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裏都有人做出來的參考答案 可參考
網址是
第一批次答案:選擇題1ADE2D3ABCD4ABD5ACDE6ABCDE7C8A9D10B11B12A13C14B15B三、簡答題
1、史鐵生《我與地壇》中所寫的地壇的景物特點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2、《詩經》的"賦比興”指什麼?(舉例分析)
1、答:對"我”來說,地壇是十五年來養育"我”的環境,它和母親都是撫平創傷、煥發新生的源泉,這在整體上是一種象征類比關係。文中所寫的地壇景物特點即是:"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文中寫到"我”家與地壇有不解之緣。"我”家離地壇很近,即使搬了幾次家,始終圍繞它。它曆盡蒼桑,就是為了等我的到來。作者殘廢雙腿後天天搖著輪椅去地壇。由於那時人們的注意力不在保護文物上,因而地壇顯得十分的破敗、荒蕪冷落。浮誇的琉璃剝蝕了,門壁的色彩淡退了,玉砌雕欄坍塌了;滿園老樹荒藤,遍地野草,園子沉寂無人,成了蟲子的樂園。作者曾在這裏以極大的耐心專心至致地想關於死和為什麼生的問題。
但作者說這園子的景物不衰敗:
老柏樹永遠鎮靜蒼勁,荒藤野草茂盛得自在坦蕩,草木竟相生長,就連無生命的露珠也聚集、滾動,摔出萬道金光。寂寞的雨燕的高歌,把天地叫喊得蒼涼;秋霜中的落葉在風中飄搖歌舞,坦然安臥;地上的坎坷被夕陽照得燦爛。
尤其可貴的是園中的昆蟲們:渺小的蜜蜂,生命短暫的蟬、瓢蟲,生命低賤的螞蟻,它們不因其渺小、短暫、低賤而放棄生命,而是盡其性命在那裏忙碌,以認真的態度在對待生活。整個園子呈現出強烈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機。這使作者終於想明白了,"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死是一個人必然會降臨的節目”,唯一可以考慮的"是怎樣活的問題”,所以作者說"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其作用及象征意義:園子冷落,象征了作者殘廢雙腿後的坎坷人生,"荒蕪但並不衰敗”讓人聯想到作者麵對不幸人生的堅強不屈的意誌和自強不息的個性。
2、賦比興是前人從《詩經》三百篇中歸納出來的表現手法。概括和總結了《詩經》的藝術技巧,揭示出古代詩歌藝術表現手法的基本特征。人們將它與《詩經》的風、雅、頌合稱為《詩經》"六義”。
賦比興的理解。曆來眾說紛紜,現采朱熹《詩集傳》的說法:
比者:以彼物以比此物也 亦即打比方,比喻。《詩經》中常以常見的、具體的事物比不常見的、抽象的事物,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前邊介紹的《魏風·碩鼠》,以貪婪可憎的大老鼠,來比殘酷剝削人的奴隸主,既揭示出奴隸主剝削本質,又形象地表達出奴隸們對剝削者的無比憤恨。貼切、形象。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詩歌的情感往往是有所觸動而發的。這裏所說的"興”,就是觸景生情、觸物動情的聯想方式,同時它也是渲染、烘托環境氣氛的手段。這種方式,常放在詩的開頭,因而又稱起興。如《蒹葭》詩,全詩三章都以蒼青蘆葦、茫茫的秋水、皚皚的霜露,構成了浩淼而清淒的意境,為抒情主人公的艱難跋涉、上下的求索創造了環境,為抒發對愛情的執著的追求精神渲染了情感氣氛。
比、興常常連用,例如前邊介紹過的《關雎》,詩人以小島上的雌雄相伴的雎鳩鳥來比君子與淑女的成雙成對抒發"君子”對"窈窕淑女”的思慕之情,這是比;又可理解為詩人看到小島上的鳥都是雌雄相伴的,而觸動了對愛情的渴慕、對淑女的思念,直至"輾轉反側”的痛苦。
比興成了古代詩歌的傳統的抒情手法。
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即鋪陳直敘。如《氓》,鋪敘了抒情女主人公從兩小無猜的"信誓旦旦”,到"秋以為期”的訂婚,到"以爾車來,以我賄(嫁妝)遷”的迎娶,再到"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的婚後的勤勞而艱苦的生活,最後"言既遂(遂願)也,至於暴矣”的被拋棄。從這敘述中,讓人直接的感受到姑娘所遭受的不幸和社會的不公。
閱讀沈從文《箱子岩》中文段,按要求作答
十五年以前,我有機會獨坐一隻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腳下。……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日,河中人過大端陽節。箱子岩洞窟中最美麗的三隻龍船,皆被鄉下人拖出浮在水麵上。船隻狹而長,船舷描繪有朱紅線條,全船坐滿了青年橈手,頭腰各纏紅布,鼓聲起處,船便如一枝沒羽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河身大約一裏路寬,兩岸皆有人看船,大聲呐喊助興。且有好事者,從後山爬到懸岩頂上去,把百子鞭炮從高岩上拋下,盡鞭炮在半空中爆裂,砰砰砰砰的鞭炮聲與水麵船中鑼鼓聲相應和。引起人對於曆史發生一種幻想,一點感慨。
A概括本段描寫的大意。
B這段屬於場麵描寫,作者從哪兩方麵(兩個角度)進行描寫的?
