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遊記翻譯
《始得西山宴遊記》參考譯文 自從我遭到貶謫,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憂懼不安。
讀書之餘,緩緩散步,漫無目的,到處轉悠。
與同伴爬高山、鑽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間小溪,深幽的泉水,怪異山石。
無論多遠, 我們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們便撥開野草,席地而臥,倒酒痛飲,不醉不罷。
喝醉後便相互枕靠著睡在地上,很快就進入夢鄉。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夢中都能出現。
醒來之後就回家。
我原以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異地方,都已被我遊覽了。
殊不知還有個奇異獨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於坐在法華寺西亭,遙望西山,才使我發現西山勝景,大為稱異, 我於是帶著仆人越過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叢生的灌木,燒掉雜亂的茅草,不達到西山之巔決不罷休。
攀援著樹枝爬上山頂,兩腿叉開,席地而坐,幾乎幾個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闊低窪,連綿起伏,不可勝狀;有的像是螞蟻窩,有的像是螞蟻洞。
看似尺寸之間,實則千裏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沒有逃脫隱藏的。
青山綠水,相互縈繞,與遙遠的天際相接,環看周圍,都是這樣。
看了這些,才知道這座山確實特立不群,與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樣。
不知不覺中我的身心與天地間的浩然之氣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裏是盡頭了。
我於是拿起酒壺,斟滿酒杯,暢懷痛飲,醉倒在地。
不覺間日薄西山,蒼茫暮色,自遠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麼也看不見了,而我卻了無歸意。
真是形神俱忘,無拘無束,好像已經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
我這才認識到過去等於沒有遊覽,真正的遊覽從現在開始。
所以我特意把這件事記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始得西山宴遊記的意思
全文翻譯 自從我遭到貶謫,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憂懼不安。
時間有空餘,就緩步行走,沒有目的地出遊,每天與隨從爬高山,到茂盛的森林,走遍曲折的山間小溪,幽靜的山泉,奇怪的石頭,無論多遠沒有不到的。
到了就撥開雜草坐下,傾盡壺中的酒,喝的大醉。
喝醉後便相互枕靠著睡在地上,躺下就做夢。
心中想到了哪裏,夢也就做到哪裏。
醒來之後就起身,起身之後就回家。
我認為凡是永州特異的山水,都已被我遊覽了,而未曾知道還有個奇異獨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於坐在法華寺西亭,遙望西山,指點並感到奇特。
我於是帶著仆人越過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雜亂叢生的草木,燒掉茂盛的茅草,不達到西山之巔決不罷休。
攀援著爬上了山頂,兩腿叉開,席地而坐,幾乎幾個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
它高高低低的態勢,又顯得高低起伏,有的像是蟻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螞蟻洞,千裏之遙如在尺寸之間,聚集收攏,重疊到一起,沒有逃脫隱藏的。
縈回著青山,繚繞著白雲,與遙遠的天際相接,環看周圍,渾然一體。
然後才知道高峻獨立出眾的西山,不能跟那些小土堆相比。
這景象多麼曠遠浩渺啊,我好像與彌漫於天地之間的大氣一道存在,而不能了解它的邊際;這景象多麼廣闊壯觀啊,我好像與大自然一道遊覽,卻不知道它的盡頭。
我於是拿起酒壺,斟滿酒杯,暢懷痛飲,醉倒在地,不覺間日薄西山。
蒼茫暮色,自遠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麼也看不見了,而我卻了無歸意。
精神凝聚安定,形體得到解脫,和萬物的變化暗暗相合,我這才認識到過去等於沒有遊覽,真正的遊覽從此(時)開始。
