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給你戀人般的享受2.拂去您全部的煩惱3.讓您享受到超貴族待遇4.讓您認識最美好的甜點
甜品店的名字及一句宣傳語用粵語念也好聽.
北方習俗 冬至,是山西民間在農曆十一月的重要節日,俗稱“冬”節。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
冬至節實質上相當於今天的春節。
後來實施夏曆。
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稱之為“亞歲”。
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
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
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現在的冬至節,仍然保留著許多曆史的遺跡。
從冬至之日起,即進入了數九寒天。
民間保留有塗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形式多種多樣。
有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
每天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盡而九九出,稱為九九消寒圖。
有的是橫十畫、堅十畫,製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
每天塗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
有畫幾個中空的格子,選好幾個字,每字必須是幾劃。
每日寫一筆,最後成為一句話,如“亭前屋後看勁柏峰骨”等語,稱為九九消寒句。
最雅致的是作九體對聯。
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各家具體采用什麼形式,往往根據主人的愛好和文化素質而定。
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
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
” 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
《中華古今注》說:“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
”曹植《冬至獻襪履表》亦有“亞歲迎樣,履長納慶”的句子。
後來,贈鞋於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於甥侄了。
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
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
送給男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
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
現在則多數是從集幣購買,形式緊跟著時代的潮流。
每逢節日,大人們總喜歡抱著小孩串門子,誇耀舅姑贈送的鞋帽。
冬至節,晉北地區的男孩子習慣玩打崗遊戲。
各持一塊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規定的成套動作,依次序擲擊瞄打。
打倒對方所立的崗時,繼續往下進行。
失敗後即與對方交換擲打。
先完成全部程序者為贏。
女孩子們則習慣踢毽子,形式也是各種各樣。
人人們往往也要湊熱鬧參加玩耍。
冬至節,舊俗也要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
先生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
然後由學董帶領學生拜先生。
山西民間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說的就是這種尊師風俗。
至今民間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
晉西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盛濃。
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
東家按傳統要設宴招待夥計,並且相互商議下一年的事宜。
今天,一些農村個體戶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共飲。
南方習俗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
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
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
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櫃床燈的後麵,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後才能烤食。
如果這時家裏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
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
吃到最後隻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還有些家庭在傍晚,用應時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
也有在這一天"曬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過,在這天的陽光下曝曬後收藏起來,留給日後有病的人煮粥吃。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
“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
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
冬至吃湯圓,象征家庭和諧、吉祥。
冬節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後,都要吃一碗“冬節丸”,潮汕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
孩子們最盼吃這碗甜丸,往往夜裏醒來都要問天亮了嗎?然而天好像要與孩子們開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節夜,囉囉長,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謠。
其實,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夜的時間最長,冬至過後,才逐漸變短。
昔時潮汕城鄉在冬至日還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備三牲祭祖和掃墓的習俗,冬至掃墓叫“過冬紙”。
人去世未滿三年,後代掃墓應在清明節“過春紙”,以後才“過冬紙”。
冬至掃墓,因為冬天少雨,陽光充足,在山野舉行祭祖較為方便,也借此郊遊,起娛樂身心作用。
冬至節,全省大部分地區習慣吃餃子,傳說冬至節吃了餃子不凍耳朵。
山區傳統是吃糕。
晉南地區興盛熬油菜根米湯喝...
