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閱讀練習一】
1.本文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 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個省略句,括號中省略的內容是 。
3.選出下麵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貧者語於富者曰(告訴)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離) D、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看來)
4.文中有兩處“子何恃而往”,為什麼第一處用的是問號,而第二處用的是歎號?請作簡要分析。
5.對比鮮明是本文寫法上的一大特點,請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為例,說說文章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的。
【閱讀答案】:
1.主觀努力(或立誌)2.到過南海這件事3.D4.第一次表示探詢語氣(或表示一般疑問)第二次表示輕蔑語氣(或表示不屑一顧)5.略
【閱讀練習二】
8、解釋多義詞(6分)
自南海還(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還走( ) 肉食者鄙( ) 去國懷鄉( )
9、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貧,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無馬邪 必以分人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闡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2、 下麵摘錄《為學》中的一段話,請用“/”給這段話斷句。(2分)
吾 資 之 聰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棄 而 不 用 其 與昏 與 庸 無 以異 也。
【閱讀答案】:
8、(6分,每空1分)回來 掉轉(回轉) 邊境 目光短淺 距離 離開
9、(2分)C
10、(6分,“買”、“猶”、“顧”、“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
譯文①我好幾年來想要雇船而下,還沒有成行(實現)。
②人們確立誌向,難道不如四川邊境的和尚嗎?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 誌向堅定,主觀努力,即使客觀條件差也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意思對即可)
12、(2分,每錯1處扣0.5分,扣完本題分為止)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為學 閱讀答案
26.為學一、白鶴堂集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教育他們立定誌向,刻苦學習,學有所成 二、1.dai42.yong13.qi44.bing3 三、1.胡塗,遲鈍2.平常3天天4沒有什麼5.終於遲鈍 四、1.(l)邊境(2)yu4告訴(3)您(4)難道2.(1)我想去南海,怎麼樣?(2)我多年來想買條船去(南海),還沒能做到。
3.(1)學問(2)學習4.第①句問中帶有懷疑的意味,第②句用肯定語氣,表示富者對貧者的舉動不以為然,是嘲笑對方。
5.(l)疑問語氣(2)感歎語氣(3)肯定語氣(4)加強語氣(5)反問語氣6.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乎,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解釋《為學》中下列加點字 急~
閱讀《為學》,完成後的小題。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
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於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
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小題1:解釋下麵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2分)①吾資之昏,不逮人也。
逮: ②西蜀之去南海 去:③蜀之鄙有二僧 鄙: ④子何恃而往! 恃: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2分)①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譯:②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翻譯:小題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用原文回答)(2分)小題4: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2分)小題5:學習本文後,你悟出了什麼道理?(2分)參考答案:小題1:逮:及,趕得上;去:距離;鄙:邊境恃:憑借、依仗。
小題2:(1)我打算到南海去,怎麼樣?(2)人們立誌,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小題3: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小題4:事在人為,有誌者事竟成。
小題5:人貴有誌,事在人為。
《三峽》的閱讀答案
【一】【甲】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乙】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
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
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惟神女峰上有白雲數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
1. 解詞(1)沿溯阻絕 (2)或王命急宣(3)是日,天宇晴霽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2.翻譯 (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 3兩文都寫到了“山”,兩文段所寫的“山”各有怎樣的特點? 4兩文都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 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或王命急宣 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③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④每至晴初霜旦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②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3.簡要說說作者是從哪兩方麵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4.文章最後的漁者歌謠體現了三峽秋景怎樣的特點? 【三 】 【甲】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①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②,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③以來,未複有能與④其奇者。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或王命急宣( ) (2)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3)哀轉久絕 ( ) (4)四時俱備( )2.兩文都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讚美之情,請從文中各摘錄一句直接抒發這種情感的句子。
3.兩文都寫到了“猿嗚”,請分別說明“猿嗚”各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麵句子的意思。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四】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 至於夏水襄陵 (4)屬引淒異 (5)飛漱其間2、翻譯下列語句。
(1)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譯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文 3、總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麵的對聯補出上聯。
,天高地厚華夏情。
4、下麵是《小石潭記》選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較,在寫水方麵有什麼異同?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遊者相樂。
【附答案】:【一】1.斷。
有時。
這。
全,都。
2.議論的人說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這種奇異的景象。
3.甲文寫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峻、遮天蔽日的特點。
乙文描繪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點。
4。
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二】(一) 1.(1)有時(2)快(3)急流,急流的水(4)到2.(1)兩岸都是相連的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
(2)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便到了江陵。
3.山和水。
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寫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4.寂靜淒清。
【三】1.(1)或:有時。
(1分) (2)奔:飛奔的馬。
(3)絕:消失。
(4)俱:全,都。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實是欲界之仙都(1分)3《三峽》:猿鳴渲染三峽秋天蕭瑟淒涼的氣氛。
《答謝中書書》:猿嗚渲染了清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熱鬧氣氛。
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
(2)傍晚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潛遊在水中的魚爭相躍出水麵。
【四】1、2(1)即使是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3、示例:山險水急三峽景; 山峻水清...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①大王(誠)能命將出師誠——②使如者...