C "鼓聲起處,船便如一支沒羽的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幾句采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D這段描寫突出了湘西人怎樣的精神?
答:1、敘寫15年前遊箱子岩的情景。重在紀事,圍繞著龍船競渡,充分展示了湘西秀麗的山水及古樸的民風和由此而引發了感歎。
2、如箱子岩下五月十五大端陽節賽龍舟的場麵,描寫的熱鬧非凡。作者先從正麵描寫龍舟的美麗、三隻龍船上青年槳手的英姿和比賽時鼓聲的響亮、龍舟的飛速,然後再從側麵描寫兩岸觀眾助興呐喊、鞭炮齊鳴的情形。兩個方麵都寫得有聲有色,讀了有身臨其境之感。
3、“鼓聲起處,船便如一支沒羽的箭,在平靜無波的長潭中來去如飛”幾句采用了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
4、這段描寫著眼於賽龍舟場麵的熱烈,意在渲染湘西人民潛在的奮發精神。
第二批次答案:選擇題1B2ABE3ABD4ABC5ABDE6ABC7A8D9D10D11A12C13C14C15B
四、閱讀題
閱讀《史記?管晏列傳》中文段,回答問題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而闊其夫。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誌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A本段敘寫表現了晏嬰怎樣的品格?
B文中的“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幾句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C文中從哪幾方麵將晏嬰和禦者進行了對比描寫。
答:1、本段通過敘寫舉薦禦者(車夫)的軼事表現了晏嬰知人善薦的宏達胸襟和高尚品格。
2、文中的“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幾句運用了敘述的描寫方法。
3、文中從等方麵將晏嬰和禦者進行了對比描寫。
三、簡答題
1、蘇軾《賈誼論》認為賈誼的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對今天的人們有什麼啟發意義?
2、史鐵生《我與地壇》的第二部分描寫的母愛有什麼特點?作者從哪幾個方麵進行描寫的?運用了什麼方法來進行描寫的?
1、答:賈誼一直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蘇軾在《賈誼論》中卻認為他的悲劇是他自己不能耐心的等待時機,不會忍耐,造成的;認為賈誼誌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
對今人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1)通過賈誼的事例,作者告訴我們,無誌者難以致遠,無量者難成其誌。
隻有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遇挫不退,百折不撓者才能有所成就。
2)學習前人疑古精神,打破思維定勢,培養新的意識和能力。
2、答:1)史鐵生《我與地壇》的第二部分寫母愛給予作者麵對不幸的力量和勇氣。每個人都沐浴過母愛的陽光。但每個母親對兒女的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本篇中“我”的母親對我的愛是無聲的、理解的和毫不張揚的深愛。兒子遭遇了不幸,心情痛苦焦慮,每天搖著輪椅獨自去地壇,母親雖不放心,但她理解兒子需時間和獨處的空間去思考人生,盡管她並不知道那過程有多長,那結果是什麼。所以每次我去地壇,她都無聲地為我準備,送我出門;實在放心不下時,就到園子裏尋找我,隻要看見了我就轉身悄悄離去,絕不打擾我;如沒看到我,就端著眼鏡尋找。無數個難眠的黑夜,無數個黑夜後的白天,她心神不寧、坐臥不安。她情願替兒子遭難,替兒子死;她希望兒子活下去,“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母親是怎樣的壓抑著難以忍受的痛心和焦慮啊,這無聲的行動浸透了母親的深深的愛。“母親生前沒有給我留下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母親“她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誌和毫不張揚的愛”,給了我戰勝不幸的力量,撫平我心靈的創傷。在這裏,對“我”來說,地壇是十五年來養育“我”的環境,它和母親 都是撫平創傷、煥發新生的源泉,這在整體上是一種象征類比關係。
2)文中以親身感受和強烈的情感展示母愛的深沉。
首先是直接的無聲的行為描寫。兒子遭遇了不幸,心情痛苦焦慮,每天發瘋地搖著輪椅獨自去地壇,母親則送行佇望,但從不問兒子為什麼;母親放心不下,常到地壇去尋找“我”,她不知在那麼大的園子裏走過多少路;隻要看見了我就轉身悄悄離去,絕不打擾我;如沒看到我,就端著眼鏡、步履茫然而急迫地尋找。在這重複多年的無聲行動中,壓抑的是她那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焦慮,顯露的是母親對兒子的深切的理解和她堅強的性格。無數個難眠的黑夜,無數個黑夜後的白天,她心神不寧、坐臥不安。
其次是通過“我”之口對母親進行心理描寫。“我”設想當年的母親在兒子痛苦時,整日“心神不寧、坐臥不安”,兼著“驚恐”、“祈求”和不斷的自我安慰;“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我”覺得母親的死,是由於她心理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喚她回去。這些直接的心理描寫,表現了兒子身遭不幸,母親比兒子還痛苦,使深摯的母愛感人肺腑。
再次是運用側麵烘托的手法。文中反複抒寫“我”對母親的思念、痛悔之情的難以遏製,從側麵烘托出母愛的動人力量。
第三批次答案:選擇題1C2C3A4ABCD5ABDE6BC7ABCD8ABD9C10B11D12D13D14B15B
四、閱讀題
閱讀魯迅《狂人日記》中的文段,回答問題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我可不怕,仍舊走我的路。前麵一夥小孩子,也在那裏議論我;眼色也同趙貴翁一樣,臉色也鐵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麼仇,他也這樣。忍不住大聲說,
“你告訴我!”他們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趙貴翁有什麼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麼仇;隻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趙貴翁雖然不認識他,一定也聽到風聲,代抱不平;約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對。但是小孩子呢?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真教我怕,教我納罕而且傷心。
我明白了。這是他們娘老子教的!
