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句法
2自然段歸並法
3根據過渡句來概括
4問題連接法
問:如何寫段落大意,分層次?
答:分段以後,用簡明扼要的話說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歸納段意。這實際上就是把整篇課文概括成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我們不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還能進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樣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與段是怎樣聯係起來的。
歸納段意的要求
歸納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條:一是準確,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點內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體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簡練,言簡意明,不能羅嗦;三是通順明白,不能含糊其詞。
歸納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內容的句子摘下來,作為段落大意。這種方法,適用於有中心句的段落。
2、歸並法。
先找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再將幾個自然段的大意歸並到一起,歸納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裏有幾層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來》第一大段有兩層意思:雨來生活的環境和雨來的遊泳本領高。第二層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結構特點進行歸納。如總分段,可借助總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結果部分;遞進段,可借助後一層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裏歸納段意的方法要統一,不能幾種方法同時使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025567.html?si=2
怎樣分段和概括段意層意?
1、概括段意層意的要求 段意,就是一段話的主要內容的概括,又稱為段落大意。
層意,就是一層話的主要內容的概括。
概括段意層意的要求是明確、簡練、完整、連貫。
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段或這層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一般用敘述語言表示;如果用疑問句,那麼別人依然看不出主要內容。
例如《**》這篇課文,第三大段的段意可以概括為**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英勇犧牲。
如果這一段的段意概括為**是怎樣完成任務的,這裏的“怎樣”就不明確,使人無法知道究竟怎樣。
所以,這樣的概括不明確,不能做段意。
簡練,就是語言表達要簡明扼要,不囉嗦。
完整,就是指段意的語言要完整,不能是半句話,也不能是一個詞組。
連貫,就是指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或各層之間的層意,應該是互相關聯的,如果把各段段意連續起來看,就是一篇文章的脈絡及主要內容。
2、概括段意層意的方法與步驟 明確了概括段意層意的要求以後,還要學習掌握概括段意層意的方法。
1).分析關係,摘錄中心句 作者寫一篇文章或一段話,往往是用一定的邏輯關係構成的。
最常見的段式就是總分關係,即先概括、後具體的段式。
這種總述句(概括句)就是全段主要內容的概括,可以作為段意。
這種方法,既簡單又準確,很容易掌握。
其步驟是:先閱讀全文,再逐段細讀,邊讀邊思考這段話圍繞哪一句話寫的?什麼關係?找出中心句,最後組織好語言。
有時中心句摘錄下來就可以做段意,有時還需要在語言上加以組織。
一般的中心句在段首,這一段稱為總分關係。
有時中心句也可在段尾,稱為分總關係。
有時,在一段話的首尾均有中心句,可稱為總分總關係。
在摘錄中經常遇到的還有一種句子,就是過渡句。
一篇文章在由這段轉到下一段時,中間往往用上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
這種句子或是上一段主要內容的概括,或是下一段主要內容的概括,可以把它重新組織一下語言,就可以作為這段的段意了。
2.)分清主次,歸納段意 作者為了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往往使用描寫、襯托、對比等各種寫作方法,在概括段意時,就應善於區分主次,抓住主要內容。
這種方法也比較容易掌握。
具體步驟是,首先要認真審題,然後通讀全文,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再逐段細讀,圍繞著題目及主要內容邊讀邊思考:這段寫了誰,什麼,怎麼樣了,下一段寫了誰,什麼,又怎樣了……最後用回答問題的方法,組織好語言,就可成為各段的段意。
3.)體會內容,歸納段意 在文章中,有的段落,既沒有明顯的總分關係,又找不出主要的與次要的,這樣在概括段意時,就需要我們好好體會內容,理解作者要說明的意思,然後用自己的話把段意歸納出來。
這種方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讀懂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逐段細讀,看看每一段圍繞全文的主要內容說了什麼,去體會作者的意思;最後,用自己的話,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歸納出來,作為段意。
例如: 雲散了,雨住了,太陽照亮了大地。
我推開窗戶,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麵撲來。
空氣像濾過似的,格外清新。
窗外的楊樹、柳樹,經過雨水的衝洗,舒枝展葉,綠得發亮,美麗極了。
這是《雨》這篇課文的最後一段。
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雨前,雨中,雨後的景色,來抒發作者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愛之情。
最後一段“雲散了,雨住了,太陽照亮了大地”可以看出是寫雨後的景色。
這裏寫了泥土的清香、空氣的清新、樹木的油綠。
看起來內容很多,實際上卻是圍繞一個意思寫的。
我們仔細體會,可以看到作者寫了雨後的美景。
用一句話歸納出來,就是:雨後的景色真美啊!這就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概括段意時,要注意抓主要內容,不要把段意寫偏了。
還應注意段意語言的感情色彩。
怎麼概括段意
1摘句法 2自然段歸並法 3根據過渡句來概括 4問題連接法 問:如何寫段落大意,分層次? 答:分段以後,用簡明扼要的話說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歸納段意。
這實際上就是把整篇課文概括成一個簡單的提綱。
這樣,我們不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還能進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樣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與段是怎樣聯係起來的。
歸納段意的要求 歸納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條:一是準確,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點內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體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簡練,言簡意明,不能羅嗦;三是通順明白,不能含糊其詞。
歸納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內容的句子摘下來,作為段落大意。
這種方法,適用於有中心句的段落。
2、歸並法。
先找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再將幾個自然段的大意歸並到一起,歸納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裏有幾層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
如《小英雄雨來》第一大段有兩層意思:雨來生活的環境和雨來的遊泳本領高。
第二層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結構特點進行歸納。
如總分段,可借助總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結果部分;遞進段,可借助後一層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裏歸納段意的方法要統一,不能幾種方法同時使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025567.html?si=2...