語文是
語文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學好它令我們一身收益語文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好它令我們登上知識的天堂語文是遨遊書海的通道,也是我們成才的墊腳石語文是慢慢品嚐的甜品,令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語文是有趣奇妙的樂園,讓我們能在快樂閱讀中學習親,滿意敬請采納哦!謝謝
昆蟲記好詞好句
1、這時候它的顏色是紅白色,在變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換好幾回衣服的,顏色漸黑,硬度漸強,直到披上角質的甲胄,才是完全長成的甲蟲。
2、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裏的。
在許多時候,它依附在蘆葦的斷枝上,隨蘆葦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動房子,也可以說是它旅行時隨身帶的簡易房子。
3、臨近溝渠的時候,它當然就會注意到這件可喜的事情,於是就匆匆忙忙地跑過來取水邊這一點點十分寶貴的泥土。
它們不肯輕意放過這沒有濕氣的時節極為珍稀的發現。
4、在我自己的工作室裏,用大口玻璃瓶裝滿泥土,為母甲蟲做成人工的地穴,並留下一個小孔以便觀察它的動作,因此它工作的各項程序我都可以看得見。
5、目前雖然母甲蟲對家族漠不關心,但我們都不能因此而忘記它四個月來辛辛苦苦的看護,除掉蜜蜂、黃蜂、螞蟻等外來的幹涉和侵犯。
6、一會兒,它就要吃了。
沒有人教它,它也會做,像它的前輩一樣,去做一個食物的球,也去掘一個儲藏所,儲藏食物,一點不用學習,它就完全會從事它的工作。
7、你有一處建在房子裏麵的小池塘嗎?在那個小池塘裏,你可以隨時觀察水中生物生活的每一個片斷。
8、普通的蟬喜歡把卵產在幹的細枝上,它選擇最小的枝,粗細大都在枯草與鉛筆之間。
這些小枝幹,垂下的很少,常常向上翹起,並且差不多已經枯死了。
9、當然,我也曾做過這種試驗,將幹硬殼放在一個盒子裏,保持其幹燥,或早或遲,聽見盒子裏有一種尖銳的摩擦聲,這是囚徒用它們頭上和前足的耙在那裏刮牆壁,過了兩三天,似乎並沒有什麼進展。
10、這樣幾下抖動便去掉了舍腰蜂剛剛初具規模的窠巢,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麼短暫的時間裏,它的蜂巢居然已經有一個橡樹果子那樣大了,真讓人始料不及。
它們可真是一些讓人驚奇的小動物。
11、當然了,要熱心"委身於"音樂,那麼隻有縮小內部的器官,來安置樂器了。
12、然後,它會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身體騰起在空中,隻有一點固著在舊皮上,翻轉身體,使頭向下,花紋滿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張開。
13、當我考察它們的儲藏室時,我是用手斧來"開掘"的。
這個開掘用在這裏很生動。
14、這些時候,它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裏居住著的。
它很渴望衝開硬殼的甲巢,跑到日光裏來。
但它能否成功,是要依靠環境而定的。
15、自此它們各自開始管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利益了。
它們彼此之間也就不相互照應了。
...
作文我戰勝了什麼?
1、《我戰勝了恐懼》 我是一個膽小的人,特別怕黑,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
一天,爸爸媽媽有事,要晚點回來,叫我先在小店等著。
過了一會兒,媽媽來電話,叫我先回去熱飯吃。
媽媽要等許久才會回來。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片漆黑,我哆哆嗦嗦地前進著。
突然,一個黑影出現在我身後,我的腦海裏立即浮現出電影裏的恐怖場麵,有可能是壞人,我站在原地一動不敢動。
喵,原來是一隻貓。
真是一場虛驚啊。
我冒著冷汗繼續前進,一個身影出現在我的前方,手裏還拿著一個東西。
我心想:“完了,很可能是一個拐賣小孩的壞人,怎麼辦?”我緊張得雙腿發抖,趕緊跑吧,不行,我跑不過大人呀?怎麼辦?正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一個和藹的聲音傳過來:“嵐嵐,回來了。
”“你是誰啊”我小心地問了一句。