我們老師剛剛講過哦`` 一模一樣的題目` ①大王(誠)能命將出師 誠—— 果真 ②使如者(統)之 統—— 統率 ③睿(素)無比伐之誌 素—— 向來 ④逖(將)其部曲 將—— 率領 2.把下麵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
不是因為皇上昏庸無道而導致百姓怨恨反叛。
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有去無回!我如不能驅逐戎狄,肅清中原而再渡江南的話,有大江為證! 3.文中主要表現了祖逖哪些優秀品質? 本文表現了祖逖少懷大誌,刻苦練習武藝的壯舉,以及慷慨決心和 收複失地的壯誌。
4.寫出源自本文的兩個成語,結合文意說出其比喻意。
5.祖逖的“聞雞起舞”給了你哪些啟示? 我們要從小就樹立報效祖國的大誌,為實現我們的理想,去努力學好本領。
齊王築城閱讀答案
1.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限斷3處,停頓處用“/”隔開.使 秦 不 得 窺 吾 西 楚 不 得 竊 吾 南 韓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豈 不 大利 2、解釋下殞句中加點的詞.(1)歲苦支備( ) (2)雖有少勞( ) (3)而異日不複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麵的句子.聞吾下令,孰不欣躍而來耶?翻譯:4、通過艾子的話,作者想要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答:參考答案:1、使 秦 不 得 窺 吾 西/ 楚 不 得 竊 吾 南 /韓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豈 不 大利 (每處1分,共3分)2、每年 勞累(勞苦) 隱患(禍患) 對……感到奇怪(每詞1分,共4分)3、(老百姓)聽見我下達這個命令,誰有不歡欣踴躍地前來參加呢?(2分.“參加”改用“響應”也可.采分噗:補出主語1分,“欣躍而來”1分)4、辦事情,想問題,在考慮長遠利益的基礎上,也要考慮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結合起來.
揣摩下麵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原文】狄梁公與婁師德同為相。
狄公排斥師德非一日,(武)則天問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對曰:“臣以文章直道進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則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實師德之力也。
”因命左右取筐篋,得十許通薦表,以賜梁公。
梁公閱之,恐懼引咎,則天不責。
出於外曰:“吾不意為婁公所涵!而婁公未嚐有矜色。
”【翻譯】狄仁傑與婁師德一同擔任相國。
(而)狄仁傑排斥婁師德不止一天了,武則天問狄仁傑說:“朕重用你,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狄仁傑回答說:“我憑著出色的文章和端正的品行而受到重用,並不是無所作為、依靠他人成事的人。
”過了一會兒,武則天對他說:“我曾經並不了解你,你受到的機遇,實際是婁師德的提拔之力啊!”於是令侍從拿來奏折,拿了十幾篇(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折給狄仁傑。
狄仁傑讀了之後,害怕得連忙認錯,武則天沒有指責他。
狄仁傑走出去後說:“我沒想到被婁師德所包容!而婁公從來沒有誇耀的表現。
”
答謝中書書 與顧章書 閱讀答案
答謝中書書 一、文學常識積累. 本文選自《 》,作者 : ,字: ,號: ,丹陽秣陵人, ( 朝代 )人。
著有《 》。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劄”,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答案:《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全梁文》 陶弘景;通明;華陽隱居;南朝梁;陶隱居集 二、字詞句積累 (一)、看拚音寫漢字或看漢字寫拚音 四時jù備( ) 夕日欲頹( ) 沉鱗jìng躍 ( ) 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 【答案:俱 tuí 競 yù】 (二)、重點字詞解釋 1、五色交輝( )2、四時俱備( ) 3、曉霧將歇( ) 4、夕日欲頹( ) 5、沉鱗競躍( ) 6、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 【答案:1、交相輝映2、四季3、消散4、墜落5、潛遊在水中的魚6、參與,這裏指欣賞。
】 (三)、重點句子翻譯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3、實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答案:1、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
2、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