所以我特意把這件事記下來。
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編輯本段字詞解釋 (1)僇(lù)人:受刑的人,即罪人,此指遭貶謫之人。
僇,同“戮”,受刑辱 (2)恒:常常 (3)惴(zhuì)栗:憂懼的樣子。
(4)隙:空閑。
指公務之暇。
(5)施施(yíyí):緩慢行走的樣子。
(6)漫漫:隨意,漫無目的的樣子。
(7)徒:隨從 (8)窮:窮盡。
(9)回溪:迂回曲折的山溪 (10)披:分開 (11)傾;喝盡 (12)極:至。
(13)趣:同“趨”,往,赴。
(14)覺:睡醒 (15)因:以 (16)始:初次 (17)指異:指點稱異。
(18)緣:沿著 (19)斫(zhuó)榛(zhēn)莽:砍伐叢生的草木。
(20)茅茷:長得茂盛的茅草。
(21)遨:觀賞風景 (22)衽(rèn)席:席子。
(23)高下之勢:指山的高低之勢。
(24)岈(xiā)然:山穀空闊的樣子。
(25)窪然:溪穀低下的樣子。
(26)垤:蟻穴邊的積土。
(27)攢蹙:聚集緊接。
(28)遁隱:藏匿起來 (29)際:接。
交會。
(31)涯:邊 (32)洋洋:廣大無邊的樣子 (33)窮:盡頭 (34)引觴:拿起酒杯。
(35)頹然: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裏指醉醺醺的樣子 (36)凝:專一 (37)釋:解除束縛 (38)冥合:渾然一體。
(39) 向:從前 (40)於是:從此。
(41)誌:記。
(42)染溪:冉溪的別名。
柳宗元改為愚溪。
在湖南零陵縣西南。
編輯本段文言現象 通假字 ⑴自餘為僇人(通“戮”,刑辱的意思) ⑵夢亦同趣(通“趨”,往,赴) 詞類活用 ⑴日與其徒上高山(名詞作狀語,每天) ⑵窮回溪(形容詞作動詞,走遍) ⑶臥而夢(名詞作動詞,做夢) ⑷始指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奇特) ⑸窮山之高而止(形容詞用作名詞,最高點、頂點) ⑹箕踞而遨(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 ⑺縈青繚白(形容詞用作名詞,青山,白水) ⑻自遠而至(形容詞用作名詞,遠處) ⑼故為之文以誌(名詞用作動詞,寫作文章) 古今異義 ⑴漫漫而遊(古義:沒有目的;今義:(時間、地方)長而無邊的樣子) ⑵無遠不到(古義:無論;今義:沒有) ⑶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古義:凡是、這(個);今義:總括某個範圍內的一切) ⑷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義:不曾;今義:沒開始) ⑸然後知是山之特立(古義:這樣以後 今義:接著,表承接) ⑹然後知吾向之末始遊 (古義 這樣以後 今義 :接著,表承接) ⑺頹然就醉(古義:文中指身子傾倒、跌倒的樣子;今義:形容敗興的樣子) ⑻遊於是乎始(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後一事緊接前一事,後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⑼攢蹙累積(古義 :重疊、積壓 ;今義:積累) ⑽醉則更相枕以臥 (古義 :動詞,更換交替;今義:程度副詞,更加。
) ⑾到則披草而坐 (古義 :撥,撥開; 今義:覆蓋在肩背上。
) ⑿頹然就醉 (古義 :接近 ;今義 :就是) ⒀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古義:從前; 今義:朝) ⒁故為之文以誌(古義:記 ;今義:誌氣、誌向。
) ⒂是歲元和四年也 (古義:代詞,這; 今義::判斷動詞。
) 一詞多義 ⑴窮 窮回溪(動詞,走遍) 窮山之高而止(動詞,走遍) 而不知其所窮(名詞,盡頭) ⑵夢 臥而夢(動詞,做夢) 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⑶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 始指異之(副詞,才) 遊於是乎始(動詞,開始) ⑷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遊(連詞,表修飾)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連詞,表承接) 臥而夢(連詞,表承接) 覺而起,起而歸(連詞,表承接)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連詞,表轉折) 窮山之高而止(連詞,表順承)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連詞,表修飾) ...