“我是王奶奶啊,我去給王爺爺打酒啊。
” 我快速跑回家,打開門,呀,真糟糕,家裏沒電。
我趕緊找蠟燭,點燃,我不敢挪動一步,隻好待在沙發上。
“呼——呼——”刮風了,窗外的樹枝嘩嘩作響,我仿佛感覺穿戶外有一個巨大的黑影,那個黑影在敲打著窗戶。
我嚇得縮在被子裏,用被子蒙住了頭。
“呼——呼呼——”風更大了,我渾身顫抖,我想:“該不會有鬼吧”我嘴裏念念有詞:“佛祖保佑!佛祖保佑!”這時,我想到了老師講過的話:“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妖魔鬼怪,全是自己嚇自己。
隻要你足夠勇敢,就不會恐懼。
” 這時,屋裏的電燈亮了,屋子裏一下子變得亮堂堂的,我的恐懼一下子沒有了。
不一會,爸爸媽媽也回來了,我把剛才的經曆給他們說了,他們哈哈大笑,說:“還算膽大,經曆了這一回,相信你的膽量就會大起來的。
” 從此以後,我的膽量果然大了許多,再也不怕黑暗了。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也不再恐懼了。
2、《我戰勝了懶惰》 懶惰是人的天性之一,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但是,隻要能夠認識它的壞處,通過自己的行動和意誌力,就能把懶惰從你的“字典”裏劃掉,用勤勞來改變你的做事方式。
以前,我是個很懶的孩子,不僅喜歡睡懶覺,而且連自己的房間都不願花時間去收拾。
走進我的房間,就算你當時多麼高興也會把眉頭皺得跟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似的:被子堆在床上,掀開被子,幾個玩具躺在裏麵;鞋子扔的東一隻,西一隻;書雜亂無章地堆放在桌子上……媽媽讓我收拾一下,可我隻是口頭答應,並不行動。
同樣,以前我在寫作文方麵也非常懶。
媽媽給我買了許多作文書,所以,老師讓寫作文時,我也懶得動腦筋,直接在作文書上抄一篇。
但是,當遇到作文書上沒有的題目時,我就傻眼了,自己編出來的作文往往句子不通順,構思不巧妙,還有錯別字。
為此,爸爸媽媽沒少批評我,可我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懶散的思想始終沒有克服。
直到有一天,媽媽和我一起去她的一個同學家玩。
媽媽的同學家也有一個和我同歲的小孩,他非常好客,立即帶我去參觀他家,當走到他的臥室裏時,我不禁吃了一驚:被子整整齊齊地疊放在床上,書也整齊地排放在書櫃裏,衣服都掛在衣櫥裏……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臥室裏雜亂無章的情景,這給我很大的觸動,都是同齡人,為什麼別人能做到的,我就做不到呢?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懶”字在作怪。
我不能再這樣懶下去了,一定要克服懶惰的思想。
回到家裏,我主動地收拾起房間來,把房間裏收拾得井井有條。
有了這一行動,我覺得隻要下決心克服懶惰還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於事我就定了一個行動計劃,每天早上早起半個小時,先聽英語,讀單詞,再認真涮牙洗臉,在學校裏積極參加各種勞動,在家裏,我還幫媽媽做了一些自己能做的家務。
通過行動徹底把一些行為上的懶給克服了。
行為上的懶解決了,思想上更不能再懶了。
當老師再布置作文時,我也不再圖省事抄作文書了,而是先仔細審題,把握寫作的要領,汲取以前閱讀過的作文的精華,充分發揮我自己的寫作潛力。
漸漸的,我寫的作文也更有新意了,從此,我再也不怕寫作文了。
懶惰,我戰勝你了!
中秋為什麼供月
富察敦崇在清末出版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
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
是時皓月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也。
”可見先人們過中秋,並不是月餅一枝獨秀。
“這一兩年,眼瞅著中國人對月餅的消化能力越來越低了。
大概和現在大家過中秋都在外麵吃飯有關係。
”沈宏非說,“酒足飯飽之後,再吃吃甜膩油重的月餅顯然不合適。
為什麼哈根達斯月餅受歡迎?因為可以當飯後甜品吃”。
可能也和這市場“隻比貴,不比好”有關,被賦予了太多文化附加值的食物,畢竟不如螃蟹那樣的天然時令尤物來得令人想念。
老話說“八月十五,菊黃蟹肥”,《紅樓夢》第38回就寫到一場中秋螃蟹宴。
史湘雲在“藕香榭”大擺螃蟹宴,賈寶玉和眾姐妹用“桂花蕊熏的綠豆麵子”洗手,坐在山坡桂花蔭下的氈子上,持蟹賞花,以“菊”和“蟹”為題賽詩行酒令。
