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桐花》原文】
4月25日
長長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崗。在最起初,仿佛仍是一場極為平常的相遇,若不是心中有著貯藏已久的盼望,也許就會錯過了在風裏雲裏已經互相傳告著的,那隱隱流動的訊息。
四月的風拂過,山巒沉穩,微笑地麵對著我。在他懷裏,隨風翻飛的是深深淺淺的草葉,一色的枝柯。
我逐漸向山巒走近,隻希望能夠知道他此刻的心情。有模糊的低語穿過林間,在四月的末梢,生命正醞釀著一種芳醇的變化,一種未能完全預知的騷動。
5月8日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刹那裏,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遊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裏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裏,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總有這樣的初夏,總有當空麗日,樹叢高處是怒放的白花。總有穿著紅衣的女子姍姍走過青綠的田間,微風帶起她的衣裙和發梢,田野間種著新茶,開著蓼花,長著細細的酢漿草。
雪白的花蔭與曲折的小徑在詩裏畫裏反複出現,所有的光影與所有的悲歡在前人枕邊也分明夢見,今日為我盛開的花朵不知道是哪一個秋天裏落下的種子?一生中所堅持的愛,難道早在千年前就已是書裏寫完了的故事?
五月的山巒終於動容,將我無限溫柔地擁入懷中,我所渴盼的時刻終於來臨,卻發現,在他懷裏,在幽深的林間,桐花一麵盛開如錦,一麵不停紛紛飄落。
5月11日
難道生命在片刻歡聚之後真的隻能剩下離散與凋零?
在轉身的那一刹那,桐花正不斷不斷地落下。我心中緊緊係著的結扣慢慢鬆開,山巒就在我身旁,依著海潮依著月光,我俯首輕聲向他道謝,感謝他給過我的每一個麗日與靜夜。由此前去,隻記得雪白的花蔭下,有一條不容你走到盡頭的小路,有這世間一切遲來的,卻又偏要急急落幕的幸福。
5月15日
桐花落盡,林中卻仍留有花落時輕柔的聲音。走回到長長的路上,不知道要向誰印證這一種乍喜乍悲的憂傷。
周遭無限沉寂的冷漠,每一棵樹木都退回到原來的角落。我回首依依向他注視,高峰已過,再走下去,就該是那蒼蒼茫茫,無牽也無掛的平路了吧?山巒靜默無語,不肯再回答我,在逐漸加深的暮色裏,仿佛已忘記了花開時這山間曾有過怎樣幼稚堪憐的激情。
我隻好歸來靜待時光逝去,希望能象他一樣也把這一切都逐漸忘記。可是,為什麼,在漆黑的長夜裏,仍聽見無人的林間有桐花紛紛飄落的聲音?為什麼?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
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一朵、一朵,在無人的山間輕輕飄落。
【席慕容《桐花》賞析】
席慕容的散文《桐花》,我是在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她的散文集《透明的哀傷》中看到的。這一篇散文與她在同一本集子中的其他作品不同,不是直接的說出她在平凡世界中感受到的哲理,而是用一種近乎詩的構思來表達她對生活的感想。
初讀這篇散文,覺得不太好懂,從題目看,本該是寫桐花,但主要筆墨並沒有放在描寫桐花的形態上,而是放在了作者本人的所思所感上。文章是以時間為線索,分割並連貫章節的。第一章並不寫桐花,而是寫作者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巒”,作者“不知道何處可以停留,可以向他說出這十年二十年間種種無端的憂愁”。可見,作者是一個散步著的行者,而且心懷憂愁。這憂愁是什麼?作者並沒有明說,但明確地讓讀者知道了作者心中有著這麼一個“結”,並且持續了十年二十年,讀者也就跟隨著作者產生了一種等待的心裏,或至少在讀者心中埋下了伏筆。
之後的一章,寫的是征兆。作者在開頭仍將自己的感想放在前頭,寫事情過去之後回顧所得到的認識,這樣的倒敘的寫法,,其實既是對後麵章節的預示,也照應了上一章的“憂愁”。著無端的憂愁是什麼?作者在這一章裏點了出來:“若不是心中有貯藏已久的盼望,也許就會錯過了在風裏雲裏已經互相傳告著的那隱隱流動的訊息。”作者因為有著 “貯藏已久的盼望”,才會有以前“無端的憂愁”,才會對林中暗湧的訊息有所感應,於是才會有下文與桐花的邂逅。這裏,作者點明了自己在等待,但並不知道等待的是什麼,這裏再一次埋下伏筆。
接著的一章便是與桐花的相遇,作者在這一章將重點轉到了對桐花的描述,但也仍是大筆的、寫意的,用各種對桐花的喜愛(各個時代對桐花的描繪)來表達桐花的可愛。在這些描述總,可以看出作者對桐花是十分喜愛的。由於這種喜愛和眷戀,作者進入了一個真實與不真實的境界。作者知道這樣燦爛開放的美麗的桐花,是“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印象派的筆端”——桐花的作為美的生命一直活在長長的曆史中,被曆史上所有可能的人喜愛過,描繪過,讚美過,珍藏過。但是作者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桐花的喜愛,並為桐花的美、為桐花所接受的珍愛並不獨屬於自己而感到嫉妒“今日為我盛開的花朵不知道是哪一個秋天利落下的種子?一生中所堅持的愛,難道早在千年前就已經是書裏寫完了的故事?”——作者是失落的,這證明了作者對桐花的“自私”的愛。作者認識到桐花的美必定曾被曆史上許多人欣賞過,讚美過,對桐花的珍愛並不獨屬於自己,這是真實的;同時,作者希望這樣的珍愛是隻能為自己所有,這是不真實的;但這種情感又是真實地發自作者“自私”的內心的,於是,這種事實與情感、真是與虛幻疊壓在一起,矛盾地表現了作者的熱烈的愛。