《始得西山宴遊記》重點字詞翻譯
其。
惴:同“戮人”。
漫漫,不受拘束的樣子。
日:每日,時間名詞作狀語。
是州:這個州,指永州。
恒:常常。
僇,慢步緩行的樣子,受過刑辱的人,罪人,指愛好遊覽的人。
隟。
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
施施。
此意為害怕政敵落井下石僇人,恐懼。
栗,發抖,同一類的人。
漫漫而遊:無拘無束地遊,故自稱僇人:指空閑時間。
作者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
惴栗:恐懼不安。
其徒:那些同伴,通“戮”,恥辱:如果,連詞。
徒...
始得西山宴遊記單字解釋,重點字詞翻譯
1、通假字 (1)自餘為僇人(通“戮”,刑辱) (2)夢亦同趣(通“趨”,往,赴) 2、詞類活用 (1)日與其徒上高山(名詞作狀語,每天) (2)窮回溪(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3)臥而夢(名詞作動詞,做夢) (4)始指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 (5)窮山之高而止(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名詞,最高點、頂點) (6)箕踞而遨(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 (7)縈青繞白(形容詞用作名詞,青山,白水) (8)故為之文以誌(名詞用作動詞,寫作文章) (9)自遠而至(形容詞用作名詞,遠處) 3、古今異義 (1)漫漫而遊(古義:沒有目的;今義:(時間、地方)長而無邊的樣子) (2)無遠不到(古義:無論;今義:沒有) (3)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古義:凡是、這(個);今義:總括某個範圍內的一切) (4)然後知是山之特立(古義:這樣以後 今義:接著,表承接) (5)頹然就醉(古義:文中指身子傾倒、跌倒的樣子;今義:形容敗興的樣子) (6)遊於是乎始(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後一事緊接前一事,後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一詞多義 (1)窮 窮回溪(動詞,走到盡頭) 窮山之高而止(動詞,走到盡頭) 而不知其所窮(名詞,盡頭) (2)夢 臥而夢(動詞,做夢) 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 始指異之(副詞,才) 遊於是乎始(動詞,開始) (4)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遊(連詞,表修飾) (2)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連詞,表承接) (3)臥而夢(連詞,表承接) (4)覺而起,起而歸(連詞,表承接)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連詞,表轉折) (6)窮山之高而止(連詞,表條件,才)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連詞,表修飾) (8)而莫得其涯(連詞,表轉折) (9)而不知其所窮(連詞,表轉折) (10)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連詞,表轉折) (5)之 (1)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助詞,的) (2)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 (3)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詞,的) (4)然後知是山之特立(助詞,的) (5)不知日之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故為之文以誌(代詞,它,指遊西山這件事) (6)為 (1)自餘為僇人(動詞,成為) (2)不與培塿為類(動詞,成為) (3)故為之文以誌(介詞,為了) 5、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居(於)是州(省略介詞“於”) (2)(我)因坐法華西亭(省略主語“我”) (3)始指(之)異之(省略賓語“之”,指代西山) (4)(我)引觴滿酌(省略主語“我”) (5)故為之文以誌(之)(省略賓語“之”,代指宴遊西山這件事) 判斷句 是歲元和四年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定語後置名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 6、重點語句翻譯 (1)有所極,夢亦同趣。
譯文:心中想到哪裏,夢也做到哪裏。
(2)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譯文:認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水有奇異姿態的,都為我所擁有、欣賞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特。
(3)尺寸千裏,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譯文:千裏內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種種景物聚集、縮攏在一塊,沒有能夠逃離、隱藏在視線之外的。