“賈母那邊一迭聲問:‘見了什麼這樣樂,告訴我們也笑笑。
’鴛鴦等忙高聲笑回道:‘二奶奶來搶螃蟹吃,平兒惱了,抹了他主子一臉的螃蟹黃子。
主子奴才打架呢。
’”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個繡墩倚欄杆坐著,拿著釣竿釣魚。
別人給她拿來黃酒,她說:“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
”寶玉就給她端來合歡花浸的燒酒,喝high了,做了首詠菊的詩:“毫端蘊秀臨霜寫,口吃噙香對月吟。
”襯得其他人沒了顏色。
寶釵不甘下風,就做了首詩詠蟹:“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
”老辣的句子,顯出了她與黛玉之間的區別。
《紅樓夢》中鋪陳的美食很多,但場麵最大的就是這次蟹宴了。
可見食蟹對古代大戶人家來說也是個事兒,不過吃蟹的細節著墨不多,隻是用來為環境和氣氛做個烘托罷了。
王敦煌在《吃主兒》裏用了8頁紙寫他怎麼吃完一隻蟹。
螃蟹身上每個部位都有吃主兒專用的名詞,他們家吃的蟹隻分肥蟹和極肥蟹。
“隻憑手和口剝蟹,借用蟹身上的爪尖做工具,速度之快令人驚奇。
剝出的螃蟹皮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絕對不會再帶著吃不幹淨的地方,也不可能再有殘留在皮裏的肉絲。
”但是,“中秋並不是北方吃蟹最好的季節。
”王敦煌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應該是在公曆11月底12月初時候。
從前北方吃蟹講究七尖八團,因為北方水冷,蟹繁殖期早,說的是白洋澱來的‘勝芳大蟹’,早斷檔多年了,現在都成了九尖十團了。
”王敦煌說一口老北京土話,與北京大院話和北京胡同話都不太一樣,因為小時候他爸、媽下放,他是由家裏的老仆玉爺帶大的。
王敦煌的爸爸是旗人王世襄,除了研究明式家具,更是有名的“吃主兒”。
王敦煌最津津樂道的他剝蟹的本事,是在他八九歲上爸爸手把手教給他的。
“我很反對使用那‘蟹八件’,我現在牙口不好了,需要借助其中的一件工具,蟹鉗子,不過也就質量特別好的值得用用。
我給我爸爸剝蟹,嘿,5分鍾剝兩隻。
全國許多螃蟹產區早就沒野生蟹了,‘大閘蟹’已經成為河蟹的代名詞,而且價格不菲,要是會剝蟹,剝得幹淨,也對得起自己呀。
” 蘇州畫家葉放在他的朋友眼中,就是個生活在現代的古人。
每年中秋節他都是和好朋友們辦雅集。
前幾年,他買了艘古船,停在三山島附近,一到中秋都帶朋友坐“百年船”喝“百年茶”,聽“千年琴”賞“萬古月”。
有一年中秋,他做了一個叫做“花事”的雅集。
那天的菜單很養眼:“天香引(丁香花,鴨肉)、尋瑤草(代代花,猴頭菇)、點絳唇(玫瑰花,豬肉)、沉醉東風(茶花,芥藍)、梅花引(梅花,蝦仁,蝦排)、疏影(梅花,荸薺)、澡蘭香(蘭花、花,豬肉)、望湘人(竹蓀,蘆筍)、霜天小角(菊花,蟹黃,蟹膏)、杏花天影(杏花,蛋清,幹貝)解語花(百合花,藕,豬肉)、摸魚兒(玉蘭花,塘鯉魚)” 和同好一起賞花,詠花,食花。
來自葉放童年食花的記憶。
葉放生在蘇州一個名門望族,對他來說,花事雅集是發思古之幽情,也是營造新的文化意境。
他說:“我們現在的很多文化活動都有符號化的問題。
我就想重新思考,營造一種文化情境來提供文化想象,太符號化的東西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當一種文化形式或行為,被某種審美習慣所包裝的時候,情感隻能停留在經驗裏,而體驗的空間也隨之被埋沒了。
可偏偏這體驗能使你在過程中獲得感悟,在快樂中慰藉情愛,這是我們現代生活不可忽視的問題。
你看,傳統文化想象的體驗不是也可以在現代生活中進行麼?創造情境就是很好的途徑,不同的情境構成不同的文化體驗。
”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還吃各種時鮮的瓜果,鮮藕、熟菱、柿子、石榴、糖芋頭等。
不過現在我們過中秋,就是一幫好朋友一起吃一頓飯。
隨便吃什麼,可能全國各地的菜。
”南京作家韓東說,“我還不知道今年中秋節是幾號,以前還會想著吃桂花鴨。
桂花鴨正好在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但現在隨時都能吃到,也就不一定非中秋節的時候吃了。
”南京人酒後還喜歡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也就是糖桂花。
”“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中秋前後...