然後,作者的態度轉入平淡。明白了“生命在片刻歡聚之後真的隻能剩下離散與凋零”之後,作者不再執著而狂熱地留戀著桐花了,而是感謝讓桐花在其上生長的山巒,認識到了“雪白的花蔭下,有一條不容你走到盡頭的小路,有這世間一切遲來的,卻又偏要急急落幕的幸福”。幸福不容許永遠,因而小路兩旁開滿的桐花也不得永久,但是以前一隻留在作者心中的“緊係的結扣”已經“慢慢鬆開”,前麵提到的等待和盼望已經完滿於剛才熱烈的相遇中了。但是一個新的結扣又留在了作者心中,作者未提,但讀者已經隱約感覺到了。
最後一章中,與桐花相遇的盛況已經過去——“高峰已過,再走下去,就該是那蒼蒼茫茫無牽也無掛的平路了”。“桐花已落盡”,但是“在漆黑的長夜裏”,“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這新的憂愁,就是對桐花盛開的壯麗景象的永遠的懷念。
至此,作者和桐花的相遇的整個過程:等待→預兆(預感)→相遇→相離→追憶(懷念)已經敘事完畢了,但是,重新回頭審視文中的一些句子,就會對文章的整體有新的認識。
作者在文中兩次提到了“生命”一詞:一處在第二章的最後一段“在四月的末梢,生命正在醞釀著一種芳醇的變化……”;另一處在第四章的第一段“難道生命在片刻歡聚之後真的隻能剩下離散與凋零?”這裏直接認識到的生命是桐花的生命,但是看看最後一章中的某些句子,就可以知道整篇文章並不是隻寫到了桐花的生命曆程:“高峰已過,再走下去,就該是那蒼蒼茫茫無牽也無掛的平路了吧。”這裏,桐花的生命已殞,但作者的思路並沒有隨之斷掉,作者的思路和桐花之間的聯係發生了轉移。從這個句子看,如果僅僅理解為作者走過了山崗,以後就將一直走在平原上是不妥的,從現實來看,平地上的山崗是很多的,不可能隻有一座,這裏的山崗和平地是虛幻的。尤其是“蒼蒼茫茫無牽也無掛的平路”,作者為什麼說平路是“無牽也無掛的”的?作者原來在牽掛的是什麼?是和桐花的相會?作者難道就這麼認定一次和花的相會就足以是一生的牽掛?顯然這也是作者的虛寫。平原和山崗、和桐花的相會是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樹立的象征:與桐花的相遇,象征著一個人一生中一直期待的東西;山崗和他兩側的平原象征著人的一生;山巒便是那個最期盼的願望實現的時間和地點;再說細些,可以把桐花看成是人的一生中最璀璨的時期(也是人一生中最懷念和留戀的時期)。全文對山崗的描述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格,作者在整個過程中都和山崗有對話,對山崗的描寫,正如同生活一樣:博愛、睿智,但什麼都不告訴你,隻以他最寬宏的胸懷讓你自己去體會,去尋找自己的答案,並且遵循時間的規則,不後悔不挽留一切過去的東西。所以也可以將山巒單獨看成生活本身;而對桐花的懷念,自然使人對自己人生巔峰時期的留戀和追憶。這樣,整部作品所描述的過程就可以理解成:人生前半期的等待和企盼→人生最輝煌的時期→人生巔峰期後的平穩甚至滑坡→對巔峰期的懷念和追憶→對巔峰一去不回的理性認識。這樣整個作品就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生活的角度來表明作者對生活的感知和認識,而這,是通過桐花、山崗和平原這些外在的象征形象來實現的。
整篇文章,對與桐花邂逅的描寫,是從無意識的相遇,到有意識留戀結束的;對生活的描述,是從生活中的等待,到突如其來的相遇,到強烈的情感感知,再到離開時的無限留戀,最後從感覺升華到理性認識,作者不明說地借助桐花和花下的自己給讀者演繹了一個生命成長成熟的過程,一波三折,環環相扣而不露痕跡,這正是作者是以的構造的魔力所在。
求含“桐花”的詩詞
韓偓,《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桐花葉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蔣溥《桐花歌》:“桐陰瑟瑟搖微風,桐花垂垂香滿空。
”白居易,元稹,歐陽修都寫過以《桐花》為名的詩。
白居易,《初與元九別後忽夢見之及寤而書適至兼寄桐花詩必然感懷因以此寄》:桐花半落時,複道正相思。
殷勤書背後,兼寄桐花詩。
桐花詩八韻,思緒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憶君此夜心。
...
有關梧桐的詩句
【年代】:北宋 【作者】:張耒 【作品】:夜坐 【內容】: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樂 【內容】: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嚐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樂 【內容】: 春去秋來, 往事知何處? 燕子歸飛蘭泣露, 光景千留不祝 酒闌人散草草, 閑階獨倚梧桐。