(4)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譯文:心神無窮無盡地與天地間的大氣融合,沒有誰知道他們的邊界;無邊無際,與大自然遊玩,不知道他們的盡頭。
(5)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譯文:心神凝住了,形體消失了,與萬物暗暗地融合為一體。
7、字詞解釋 (1)施施(yíyí)緩慢行走的樣子 (2)徒:隨從 (3)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澗 (4)極:至 (5)斫(zhuó)榛莽:砍伐叢生的草木 (6)茅茷:茅草之類 (7)攢蹙:聚集收縮
使得西山宴遊記 原文 翻譯 賞析
是指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嗎?原文: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栗(1)。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裏,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3)。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誌。
是歲,元和四年也。
注釋: (1) 僇人,受刑戮的人;有罪的人。
當時柳宗元貶官到永州,故以此自稱。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從我被貶官到永州以來,心中常懷恐懼。
這句話顯示了作者抑鬱的心緒。
(2)、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凡該州不同景象的山水,我都遊覽過了。
(3)、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的精神從身體的約束中解放出來,與大自然融合。
譯文:自從我成為罪人,貶謫在永州,心中一直憂懼不安。
空餘時,常緩緩散步,漫無目的到處轉悠。
每天與隨從一起爬高山、鑽深林,順著迂回曲折的山間小溪走到源頭,深幽的泉水,怪異的山石,無論多遠, 我們都到過了。
一到那裏,我們便拂開野草坐下,拿起酒壺倒幹痛飲至醉。
喝醉後便相互枕靠著睡在地上,睡著就做夢,心所達的境地,在夢中也同樣出現。
醒了就起來,起來了就回家。
我以為,永州的山水景色稍別致有特色的我都見了,卻不知道還有西山的奇特秀麗。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在法華寺西亭,遙望西山,才發現西山的不凡景色,於是帶著仆人越過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擋路的荊棘灌木叢,燒掉雜亂的茅草,這樣一直來到西山之巔。
攀援著樹枝爬至山頂,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下,舉目俯視:幾乎幾個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席下,高聳的山頭和低窪的山穀,隻像是小土墩,和螞蟻洞。
看似在尺寸之間,實則千裏之外的景色,全都聚集眼前,沒能隱藏躲過。
綠水縈繞著青山,遠遠地與天連在一起,放眼四望,都是類同的景色。
這才意識到這座山確實很高了,卓立不群,不是一般所見的小土丘。
我的身心也散放開來與天地間的浩然之氣彙在一起,無邊無際,飄飄然遨遊在造物之中不知盡頭。
於是拿起酒杯滿斟,放懷痛飲至醉倒在地。
不覺間日落西山,蒼茫暮色,自遠而近地降臨,直到天黑得什麼也看不見了,而我還不想歸去。
我的精神似乎從身體的約束中掙脫了出來,真正是形神俱忘,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
我這才認識到過去自己並沒有真正地遊覽過,旅遊生活從此才算開始。
所以我特意把這件事記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
賞析柳宗元謫居永州,即現在湖南零陵,唐朝時這裏被人們看成是一個蠻荒之地。
周圍雖有不少的奇山異水,但是因為人跡罕至,所以沒有被人們發現。
柳宗元來到這裏以後,心情抑鬱,就常常用探幽尋勝,徜徉山水來自我消遣。
他非常驚異地發現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悠美,使他流連忘返,並生發為文字。
他連著寫了好多篇遊記,特別是其中的八篇遊記成為前後連貫、脈絡相通的一組散文,被後人稱為“永州八記”。
而《始得西山宴遊記》就是八記中的第一篇文章。
“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間隔了一條湘江。
它從朝陽岩起到王茂嶺止,綿延數裏之長。
這篇遊記的題目就很耐人尋味。
文章既然寫遊西山的經過,那為什麼不像一般作者那樣,起一個叫《遊西山記》的題目呢?有人說可能考慮到作者在遊西山的時候還飲酒取樂,以酒來助遊興。
那他為什麼不起一個《宴遊西山記》的題目呢?看來這篇文章題目“始得”二字,定有奧妙。
“始”,開始。
“得”,原義獲得,引申為發現。
字麵意思是,開始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遊之樂的遊記。
筆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個意思: 一是這篇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為八篇的開頭。
表達了第一次尋訪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於作者遊覽永州並不是從遊西山開始的。