說屏的每段 概括段意
說屏》賞析 這是一篇文藝性的說明文。
作者懷著對傳統文化濃厚的感情,憑借古建築專家深厚的學養向讀者介紹了“屏風”的有關知識。
文章從情感經曆的角度讚賞屏風的功能與獨特的美學價值,並具體講述屏風的作用、類別,還有設置屏風的技巧等等。
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讓我們在驚歎“我們的先人擅長在屏上做這種功能與美感相結合的文章”的同時,心底油然而生對於傳統文化的敬意與將其發揚光大的決心。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
第一個自然段為第一部分,總體評價屏風。
作者先從童年時聽母親背誦詠屏風的唐詩說起,表達對屏風的喜愛之情,以“很有詩意”、“微妙”、 “巧”等文字形容屏風的絕妙,最後以“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國人還都齊聲稱道”一句作結,讓人感受到屏風作為國粹的魅力與價值。
第二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具體介紹過去時代屏風的實際功用與觀賞(美感)價值,與屏風相關的文化知識,最後順勢介紹屏風的種類。
第四自然段為第三部分,介紹使用屏風的一些常識,即“因地製宜,大小由人”。
分析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忽視屏風的美感價值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
第五自然段為第四部分,照應開頭,流露出對屏無窮的愛惜之情,對當今社會的建築師、家具師在屏風上藝術創新寄以厚望。
屏是富有詩意的。
可是,屏已淡出了大眾的生活。
絕大多數學生對於屏是比較陌生的,不知其為何物,更不知怎樣去鑒賞它。
因而,在講述與之相關的知識時更要講求方法。
本文在寫法上有以下特色:1、精當地引用古代詩文、戲曲中與屏相關的名句,既介紹了屏風的有關知識,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
例如,文章一開頭就借母親的口引用了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並說“其情景真夠令人銷魂的了”,這樣突出了屏風的地位,給全文“造勢”,調動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第三自然段引用《牡丹亭》“遊園”中“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承上啟下,既介紹了屏“緩衝一下視線的作用”,又順勢介紹了屏風因建造材與裝飾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各種種類。
第五自然段中“閑倚畫屏”“抱膝看屏山”這兩處引用,在肯定屏風“未始不能起一點文化休憩的作用”的同時,照應開頭,強調屏風“功能與美感相結合”的絕妙特色。
2、注意從民俗的角度、文化背靜的角度去介紹屏風的作用、屏風的種類。
一切藝術總是在與人們的生活發生密切關係的基礎上繁盛起來的,屏風也不例外。
把屏風的作用、種類、風格、勝衰放到我們的先人的生活環境中去解釋,放到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繼承的主題下去講述,是最具說服力與感染力的。
3、語言雅俗結合、簡潔傳神。
由於作者介紹的對象是對於我們來說有些遙遠的且彌漫著古色古香的情調的“屏”,適當地使用一些文言字句,文章的風格更顯得典雅、凝重、意味悠長,有書卷氣。
古人精神世界裏的一些掌故、一種情懷,有時不用文言不能準確傳達出其中的韻致與情趣。
簡潔的文言與通俗的口語相結合,雅而能俗,讀來頓生親切之感。
說明文是最容易寫得枯燥乏味的,因為說明文最容易寫得缺乏情趣。
而《說屏》的卓絕之處,正在於其字裏行間蕩漾著真摯的感情。
作者不是生硬地向我們介紹一種物件,而是深情地向我們講述我們的祖先曾經擁有過的一種文化休憩的方式,一種集功能與美感於一體的絕活,一種構思精巧品種繁多、無論皇家宮廷還是民間館舍都不難尋覓的國粹。
稍加體味即可感受到文中充溢著自豪感、懷舊感與失落感責任感。
屏風是中國獨有外邦絕無的集建築與繪畫等藝術於一體的藝術品。
“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外國人都齊聲稱道,作為中國人自然無比自豪,說起屏風的有關知識來也就滔滔不絕神采飛揚了。
這種自豪的感情貫穿了全文的始終。
在講到屏的擺放的“因地製宜大小由人”的特點後,字裏行間流露出懷舊感與失落感。
正如課前提示所說:“屏風在我們生活中已經不多見了,不過,它留在古詩文中的各種身影,總是能牽動我們幽微的情思”。
屏風與其大放異彩的時代一起離我們遠去,屏風已成為明日黃花,怎不讓作者悵惘低回,生出些許失落與感傷:“近來我也注意到,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可是總勾不起我的詩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夠輕巧,色彩又絕傖俗,繪畫尚少詩意。
這是因為製作者和使用者沒有認識到屏在建築美中應起的作用,僅僅把它當作活動門板來用的緣故。
”正如文章開頭所雲,屏的製作關鍵在一個“巧”字上,是一種綜合藝術。
而“僅僅把它當作活動門板來用”的屏已經不是傳統文化意義上的“屏”了。
為此,作者耐心的解釋說:“其實,屏的設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麵,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陳從周先生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對屏亦有深刻的研究,對弘揚傳統文化有神聖的責任感。
