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曆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曆,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係,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禦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麵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麵。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彩,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的來曆與關於元宵節的故事
來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日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點彩燈來曆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
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
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
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禦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
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麵準備投井。
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
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的傳說和家人見麵,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
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
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
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
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
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
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
”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
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
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
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
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
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彩,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
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
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
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
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所以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的來曆簡短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曆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曆,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
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
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
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
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展開
元宵節的來曆作文,300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日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 元宵節美食——元宵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曆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
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回答者: hang6815 | 四級 | 2011-2-14 13:11 (一) 雨,好像是千萬支魔指,好像是千萬條琴弦,彈出了千變萬化的聲音。
春雨柔軟,夏雨粗獷,秋雨蒼涼,冬雨肅殺;因季節變化,情調各異。
但是,雨色一樣美麗,雨聲一樣動聽。
在圖畫音樂和詩歌裏,有許多描寫雨的佳作。
線條色彩和音樂旋律,空靈剔透。
輕細的雨花,像飄忽的霧,白茫茫的,輕吻著人的臉,微微覺著癢;又輕輕濡濕著衣裳。
雨傘仿佛是風帆,在雨色蒙溕中載浮載沉;也像一隻隻大翅膀,東南西北,無邊無垠,因風四處飄航。
沉默的雨,無聲勝有聲;逗人的雨,真叫人喜悅。
可以不必穿雨衣,在戶外躑躅漫步,雨似蜜似酒,滋潤著心靈。
——這夢幻似的雨,這奇異的雨,夢幻似的教人幻想。
記得杏花春雨的江南,雨點敲打著船蓬,雨中也有梨花的幽香。
記得西湖的夏雨,元氣淋漓,滿湖荷葉被打的篤篤地響。
記得天目山的秋雨,重霧深鎖,萬木蕭蕭,撐天的鬆柏經雨洗滌,顯得格外蒼勁。
記得富春江的冬雨,如泣如訴,兩岸茅屋炊煙陰陰沉沉,像一幅染濕了的鉛筆畫。
細雨微風的夜,適宜讀詩和散文。
狂風暴雨的夜,則宜恐怖神怪小說。
要不然,便邀幾位知己,泡幾杯濃茶,買一包花生米,點上一支洋燭,又當另有一番情趣。
風雨更宜懷人,懷人常不寐;一聲風一聲雨,都似離人低訴。
那年夏天,和友人在春秋閣小坐。
那時候,菱角已經成熟,蓮池潭上,鄉人駕著小船,忙於采摘;天空的白雲,和水麵的白鷺相映成趣。
陣雨驟來,如萬馬奔騰;半屏山忽然不見了,隻有密密的雨,密密地替蓮池掛上了珠簾。
陣雨裏,那些采菱角的船,依然從容地遊移搖蕩。
船上的人連蓑衣也不穿。
台灣南部雨量不多。
尤其是高雄,灰土漫天;樹枝樹葉上厚墩墩地堆積著塵埃,經陣雨一淋,蒼翠碧綠,煥然一新。
雨後的壽山,嫵媚地俯視默默的愛河;銀鱗似的水波也被青青的山染綠了。
河堤上,那一排水泥柱上,那一排路燈的瓷罩,白玉球似的鑲嵌在山水之間,依稀是西湖的景色。
“春雨樓頭尺八蕭,何時歸看浙江潮?”(二) 我的媽媽 我的的媽媽今年三十四歲了,看起來還不老。
瓜子臉上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個子,身材不胖也不瘦。
媽媽很愛我更重視我的學習。
前段時間蓋倫英語老師告訴我們有一個全國英語比賽,希望我們能積極參加,展示一下自己。
我報名參加了英語歌曲比賽。
大那以後,媽媽開始上網找歌曲,鎖定歌曲後媽媽先自己學唱,每天哼哼呀呀的,唱會了以後開始教我。
媽媽給我選的歌曲是《揮著翅膀的女孩》的英文版。
那時候又正處在期末複習階段,馬上要考試了,媽媽在不耽誤我複習的情況下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幫我練習唱歌,糾正我的發音。
工夫不付有心人,我順利地通過了體育場分校的初賽,錦州市的複賽,進入了遼中賽區的決賽,如果遼中賽區能夠取上就能進入全國總決賽了,那是我盼望以久的。
媽媽非常孝敬父母。
有一次,奶奶生病了,輕微腦血栓住進了醫院。
這可把媽媽急壞了,她每天在醫院護理奶奶,給她洗臉、幫助她練習走路,忙...
