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係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今安徽蒙城縣),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係,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魯迅先生對莊子文章的評價極高,說莊子文章“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真人,代表作《莊子》受封為《南華經》,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但根本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 “老莊哲學”。莊子曾作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 《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這部文獻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難看的樹被認為無用,有一個木匠要找一棵樹作房梁 ,但這棵樹太彎了,沒法做房梁;第二個木匠找樹做磨的握柄,要彎的,但這棵樹太難看了,又沒辦法;第三個木匠要做車軲轆,但這棵樹長得不行,從某方麵講是無用的。但從莊子的角度看,無用就是有用,大無用就是大有作為,所以莊子提倡無用精神(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係。“道”也是其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範疇,即關於世界起源和本質的觀念,又是之人認識境界。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製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莊子形象(10張)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誌》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隻有三十三篇。分為:外篇,內篇,雜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研究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研究中國文學,也不能不讀《莊子》。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莊子語錄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便會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識,便會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名是相互傾軋的原因;智是相互鬥爭的手段。兩者是凶器,是不可以盡行的。) 3、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聖人可以成就事業;天下無道,聖人隻能保全生命。現在這個時代,僅僅可以避開刑戮。幸福不過像羽毛那樣輕,不知怎樣才可以去承受;禍患重得像大地一樣,不知怎樣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但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5、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泉水幹涸了,魚被困在陸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潑殘存的泉水;這種情況固然很感人,但是還不如在江湖之中暢遊,忘記對方的存在。這是一種追求自由的思想體現。) 注:原句全部: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句讀由人,殘句戕人。古文最好上下連讀。 6、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給我形體,用生使我操勞,用老使我清閑,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稱善我生存的,也同樣稱善我的死亡。) 7、夏蟲不可以語冰者(對於隻在春夏兩季活著的蟲子不必講冬天的事,意思是對於講不通的人就不要講了。) 8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對於隻生活在井底的蛙不必對它講大海的廣闊,意思同第7句:對於講不通的人就不要講了。) 莊子哲學 “仁義”二字被視為儒家思想的標誌,“道”一詞卻是道家思想的精華。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莊子的哲學主要接受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認為“道”是超越時空的無限本體,它生於天地萬物之間,而又無所不包,無所不在,表現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無為的,在本質上是虛無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作為道家學派始祖的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猶如“遊於羿之彀中”,到處充滿危險。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罰和統治手段。對於君主的殘暴,莊子是一再強調的,“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所以莊子不願去做官,因為他認為伴君如伴虎,隻能“順”。“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還要防止馬屁拍到馬腳上,“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仆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伴君之難,可見一斑。莊子認為人生應是追求自由。 與佛教相類似的,莊子也認為人生有悲的一麵。《齊物論》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莊子認為如果能做到“齊物”,那麼他便能達到“逍遙”的境界。這是莊子哲學中另一個重要概念,這是個體精神解放的境界,即無矛盾地生存於世界之中。莊子並不否認矛盾,隻是強調主觀上對矛盾的擺脫。莊子用“無為”來解釋這一術語,與老子不同,這裏“無為”是指心靈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這種狀態,也被稱為“無待”,意為沒有相對的東西。這時,人們拋棄了功名利祿,“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句被普遍認為《逍遙遊》一篇主旨,同時也是《莊子》一書的主旨。這是一種心與“道”合一的境界。 莊子認為一般人很虛偽,“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評儒家“以仁義攖人之心”,這樣會導致 “天下脊脊大亂。而君主的專製統治和對知識的愛好,隻會使人心更加敗壞,“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 流沙河認為,莊子的為人主要有四點,“一曰立場,站在環中。二曰方法,信奉無為。三曰理想,追慕澤稚。四曰修養,緊守心齋。” 所謂環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場。《內篇·齊物論》中有“得其環中,以應無窮”,《雜篇·則陽》中有“得其環中以隨成”。無為在《莊子》中經常出現,莊子認為無論治國還是做人,都要無為。但無為頗難解釋,流沙河認為是“偽”或是“人為”的意思。“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所謂心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種種雜念。 莊子典故視權貴如腐鼠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大意:《莊子·秋水》載: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報告惠子,道:“莊子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莊子,派人在國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莊子從容而來拜見他道:“南方有隻鳥,其名為鵷鶵(一種類似與鳳凰的鳥),您可聽說過?這鵷雛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這時,有隻貓頭鷹剛抓到一隻腐鼠,恰好鵷雛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寧做自由之龜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 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大意:莊子和惠子在橋上遊玩,莊子說:“鰷魚遊得從容自在,這是魚的快樂呀。”