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明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參知政事範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
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累擢知製誥、翰林學士,曆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範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醉翁亭記》中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文章。
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參知政事範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
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
《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
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
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
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
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
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醉翁亭記》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什麼?
點明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文章。
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參知政事範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
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
《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
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
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
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
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
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作者介紹: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
累擢知製誥、翰林學士,曆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
卒諡文忠。
政治上曾支持過範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
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
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
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
有《歐陽文忠集》。
請告訴我《醉翁亭記》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句?拜托了各位 謝謝
《醉翁亭記》表達作者複雜感情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太守自謂也”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點明課題.“太守醉”中“醉”有幾成意思?兩種.分別是 1喝醉.2看到百姓們安居樂業,心裏高興,醉是為了表現樂.即陶醉.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遊樂,還寫滁人遊樂的作用?為了突顯太守勵精圖治,把這裏治理得井井有條,為下文的太守樂作了鋪墊."樂意無窮”與“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樂”內涵有什麼不同?
文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什麼?兒童節到了,上帝接三個孩子到天上玩,...
醉翁亭記(歐陽修—北宋文學家)一、詞語。
1、環滁皆山也(環:環繞)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樣子)3、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
臨:靠近。
於:在)4、飲少輒醉(輒:就)5、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6、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領會。
寓:寄托)7、野花以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芳:香花。
秀:滋長)8、至於負者歌於途(負:背 於:在)9、傴僂(yǔlǚ)提攜:這裏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傴僂:腰背彎曲,指老人。
提攜:指小孩。
10、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1、雜然而前陳者(雜然:亂七八糟的樣子。
陳:擺開)12、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酣:盡興地喝酒。
絲竹:指音樂。
絲:弦樂器。
竹:管樂器)13、射者中,弈者勝(射:投壺。
弈:下棋)14、蒼顏白發,頹然乎期間者(蒼顏:臉色蒼老。
頹然:原意指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裏形容醉態。
)15、樹林陰翳,鳴聲上下(翳:遮蓋。
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16、太守謂誰?(謂:是)17、名之者誰(名:命名)18、樂:①山水之樂(樂趣)②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以……為樂趣)③遊人去而禽鳥樂也(歡樂)二、句子翻譯。
1、環滁皆山也。
譯: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
2、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山勢回環,道路彎轉,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座落在泉水邊上的,是醉翁亭。
3、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醉翁。
譯:太守與賓客到此來喝酒,喝得少也總是醉,而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取別號叫“醉翁”。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譯: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於山水之間啊。
5、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而寄托在喝酒上。
6、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
譯:像那太陽一出來,林中的霧氣就消散了,煙雲聚攏來,山穀就顯得昏暗了。
7、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譯:野花開了,散發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鬱的綠陰,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水勢低落,溪石顯露出來,這就是山間的四季景色。
8、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早晨進山,傍晚歸家,四季的景象不同,而其中的樂趣也是沒有窮盡的。
9、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譯:至於那些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樹下休息。
10、傴僂提攜,往來而絕者,滁人遊也。
譯: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領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的人們登山遊玩。
11、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譯:到溪邊去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造酒,泉水香甜美酒清洌。
12、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譯:野味野菜,雜七雜八擺放在麵前的,這是太守在舉行宴會。
13、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14、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譯:然而鳥兒隻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洲人的樂趣。
15、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遊人隻知跟著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
16、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來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三、課文理解(貫穿全文的主線是“樂”字,“醉”隻是表象,“樂”才是實質。
)1、主題:文章以極其生動地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並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抱負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心情。
2、亭的周邊環境:環滁皆山——西南諸峰——琅琊山——釀泉——醉翁亭。
3、第一段:(1)本段中點明題旨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本段中的成語:峰回路轉、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意思: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
現在的意思: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別有用心。
4、第二段:(1)寫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
(2)寫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成語: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5、第三段:(1)本段分為四層,依次是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勾畫出一幅與民同樂圖,其中“太守醉”是核心,其餘皆是陪襯,寫“醉”也是寫“樂”,“醉”是表象,“樂”是實質,一個“樂”字貫穿全文。
(2)與“傴僂提攜”意思相近的一詞“黃發垂髫”;“非絲非竹”中“絲竹”指音樂,《陋室銘》中也有相似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
(3)就地取材的有:肥魚、冽酒、山肴野蔌。
做的遊戲:投壺、下棋。
(4)寫宴飲的暢快、無拘無束: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
6、第四段:(1)“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寫出了醉罷萬歸的情景,筆調閑散,淡雅而有情致。
(2)本段緊扣一個“樂”字,以禽鳥之樂襯托遊人之樂,又以遊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曲折地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心情。
(3)“醉能同其樂”,將“醉”和“樂”統一起來,點明全文的主旨。
7、用自己的話說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詳細地理位置。
(在滁州...
醉翁亭記與嶽陽樓記
1.甲段中表示上下語意轉折的詞語是:然而 乙段中表示上下語意轉折的詞語是:然則 2.甲段中“禽鳥樂”指的是:山林之樂,語段中據悉描寫這“樂”的文字是:“樹林陰翳,鳴聲上下”.聯係全文,知“太守之樂”中“樂”指的是:與民同樂 3.聯係全文,乙段中“以物喜”中的“喜”照應前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己悲”中的“悲”照應前文的“________”. 忘了4.甲段中的“太守”是指歐陽修,他的別號是六一居士. 5.乙段中的“吾”是指我(範仲淹),乙段中與“吾”同義的代詞是“餘” 6.甲段中點明含義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猜的)乙段中點明含義主旨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矣7.簡要分析甲、乙兩段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異同. 同:先天下而後己異:甲 憂民 乙 憂國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醉翁亭記》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