在遊西山之前,他曾經到過一些地方,並且也寫過一些記載遊覽的文章。
如遊西山之前,他曾遊過一個祠廟“八華寺”,並發動在那裏建造了一個西亭。
他還寫了一篇《永州八華寺新作西亭記》的散文。
但柳宗元覺得隻有在遊覽了西山之後,他才算真正的發現了永州山水的特別之處。
並且在遊覽過程中,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感受。
這種感受是他過去遊覽的時候,從來沒有體會到的,給他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就把遊覽西山看成是遊覽永州山水的真正起點。
那麼“始得”這兩個字就非常鄭重的標明了遊覽西山以前的和這次遊覽西山的分界; 三對作者有特殊意義。
從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
【始得西山宴遊記原文及翻譯】作業幫
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 餘自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則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xiā)然窪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裏,攢(cuán)蹙(cù)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lǒu)為類.悠悠乎與顥(hào)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shāng)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誌.是歲,元和四年也.編輯本段翻譯自從我成為被貶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憂懼不安.公務之餘,就緩步行走,沒有目的地出遊,每天與自己的隨從爬高山、鑽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間小溪,隻要有幽泉怪石,無論多遠,沒有不到的.到了就撥開雜草坐下,傾盡壺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後便相互枕靠著睡在地上,躺下就做夢.心中想到了哪裏,夢也就做到那裏.醒來之後就回家.我原以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異地方,都已被我遊覽了,而未曾知道還有個奇異獨特的西山.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於坐在法華寺西亭,遙望西山,指點並感到奇特.我於是帶著仆人越過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雜亂叢生的草木,燒掉茂盛的茅草,不達到西山之巔決不罷休.攀援著樹枝爬上山頂,兩腿叉開,席地而坐,幾乎幾個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處之下的地勢,(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樣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樣低陷,有的像是蟻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螞蟻洞,千裏之遙如在尺寸之間,聚集收攏,重疊到一起,沒有逃脫隱藏的.縈回著青山,繚繞著白雲,與遙遠的天際相接,環看周圍,渾然一體.看了這些,才知道這座山確實特立不群,與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樣.不知不覺中我仿佛遨遊於無邊無際的天地宇宙之間,與浩渺廣大的自然之氣合而為一.我於是拿起酒壺,斟滿酒杯,暢懷痛飲,醉倒在地,不覺間日薄西山.蒼茫暮色,自遠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麼也看不見了,而我卻了無歸意.精神凝聚安定,形體得到解脫,和萬物的變化暗暗相合,我這才認識到過去等於沒有遊覽,真正的遊覽從此(時)開始.所以我特意把這件事記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始得西山宴遊記賞析
柳宗元自唐順宗永貞元年(805)被貶到永州後,一呆就是10年。
當時的永州,非常荒僻,地瘠民貧;但山水幽美,景色秀麗。
柳宗元身遭貶謫,內心鬱悶,因而寄情山水,搜奇覓勝,並寫了二十多篇山水遊記。
這些遊記,能抓住景物的具體特征,寫得富有生機,形神兼備,語言精美,並抒發了他遭受迫害的孤寂悲憤心情,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為我國的遊記散文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遊記文學的發展產生過積極影響。
在這些遊記中,最著名的有8篇,被稱為“永州八記”,本文就是永州八記中的第一篇。
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華寺遊覽,在眺望中發現了西山勝景,於是渡過瀟水,登上西山頂峰,飽覽了山巒秀色,體驗了山水的情趣,直至暮色蒼茫,還依依不願離去。
經過這次西山之遊,他才覺得真正的遊覽是從這裏開始的,於是寫了這永州八記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