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快樂。而你也不是魚,那你肯定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從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在哪裏(安:一意為如何,怎麼;一意為在哪裏)知道魚的快樂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還問我?我是在橋上知道的。” 是貧窮,不是潦倒 《莊子·山木》載:一次,莊子身穿粗布補丁衣服,腳著草繩係住的破鞋,去拜訪魏王。魏王見了他,說:“先生怎如此潦倒啊?”莊子糾正道:“是貧窮,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體現,才是潦倒;衣破鞋爛,是貧窮,不是潦倒,此所謂生不逢時也!大王您難道沒見過那騰躍的猿猴嗎?如在高大的楠木、樟樹上,它們則攀緣其枝而往來其上,逍遙自在,即使善射的後羿、蓬蒙再世,也無可奈何。可要是在荊棘叢中,它們則隻能危行側視,怵懼而過了,這並非其筋骨變得僵硬不柔靈了,乃是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現在我處在昏君亂相之間而欲不潦倒,怎麼可能呢?’”
莊子的政治主張
以道為實體的本體論、“萬物齊一”的相對主義認識論,主張無為而治。
對於治國,莊子反對儒家的以仁義治國和法家的以刑罰治國。
莊子認為儒家的仁義禮樂違背人性,會使百姓“失其樸”。
對於刑罰治國,“昔者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
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
”。
莊子反對儒家和法家的治國方法的核心,是以知治國。
莊子認為知是“爭之器”,而且知往往會被大盜所利用,所謂“盜亦有道”便是如此。
對於以知治國,莊子說“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
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 所以,莊子與老子一樣,主張無為治國,任其自然,認為“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無容私”,“汝遊心於淡,合氣與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
莊子在《莊子》中描寫過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
是故行而無跡,事而無傳。
” 流沙河認為,莊子的為人主要有四點,“一曰立場,站在環中。
二曰方法,信奉無為。
三曰理想,追慕澤稚。
四曰修養,緊守心齋。
”
有關政治的句子
有關政治的句子政治_詞語解釋【拚音】:zhèng zhì【解釋】:1.政事得以治理;政事清明。
2.政事的治理。
3.指治理國家所施行的一切措施。
4.指政府、政黨、社會團體和個人在內政及國際關係方麵的活動。
【例句】:漢代經學家則為其注入倫理道德內涵,主要體現於經書箋注及用以幹預現實政治倫理。
關於孔子孟子的社會理想,政治主張,修身,和學習方麵的句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人治思想. 孔子主張建立一個“人道社會”。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和奠基者。
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征都可以從孔子那裏找到根源。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
那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麼特征呢?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係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麼,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對象,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給不同的價值主體在施行“仁”的過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學說都可以從孔子的論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根據。
具體說來,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麵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
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
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隻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
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隻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
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
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係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
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
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
“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係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
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係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恒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
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
”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
“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隻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
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
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問題。
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係,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
孔子還認為,“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
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誌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係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麵的理想人格修養體係。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
孔子思想為後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後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恒的“不滅之火”。
修身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眾,要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
修身為第一要。
孔子說: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
而修身的先決條件是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
要努力觀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斷獲取高深的知識和智慧。
有了高深的學問和智慧,就能心誠意實,言行一致,即使無人在時,也照常遵...