冬至習俗
冬至國人曆來很重視。
冬至日也稱“冬節”,由來已久,明清兩代皇帝例行在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即“冬至郊天”,儀式非常隆重。
是日,百官紛紛向皇帝進賀表,互相投送名刺祝賀。
民間,大多要在這一天改善夥食,北京地區流行一句俗語:“冬至餃子臘八粥。
”餃子的形狀像元寶,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吉祥意思。
也有說“冬至餛飩臘八粥”的,據說吃肉餛飩能保住元氣,抵禦嚴寒。
而在高寒地區,則流行冬至日吃肉,有道是“冬至不吃肉,凍掉腳指頭”,因此,不管窮家富戶,這一日都要煮肉吃,並以肉食饋贈親友,也是為了禦寒和養生。
所以冬至成為大人孩子們企盼的節日。
滿族人則借冬至日消災祈福,一般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親戚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磨刀殺豬,開始祭拜“祖宗杆子”,儀式並不繁瑣,有原始圖騰崇拜的痕跡。
通常在大門的東南角矗立一高旗杆,頂端為葫蘆形,稍下放一方形筐,內盛碎豬腸和豬腔骨拌的米飯,用以祭祀烏鴉,據說烏鴉是滿族古老氏族的圖騰。
祭祀完畢,親朋圍坐共吃俗稱“神餘”的“白肉”以此求得祖宗的保佑和神靈的庇護。
不僅如此,圍繞著冬至還衍生出很多有趣的習俗,有的甚至流傳至今。
在傳統的農曆中,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民間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
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
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
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
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
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
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民間還流行“九九歌”,這首歌由於地域不同,風俗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版本。
北京地區廣泛傳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堤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內蒙古的邊遠鄉村裏,則唱成:“一九二九呀門叫狗,三九四九凍死狗,五九六九消井口,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而在河北的蔚縣地區則流傳“一九二九呀門叫狗,三九四九凍破碌碡,五九六九開門大走,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這些微妙的變化,反映了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條件和生活習俗。
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數九以後,三九四九天氣最冷,此後日漸變暖,寒氣漸消,溫暖的春天一步步走近。
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有的老人常常在冬至數九時念叨:“數九是數暖呢!”年輕人往往不理解,其實從節氣上講,冬至的到來,標誌著陰冷的寒氣達到極盛,氣候的發展也遵循辯證規律,盛極而衰,溫暖的陽氣已經開始悄悄萌芽,三九四九的極冷是冬天最後的淫威,此後冬天便逐漸地向春天繳械,你看,九九還沒數完,河已開,雁歸來,春天正向人們頻頻招手呢。
話雖這麼說,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盡管冬天步入尾聲、春天指日可待,然而距離春天畢竟還有一段時日,於是入九以後,人們更注重的是消寒和養生。
民間往往在逢九日飲酒消寒,席間慣擺九碟九碗,為了體麵成桌者用“花九件”席,取九九消寒之意。
中老年人往往在這個時候進行飲食調養,為的是度過嚴冬和來年少生疾病。
因為,冬季人的免疫機能下降,容易患病,適當進補對恢複體力和提高抗病能力有積極作用,體弱的人不妨試著喝點山藥羊肉湯等,可以提高禦寒能力。
當然,適當的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日。
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赤道以北的地區白晝最短,夜最長,並以這一天為分水嶺,白天逐漸增長,黑夜逐漸變短,直至第二年的夏至。
這一規律周而複始,歲月就在這種變化中悄悄流逝。
北方習俗 冬至,是山西民間在農曆十一月的重要節日,俗稱“冬”節。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
冬至節實質上相當於今天的春節。
後來實施夏曆。
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稱之為“亞歲”。
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
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
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現在的冬至節,仍然保留著許多曆史的遺跡。
從冬至之日起,即進入了數九寒天。
民間保留有塗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形式多種多樣。
有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
每天用紅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