請回答:
A這部分文字段描寫了狂人怎樣的性格特征?
B文中的“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象征什麼?
C狂人“踹了一腳”“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象征什麼?
D文中的“趙貴翁”代表了什麼?
E根據這部分,並聯係全文看,狂人是個怎樣的人?
答:1、這部分文字段寫了狂人語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多疑多慮,思想活躍,不合邏輯等性格特征。
2、文中的“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象征的是封建社會曆史。
3、“踹了一腳”“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象征狂人勇敢地反抗封建禮教。
4、文中的“趙貴翁”代表了封建統治者。
5、根據這部分,並聯係全文看,狂人的形象:
既是被封建禮教迫害的受害者,又是反叛封建的叛逆者的獨特形象。
狂人生活在一個有在有幾千年“吃人”曆史的社會裏,30多年不見月色,時時擔心被周圍的人吃掉,動不動就被大哥關進黑屋子裏,被迫害成了精神病患者。但狂人對幾千年的吃人曆史發出“從來如此,便對麼”的疑問;他勇敢地踹了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他怒吼“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他呼喊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狂人這含淚帶血的呼喊,高亢而激越,震撼人心,撕裂黑暗。這裏刻畫狂人卻是一個最勇敢的反抗者。
三、簡答題
1、屈原《離騷》在藝術上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2、什麼是細節描寫?運用細節描寫有哪些要求?
1、答:屈原《離騷》在藝術上的主要貢獻有:它開創了我國抒情詩的真正的光輝起點,它為我國文學藝術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1)創作手法的突破: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
屈原作品的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產生的現實主義之後,與之相輔相成的又一偉大的藝術傳統。
我國浪漫主義的直接源頭是口頭創作的神話文學,是樸素的、自發的階段。從屈原開始,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得到比較自覺的運用,顯示出巨大的作用。文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是一個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熾熱的感情,不懈的鬥誌。他純潔、高大、完美,可以"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已經不是流俗和現實中的人物。詩人將豐富生動的神話與深沉理智的個體人格溶為一個有機整體。同時作者將神話傳說、曆史人物、自然現象編織成一個奇異的世界。情景怪誕奇異,境界仿佛迷離,場麵雄偉壯麗,完全不受時空的限製。通過比喻象征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詩人奔放的熱情和深刻的思想。楚辭的浪漫主義極大地豐富了文學的創作方法,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表現手法上的開拓:比興手法的運用
屈原繼承並發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形成獨特的"美人香草”的比興格局
《離騷》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興、象征手法的運用。比興在《詩經》裏已開其端,但大多數的比興是比較單純和靜止的,比興的事物是獨立存在的客體。《離騷》則將這種手法擴展到詩篇的整個藝術構思上,借以塑造出一組組富於象征色彩的意象群來。整首詩中的抒情主人公除了作為政治家和詩人的自我形象出現外,又常幻化為一個美麗而遭遇不幸的姑娘。她有愛美的天性,喜好用芳潔的物品修飾自己,因受到眾女的嫉妒與讒毀,終被遺棄。女伴責怪她太固執,但她仍堅持自己愛美的本性,
雖九死其猶未悔。這以女子的命運和詩人的政治遭遇疊合交融在一起,造成迷離恍惚的藝術效果;增加詩歌的風姿與芳悱的情韻。比興還表現為大膽的想象,大量使用神話傳說和曆史人物故事來托諷現實,連花草禽獸都獲得了人格象征意義,將天上人間,過去和現在,人情和物誌多方麵因素糅合在一起,形成充滿奇情幻想、光怪陸離的形象體係,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其實這種"美人香草”式的寓意手法為《離騷》所獨創,對後世影響深遠。
3)詩歌形式、語言的創新:打破《詩經》的四言格式,創造了一種句法參差、韻散結合的新形式,後人稱之為"騷體”。 語言藝術上多用雙聲、疊韻、重言等,不僅豐富了詩歌的意蘊,而且增強了節奏感和音樂美;熟練地運用對偶工巧的句法表現出高超的語言藝術功力。
2、答:1)細節描寫的定義:細節描寫,就是對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細枝末節的描寫,它是記敘性的文章的最小組成單位。細節,是文學作品中具體、細膩地描繪人物、事件、環境的最小組成單位。與“重大情節”相對而言。
細節似電影藝術中的特寫鏡頭,將情節中最細膩,最本質的情狀特點逼真、生動、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麵前。
2)細節的運用要求:必須從全局著眼,從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需要出發,選擇真實的、合情合理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並將其有機地組織在藝術形象體係之中。要注意防止因瑣屑繁雜而成為冗筆,淹沒作品主題的現象。
第四批次答案:選擇題1ABCE2C3ACE4BC5ACD6ABDE7A8B9B10C11A12D13B14A15D
三、簡答題
1、簡述詩歌的基本特點。
2、元好問《摸魚兒》(問世間情是何物)一詞的寫作起因是什麼?主題是什麼?