3、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4、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 (四)、一詞多義 1、欲:夕日欲頹( ) 實是欲界之仙都( ) 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 2、與: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 念無與為樂者( ) 相與步中庭(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呼爾而與之( )《魚我所欲也》 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 3.自: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 自康樂以來 4.將:曉霧將歇 其馬將胡馬而歸《塞翁失馬》 5.是: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 6.時:四時俱備 學而時習之《論語》 7.日:夕日欲頹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8.共: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天山共色 9.奇: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邑人奇之 【答案:1、將要;欲望;想要2、參與,這裏指欣賞;和,連詞;一起;同“歟”,嗎;給;通“舉”,推薦,選拔;3.如果;假設連詞從,介詞4.將要;帶領。
5.判斷動詞;此,代詞6.季節,名詞;時常,按時,副詞。
7.太陽;天8.都,一樣。
9.奇妙,形容詞;對…感到驚奇,意動用法】 (五)詞類活用: 夕日欲頹:頹,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墜落。
(六)、古今異義詞 曉霧將歇:歇:古義:消散;今義:休息 (七)、理解性默寫 1、《答謝中書書》中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2、《答謝中書書》中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淨、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3、文中的靜景是: ,文中的動景是: 4、文中對這幅清麗自然、有聲有色的江南山水畫的讚美之句是: 5、文中感歎世人追逐功名,無暇欣賞奇麗的山水,從而曲折的表達作者清高的句子: 【答案: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高峰入雲,清流見底3、靜景: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動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實是欲界之仙都。
5、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 六、內容及寫法理解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以總——分——總的結構;動靜結合的手法;優美凝練的筆觸,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表達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以及對俗世的鄙棄情懷。
二、課後題提示: 兩篇短文都寫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試加以說明。
《答謝中書書》一文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純真的山水自然的熱愛之情,並借謝靈運寄情山水來寄托對黑暗現實、世俗社會的批判與不滿。
《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則主要表達了作者閑適自得的心情以及雖遭貶依然豁達的胸襟。
考點: 一、重點實詞的理解 古來共談——讚美、讚歎 五色交輝——交相輝映 四時俱備——四時:四季;備:有 曉霧將歇——消散 夕日欲頹——墜落 沉鱗竟躍——沉鱗:潛遊在水裏的魚;竟:爭相 實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人間;仙都:天堂 自康樂以來——謝靈運 未複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裏指欣賞,奇者:美妙的山水景色 二、各類語言現象 (一)、一詞多義 (解題策略:理解一詞多義要了解學習它們在古漢語中的多種意義,並要在具體語境中辨別確定其含義。
這就要求我們重點掌握一些典型的、常見的多義詞,理解時要以本義為基礎,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推求某個詞的具體含義。
) 1、欲:夕日欲頹( ) 實是欲界之仙都( ) 欲窮其林( )《桃花源記》 2、與: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 念無與為樂者( ) 相與步中庭(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呼爾而與之( )《魚我所欲也》 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 3.自: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 自康樂以來 4.將:曉霧將歇 其馬將胡馬而歸《塞翁失馬》 5.是: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 6.時:四時俱備 學而時習之《論語》 【答案:1、將要;欲望;想要2、參與,這裏指欣賞;和,連詞;一起;同“歟”,嗎;給;通“舉”,推薦,選拔;3.如果;假設連詞從,介詞4.將要;帶領。
5.判斷動詞;此,代詞6.季節,名詞;時常,按時,副詞】 (二)同義詞 【答題策略】 文言文中有一大批基本詞彙古今意義相同,這些詞是將文言語句譯成現代漢語的基礎,隻要結合現代常用的詞語學習,考試時自然會輕鬆自如應對。
1.川:山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