記得去年今日, 依前黃葉西風。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破陣子 【內容】: 燕子欲歸時節, 高樓昨夜西風。
求得人間成小會, 試把金尊傍菊叢, 歌長粉麵紅。
斜日更穿簾幕, 微涼漸入梧桐。
多少襟懷言不盡, 寫向蠻箋曲調中, 此情千萬重。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撼庭秋 【內容】: 別來音信千裏, 悵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 梧桐夜雨, 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 天遙雲黯, 隻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 心長焰短, 向人垂淚。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采桑子 【內容】: 時光隻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長恨離亭, 滴淚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 淡月朧明。
好夢頻驚, 何處高樓雁一聲。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行香子 【內容】: 晚綠寒紅,芳意匆匆。
惜年華、今與誰同。
碧雲零落,數字征鴻。
看渚蓮凋,宮扇舊,怨秋風。
流波墜葉,佳期何在, 想天教、離恨無窮。
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有消魂處,明月夜,粉屏空。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憶秦娥 【內容】: 臨高閣, 亂山平野煙光保。
煙光薄, 棲鴉歸後, 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 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 又還秋色, 又還寂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溫庭筠 【作品】:更漏子 【內容】: 玉爐香,紅蠟淚, 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雲殘, 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 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 空階滴到明。
【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郊 【作品】:列女操 【內容】: 梧桐相待老, 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 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見歡 【內容】: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1]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3] 【注釋】: [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2]離愁:指去國之愁。
[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
此詞寫作時期難定。
如係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於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淒惋之神。
“無言”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
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
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
“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
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裏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裏,“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