1、答:詩歌的基本特點:
1)以豐富的情感反映生活(詩歌詩抒情藝術,情感是詩歌的生命)。
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方法。
間接方法:敘事、寫景、議論、情態舉止等。
其中借景抒情是間接抒情中常用的方法。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寓情於景、借景寄托、染情於景、因情造景等。
2)對生活的高度集中與概括。
3)語言凝練而富於形象性。
4)富於節奏美與韻律美(押韻、節奏、對偶、平仄等)。
2、答:1)元好問《摸魚兒》(問世間情是何物)一詞的寫作起因是:這首詞作於金章宗太和五年(1205)年,作者元好問前往並州赴試,路上遇到捕雁的說:“我今天早晨捕獲了一隻大雁,殺了它。脫網的那隻大雁在天空中悲鳴不願離去,竟然自投於地而死去”。我把它買了下來,葬在汾河岸,並壘有石頭作為標記,將這墳為“雁丘”。同行的人多為此寫了詩,作者當時也作有《雁丘詞》。從前所作,不大符合音律,所以現在重新修改。
2)主題是:這首詞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致的描繪,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淒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寄托了作者的愛情理想。
四、閱讀題
閱讀老舍《想北平》中文段,回答問題
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討她老人家喜歡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言語是不夠表現我的心情的,隻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心揭露在外麵一些來。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誇獎這個古城的某一點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曆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景名勝,從雨後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裏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隻有說不出而已。
A這段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B“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中的“這個”指代的是什麼?
C本文是寫北平的,文中寫對母親的愛的作用是什麼?
D為什麼對北平的愛說不出
E老舍《想北平》是什麼體裁的文章?
答:1、這段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切感受,訴說對北平說不出的愛,這愛溶在血液裏,化在性格脾性裏,抒發了對家鄉的悠悠思念和深深眷戀的感情。
2、“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中的“這個”指代的是:對母親的愛。
3、文中寫對母親的愛用以比喻作者對北平的愛我“說不出來”,猶如對母親的愛說不出一樣的深厚、自然而偉大北平的情調,表達由衷的愛。
4、對北平的愛說不出:因為感情到了極點。老舍先生在這裏采用了反複手法,強調了他對北平愛的強烈、真摯、深沉,大愛無言。
5、老舍《想北平》是散文體裁的文章。
四、閱讀題
閱讀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A這首詩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B“棄我去者”、“ 亂我心者”兩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C“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指誰?
D寫出表達作者高遠理想的詩句。
E“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答:1、思想感情的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展,在這首詩裏被完美地統一起來了。詩一開頭就平地突起波瀾,揭示出鬱積已久的強烈精神苦悶;緊接著卻完全撇開“煩憂”,放眼萬裏秋空,從“酣高樓”的豪興到“攬明月”的壯舉,扶搖直上九霄,然後卻又迅即從九霄跌入苦悶的深淵。直起直落,大開大合,沒有任何承轉過渡的痕跡。這種起落無端、斷續無跡的結構,最適宜於表現詩人因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而產生的急遽變化的感情。
2、“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首先平地突起波瀾,噴射出胸中抑鬱之氣。無數個昨日和今日接踵而來,又匆匆而去,每一天都深感時光難駐,功業未成的煩悶。重疊的語言以及一氣鼓蕩的長達十一字的句式,都生動形象地傳達出詩人鬱悒憂憤、苦痛難遣的感情狀態。
3、“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指南朝齊詩人謝眺。
4、“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抒發了詩人高遠的誌向和奔放昂揚的激情。
5、“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吟唱的便是決絕現實的悲歌。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使詩人總不能“稱意”,李白無法解決這矛盾,隻有選擇脫離世俗社會,隱居山林湖泊之路來擺脫苦悶。是作者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詞,表達了消極出世的情緒。
史鐵生《我與地壇》的句子賞析