莊子在生活上的態度和在政治上的主張是什麼
1、人生觀——主張養生,做到無過無不及,注重於善與惡之間,使自己的精力和身體不受損害。
——為人處世,不把名利放在眼裏,無所作為且做到不留痕跡,讓人挑剔不出毛病來。
與世無爭,不用技巧,不用權謀。
“山中直樹被人砍,人出頭地受攻擊”,“駝背人,不服役,不征賦,得施舍”《莊子》提出了人性屬自然屬性,同自然沒有差別,那麼人就應該回歸自然,應該保持內心中的寧寧安泰,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逍遙自由。
《莊子》提出的處世哲學,就是順其自然,為人做事不偏不倚。
《秋水》篇中說:“是故大人之行(指得道的人),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思:動不為利(舉動並非有利於人),不賤門隸(但也不賤視家奴);貨財弗爭,不多辭讓。
事焉不借人(做事無須借助人),不多食乎力(自食其力),不多賤貪汙(不以貪汙為卑賤);行殊乎俗,不多辟異(標新立異);為在從眾(隨俗),不賤佞諂(向人獻媚)。
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勉勵),戮恥不足以為辱(差恥);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量度)”。
意思就是要求人們做事不偏不倚,不去傷害人們,也不去施舍,不與別人爭榮譽、財物,也不辭讓,不憑借別人幫助,自食其力,行為與世人不同,也不讚揚古怪的人。
《莊子》主張的處世哲學是“中道”。
為什麼采取“中道”?因為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他知道樹木成材,要被砍伐,甘甜井水,先被飲完。
要人們效仿意怠烏,飛行時不領先,退卻時不落後,棲息時夾在中間,因此同夥不排斥它,別人不傷害它。
《莊子》“無為”的思想貫徹於整個人生哲學中。
認為人生在世“身若槁木”,“心若死灰”。
所以無所謂喜、怒、哀、樂。
在《天地》篇裏要求人們做到“壽而不悅,夭而不悲,通達不以為榮,窮困不以為醜。
”《庚桑楚》中又說:“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
總之要求人們要象嬰兒那樣無知,忘掉自身,丟掉各種欲望,茫茫然彷徨於塵世之外,逍遙在無所事事之中。
2、政治觀——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提出“絕聖棄知”的主張,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起”,“絕聖棄知,大盜乃止”。
又說,“主上喜好施智巧,用機謀而不求至道,那麼天下就要大亂了。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社會的弊端,提出了“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名言。
莊子經典句子
“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大宗師》)。
作為“道”,它又是: 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即是客觀存在的又超驗神秘的根本性質所決定的,人的生死隻不過是氣的聚散罷了。
既然死後又繼之而生,那我又有什麼可憂患的呢?所以萬物都統一在生死循環的變化之中,所有萬物最終都歸於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莊子的生死哲學隻是淺表層次。
一、生死與世界的創生 莊子在《應帝王》裏描寫了一個“渾沌之死”的故事,而是有它們共同之處,即無中生有。
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不斷變化,誰也難以把握它們的規律,人的生死隻不過是氣的聚散罷了。
歸根到底“生死齊一”歸於“道”的本體, “道”是生死的歸宿,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師》) 一句話,“道”之所以能成為產生宇宙、生化萬物:渾沌之死帶來了世界的創生,借將死的子來道出人的產生是自然的造化,不要因為生, “道,但絕不是等同。
此外,生與死循環相繼。
由死而生、由無到有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道的曆程。
渾沌之死意味著人的生存空間的確立、生死與道的同一性 《莊子》通篇談生死,勞我以生,佚我以老,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
死生並非是對立的,不是有生就不能有死,有死就不能有生的,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就把死的也生起來;不要因為死就連生的也死掉,那我又有什麼可憂患的呢: 生也死之徒,渾沌待之甚善。
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
此獨無有,莊子是通過對生死問題的思考來揭示“道”的本質、作用以及世界萬物的產生,也就是說,而無,有,一無有。
(《庚桑楚》) 萬物出於無有,有自身是不能產生有的、不可言傳、不能名狀的。
所以莊子哲學運思在語言上獨具風格,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宗師》) 莊子認為。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
萬物出乎無有莊子生死哲學的本體意蘊[轉貼] 在中國哲學中,對生死問題的注重莫過於莊子。
莊子哲學實質上就是一種生死哲學。
曆來對莊子生死哲學的探討皆局限在較淺層次的揭示和羅列上,充其量不過是把其歸結為一種自然主義對生死的超越境界,很少去發掘作為生死哲學的深層本體意蘊: 今大冶鑄金,金踴躍曰,物出不得先物也,創造人類與世界呢?因為作為“道”的本身是不生不死的,隻注篇名) 帝儵帝忽為了給渾沌以人的七竅以報其恩德,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
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有”意味著宇宙渾沌虛無狀態的終結。
因此可以說: 南海之帝為儵,對生死的超越即是對“道”的認同,死生有待邪,然而人的產生僅靠儵忽二帝人為鑿竅是不行的,渾沌的悲劇就是人為的悲劇,由於莊子之“道”是“不可聞……不可見……不可言……不當名”(《知北遊》)的超驗的客觀觀念,它是不可見聞,即由死到生的過程,也是由無(渾沌)到有的過程,其根源可以上溯到道的本體。
通過上述分析。
“氣”是“道”的外化,“一”是“道”的別名,有與無在無有中得到了統一,莊子最終還是把萬有歸結為“無”即“道”。
值得注意的是,莊於對宇宙人類萬物的產生的論述過程始終與生死問題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天地賦予我形體來使我有所寄托,賦予生命來使我疲勞,賦予暮年來使我享受清閑,賦予死亡來使我安息,所以以我生為樂事的必然以我死為樂事。
既然生死,生死之存有正是源於這不生不死之道(無),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聖人故貴一、人類與物的產生過程實質上是渾沌之死到天地人物化生的過程,是由於它的超越生死、形體、勞佚,猶其有物也、安息都是天地賦予我們的,所以生則樂生與死則樂死是我們的職責! (《大宗師》) 造物者是鑄造的工匠,人不過是他所鑄造的物件而已,一切應順乎自然,否則便被視為“不祥之金”或“不祥之人”。
造物者不僅創造了人,而且也創造了物。
物的創生在天地人之後。
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物的產生隻是不生不死的道的作用,是自然的造化,人的產生隻是順應自然的結果。
故子來在“喘喘然將死”之時發出上述感慨後又說,生死作為世界萬物永恒的規律:“我且必為鏌鋣。
若死生為徒,作為萬物的總根源,“道”也是生死的本源,一定得出於無有,皆有所一體?所以萬物都統一在生死循環的變化之中。
況且產生萬物的非物(即道)它生化萬物是無窮無盡的。
為什麼“道”能化生萬物。
猶其有物也。
在莊子看來,人的生死隻不過自然的造化而已。
夫大塊載我以形,誰也難以把握它們的規律,惡乎往而不可哉。
莊子認為: 不以生生死。
(《莊子·應帝王》,以下凡引《莊子》。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莊子在對生死問題的思考與超越的基礎上建構了自己的本體論,從而確立了“道”的權威。
二、運行和歸宿來認識生死與道的同一性的。
生死也是道所化生的萬物的永恒規律,它是相對的不確定的,“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是道的本質的具體的體現,生死的運行便是道的運行的具體化,我們正是從生死的產生,渾沌之死是世界產生的前提,渾沌不死將...
老子,論語,莊子裏關於誠信的語句
論語·學而篇 學而篇第一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
《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麵。
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
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
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誌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
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
缺少賓語。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
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
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
曆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
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裏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采用。
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
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采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讚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裏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采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後麵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
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
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
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
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
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
後一說較為可信。
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隻有曾參和有若稱“子”。
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範。
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幹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
《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
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
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裏,道有多種含義。
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係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
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
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
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
莊子 “逍遙遊 ” 中 表達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並賞析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
“逍遙遊”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麵。
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在莊子的眼裏,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7478.htm#2
請列舉韓非莊子孟子墨子的政治主張主張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
作品:《道德經》、《莊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
作品:《韓非子》 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
作品:《公孫龍子》 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
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農家, 小說家,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複「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
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
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
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
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
「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誌。
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钜)子」。
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
至戰國後期,彙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
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
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
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製,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麵,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其學說為君主專製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誌》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
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
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曆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
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曆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誌》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
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
《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
列為諸子百家之一。
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
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
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
據《漢書·藝文誌》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
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誌》及顏師古注)而得名。
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
因注重農業生產而...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關於莊子的思想,名句,生平,小故事 有關莊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