明父母的親子之情。
3.子女隻要為父母的病疾而擔憂,其他方麵不必過多地擔憂。
本文采用第三種說法。
3、注釋:(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諡號。
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2)無違:不要違背。
(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
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
他曾和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
(4)禦:駕馭馬車。
(5)孟孫:指孟懿子。
評析: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
但這裏著重講的是,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
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
4、注釋:(1)子遊:姓言名偃,字子遊,吳人,比孔子小45歲。
(2)養:音yàng。
評析:本篇還是談論孝的問題。
對於“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一句,曆來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
一是說狗守門、馬拉車馱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說犬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
本文采用後一種說法,困為此說比較妥貼。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論語》中所有關於“顏回(顏淵)”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