感悟生命 作者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與感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是在地壇這個特殊環境和背景中完成的。
作者在文中開頭便寫到:“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曆經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精神近於崩潰,於是就和離家咫尺的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
而地壇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母親,“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給他一個僻靜的地方,靜靜地舔舐傷痕,思索自己的命運,思索人生的價值,讓他“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在作者的眼中,地壇雖然看似“荒蕪但並不衰敗”,看似沉寂卻處處湧動著生命的喧囂。
在這種啟示之下,作者從開始發現生命,繼而觀察生命,進而讚歎生命:“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著一支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廢棄的園子因為有了它們而變得充滿生機,並處處以其生機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隻有對生命精細觀察的人,才能有如此敏銳的感情觸角;隻有深愛生活的人,才會以如此溫馨的筆調描摹如此細微的生命搏動。
作品中的這些精美而生動的文字,真實地記錄下了作者那片枯萎幹涸的心田重新滋潤和複蘇的過程。
對於這一切,作者把它說成是“上帝的苦心安排”,這不就是說大地母親在對作者這個人生道路上暫時“迷途的羔羊”指點迷津嗎?這對於“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作者來說,無疑是啟示,是鼓舞,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
可以說,地壇像一位智者,在不動聲色地拯救著作者,使作者一步步遠離死亡的陷阱。
在生命意義的有力啟迪下,作者在地壇開始了他長達幾年的“專心致誌”的主觀能動性的思考過程——即對“生命”的思考。
這是作者思想飛躍的最關鍵、最本質的階段。
“生與死”,這是一個重要哲學命題,也是生命的首要內容。
法國哲學家加謬曾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隻有一個:自殺。
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曆,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
”①對於加謬所雲的“根本問題”,《我與地壇》給予了肯定性的回答。
這段時間裏,“地壇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
”這塊既凝聚著沉重的曆史滄桑印記,同時又充滿著各種當代生命騷動的大地,成了啟示作者沉思的最直觀的空間。
從生到死,又從死到生,作者進行了透徹的、辯證的分析和論證,最後終於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隻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史鐵生從地壇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隻是上帝或自然法則的一種安排。
死是一種必然,一種天意,不必害怕,不必急於求成。
死神是人生最守信用的夥伴,早晚會出現在你的麵前,在你沒有力氣生存的時候,死神肯定會來搭救你。
在史鐵生眼裏,死是一種回歸,有回家的溫馨,有節日般的快活。
這些理解使他的死亡觀超越了世俗的生命感受。
作者正是在遭遇到命運巨大打擊的可怕境遇中,經曆了狂躁怨恨、悲觀沉淪、痛苦反省之後,在地壇——大地母親寧靜溫暖的懷抱裏,通過深沉的哲學思考,滲透了生命的真諦,徹悟了人生的意義,完成了一次最艱難的思想飛躍,從而使自己人生觀升華到“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晶瑩澄澈的新境界。
而地壇在其間對作者來說,既是一個循循善誘的啟示者,同時又是一個客觀公正的見證人。
那些刻印在地壇大地身上無處不在的輪椅車轍軌跡,都見證著作者艱苦而富有成效的哲學思考過程中的每一步努力。
想透了死,並非也就想通了活,尤其對殘疾人的生命來說,就更是如此。
人為什麼活?怎樣活?成了作者追問的焦點,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去地壇尋找答案,思考生命的內涵。
“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
”“所以,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裏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牆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那不因人時冷落和自身衰微而黯淡,仍把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映照得燦爛的石門落日;那敢於在最落寞的時候,把天地叫得蒼涼的高歌雨燕;那能激起人們對過去和未來遐思的雪地上的腳印;那看淡憂鬱和喜悅、鎮靜地佇立了幾個世紀的蒼黑古柏;那送來清純泥草味兒的夏日暴雨;那捎來種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的秋風落葉------無不激勵著作者勇敢麵對不幸,積極進取,彈奏起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壯歌。
古園形體曾被人肆意雕琢,但大自然中它的永久的活力誰也不能改變。
石門落日、雨燕高歌、雪地腳印、古柏佇立、風霜雨雪仍舊年複一...