過片後“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曆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裏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寫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隻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鹹之外,但卻根植於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曆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
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內容】: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古風 【內容】: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輝[1],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
且複歸去來,劍歌《行路難》[2]。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鄴 【作品】:早起 【內容】: 月墮滄浪西,門開樹無影。
此時歸夢闌,立在梧桐井。
有關花的名言或者美句.. 隻要有關花的 。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山中春懷 【唐】齊己 何物不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飲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幹? 3)蘭花 蘭溪 【唐】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病起 【唐】賈島 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梅花 【宋】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韓愈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
飲新酒 【唐】元稹 聞君新酒熟,況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隱 綠池荷葉嫩,紅砌杏花嬌。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遊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無人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豔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8)薔薇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仙萼池亭侍宴應製 【唐】沈佺期 閑花開石竹,幽葉吐薔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鄭穀 海棠風外獨沾巾,襟袖無端惹蜀塵。
春日書懷 【唐】薛能 壟月正當寒食夜,春陰初過海棠時。
10)茶花 紅茶花 【唐】司空圖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同朱慶餘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賀 屋雪淩高燭,山茶稱遠泉。
11)荷花 韓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隱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綠房。
曉出淨慈寺 【宋】楊萬裏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2)杜鵑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杜鵑花 【唐】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
13)楊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章江作 【唐】韋莊 楊花慢惹霏霏雨,竹葉閑傾滿滿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唐】李商隱 桐花萬裏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15)桂花 長沙贈衡嶽祝融峰般若禪師 【唐】劉長卿 桂花寥寥閑自落,流水無心西複東。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齡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壇 【唐】李群玉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檀口 【唐】趙鸞鸞 銜杯微動櫻桃顆,咳唾輕飄茉莉香。
17)石榴花 夏日 【唐】劉複 映日紗窗深且閑,含桃紅日石榴殷。