餘自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
僇人:同“戮人”,受過刑辱的人,罪人。
作者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故自稱僇人。
僇,通“戮”,恥辱。
是州:這個州,指永州。
恒:常常。
惴栗:恐懼不安。
惴,恐懼。
栗,發抖。
○害怕政敵落井下石。
其隙也,則施施(yìyì)而行,漫漫而遊。
其:如果,連詞。
隙:指空閑時間。
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
施施,慢步緩行的樣子。
而: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不譯。
漫漫而遊:無拘無束地遊。
漫漫,不受拘束的樣子。
○說明好遊來曆。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日:每日,時間名詞作狀語。
其徒:那些同伴。
徒,同一類的人,指愛好遊覽的人。
窮:走到盡頭。
回溪:曲折溪流。
幽泉:深僻的泉水。
無遠不到:沒有一處僻遠的地方不曾到過。
○州之山水無不遊。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披草:分開草。
披,用手分開。
傾壺:倒盡壺裏的酒。
傾,倒出來。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更相:互相。
以:連詞,同“而”。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心裏有向往的好境界,夢裏也就有相同的樂趣。
所極:所向往的境界。
極,至,向往。
覺而起,起而歸。
覺:睡醒。
○遊之無不盡興。
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為:認為。
異態:奇特的形狀。
未始:未曾。
怪特:奇異特別。
○獨遺此山未遊。
承上啟下,襯托西山。
第一段,概括描寫平日一般遊覽情況,為具體描寫西山宴遊作陪襯。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今年:指元和四年(809)。
法華:指法華寺,在原零陵縣城東山之上。
西亭:在法華寺內,為柳宗元所建,他經常在這裏遊賞山景,飲酒賦詩。
始:才,副詞。
指異之:指著它覺得它奇特。
指,指點。
異之,覺得它奇特。
異,意動用法。
○點出西山。
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
斫榛(zhēn)莽,焚茅茷(fá),窮山之高而止。
湘江:應為瀟水。
瀟水流經永州城西,至萍州才與湘江彙合。
緣:沿著。
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稱為“愚溪”,是瀟水的一條小支流。
斫:砍伐。
榛莽:指雜亂叢生的荊棘灌木。
茅茷:指長得繁密雜亂的野草。
茷,草葉茂盛。
窮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燒到山的最高處才停止。
窮,盡,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燒盡。
攀援而登。
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箕踞:像簸箕一樣地蹲坐著。
指坐時隨意伸開兩腿,像個簸箕,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法。
正規坐法,屁股要壓在腳後跟上,兩腿不能伸直。
箕,簸箕,這裏是名詞作狀語。
踞,蹲坐。
遨:遊賞。
土壤:土地,指地域。
衽席:坐墊、席子。
○點出宴遊。
其高下之勢,岈(xiā)然窪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裏,攢(cuán)蹙(cù)累積,莫得遁隱。
其:代詞,指上句“數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樣子。
岈,《廣韻》:“岈,蛤岈,山深之狀。
”窪然:深穀低窪的樣子。
“岈然”承“高”,“窪然"承“下”。
垤:蟻封,即螞蟻洞邊的小土堆。
“若垤”承“岈然”,“若穴”承“窪然”。
尺寸千裏:(從西山頂上望去)隻有尺寸之遠,實際上有千裏之遙。
攢:聚集在一起。
蹙:緊縮在一起。
累積:堆積。
莫得:沒有什麼能夠。
莫,沒有什麼,代詞。
得,能。
遁隱:隱藏。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縈青繚白:青山縈回,白水繚繞。
作者為了突出“縈”“繚”景象,有意把主謂式變成動賓式。
白,指山頂所見瀟、湘二水。
際:接近,動詞。
四望如一:向四麵望去都像一樣的。
○寫西山所見之景。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1óu)為類。
是山:這座山,指西山。
特立:特別突出。
培塿:小土堆。
悠悠乎與灝(hào)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悠悠乎:遼闊浩渺啊。
灝氣:同“浩氣”,指天地間的大氣。
俱:在一起。
莫:不能,副詞。
涯:邊際。
這句是說西山在空間上的廣大。
洋洋乎:悠然自得啊。
造物者:創造萬物的天地,指大自然。
窮:盡。
這句是說西山在時間上的永恒。
○抒西山所得之趣。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引觴:拿起酒杯。
滿酌:斟滿酒。
頹然:東倒西歪地。
頹,跌倒。
然,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
就:接近,進入。
蒼然...