《我與地壇》佳句賞析
1、他想了一會說:“為我母親,為了讓她驕傲。
” 這位朋友說:“我的動機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搖頭,心想低俗並不見得低俗,隻怕是這願望過於天真了。
他又說:“我那時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讓別人羨慕我母親。
” 賞析:文章提及的話是來自與一位作家朋友的對話。
這正深深地與我的心靈深處產生共鳴,或許我也正是那位覺得低俗的朋友,人的最初的動機或許都是出於自己的父母,為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必須好好讀書,必須奔波在塵世間,又或許,隻有我們做出了一絲絲的功績來,父母才能引以為豪。
2、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
總之,隻好認為這是緣分。
賞析:這是一句簡單的邏輯推理,在某種意義上,或許是一句廢話。
但是我覺得正是這麼一句話,這麼一句不起眼的話讓我和天壇的距離拉的越來越近,最後作者用緣份一詞風趣地解釋了這一現象。
3、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 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 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 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隻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隻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賞析:這一段是我鍾愛的一段話,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黃昏下美麗的地壇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這裏是一片生機,即使是在傍晚十分,能背則背! 4、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批注:文章反複地用時間的印記來描繪圖案,一年四季的聲音與光影,千百來年的記憶與忘卻,映襯著渺小而荒誕的生命過程,都是為了讓我們“看見時間”。
讓我們從時間裏,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變化,看到自己的一生。
拓展資料: 《我與地壇》是由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著的一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
這部作品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是作者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晶。
散文中飽含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對親情的深情謳歌。
地壇隻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創作背景: 史鐵生於1969年作為知青,到陝西省延安地區“插隊”,1972年因病致癱而回京。
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散文時的十五年間,“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
當人們為《我與地壇》的通透圓融和超越之美而感動的時候,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生命再次出發艱難跋涉的起點,距離他寫出並且發表《我與地壇》,已經是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沒有人能夠想象和體會他的艱難困苦—身體的障礙與精神的絕望曾經試圖以自然的名義擊垮他。
但是史鐵生走過了這個艱辛的“二十年”,然後他以一種令人感動的平靜說到了“四百年”: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曆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史鐵生《我與地壇》的句子賞析
感悟生命 作者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與感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是在地壇這個特殊環境和背景中完成的。
作者在文中開頭便寫到:“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曆經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精神近於崩潰,於是就和離家咫尺的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
而地壇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母親,“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給他一個僻靜的地方,靜靜地舔舐傷痕,思索自己的命運,思索人生的價值,讓他“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在作者的眼中,地壇雖然看似“荒蕪但並不衰敗”,看似沉寂卻處處湧動著生命的喧囂。
在這種啟示之下,作者從開始發現生命,繼而觀察生命,進而讚歎生命:“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著一支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廢棄的園子因為有了它們而變得充滿生機,並處處以其生機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隻有對生命精細觀察的人,才能有如此敏銳的感情觸角;隻有深愛生活的人,才會以如此溫馨的筆調描摹如此細微的生命搏動。
作品中的這些精美而生動的文字,真實地記錄下了作者那片枯萎幹涸的心田重新滋潤和複蘇的過程。
對於這一切,作者把它說成是“上帝的苦心安排”,這不就是說大地母親在對作者這個人生道路上暫時“迷途的羔羊”指點迷津嗎?這對於“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作者來說,無疑是啟示,是鼓舞,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
可以說,地壇像一位智者,在不動聲色地拯救著作者,使作者一步步遠離死亡的陷阱。
在生命意義的有力啟迪下,作者在地壇開始了他長達幾年的“專心致誌”的主觀能動性的思考過程——即對“生命”的思考。
這是作者思想飛躍的最關鍵、最本質的階段。
“生與死”,這是一個重要哲學命題,也是生命的首要內容。
法國哲學家加謬曾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隻有一個:自殺。
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曆,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
”①對於加謬所雲的“根本問題”,《我與地壇》給予了肯定性的回答。
這段時間裏,“地壇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
”這塊既凝聚著沉重的曆史滄桑印記,同時又充滿著各種當代生命騷動的大地,成了啟示作者沉思的最直觀的空間。
從生到死,又從死到生,作者進行了透徹的、辯證的分析和論證,最後終於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隻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史鐵生從地壇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隻是上帝或自然法則的一種安排。
死是一種必然,一種天意,不必害怕,不必急於求成。
死神是人生最守信用的夥伴,早晚會出現在你的麵前,在你沒有力氣生存的時候,死神肯定會來搭救你。
在史鐵生眼裏,死是一種回歸,有回家的溫馨,有節日般的快活。
這些理解使他的死亡觀超越了世俗的生命感受。
作者正是在遭遇到命運巨大打擊的可怕境遇中,經曆了狂躁怨恨、悲觀沉淪、痛苦反省之後,在地壇——大地母親寧靜溫暖的懷抱裏,通過深沉的哲學思考,滲透了生命的真諦,徹悟了人生的意義,完成了一次最艱難的思想飛躍,從而使自己人生觀升華到“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晶瑩澄澈的新境界。
而地壇在其間對作者來說,既是一個循循善誘的啟示者,同時又是一個客觀公正的見證人。
那些刻印在地壇大地身上無處不在的輪椅車轍軌跡,都見證著作者艱苦而富有成效的哲學思考過程中的每一步努力。
想透了死,並非也就想通了活,尤其對殘疾人的生命來說,就更是如此。
人為什麼活?怎樣活?成了作者追問的焦點,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去地壇尋找答案,思考生命的內涵。
“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
”“所以,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裏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牆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那不因人時冷落和自身衰微而黯淡,仍把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映照得燦爛的石門落日;那敢於在最落寞的時候,把天地叫得蒼涼的高歌雨燕;那能激起人們對過去和未來遐思的雪地上的腳印;那看淡憂鬱和喜悅、鎮靜地佇立了幾個世紀的蒼黑古柏;那送來清純泥草味兒的夏日暴雨;那捎來種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的秋風落葉------無不激勵著作者勇敢麵對不幸,積極進取,彈奏起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壯歌。
古園形體曾被人肆意雕琢,但大自然中它的永久的活力誰也不能改變。
石門落日、雨燕高歌、雪地腳印、古柏佇立、風霜雨雪仍...