石榴歌 【唐】皮日休 蟬噪秋枝槐葉黃,石榴香老愁寒霜
席慕容的桐花原文
【席慕容《桐花》原文】 4月25日 長長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崗。
在最起初,仿佛仍是一場極為平常的相遇,若不是心中有著貯藏已久的盼望,也許就會錯過了在風裏雲裏已經互相傳告著的,那隱隱流動的訊息。
四月的風拂過,山巒沉穩,微笑地麵對著我。
在他懷裏,隨風翻飛的是深深淺淺的草葉,一色的枝柯。
我逐漸向山巒走近,隻希望能夠知道他此刻的心情。
有模糊的低語穿過林間,在四月的末梢,生命正醞釀著一種芳醇的變化,一種未能完全預知的騷動。
5月8日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刹那裏,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遊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裏的聚合。
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裏,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總有這樣的初夏,總有當空麗日,樹叢高處是怒放的白花。
總有穿著紅衣的女子姍姍走過青綠的田間,微風帶起她的衣裙和發梢,田野間種著新茶,開著蓼花,長著細細的酢漿草。
雪白的花蔭與曲折的小徑在詩裏畫裏反複出現,所有的光影與所有的悲歡在前人枕邊也分明夢見,今日為我盛開的花朵不知道是哪一個秋天裏落下的種子?一生中所堅持的愛,難道早在千年前就已是書裏寫完了的故事? 五月的山巒終於動容,將我無限溫柔地擁入懷中,我所渴盼的時刻終於來臨,卻發現,在他懷裏,在幽深的林間,桐花一麵盛開如錦,一麵不停紛紛飄落。
5月11日 難道生命在片刻歡聚之後真的隻能剩下離散與凋零? 在轉身的那一刹那,桐花正不斷不斷地落下。
我心中緊緊係著的結扣慢慢鬆開,山巒就在我身旁,依著海潮依著月光,我俯首輕聲向他道謝,感謝他給過我的每一個麗日與靜夜。
由此前去,隻記得雪白的花蔭下,有一條不容你走到盡頭的小路,有這世間一切遲來的,卻又偏要急急落幕的幸福。
5月15日 桐花落盡,林中卻仍留有花落時輕柔的聲音。
走回到長長的路上,不知道要向誰印證這一種乍喜乍悲的憂傷。
周遭無限沉寂的冷漠,每一棵樹木都退回到原來的角落。
我回首依依向他注視,高峰已過,再走下去,就該是那蒼蒼茫茫,無牽也無掛的平路了吧?山巒靜默無語,不肯再回答我,在逐漸加深的暮色裏,仿佛已忘記了花開時這山間曾有過怎樣幼稚堪憐的激情。
我隻好歸來靜待時光逝去,希望能象他一樣也把這一切都逐漸忘記。
可是,為什麼,在漆黑的長夜裏,仍聽見無人的林間有桐花紛紛飄落的聲音?為什麼?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
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一朵、一朵,在無人的山間輕輕飄落。
【席慕容《桐花》賞析】 席慕容的散文《桐花》,我是在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她的散文集《透明的哀傷》中看到的。
這一篇散文與她在同一本集子中的其他作品不同,不是直接的說出她在平凡世界中感受到的哲理,而是用一種近乎詩的構思來表達她對生活的感想。
初讀這篇散文,覺得不太好懂,從題目看,本該是寫桐花,但主要筆墨並沒有放在描寫桐花的形態上,而是放在了作者本人的所思所感上。
文章是以時間為線索,分割並連貫章節的。
第一章並不寫桐花,而是寫作者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巒”,作者“不知道何處可以停留,可以向他說出這十年二十年間種種無端的憂愁”。
可見,作者是一個散步著的行者,而且心懷憂愁。
這憂愁是什麼?作者並沒有明說,但明確地讓讀者知道了作者心中有著這麼一個“結”,並且持續了十年二十年,讀者也就跟隨著作者產生了一種等待的心裏,或至少在讀者心中埋下了伏筆。
之後的一章,寫的是征兆。
作者在開頭仍將自己的感想放在前頭,寫事情過去之後回顧所得到的認識,這樣的倒敘的寫法,,其實既是對後麵章節的預示,也照應了上一章的“憂愁”。
著無端的憂愁是什麼?作者在這一章裏點了出來:“若不是心中有貯藏已久的盼望,也許就會錯過了在風裏雲裏已經互相傳告著的那隱隱流動的訊息。
”作者因為有著 “貯藏已久的盼望”,才會有以前“無端的憂愁”,才會對林中暗湧的訊息有所感應,於是才會有下文與桐花的邂逅。
這裏,作者點明了自己在等待,但並不知道等待的是什麼,這裏再一次埋下伏筆。
接著的一章便是與桐花的相遇,作者在這一章將重點轉到了對桐花的描述,但也仍是大筆的、寫意的,用各種對桐花的喜愛(各個時代對桐花的描繪)來表達桐花的可愛。
在這些描述總,可以看出作者對桐花是十分喜愛的。
由於這種喜愛和眷戀,作者進入了一個真實與不真實的境界。
作者知道這樣燦爛開放的美麗的桐花,是“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印象派的筆端”——桐花的作為美的生命一直活在長長的曆史中,被曆史上所有可能的人喜愛過,描繪過,讚美過,珍藏過。
但是作者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桐花的喜愛,並為桐花的...
