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中虛實結合的句子有: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富哦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虛實結合屬於表現手法中的一種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虛實結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
陋室銘虛實結合的句子
《陋室銘》中虛實結合的句子有:1.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解釋1. 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2. 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富哦經。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虛實結合虛實結合屬於表現手法中的一種表現手法。
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
虛實結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
《陋室銘》中.本文實虛相映的句子是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引入正題,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後的陋室歌頌功德埋下了伏筆。
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淺,隻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居處雖然簡陋,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
此種借力打力之技,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
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似有些突兀,但回頭一看,卻又渾然一體,因為上麵的對比句恰好為這句的引論鋪下了基礎。
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複思考的,絕不是一時的靈感衝動。
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接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與反複推敲了。
二、(4—7句): 這幾句寫陋室環境與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完全是作者對於道德品質高尚之士的生活總結。
在前麵幾句的生花妙筆明了作者的誌趣後,讀者的思緒也進入了佳境,此時明理,讀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
他以苔痕上階綠的淡雅之色,隱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馬上以青色入簾青的生機盎然點明恬淡中充滿生機的仙活生活狀態,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交朋識友,皆是同道高潔之士,撫琴研經,生活從容多滋味。
遠離嘈雜的音樂,遠離傷神的公務,這種閑暇的生活實在讓人羨慕。
這種既像隱士,又存在塵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羨慕的,也是凡夫俗子們向往的。
通過這幾句的描寫,我們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畫卷,表達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注:第六句為正麵描寫,看出作者從容淡定;第七句為反麵描寫,寫出作者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作者借這南陽的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諸葛亮與楊雄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這二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
實際上劉禹錫這樣寫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閑居隆中草廬以待明主出山。
而揚雄呢?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
劉禹錫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的意思。
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誌向吧。
這結合劉禹錫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三、(8—9句): 結句引用“孔子雲: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說明陋室“不陋”。
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
用聖人肯定的操守來規範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
這樣的結句,不說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
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聖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可以說,這篇短文表現的主題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甘於淡泊、不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汙的高潔清峻的品格。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從立意看,《陋室銘》以襯托手法托物言誌。
並以反向立意的方式,隻字不提陋室之"陋",隻寫陋室"不陋"的一麵,而"不陋"是因為"德馨",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
全文81字,可說是字字寫陋,又字字透著不陋。
開篇16字,為全文寫不陋奠定了基調。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從表麵看來,“仙”與“龍”是為山、水增色彩,實則是喻陋室之主。
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卻那般富有充實:“鴻儒”、“金經”、“素琴”,不單從交往、學習、愉悅幾方麵描寫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鴻、金、素”三字內涵之豐富,也是與陋無緣的。
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氣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祿(無案牘之勞形),也不是榮華富貴(無絲竹之亂耳),而是心之潔,趣之雅,德之馨。
作者將其陋室比作“諸葛廬”、“子雲亭”,我們說這不但不過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貧樂道”之心,所以說“何陋之有”。
這篇銘文運用托物言誌的表現方法,通過讚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寫陋室的詞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也讓人體會不到一點“...
90條名言名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14、高岸為穀,深穀為陵。
(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裏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係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係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醜)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9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
八上語文文言文原文
一、原文、譯文【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譯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成為靈異了。
這是簡陋的屋子,隻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裏。
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
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玄亭。
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二、文學常識積累1、作者劉禹錫(772——842),作 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
世稱劉賓客。
有《劉禹錫集》。
2、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
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生字讀音。
馨(xin) 鴻儒(rú) 調(tiáo)素琴 案牘(dú)四、重點字詞解釋。
1、①有仙則名(出名)(名詞作動詞) ②有龍則靈(顯靈)(形容詞作動詞)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這。
【惟】隻 【德馨】香氣。
這裏指品德高尚3、鴻儒 【鴻儒(rú)】博學的人。
【鴻,大】。
【儒,舊指讀書人】。
4、【白丁】平民。
這裏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5、【調】調弄、彈琴。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6、【金經】指佛經。
7、絲竹:管弦樂器,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8、【案牘(dú)】官府的公文。
【勞形】使身體勞累。
形,形體,身體。
9、何陋之有? 何:什麼。
五一詞多義。
之:①無絲竹之亂耳(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②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無實義)③水陸草木之花(的) 六、古今異義。
1、談笑有鴻儒 鴻:古義:大 今義:鴻雁①可以調素琴(調弄、彈奏)②宜乎眾矣(應當)七、課文理解 內容梳理 、內容及寫法理解一、內容梳理1、【用“//”給文章劃分層次並概括層意】。
答:……惟吾德馨//……無案牘之勞形//…何陋之有。
一層:點明全文主旨,說明“陋室”不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二層:寫居室環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達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三層:總結全文,點明“陋室不陋”。
2、文章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誌的。
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作者不慕榮利、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文章采用了托物言誌的寫法。
作者以陋室自比,借陋室不尋常的居住環境,來表現主人高潔的情操和不俗的雅趣。
文章寫陋室時,融情、理、事、人、景、物為一體,運用比喻、襯托、類比等多種藝術手法,使文章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語言上則大量運用駢句,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意蘊和美,讀來琅琅上口,令人叫絕。
二、【寫作特色】。
(1)夾敘夾議 (2)運用類比 開頭運用類比立論,概括全文主旨。
(3)首尾呼應 (4)運用駢句,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意蘊和美,雙句為主,多是偶句三、【內容分析】: 1.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2.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陋室”二字扣題。
“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強語氣。
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3.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麼? 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4.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麼?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高雅。
5.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麼?寫室中事。
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這兩句寫什麼? 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誌趣和抱負。
7.“孔子雲: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九、內容填空、填空題。
理解性默寫”(1)一層,點明全文主旨1、本文開頭以比喻起興,以虛襯實,引出主旨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3、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類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靈”的性質。
4、《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統領全文點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全文主旨句】(統領全文的一句是什麼?)(點題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統領全篇並點明主旨的詞語是:德馨)。
(2)二層:寫居室環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1、文章描寫陋室是從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麵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見...