讀完文章的最後一段,我們除了對屏滿懷熱愛外,對作者也充滿敬意,感謝作者用飽蘸激情的筆把屏這一藝術講解得如此真切動人。
我們深信眾多的青少年在讀過《說屏》這篇引人入勝的文章後,在自己年輕的心田裏會種下熱愛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國粹的種子。
怎麼分段並概括段意
時光老人與流浪漢 一個流浪漢嗚嗚地哭著 時光老人問 你是誰 為什麼哭 流浪漢說 我少年時代玩玻璃球 青年時代玩紙牌 中年時代打麻將 家產都敗光了 如今我一無所有 我真後悔呀 ‖ 時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憐,試探著問:“假如你能返老還童……” “返老還童?”流浪漢抬頭將老人打量了一番,“撲通”一聲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給我一個青春,我一定從頭學起,做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好吧!”時光老人說完便消失了。
驚呆了的流浪漢低頭一看,自己變成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肩上還背著書包呢。
他想起自己剛才的話,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學走去。
路上他看見幾個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覺手癢了,也擠進去玩了起來。
他仍然按老樣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的痛哭起來。
正巧,又碰到時光老人。
他 " 撲通 " 一聲跪下,哀求時光老人再給他一個青春。
" 我做了件蠢事! " 時光老人冷笑說: " 給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會得到真正的生命。
" ‖ 時光老人那麼生氣。
從此,他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誰也別想多得一分一秒! ‖ 希望能幫助你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分段概括段意內容
第一課:《草原》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曆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
可分成四段。
段意:第一段:在這一段申作者運用非常貼切的打比方的句子來寫具體的。
"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作者用 "無邊的綠毯繡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隻用綠色演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雲際。
"作者用 "『用綠色喧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比喻草原上小丘線條的柔美。
第二段:這一段主要寫了主人來到幾十裏外歡迎遠客。
從 "灑脫"一詞體會到草原的"一碧千裏"。
"河"字後麵加了感歎號,說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會有人家……)(從 "遠處"一詞看出,草原人民從很遠的地方來迎接客人,體會到牧區人民情深誼長。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看出主人們穿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揮動馬鞭,馬跑得飛快,體會到主人迎客心切;小丘的頂部成半圓形,因為馬隊是從小丘上過來的,所以遠看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熱鬧的場麵打破了草原的寂靜。
)第三段:(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兩個 "再"。
"總是熱乎乎地握著"中的"總是",人很多,都是從幾十裏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中的"很多……都是……"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第四段:(進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擺上了好豆腐,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
他們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風味食品來款待我們。
)這充分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親如一家。
主客互相敬酒,齊聲歌唱,體現了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希望能被采納,謝謝)
朝花夕拾每一章的讀後感(10篇),每一章的好詞佳句、概括段意(把...
