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都是逼出來的。
02.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對你簡單。
03.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
04.懷才和懷孕一樣,時間長了都能看得出來。
05.過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現在酒逢千杯知己少。
06.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止就是進步。
07.人生兩大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誌。
08.人生和愛情一樣,錯過了愛情就錯過了人生。
09.天下有錢人終成眷屬。
10.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成功,需要敵人
易中天文章《看不懂的中國人》
《看不懂的中國人》 易中天中國人的事最不好講。
比如腐敗。
中國人喜歡腐敗嗎?當然不喜歡。
提起腐敗,中國人沒有不咬牙切齒痛心疾首恨之入骨的。
就連那些行賄受賄者,也未必當真喜歡腐敗。
如果不受賄即可財源滾滾,他為什麼要冒丟官下獄的風險?如果不行賄就能通行無阻,他又為什麼要拿自己的錢送人? 多數人是不喜歡腐敗的。
但他們又離不開腐敗。
事實上許多中國人一旦自己有事,首先想到的便是拉關係走後門請客送禮。
如果所有的官員都當真既不吃請也不收禮,恐怕不少人就會悵然若失,心裏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的事到底辦不辦得成。
所以,不反腐敗是不行的,反得太厲害怕也不行。
最好是留一條尾巴,限製在吃一兩頓飯和收一兩條煙的範圍內,則皆大歡喜。
你說這都是逼出來的?也未必。
比如公款吃喝,是大家都反對,都憎惡的。
但如果你請那從未參加過的人一起來吃,則多半會欣然前往,且麵有得色。
可見他反對的並不是公款吃喝,而是別人有份自己卻沒有。
因為自己沒有份,便隻好連公款吃喝一起反對。
顯然,不是中國人說一套做一套,也不是中國人當前一套背後一套,而是為人處世的原則或法則太多,又往往互相矛盾。
老祖宗留下了不少遺訓,這些遺訓常常都是要打架的。
比方說,老祖宗諄諄教導我們,一個人,應該“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同時又會告誡我們“少管閑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那麼,我們是管還是不管?哈!這你就不懂了。
管不管,要看那事是不是“閑事”。
如果是閑事,就不該管;不是閑事,就該管。
所以,見義勇為是對的,袖手旁觀也是對的。
中國有句老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就是說,有理沒理,不光看講不講得出道理來,還要看你是“公”是“婆”。
這樣一來,研究中國人“國民性”或“民族性”的人就麻煩了,他實在想不出該用哪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來概括中國人。
比方說,中國人耿直卻又圓滑,坦誠卻又世故,多疑卻又輕信,古板卻又靈活,講實惠卻又重義氣,尚禮儀卻又少公德,主中庸卻又走極端,美節儉卻又喜排場,守古法卻又趕時髦,知足常樂卻又夢想暴發,燒香算命卻又無宗教感,愛抱團兒卻又好窩裏鬥,愛挑刺兒卻又會打圓場,不愛管閑事卻又愛說閑話,懂得“隻爭朝夕”的道理卻又主張“慢慢來 ”,等等,等等。
結果,中國地大物博、曆史悠久,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在世界曆史上最早“先富起來”,卻又最終弄得“一窮二白”,因為“落後”而“挨打 ”。
總之,中國人是不大容易看懂的。
豈但外國人“看不懂”,便是中國人自己,也不一定“說得清”。
其實,就連“說不清”也是不對的。
如果你用“說不清”三個字來概括中國人,保準有人立馬表示反對:說不清?怎麼說不清?我就說得清。
然後,他會一五一十地說將起來,而且說得頭頭是道,說得旁邊的人直點頭。
可是,點頭又怎麼樣呢?他聽張三講的時候會點頭,聽李四講的時候也會點頭,因為張三李四講的都對。
但你要以為張三李四觀點一致,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們的說法很可能正好相反—張三講的是“公理”,而李四講的是“婆理”。
何況在中國,點頭並不一定表示讚同(當然也不一定表示不讚同)。
它可能是表示在傾聽,或者表示禮貌,甚至隻不過習慣動作而已。
中國人的事兒,實在是麻煩。
就說吃飯。
中國人是最愛請客吃飯的。
南方北方,都一樣。
但如何吃,吃什麼,卻不大相同。
北方人請客吃飯,總是整一桌子菜,盤子疊盤子碗摞碗。
那些菜,往往也都很實在,整個的雞整個的鴨,整個的豬腿或羊腿,總之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南方的盤子就要小得多,菜的分量也少很多,幾乎一筷子就可以夾完,但花色品種則比較豐富,一隻雞可以做好幾種菜,一條魚也可以兩吃或者三吃。
於是北方人就瞧不起南方人了,認為他們小氣。
南方人也看不上北方人,認為他們傻氣。
最好玩的是,他們都認為對方虛偽。
北方人說,弄那麼一點點菜,讓人不敢下筷子,這是請的哪門子客?虛情假意吧?南方人則說,明明吃不完,還要不停地上菜,這是讓人吃還是讓人看?虛張聲勢嘛!那麼到底誰虛偽?其實誰也不虛偽。
北方人認為,既然誠心誠意請人家吃飯,就得讓人能夠放開肚皮吃,這樣才實在。
南方人則認為,實實在在地待人,就用不著鋪張浪費。
菜嘛,夠吃就行,弄那麼多幹什麼?如果是自己家裏人吃飯,有這麼擺譜的嗎?沒有吧?再說,弄那麼多菜,豈不把人家當成了飯桶?還是能吃多少弄多少的好。
這可真是“南轅北轍”,猴吃麻花兒—滿擰。
結果,他們雖然都很實在,卻又都被認為是虛偽。
你看,同樣是中國人,南方北方就大不一樣。
中國人,是不是很難說得清?