我與地壇的句子賞析(要有感悟!)
一、“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賞析:作者殘疾之後,地壇公園是他較長時間活動的場所,是這一獨特“沉靜”的環境,使他活過來,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艱難,從而產生了質的飛躍和超越.這種環境“彌漫”著沉靜的“光芒”,是培養他飛躍超越的土壤.他感受到了“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殘疾的“身影”.可見,這句話將環境、時間和個人的遭遇緊緊聯在一起,揭示了時間的無情和現實的殘酷,同時,也表現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麵對現實的堅強意誌.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誌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賞析:這句話是作者對母親多年來深切關愛自己的總結,是對母親堅強生活的綜合評讚.母親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她是世上“活得最苦的母親”,她的命運多麼“艱難”啊!可是,她從來不向苦難低頭,默默地承受著,默默地關注著“我”的生活、變化和命運,直至猝然去世,這是無人知道的,隻有“我”才能體會得最深最切,尤其是當“我”撞開了一條人生之路.母親離世之後,這種體會就更加“鮮明深刻”了,這是對母親的懷念、感激和深情讚美,是母親和母愛偉大的集中體現....
《我與地壇中》細節描寫的句子賞析。
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四百多年裏,它一麵剝蝕了古殿簷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我與地壇》第一節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隻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我與地壇》第一節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寫隻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
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隻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第一節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我與地壇》第二節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隻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誌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我與地壇》第二節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
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
——《我與地壇》第三節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並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我與地壇》第三節太陽也不疲憊,把大樹的影子縮小成一團,把疏忽大意的蚯蚓曬幹在小路上,將近中午,我們又在祭壇東側相遇,他看一看我,我看一看他,他往北去,我往南去。
——《我與地壇》第四節她呆呆地望那群跑散的家夥,望著極目之處的空寂,憑她的智力絕不可能把這個世界想明白吧?大樹下,破碎的陽光星星點點,風把遍地的小燈籠吹得滾動,仿佛暗啞地響著無數小鈴擋。
——《我與地壇》第四節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
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
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我與地壇》第四節恐慌日甚一日,隨時可能完蛋的感覺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我想人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的好,不如壓根兒沒有這個世界的好。
可你並沒有去死。
——《我與地壇》第五節我在這園子裏坐著,我聽見園神告訴我,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一個人質。
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
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
——《我與地壇》第六節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
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麵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
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
——《我與地壇》第七節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
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我與地壇》第七節《我與地壇》在 2002年5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為史鐵生。
《我與地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著。
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與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
地壇隻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史鐵生(1951~2010)男,漢族,1951年生於北京。
1969年赴延安插隊,1972年雙腿癱瘓回到北京。
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廠做工,七年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
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
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隨筆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以及《史鐵生作品集》。
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
一些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單篇或結集在海外出版。
《我與地壇》好句賞析
1.他想了一會說:“為我母親。
為了讓她驕傲。
”這位朋友說:“我的動機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搖頭,心想低俗並不見得低俗,隻怕是這願望過於天真了。
他又說:“我那時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讓別人羨慕我母親。
”批注:文章提及的話是來自與一位作家朋友的對話。
這正深深地與我的心靈深處產生共鳴。
或許我也正是那位覺得低俗的朋友,人的最初的動機或許都是出於自己的父母,為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必須好好讀書,必須奔波在塵世間。
又或許,隻有我們做出了一絲絲的功績來,父母才能引以為豪。
2.我家很近。
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
總之,隻好認為這是緣分。
批注: 這是一句簡單的邏輯推理,在某種意義上,或許是一句廢話。
但是我覺得正是這麼一句話,這麼一句不起眼的話讓我和天壇的距離拉的越來越近。
最後作者用緣份一詞風趣地解釋了這一現象。
3. 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隻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
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隻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批注: 這一段是我鍾愛的一段話。
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黃昏下美麗的地壇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這裏是一片生機,即使是在傍晚十分。
能背則背!!!!4. 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批注:1.文章反複地用時間的印記來描繪圖案,一年四季的聲音與光影,千百來年的記憶與忘卻,映襯著渺小而荒誕的生命過程,都是為了讓我們“看見時間”。
讓我們從時間裏,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變化,看到自己的一生。
2.同時,讓我想到《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小瞎子用琴弦來丈量生命的長度...
史鐵生是{我與地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好詞好句,好句還要賞析,謝...