1、《狗.貓.鼠》今天,我又讀了一遍魯迅的《朝花夕拾》.對其中感觸最深的是其中的《狗.貓.鼠》.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
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
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裏偷偷地殲笑。
”我的報仇,就從家裏飼養的一匹花貓下手,逐漸推廣,至於凡所見的諸貓.最先不過是追趕,襲擊;而後來卻越加巧妙了,能飛石擊中他們的頭,或誘入空屋裏麵,打的他們垂頭喪氣.這作戰繼續得頗長久,此後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但對於它們縱使怎樣戰勝,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隨意一切韜略、戰績,還是全部省略了罷. 但許多天之後,也許是已經過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那隱鼠其實並非貓所害,倒是它緣著長媽媽的腰爬上去,被她一腳踏死了.” 欣賞魯迅的寫作手法,更欣賞他的這種態度.這篇文章表麵上寫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曆和感,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魯迅巧妙的運用了往事抨擊了那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們.他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為鼓舞國家的士氣做出了貢獻.狗貓鼠》代表了魯許迅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三個階層。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曆和感,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狗貓鼠》的寓意非凡,同時也可以看出魯迅小時候就是愛憎分明的,為其今後成為文壇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質基礎。
魯迅,是一個高於世俗而又不脫離世俗的革命家 2、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早聞《朝花夕拾》,但沒有機會去欣賞一下。
所以,趁這個暑假,我飽讀了《朝花夕拾》。
初讀《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雲。
但順順溜溜地將全書讀完後,便知其大概了。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懷青少年時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誠摯的懷念,又真實的書寫了戊戌政變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曆的生活種種——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的一角。
我最喜歡讀的是《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與〈山海經〉》裏的長媽媽,在幼年魯迅的心中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瑣的禮節。
但她又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事,買到《山海經》。
對於長媽媽魯迅隻挑了幾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如長媽媽睡覺時伸開手腳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占領全床;切切察察說話時,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方或自己的鼻尖等,簡略幾筆,就活畫了長媽媽的個性特征。
比如《阿長與山海經》,描寫的是魯迅家的保姆阿長。
文章生動地塑造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舊時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形象。
有人比喻這篇文章是魯迅從記憶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異常鮮美的“朝花”。
的確,對於這個婦女,魯迅不但沒有避諱寫出她的美與醜,反而是懷著真摯的感情懷念她的一切。
不論魯迅對她是佩服、厭煩、喜歡或是討厭,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他的感情。
而且我還發現,這個“長媽媽”跟 “孔已己”很相似,同是舊中國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們的名字,都是已經被人遺忘了的,而外號也是隨便起的。
可悲的人啊!3、《二十四孝圖》讀後感《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複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
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嚐糞憂心”令人發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
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
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複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
”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
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
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
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髒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
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
怎樣概括文章主旨
語文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1知識要點 1、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現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等)。
理解文章主旨,這是屬於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方麵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學生能從宏觀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核心。
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現形態是有差異。
議論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論點,在科技說明文中介紹的事物特征或所說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學作品中,作者通過寫人敘事狀物所表達出來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情感即為文章主旨。
2、思維拓展 2.歸納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首先整體把握全文。
要能對所給材料作宏觀上的把握。
做到對整篇文章了然於胸。
這樣才能把握文意。
領會作者的目的和意圖。
3.文學作品主旨的理解 (1)從文章標題入手。
有的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標題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