關於十二個月花的詩句
(一)二十四番花信:花信,即以花作為標誌的花期,亦稱“花信風”,即風報花之消息。
風應花期,我國便產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風”節令用語,它亦是我國表示氣候變換的詞語。
《內經》:“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
”根據農曆節氣,每年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
每氣15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
八氣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應一種花信。
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種花期的代表。
他們的順序是: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端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花,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二)“十二姐妹花”歌謠:正月梅花淩寒開,二月杏花滿枝來。
三月桃花映綠水,四月薔薇滿籬台。
五月榴花火似紅,六月荷花灑池台。
七月鳳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開。
九月菊花競怒放,十月芙蓉攜春來。
十一月水仙淩波開,十二月臘梅報春來。
(三)百花所展示的自然美十分誘人。
而對花的鍾情,莫過於騷人墨客了。
他們玩味和吟詠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說。
十二月花神是:一月蘭花屈原,二月梅花林,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歐陽修,五月芍藥蘇東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楊萬裏,九月桂花洪適,十月英蓉範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潛,十二月水仙高似孫。
有關雨和梧桐樹的詩句
1、《聲聲慢·尋尋覓覓》宋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2、《芳草渡》唐 馮延巳 梧桐落,蓼花秋。
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物正堪愁。
人去後,多少恨,在心頭。
燕鴻遠,羌笛怨,渺渺澄波一片。
山如黛,月如鉤。
笙歌散,夢魂斷,倚高樓。
3、《句》唐 孟浩然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逐逐懷良馭,蕭蕭顧樂鳴。
4、《過故人所遷新居》唐 馬戴 金馬詔何晚,茂陵居近修。
客來雲雨散,鳥下梧桐秋。
迥漢銜天闕,遙泉響禦溝。
坐看涼月上,為子一淹留。
5、《奉寄中書王舍人》唐 皇甫曾 腰金載筆謁承明,至道安禪得此生。
西掖幾年綸綍貴,東山遙夜薜蘿情。
風傳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聖主好文誰為薦,閉門空賦子虛成。
優美句子摘抄和賞析
1世上再也沒有比時鍾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盡情地摘取青春幻夢的花朵的時刻,它都是同樣分秒不差地滴答著。
——高爾基《時鍾》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象征擬人等手法,寫出了時鍾的無情,提醒我們珍惜時間。
2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豔的金黃與黃金。
——餘光中《左手的掌紋》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葉比作黃金,生動形象。
3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餘光中《聽聽那冷雨》賞析:這句話運用疊字,展現了文字的音韻美,表現了雪的冷豔與淒麗。
4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豔奪目,如同一隻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現了牡丹卓越的風姿。
5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豔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
——張愛玲《秋雨》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寫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6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麵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的消磨掉.——張愛玲《心願》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時間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7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秋葉》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葉的顏色形狀和姿態,表現了秋葉和秋色的美好。
8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畫,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
——豐子愷《竹影》 賞析:寥寥數筆,寫出了幾個小夥伴作畫的情景,幽默風趣,用筆簡練而獨到,充滿了豐子愷作品獨特的魅力。
9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語言精致優美,富有感染力,言語間充滿了對桐花的喜愛,讓讀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這漫山遍野的桐花開放的勝景。
10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麵上。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寫星星非常傳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幹淨純潔,把夜空比作湖麵,寫出它的平靜美好。
然而這樣的美景下,我卻要死去了,反襯出我的懊悔。
11這時,一個鳥兒是一片樹葉,一片樹葉是一個鳴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裏,老槐樹就是一首歌。
賞析:該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停在樹枝上的小鳥比作樹葉,將鳥鳴比作音符,將老槐樹比作一首歌,生動形象的表現出冬天老槐樹的熱鬧、充滿生機的景象。
優美句子加賞析
1、世上再也沒有比時鍾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盡情地摘取青春幻夢的花朵的時刻,它都是同樣分秒不差地滴答著。
——高爾基《時鍾》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象征擬人等手法,寫出了時鍾的無情,提醒我們珍惜時間。
2、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豔的金黃與黃金。
——餘光中《左手的掌紋》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葉比作黃金,生動形象。
3、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餘光中《聽聽那冷雨》賞析:這句話運用疊字,展現了文字的音韻美,表現了雪的冷豔與淒麗。
4、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豔奪目,如同一隻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現了牡丹卓越的風姿。
5、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豔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
——張愛玲《秋雨》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寫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6、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麵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的消磨掉.——張愛玲《心願》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時間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7、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秋葉》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葉的顏色形狀和姿態,表現了秋葉和秋色的美好。
8、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畫,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
——豐子愷《竹影》賞析:寥寥數筆,寫出了幾個小夥伴作畫的情景,幽默風趣,用筆簡練而獨到,充滿了豐子愷作品獨特的魅力。
9、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語言精致優美,富有感染力,言語間充滿了對桐花的喜愛,讓讀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這漫山遍野的桐花開放的勝景。
10、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麵上。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寫星星非常傳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幹淨純潔,把夜空比作湖麵,寫出它的平靜美好。
然而這樣的美景下,我卻要死去了,反襯出我的懊悔。
...