易中天品三國中寫曹操的段落摘抄有哪些?
1. 曹操打了敗仗檢討自己,打了勝仗感謝別人。
這揚人責己的作風,對於失敗,會檢討自己的錯誤,這是曹操作為領袖有擔當,大氣的地方。
2. 曹操心裏非常清楚一點,就是道德的底線必須堅守,如果你不堅守道德的底線,結果是滿朝都是小人,這是曹操要表揚和肯定陳群的原因,就是陳群你堅守道德的底線,你批評作風不正派、行為不檢點的人這是對的!但是曹操還明白另一個道理,就是i不能糾纏雞毛蒜皮,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是有缺點、有錯誤、有毛病,所以這個事情也不能做。
所以曹操的這個做法不是和稀泥,也不是搞平衡,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也不是我們一般人理解的所謂中庸之道,而應該說是得中庸之精髓。
中庸精髓講什麼?講”又經有權“就是有些東西是常規的,有些東西是權宜的,不能認準一個死理。
3. 賈詡勸先勸張秀勿打,因一開始張秀用精銳部隊打曹操的精銳部隊,論用兵不如曹操,所以大敗。
而後又追擊,因為曹操有機會贏卻不攻打,必是大後方出了問題,於是留下斷後軍隊就不是張秀的對手了,於是大勝。
易中天品三國中寫曹操的段落摘抄
曹操打了敗仗檢討自己,打了勝仗感謝別人。
這揚人責己的作風,對於失敗,會檢討自己的錯誤,這是曹操作為領袖有擔當,大氣的地方。
曹操心裏非常清楚一點,就是道德的底線必須堅守,如果你不堅守道德的底線,結果是滿朝都是小人,這是曹操要表揚和肯定陳群的原因,就是陳群你堅守道德的底線,你批評作風不正派、行為不檢點的人這是對的! 但是曹操還明白另一個道理,就是i不能糾纏雞毛蒜皮,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是有缺點、有錯誤、有毛病,所以這個事情也不能做。
所以曹操的這個做法不是和稀泥,也不是搞平衡,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也不是我們一般人理解的所謂中庸之道,而應該說是得中庸之精髓。
中庸精髓講什麼?講”又經有權“就是有些東西是常規的,有些東西是權宜的,不能認準一個死理。
賈詡勸先勸張秀勿打,因一開始張秀用精銳部隊打曹操的精銳部隊,論用兵不如曹操,所以大敗。
而後又追擊,因為曹操有機會贏卻不攻打,必是大後方出了問題,於是留下斷後軍隊就不是張秀的對手了,於是大勝。
...