有的文章開篇點題,起到統領全文、點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點明或深化中心。
(3)從分析文中議論、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中的議論、抒情句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隱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綜合歸納,才能突出中心。
(5)從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時還需了解、分析有關時代背景,弄清文章內容與時代背景的關係,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活動的,寫作的意圖是什麼。
4.議論文主旨的理解 樣板題解析 看看以前怎麼考的 名師詮釋 [考題1]讀下列文章後做題。
①瑞士是個富國。
可是有誰知道150年前的瑞士,還窮得叮當響,壯年人都賣身去國外當兵。
十八世紀末,大教育家裴斯塔洛齊為了改變瑞士貧困落後的狀況,提倡“手腦並用”,叫人們不要光動腦子不動手,要精練技術。
從此這個國家照此行事,重視和推行了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的製度,於是在工業精密工藝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國家逐漸富裕起來。
②瑞士兒童六歲之前要接受學前教育,從六歲起每個學生必須接受九年強製性的普通教育。
之後,約有12%~14%的學生進入正規的高級中學或教師訓練學校,作為以後進入大學校門的台階。
另有16%的學生獲得一些基本職業訓練後,進入社會工作。
約有70%左右的學生進入帶有職業學校性質的普通高級中學或高級職業學校,學生有充分的選擇餘地去挑選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課程,讓學生能深入地掌握一門技術,同時也提供更多的進入大專院校的機會。
③瑞士大專學府為數不多,但學科門類齊全,有一所人文大學、一所師範大學、七所州立大學、兩所聯邦理工學院、三十七所工藝學院和職業專修學院,還有幾所神學院。
另外,為工作中的職工也提供了深造的機會。
有名目繁多的進修課程可以挑選。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充分的學習機會。
④正因為把教育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使絕大多數人學有所用。
尤其是在科技開發中,使不少科技項目的發展走在了世界的前端,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又由於國內語言多種化,更促使了學習的快速進步。
瑞士國富與其長期重視教育,重視培養高級科技人才是分不開的。
在瑞士,教育的力量功不可沒。
本文說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章采用總一分一總的寫法,在第①自然段中可抓住一個關鍵句,“從此,這個國家照此行事,重視和推行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的製度,於是在工業精密工藝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國家逐漸富裕起來。
”把此句濃縮,可得該段的要點。
第②~③段具體說明了瑞士學生(每個人)接受教育的情況。
第④段總結了瑞士國富與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的培養分不開。
綜合以上各段內容,該篇文章說明的中心是:瑞士教育使國家富強。
如果抓關鍵句,第1段中畫線部分可歸納為文章的中心。
[答案] “瑞士教育富國”或“瑞士重視和推行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的製度,使國家逐漸富裕起來。
” (1)看標題。
議論文有的標題就是中心論點或含有中心論點。
有的標題提供了歸納中心論點的範圍。
(2)看開頭和結尾。
有的議論文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在前麵擺事實、講道理,最後收篇時得出結論,這個結論便是中心論點,如《哨子》。
(3)看議論過程。
有的議論文,出於說理的需要,在初步展開議論之後,才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5.科技說明文主旨的理解 (1)看標題。
特別是標題中的修飾、限製成分往往就是說明對象的特征,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2)抓中心句(關鍵句)。
不少文章有集中陳述說明對象特征的語句,如《蘇州園林》、《人類的語言》。
也有不少文章的主旨貫穿於文章的內容中,因而沒有集中而鮮明的表達形式,我們要在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歸納文章的主旨。
閱讀時,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態度、感情等,如《大自然警號長鳴》在歸納各段段意的基礎上就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再這樣下去。
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要堅決製止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防止生態環境的繼續惡化。
...
按分好的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分析當前形勢,提出廣開言路的建議。
此段為全篇議論張本。
第二段,提出嚴明賞罰的建議。
兩次使用【不宜】一語,對執法中可能出現的標準不一和【偏私】這兩種情況提出告誡,強調要 依法辦事。
第三段,說明出師前在內政上所作的安排。
作者以【良實,誌慮忠純】高度評價郭、非、董等人,又特別指出是【先帝簡拔】出來的。
為下文說【親賢】張本。
第四段,說明出師前在軍政上的安排。
也是為下文說【親賢】張本。
第五段,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
這是承前兩段【薦賢】的內容而來的。
作者【薦】之後,更繼之以說理,說明他的憂慮之深,也可以看出他對劉備父子的耿耿忠心。
第六段,作者自敘本質及感念先帝【三顧草廬】之恩。
先自敘本誌,雖屬自謙之辭,卻可以使人想到作者品格的高遠。
次敘先帝【三顧草廬】一事,最後概括敘述跟先帝患難與共的曆史。
這都進一步表達了作者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
本段是用陳情的方式為【出師】作鋪墊的。
第七段,追憶先主白帝城托孤,並表示【興複漢室】的決心。
第八段,明確歸納各方麵的責任。
第九段,表文結束語。
表達即將遠離的心情,抒發了對劉氏父子的真摯感情。
...理清寫作思路,分別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意
1.提問:從嶽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2.如何理解“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這句話?運用對偶句,寫出了洞庭湖獨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時,為“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張本。
“通”“極”二字寫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觀和恢弘的氣勢。
3.“銜遠山”“吞長江”這兩句話中哪兩個字用得好?說出好在哪裏。
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用“銜”“吞”則使人產生有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係寫得活靈活現,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麵。
如果用“連”“接”來替換,隻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麵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陰”“怒”“濁”三字渲染了悲愴的哀景,極富感染力。
“怒號”運用了擬人,似乎在為遷客騷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