關於王漁洋的詩句
秦淮雜詩 (二十首選—) 傅壽清歌沙嫩簫,紅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
真州絕句 (六首選一) 江幹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初春濟南作 山郡逢春複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峰半入城。
秋柳 (四首選—)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隻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浣溪沙·紅橋 其一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其二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裏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夜來微雨歇,河漢在西堂。
螢火出深碧,池荷聞暗香。
開窗鄰竹樹,高枕憶滄浪。
此夕南...秦淮雜詩 (二十首選—) 傅壽清歌沙嫩簫,紅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
真州絕句 (六首選一) 江幹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初春濟南作 山郡逢春複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峰半入城。
秋柳 (四首選—)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隻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浣溪沙·紅橋 其一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其二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裏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夜來微雨歇,河漢在西堂。
螢火出深碧,池荷聞暗香。
開窗鄰竹樹,高枕憶滄浪。
此夕南枝鳥,無因到故鄉。
蝶戀花·和漱玉詞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
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關於環境描寫的句子並賞析 賞析賞析賞析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麵裏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裏來了。
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
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
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隻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
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裏簌簌的落葉。
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裏,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裏。
——張曉風《秋天 秋天》【賞析】這段文字用優美的筆觸表達了對梧桐葉子的喜愛。
“簌簌”的象聲詞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讓讀者也能猜到那種場景。
“神秘的美感”寫出了秋日梧桐的特點,神秘的,優美的,梧桐葉子在作者眼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美好,極富有感染力。
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梧桐葉子的形態。
作者從顏色、形狀等各方麵做了描寫,同時將葉子比作小船,穿上還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讓每個讀到的人都心馳神往,也想看一看這優美的梧桐樹。
作者想象力豐富,將秋天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麵,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
臨水一麵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
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
——沈從文《邊城》 【賞析】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現在,太陽升上來,霧漸漸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綠,看起來綿軟軟地,讓我覺得即使我不小心,從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會擦傷一塊皮的,頂多被彈兩下,沾上一襪子洗不掉的綠罷了。
還有那條繞著山腳的小河,也泛出綠色,那是另外一種綠,明晃晃的,像是攙了油似的,至於山,仍是綠色,卻是一堆濃鬱鬱的黛綠,讓人覺得,無論從哪裏下手,都不能拔開一道縫兒的,讓人覺得,即使刨開它兩層下來,它的綠仍然不會減色的。
此外,我的紗窗也是綠的,極淺極淺的綠,被太陽一照,當真就像古美人的紗裙一樣飄緲了。
你們想,我在這樣一個染滿了綠意的早晨和你們寫信,我的心裏又焉能不充溢著生氣勃勃的綠呢?——張曉風《初雪》【賞析】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
多處采用比喻,形象生動。
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
這種溫暖是從哪裏表現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裏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鬱鬱”、“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美。
作者筆下的綠色仿佛是活著的,流動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現在眼前一樣。
我也喜歡綠,也喜歡作者筆下的這片綠。
它們的生機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希望。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刹那裏,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遊離浮動的光點。
——席慕容《桐花》 賞析: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
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
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仿佛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秋葉》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葉的顏色形狀和姿態,表現了秋葉和秋色的美好。
●這時,一個鳥兒是一片樹葉,一片樹葉是一個鳴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裏,老槐樹就是一首歌。
賞析:該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停在樹枝上的小鳥比作樹葉,將鳥鳴比作音符,將老槐樹比作一首歌,生動形象的表現出冬天老槐樹的熱鬧、充滿生機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