《始得西山宴遊記》翻譯
自從我成了被貶受辱的人,居住在這個州裏,經常驚恐不安.在那空閑的時候,就緩步地行走,漫無目的地遊曆,天天與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無論多遠沒有不到的;一到就撥開茅草坐下,倒出壺裏的酒來盡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著睡覺,睡著了作起夢來,心中想到哪裏,夢也做到那裏;醒來後即起來,起來後即回家.以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水有奇異姿態的,都為我所擁有、欣賞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特.自餘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 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為坐在法華西亭,嘹望西山,才開始指點著它並稱道它的奇異.於是令仆人,渡過湘江,沿著染溪,砍伐叢生的草木,焚燒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處才停止.然後,我們攀援著登上山去,伸開兩腿坐下,觀賞風景,隻見所有幾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墊下麵.它們的高高下下的形勢:山峰高聳,山穀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裏內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種種景物聚集、縮攏在一塊,沒有能夠逃離、隱藏在視線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纏繞,視野之外的景物與高天相連,向四麵眺望都是一樣.然後知道這座山的卓然聳立,不與小丘同類.心神無窮無盡地與天地間的大氣融合,沒有誰知道它們的邊界;無邊無際,與大自然遊玩,不知道它們的盡頭.拿起酒杯來倒滿酒,喝醉得身子傾倒,不知道太陽落山了.昏暗的晚色,從遠處來臨,來了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但還不想回家.心神凝住了,形體消散了,與萬物暗暗地融合為一體.然後才知道我以前的遊覽不能算做遊覽,真正的遊覽從這一次才開始.所以為這次遊覽寫了篇文章作為記述.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裏,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 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土婁)為類.悠悠乎與灝氣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 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誌.這年,是元和四年.是歲元和四年也.
...古詩重點句段文言文。
古詩。
重點的句段,翻譯。
如(《始得西山...
《始得西山宴遊記》譯文: 自從我成了被貶受辱的人,居住在這個州裏,經常驚恐不安。
在那空閑的時候,就緩步地行走,漫無目的地遊曆,天天與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
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無論多遠沒有不到的;一到就撥開茅草坐下,倒出壺裏的酒來盡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著睡覺,睡著了作起夢來,心中想到哪裏,夢也做到那裏;醒來後即起來,起來後即回家。
以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水有奇異姿態的,都為我所擁有、欣賞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為坐在法華西亭,嘹望西山,才開始指點著它並稱道它的奇異。
於是令仆人,渡過湘江,沿著染溪,砍伐叢生的草木,焚燒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處才停止。
然後,我們攀援著登上山去,伸開兩腿坐下,觀賞風景,隻見所有幾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墊下麵。
它們的高高下下的形勢:山峰高聳,山穀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裏內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種種景物聚集、縮攏在一塊,沒有能夠逃離、隱藏在視線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纏繞,視野之外的景物與高天相連,向四麵眺望都是一樣。
然後知道這座山的卓然聳立,不與小丘同類。
心神無窮無盡地與天地間的大氣融合,沒有誰知道它們的邊界;無邊無際,與大自然遊玩,不知道它們的盡頭。
拿起酒杯來倒滿酒,喝醉得身子傾倒,不知道太陽落山了。
昏暗的晚色,從遠處來臨,來了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但還不想回家。
心神凝住了,形體消散了,與萬物暗暗地融合為一體。
然後才知道我以前的遊覽不能算做遊覽,真正的遊覽從這一次才開始。
所以為這次遊覽寫了篇文章作為記述。
這年,是元和四年。
----------------------譯文《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 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戌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裏,自己並不感到悲哀, 還想著替國家守衛邊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 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僵臥 ① 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② 。
夜闌 ③ 臥聽風吹雨,鐵馬 ④ 冰河入夢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始得西山宴遊記句子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