孔子的理想為什麼不能實現 易中天
答:一個字就是“仁”,這是孔子理想具體內容的直接體現,以下是有關孔子思想的資料,希望對你有用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複禮”,就是說要克製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製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麵. 例如,我們現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講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長久影響中國社會的倫理思想體係聯係起來,那怎麼能讓它有個根基呢?“尊重他人”(“愛他人”)這樣的道德觀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學”相聯係的.如果我們拋棄了孔子的“仁學”理論,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於人”,提倡什麼“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那麼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嗎?你能真正地愛護別人嗎?所以任何對人們的社會規範的具體要求它都必須有—套倫理學理論作支撐,而這套倫理學理論又是內傳統積累而成的. 這裏不能全麵的討淪儒家的倫理問題,它無疑有許多方麵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內容“愛人”思想無論如何是我們今天仍應繼承和發揮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釋為“愛人”,是基於“親親”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話說:“仁音,人也,親親為大.” 《論語.學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愛人”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從愛自己的親人出發,是愛人的基礎,但是“為仁”不是僅止在“親親”上,而必須“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作為“為仁”的準則.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廣到整個社會,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克已複禮曰仁,—日克已複禮,大下歸仁.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認為,對“克己複禮”的解釋常有誤.(我自已過去的解釋也不正確.)對“克己複禮”的解釋,往往把“克己”與“複禮”解釋為平列的兩個相對的方麵,我認為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謂“克己複禮”是說,在“克己”基礎上的“複禮”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內在品質,“克己”是要靠人對自身內在品質(即“愛人”的品德)的自覺:“禮”是人的行為的外在的禮儀規範,它的作用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禮之用,和為貴”.要人們遵守禮儀規範必須是自覺的才有意義,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對“仁”和“禮”的關係,孔子有非常明確的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雲禮雲,玉帛乎哉!樂雲樂雲,鍾鼓乎哉!”因此,我們可以說,孔子認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內在自覺性.有了“求仁”的內在自覺性,“我欲仁,斯仁至矣”,並實踐於日用倫常之中,這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了.“極高明”要求我們尋求倫理體係中的終極理念,“道中庸”要求我們把它實踐於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極高明”是分不開的.哪怕是尋求最低限度的倫理觀念的“認同”,也是和某種倫理體係的終極理念有著密切的聯係的.如果說,孔子的“仁學”充分討論了“仁”和“人”(人道)的關係,還沒有來得及去充分討論“仁”與“天”(天道)的關係,那麼孟子在後一方麵發揮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說:“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 人心本仁,與“天心”本是相通的.對此朱烹說得更明白,他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己矣.” 此則從“天心”本“仁”,而說“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與“天心”實是相貫通的,因此儒家的倫理學說實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學之上,故《中庸》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儒家這一“天人合一”思想無疑有其特殊的倫理意義,而貢獻於人類社會. 但是,如果我們把曾經支持中國兩千多年有關作人的道理的“仁學”(“仁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作為反動思想批判掉了,那麼我們的社會如何不混亂,如何還能不發生“精神危機”呢?從這裏看,對待傳統的倫理思想,我們隻能繼承它、發展它,使之適合現今社會生活之要求,決不能拋棄它,而另外建立與之對立的“鬥爭哲學”.當然,在我們繼承“傳統”的同時,不僅應使“傳統”得到發展與更新,要“日日新,又日新”(這也是中國的傳統),而且還應充分吸收一切適應我們社會發展要求的其他民族的倫理美德.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什麼
諸子百家的含義: 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
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
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許多學派紛呈,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百家爭鳴時期。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誌》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後的《隋書·經籍誌》《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
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
歸納而言隻有10家被發展成學派。
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
漢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曆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係,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麵。
幾經周折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時期全麵上位;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
史家論述: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引述了司馬談(司馬遷之父)對學術流派的見解,司馬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總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東漢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呂思勉認為“術數”、“方技”、“兵書”三略,亦可稱為先秦諸子,可算為十二家。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複“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
據史記所說,他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
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也被稱為“聖人”。
孔子周遊列國,先後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
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負,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
自此以後,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
其一生主要貢獻在於,奠定了教育的基礎,他在政治上采取保守主義,主張恢複西周禮樂製度;但在教育上倡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些開明的啟發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對於思想領域的開創性見解間接的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這一文化鼎盛現象的形成。
五年後,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及後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是孔子的“言行錄”,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是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
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他是孔子的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也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
孟子在母親的教育下,用功讀書,學成以後以孔子的繼承者自任,招收弟子,並且遊曆列國,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
雖然受到了尊敬跟禮遇,可是因為被認為思想保守,不合當時潮流,又沒有得到重用,隻有滕文公曾經試圖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到了晚年,孟子回鄉講學,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醜等,從事著書的工作,寫成了“孟子”七篇。
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孫醜、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以及盡心。
由於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兩篇,因此全書共有十四卷。
孟子的言論和事跡差不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
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今山西安澤)人,生於...