一、“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賞析:作者殘疾之後,地壇公園是他較長時間活動的場所,是這一獨特“沉靜”的環境,使他活過來,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艱難,從而產生了質的飛躍和超越。
這種環境“彌漫”著沉靜的“光芒”,是培養他飛躍超越的土壤。
他感受到了“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殘疾的“身影”。
可見,這句話將環境、時間和個人的遭遇緊緊聯在一起,揭示了時間的無情和現實的殘酷,同時,也表現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麵對現實的堅強意誌。
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誌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賞析:這句話是作者對母親多年來深切關愛自己的總結,是對母親堅強生活的綜合評讚。
母親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她是世上“活得最苦的母親”,她的命運多麼“艱難”啊!可是,她從來不向苦難低頭,默默地承受著,默默地關注著“我”的生活、變化和命運,直至猝然去世,這是無人知道的,隻有“我”才能體會得最深最切,尤其是當“我”撞開了一條人生之路。
母親離世之後,這種體會就更加“鮮明深刻”了,這是對母親的懷念、感激和深情讚美,是母親和母愛偉大的集中體現。
三、“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賞析:這句話將“我”的“車轍”和母親的“腳印”聯係在一起,一方麵勾勒了“我”與公園的密切關係,表現了自己與地壇的特殊情緣;另一方麵也說明了母親來公園尋找“我”的艱難曆程。
“我”的殘疾給母親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她不得不以“我”的行蹤為她魂牽夢繞的線索,為她全部生活的焦點,這是一曲母子相依相憐、共度患難、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人間頌歌。
句子賞析 《我與地壇》,急急!!!!!!!
賞析如下: 他想了一會說:“為我母親。
為了讓她驕傲。
”這位朋友說:“我的動機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搖頭,心想低俗並不見得低俗,隻怕是這願望過於天真了。
他又說:“我那時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讓別人羨慕我母親。
”批注: 文章提及的話是來自與一位作家朋友的對話。
這正深深地與我的心靈深處產生共鳴。
或許我也正是那位覺得低俗的朋友,人的最初的動機或許都是出於自己的父母,為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必須好好讀書,必須奔波在塵世間。
又或許,隻有我們做出了一絲絲的功績來,父母才能引以為豪。
2.我家很近。
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
總之,隻好認為這是緣分。
批注: 這是一句簡單的邏輯推理,在某種意義上,或許是一句廢話。
但是我覺得正是這麼一句話,這麼一句不起眼的話讓我和天壇的距離拉的越來越近。
最後作者用緣份一詞風趣地解釋了這一現象。
3. 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批注: (1)文章反複地用時間的印記來描繪圖案,一年四季的聲音與光影,千百來年的記憶與忘卻,映襯著渺小而荒誕的生命過程,都是為了讓我們“看見時間”。
讓我們從時間裏,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變化,看到自己的一生。
(2)同時,讓我想到《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小瞎子用琴弦來丈量生命的長度。
《我與地壇》寫作背景 作者是在雙腿殘廢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散文時的15年間,“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
作者似乎從這座曆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裏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
在《我與地壇》一文中,除了我們在節選為課文的部分裏所見到的內容外,作者還寫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說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於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
作者簡介 1.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如北京市東城區王大人小學讀書,1967年畢業已清華附中初中部。
而後,於1969年到陝北延安地區“插隊”。
三年後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
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
2.主要作品:《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法學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記》、《奶奶的星星》、《來到人間》、《合歡樹》、《病隙碎筆》、《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鍾聲》、《我的丁一之旅》、《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猜法》、《中篇1或短篇4》等。
我與地壇,摘抄加賞析
有些事隻適合收藏。
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
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隻有兩處:心與墳墓。
比如說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
——史鐵生《我與地壇》 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
——史鐵生《我與地壇》 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
——史鐵生《我與地壇》 具體可以參考句子迷。
賞析就自己看了摘抄好句,說出自己與書的體會和收獲即可。
參考資料 句子迷:http://www.juzimi.com/article/%E6%88%91%E4%B8%8E%E5%9C%B0%E5%9D%9B...
我與地壇精彩片段仿寫以及賞析
仿寫:如果以顏色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碧亮的翠綠,夏天是火熱的赤紅,秋天是鮮明的金黃,冬天是純潔的雪白。
如果以詩歌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是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天是楊萬裏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是劉禹錫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冬天是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要是以童趣來對應四季呢?那麼,春天是孩子們在柔軟的草地上打滾,滾得一身泥;夏天是孩子們在清澈的小河裏遊泳,遊得十分暢快;秋天是孩子們在清爽的微風中放風箏,放得笑聲連連;冬天是孩子們在雪後的道路邊堆雪人,堆得千奇百怪。
以人生呢?以人生對應四季呢?春天是可愛的嬰兒,在響亮的啼哭中誕生;夏天是天真的少年,在快樂中成長;秋天是健壯的大人,在忙碌中收獲;冬天是安詳的老人,在回憶裏幸福。
原文: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
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
要是以這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簷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蕩著串串楊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鍾,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著一座很大的銅鍾,銅鍾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鏽,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
以心緒對應四季呢?春天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麵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冬天伴著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並不發出的信。
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群雕塑。
以夢呢?以夢對應四季呢?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幹淨的土地上的一隻孤零零的煙鬥。
等級:A評語:仿寫很成功,語言的引用,詞語的修飾都很好。
...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史鐵生《我與地壇》的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