高考語文 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 [知識要點] 文學常識比較零碎,在學習和複習的時候需要整理一下。
一古典文學 (一)春秋時期 《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由孔子編輯。
分風、雅、頌三個組成部分,使用賦、比、興的手法。
《伐檀》《碩鼠》 《論語》,記載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和行動,由孔子的弟子編纂。
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六則 《侍坐》 《季氏將伐顓臾》《荷 丈人》 《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比較詳細的編年史,記載了春秋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麵的大事,相傳是左秋明所作。
《曹劌論戰》《 之戰》 (二)戰國時期 《莊子》,莊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學派著作。
《庖丁解牛》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言行,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孟子(約前372~約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齊桓晉文之事》《魚我所欲也》《莊暴見孟子》 《荀子》,作者荀況,戰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勸學》 《韓非子》,韓非和後人所作,法家的作品。
韓非,荀子的學生。
《扁鵲見蔡桓公》《智子疑鄰》《五蠹》 《呂氏春秋》,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輯而成,雜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
《察今》《察傳》 《列子》,相傳是戰國時列禦寇所作。
《愚公移山》 《戰國策》,記載戰國時代各國遊說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漢劉向整理而成,共33篇。
《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馮諼客孟嚐君》《荊軻刺秦王》 《楚辭》,西漢劉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彙集而成,共17篇。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年),楚國浪漫主義愛國詩人,《離騷》為代表作。
《涉江》 (三)漢朝 賈誼,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
《過秦論》《論積貯疏》 《淮南子》,西漢劉安及其門客編輯,為雜家著作。
《塞翁失馬》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曆史。
作者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西漢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繼承父業任太史令。
《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屈原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 《漢書》,紀傳體史書,東漢史學家班固受詔編寫,未完,死於獄中,後由班昭、班彪等完成。
《蘇武》 《孔雀東南飛》,是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大約產生於漢代末,最早見於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台新詠》。
《孔雀東南飛》 (四)魏晉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 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軍事家。
《出師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詩人,曹操的第三子。
《七步詩》 《搜神記》,筆記體誌怪小說,作者是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幹寶。
《幹將莫邪》 陶淵明(365~427年),東晉詩人,字元亮(一說字潛,字淵明),存留120多首詩,其中20多首田園詩,開辟五言詩的新境界。
《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 《水經注》,作者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水經》是古代一部記我國河流水道的書,酈道元為之作注。
《三峽》 《後漢書》,南朝史學家範曄所著,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
《張衡傳》 丘遲,南朝齊、梁間的文學家。
《與陳伯之書》 《木蘭詩》,民間敘事詩,北朝樂府民歌中最傑出的作品。
《木蘭詩》 吳均,南朝人。
《與朱元思書》 (五)唐朝 唐初文壇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之渙,詩人,歌詠邊塞的詩歌最著名。
《涼州詞》《登鸛鵲樓》 孟浩然,擅長山水田園詩,與王維並稱"王孟"。
《春曉》《過故人莊》 王昌齡,擅長七絕,主要寫邊塞詩和宮怨詩。
《芙蓉樓送辛漸》 王維,字摩詰,曾官至尚書右丞,故世人稱"王右丞",其詩有詩、畫、音樂合一的特色。
《觀獵》《鳥鳴澗》《送元二使至安西》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其詩想象豐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語言瑰麗活潑,擅長樂府和絕句,許多詩成為千古絕唱。
存詩近千首。
《夜靜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望天門山》《秋浦歌》《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傑出現實主義詩人。
曾任工部員外郎,後世稱為"杜工部"。
其詩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語言準確,存詩1400多首。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江畔獨步尋花》《江南逢李龜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唐現實主義詩人。
其詩深刻反映現實,反映民眾的疾苦,感情充沛,語言通俗,雅俗共賞。
存詩近3000首。
《錢塘湖春行》《憶江南》《賣炭翁》《琵琶行(並序)》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稱韓昌黎,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
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恢複古代樸實文風,留下大量文情並茂的文章。
《馬說》《師說》《原毀》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解(xie)州人。
積極提倡古文運動,寫出大量優秀散文、遊記、寓言、詩歌等作品。
《小石潭記》《童區寄傳》...
請教戰爭的名言名句!
和平是一座地獄----小喬治*巴頓一盎司的成功,需付一加侖的鮮血---小喬治*巴頓隻有先會飛,才能擁有一副翱翔的翅膀---以色列傘兵我來了,我看見了,我贏了---愷撒上下同欲者勝---孫武你還可以去搜索“抗日將士60條決死宣言”
陋室銘裏從反麵虛寫室中生活的句子
陋室銘 唐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其中一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陋室銘中描寫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陋室銘中描寫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拓展1、原文《 陋室銘》 劉禹錫 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 何陋之有?2、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
這是簡陋的房子,隻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
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3、作品概述《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劉禹錫著。
“銘”本是古代刻於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敘述生平事跡的一些讚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於歌功頌德與昭申鑒戒。
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由於這種文體獨特的曆史淵源,使這種文體具有篇製短小、文字簡約、寓意深刻等特點。
根據古文體的分類, “銘”是應用文。
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題意,即對陋室描述,通過陋室對論語進行歌頌。
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破迷開悟,引人入聖,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
托物言誌,以此闡明作者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
這一點與《愛蓮說》頗為相似。
此處陋室是劉禹錫於長慶四年任和州刺史時所建。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陋室銘虛實結合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