平凡的世界經典語錄
1、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2、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
3、生命裏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4、錢當然很重要,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嚐不為錢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覺得,人活這一輩子,還應該有些另外的什麼才對……5、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
6、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7、人和社會,一切鬥爭的總結局也許都是中庸而已。
與其認真,不如隨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有錢就尋一醉,無錢就尋一睡,與過無爭,隨遇而安。
8、命運總是不如人願。
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
9、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10、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於我們實際得到了什麼;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
11、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12、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過多的報酬和寵愛,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麵對著現實。
13、無論精神多麼獨立的人,感情卻總是在尋找一種依附,尋找一種歸宿。
14、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
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淪!!15、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滿泥濘!16、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
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17、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恒的痛苦,也沒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
18、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19、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20、既要腳踏實地於現實生活,又要不時跳出現實到理想的高台上張望一眼。
在精神世界裏建立起一套豐滿的體係,引領我們不迷失不懈怠。
待我們一覺醒來,跌落在現實中的時候,可以毫無怨言地勇敢地承擔起生活重擔。
這是孫少平教給我的道理。
隻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做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
要做到這一點,路還好長。
還有好多呢,這些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也可喜歡了,我買了本書,我當年高考的時候就是這本書的內容激勵了我,雖然有了電視劇,但我還是覺得書比較經典!你也可以買本書,珍藏下!
楊朱,老子,莊子的思想有什麼不同
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大,也很奇怪。
首先不知道你在哪裏看到道家所謂的三段分法?聽起來很新奇。
對於先秦諸字的研究一定要慎重,現在的很多學者研究先秦文化不是走所謂的疑古考據一路,就是喜歡提出一些奇談怪想,搏取大家的眼球。
這裏隻能提出幾個基本的意見,算是對樓主所提出的一係列問題的回答:1、先秦思想儒道並不分家,中國思想的最初雛形來源於黃帝,說的主觀點就是出自《易》,先秦諸子的所有流派思想幾乎都離不開《易》的影子。
這裏的《易》不是《易經》,而是從八卦到《連山》、《歸藏》而後一直到周文王作《周易》一係列積累起來的學問。
包括儒家最純正的正宗學問到在《周易。
係辭傳》裏。
2、所謂的道家思想的初步雛形,古來最正宗的公認依據是老子著的《老子》(唐代後一般稱道德經),根據現代考古學的證據,本書最晚的成書時間也在戰國中期以前(湖北荊州古墓),而且根據出土的竹簡和現代版本對比,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排除了偽作的可能。
3、莊子是戰國中期宋人(出自《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索隱引劉向《別錄》),其主要代表思想都在《莊子》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自古基本認定莊子原篇,外篇、雜篇爭議較大),所以《莊子》最早成書時間也必然是戰國中晚期。
4、楊朱,戰國時期人,生卒不可考,但是根據《列子》中《楊朱篇》以及莊子、孟子、墨子等的一些著作中,大概可以判斷在公元前479-289之間(依據墨子和孟子生卒推斷),其沒有著作留世,成係統的思想都是來自於《列子》,而《列子》現在比較認同是魏晉時期成書。
所以,從上麵可以看出,所謂老子莊子繼承楊朱思想,肯定是非常不妥當的,除非有重大的考古發現能推翻上麵的證據。
不然就算是《老子》成書是戰國中期以前,寫出來的時候也很楊朱出生的年代差不多,怎麼可能是楊朱思想的繼承。
而且根據1、的解釋,老黃思想其實是最正統的中國上古思想,即使不是全部,也是最正統的繼承,所以說是戰國以後根據楊朱思想的繼承,實在是不敢苟同。
最後,樓主不知道在哪裏看的“道”就是原則和規律?這種說法是極不負責任的。
“道”是什麼?這個問題中國學術界爭論了數千年,甚至把佛家都拉進來,也沒得出個公認的定義。
隨便挑一句,《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是規則和原則,還會是“非常道”嗎? 老子學說個人認為重點在講天人之道,正因為是天人之道,其中包含的東西太多了,政治、軍事、文化、科學等可以用〈老子〉加以解釋。
〈老子〉是道家的綱領性、概括性學說,自古以來注家上百,各人看了有各人的看法和領悟,不好下定論。
莊子學說主要在講天人之道的應用,而且側重點在人道。
特別是出世入世的應用上,也是含蓋廣博。
楊朱的學說,最著名的就是:“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摘自〈列子。
楊朱〉) PS:不是不願意多寫幫樓主答疑,實在樓主這個問題問的太大,不負責的在百科或哪本書上抄一個某學者對老子、莊子、楊朱思想的總結,總覺得有失嚴謹,希望樓主能自己親讀子書,或者多看經典正統的學家著作,且莫對現今一些“疑古”、“求異”的學說影響。
論語是一部()體的著作,記錄了()的言行,他是()家創始人.央視...
蠻快咯、絕對正確.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記錄了( 孔子 )的言行,他是( 儒)家創始人.央視的百家講壇欄目中,( 於丹 )教授解讀了這部書.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言必信,行必果.)禮記是四書五經中的一部,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希望我的回答使你滿意.
求一篇《論語》讀後感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語》,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最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觸頗多,於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麵,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
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這就是於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啟迪。
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
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
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絕對值得思考。
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
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
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
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