說說元宵節的來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隋書·音樂誌》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裏,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起源,關於元宵節的傳說或故事
元宵節的來曆 春節剛過,神州大地還到處彌漫著過年時歡樂的氣息,人們餘興尚濃。
到了正月十五夜,天邊明月升起,地上燈火輝煌,早春的夜晚雖然寒風料峭,而複蘇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溫馨的氣象。
城鄉各地懸燈結彩,歌舞遊樂,做湯圓,放煙火,到處洋溢著節日濃鬱的氣氛。
人們特別珍惜這時的良辰光陰,真可謂"春宵一刻值千金"。
元宵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曆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新的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始於二千多年前的漢代。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篡權。
呂後死後,漢文帝劉恒在周勃、陳平等人鏟除諸呂勢力後,登基做了皇帝。
因為鏟平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逢這天晚上,漢文帝都要微服出宮,到街市上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於是,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稱作元宵,又稱元夜、元夕。
此說是否確鑿還難定論,但將正月十五看作是一個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吉日,這倒是從漢朝開始的。
元宵節又被稱作"上元節"。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
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 元宵節又被稱作"燈節"。
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
那麼上元張燈之俗究竟起於何時呢?對此,曆來有起於道教和始於佛教兩種說法。
前者認為,西漢武帝時道教有燃燈以祭祀"太一神"的風俗。
太一神類似後人所說的"天帝"、"老天爺"。
南宋朱弁《曲洧舊聞》稱:上元張燈,自唐時沿襲漢武帝祠太一自昏至明故事。
但據《史記.樂書》,並未提到祭祀太一須大明燈火,而且西漢時期也沒有民間元宵燈的記載,所以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指出了這種說法不可靠。
明郎瑛《七修類稿》又認為,上元張燈起於東漢的道教,說是正月十五是三官下凡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所以元宵要張燈縱樂。
然而事實上道教的教義和儀式均無張燈之說,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也無下元水官越俎代庖大放華燈之理,可見張燈之俗起於東漢道教也屬牽強附會。
始於佛教說認為,元宵張燈與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東土有關。
東漢時,蔡暗從印度求得了佛法,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
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群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燃燈法會。
東漢明帝為提倡佛教,便下令在元宵節,不論士族庶民,一律掛燈,以表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
自此以後,元宵張燈便蔚然成風。
由此看來,元宵張燈之俗源於佛教,始於東漢之說較為符實。
如此,元宵張燈,既是宗教禮儀,又成民間習俗。
之後,燈節以其"火樹銀花"的熱鬧景觀,"金吾不禁"的自由氣氛,得到百姓喜愛,以是宗教的色彩漸漸淡化。
自從人類學會用火之後,就有了燈。
人們也常會因火的啟發而想到燈。
元宵點燈的來曆,在民間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漢武帝時,有個叫東方朔的人,詼諧滑稽,足智多謀,常為漢武帝獻計逗樂,得到武帝的厚愛。
有一年臘月大雪紛飛,東方朔見漢武帝無聊,便去禦花園給武帝折梅,見一宮女淚流滿麵,極其傷心,問其原由,得知宮女叫元宵,家住長安城外,家中有年邁雙親,自被選進宮來,每逢過年,思念親人而不得見,心如刀割。
如今又近十五月圓,無法與家人團圓,怎不悲傷?東方朔便寬慰了她一番,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團聚。
東方朔出宮後,到元宵家作了一番安排。
然後回到長安銜,扮作巫師賣起卦來。
所有占卦的人所得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簽語,於是紛紛向他詢求解脫的辦法。
東方朔便告訴他們:"正月十三,火神君將幻化成一個穿大紅襖的姑娘,騎著赤紅色的毛驢到長安城來察看地形,你們可到城北大道口攔路阻道去哭求,全城或可得救。
"人們聽了東方朔的話都深信不疑,互相轉告,於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候,東方朔於時請了一位民女,扮作紅衣姑娘,騎著毛驢緩緩進城而來。
眾老鄉親見果真有紅衣姑娘來臨,便攔路苦苦哀求,那紅衣姑娘對眾鄉親說:"我乃領了天帝之旨來焚燒長安的,今既承父老求情,此一偈帖就請你們轉呈天子吧。
"說罷離去。
父老們拿了紅帖,獻給漢武帝。
隻見帖上偈語寫道:"十五天火,焚劫帝闕。
"武帝看罷,嚇得魂飛魄散,忙向東方朔求教。
東方朔轉動心機,便說:"請聖上傳諭京城百姓,今起動手做燈。
十五晚,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掛上紅燈,滿城點放煙火爆竹,並讓城外百姓進城觀燈,天子、臣僚、貴妃、宮女,都去燈市玩賞,雜在庶民中消災避...
元宵節的來曆,用7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來曆是什麼?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曆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曆,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
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
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
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
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
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
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係,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
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禦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
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麵準備投井。
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
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
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麵。
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
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
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
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
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
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
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
”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
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
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
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
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
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彩,遊人熙來攘往,熱鬧...
元宵節的來曆和起源的作文. (100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發展到了全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的節期和活動,是隨曆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
元宵節的起源20字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燈節或上元節。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
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節的來曆及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中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
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起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 元宵節美食——元宵節要燃燈。
又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曆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隻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