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誌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雖董之以為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諫太宗十思疏中的重點句子
一般容易考的是十思裏麵的句子。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衝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鬆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諫太宗十思疏定語後置句
第一段以"固本思源"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
開篇並沒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內容,而是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打開話題。
"臣聞"的口氣不卑不亢,令人警醒。
先從正麵說,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題:"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三個排比句,兩個作比喻,一個明事理,淺顯易懂,不容置疑。
再從反麵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這樣就加重了強調意味。
反問的一句,差不多帶有"挑釁"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處。
接著,進一步明確指出,"人君"地位高,責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要想國家長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一樣荒誕。
這一段的結尾,照應前麵,又充分利用了"木"與"水"的比喻。
第二段總結曆史經驗,並從創業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麵論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終者蓋寡。
"開頭幾句,寥寥數語,就概括了曆代君主能創業不能守成的普遍規律,這雖說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國之安",就必須以理性去克服它。
接下來,作者以"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設問,引出更為具體的分析論證,指出"殷憂"與"得誌"的不同心態:殷憂,則竭誠待人;得誌,則縱情傲物。
而"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對人的態度不同,其結果反差強烈,這說明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動用嚴刑也無濟於事。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這裏借鑒古人的論述,將君和民的關係比作水與舟的關係,切中要害,振聾發聵,令人警覺。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
"十思"的核心內容是正己安人,但具體又有所側重。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這兩條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等;"念高危,則思謙衝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這兩條是戒驕躁,勸皇帝要恪守職分,不驕不躁,虛懷若穀,從諫如流;"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是勸皇帝不要放任縱欲;"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是勸皇帝勤勉政事,不要怠惰;"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是說"兼聽則明";"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是說"偏聽則暗";"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是說賞罰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頗。
"十思"就是十條勸戒,語語坦誠,字字驚心。
文章最後從正麵論述做到"十思"的好處,描繪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其中提到的"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即"用人""納諫"策略,實際上成為初唐的治國方略,創造了曆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語文必修三諫太宗十思疏必背句子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諫太宗十思疏重點可及翻譯
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
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係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
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國君處於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間尊大,就要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政權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寬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他們沒有一個不為國家深切地憂慮而且治理成效顯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後國君的品德就開始衰微了。
國君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過去奪取天下時力量有餘,現在守衛天下卻力量不足,這是為什麼呢?通常處在深重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來對待臣民,已經成功,就放縱自己的性情來傲視別人。
竭盡誠心,雖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結成一家,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
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臣民)隻求苟且免於刑罰而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麵上恭敬而在內心裏卻不服氣。
(臣民)對國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隻是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隻,也能顛覆船隻,這是應當深切謹慎的。
疾馳的馬車卻用腐爛的繩索駕馭,怎麼可以疏忽大意呢?做國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見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東西就要想到用知足來自我克製,將要興建什麼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謙虛並加強自我約束,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於)眾多河流的下遊,喜愛狩獵就想到網三麵留一麵,擔心意誌鬆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罰。
全麵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弘揚這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
那麼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
文臣武將爭先恐後前來效力,國君和大臣沒有大事煩擾,可以盡情享受出遊的快樂,可以頤養得像赤鬆子與王子喬那樣長壽,皇上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說什麼,天下人就已經都有教化了。
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勞神費思,代替臣下管理職事,役使自己靈敏、明亮的耳、眼,減損順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諫太宗十思疏》中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
1.判斷句(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者也”,表判斷)(2)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斷)2.省略句(1)則思三驅以(之)為度(省介詞賓語“之”)(2)(民眾)終苟免而不懷仁。
(省主語“民眾”)3.倒裝句(1)雖董之以嚴刑(以嚴刑董之,介賓結構後置)...
文言文 諫太宗十思疏中的特殊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判斷句)2、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介賓短語後置) 擴展資料:一、重點詞語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2、當:當神器之重(主持,掌握)3、景:承天景命(大)4、董:雖董之以嚴刑(監督)5、克:克終者蓋寡(能夠)6、作:將有作(建造,興建)7、牧:則思謙而自牧(養)8、敬:則思慎始而敬終(慎)9、黜:則思正身以黜惡(排斥)10、簡:簡能而任之(選拔) 二、通假字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嚇)2、則思無以怒而濫刑(通"毋",不要) 文章一開始,作者運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舉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兩組比喻,從而引出了“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作者先設置這樣兩個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強的比喻,而後引出了自己要表達的真實意圖,這種手法的應用是有很強的說服力。
如果作者開篇不用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隻是簡單地講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難吸引對方,使對方理解信服。
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
比喻的應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化,使深奧的問題通俗化。
劉勰在《文心雕龍·論說》中所說的:“喻巧而理至”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設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設得巧,而且喻體要淺顯通俗,樹木、江河,處處可見,人人熟悉。
所講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難理解的通俗事理。
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
文章中比喻運用的“切”,實際上就是喻體與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點,選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體來表現本意,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樹木,泉源,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出國之大政,平易而自然。
使用了排喻的方法開篇後,作者又以三個“不”字的排比句從反麵來說明問題,“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
從而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政治意圖。
作者使用的言辭尖銳,用反激法去激發對方。
作者指出,自己所列舉的比喻和敘說的是連自己這樣愚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況英明聖哲的皇帝。
然後作者很明確地向唐太宗指出,做為一國之主的帝王,身負重任,就要在安樂時想到危難,盡量避免奢侈,要提倡節儉。
不然的話就會做出象伐根而求樹茂,塞水而望流長一樣的愚蠢事。
這裏,在文章結構上前呼後應,環環緊扣,充分表達了作者進諫規諷的本意。
緊接著作者向唐太宗指明曆史上的君王,一開始創業時大多都能兢兢業業,而善始善終的就不多了。
作者這裏用了一個反問句來說明“創業容易,守業難”的道理。
作者同時明確地告誡唐太宗,不要危難憂患時誠心待人,而成功後就放縱,傲慢待人。
並指明,對人以誠相待,仇敵也團結成為一個整體;傲慢待人,即使是親人也會眾叛親離。
對人民使用高壓鉗製,用威勢來統治他們,會造成他們與你貌合神離,表麵十分順服而實際上卻十分怨恨。
作者這裏指出被激怒的百姓是十分可畏的。
並再次用一個真切生動的比喻來說明帝王與百姓之間的辯證關係。
作者將百姓妙喻為水,將帝王比喻為行船。
水能浮載行船,但也可以將行船傾翻。
這個比喻簡潔而傳神,直接明了地向唐太宗表明其利害關係。
為諫勸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不要“縱情傲物,驕奢淫逸”。
結合具體實例進行分析,妙喻警人,陳述利害。
引用古聖先哲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和“載舟覆舟”等至理名言,哲理剴切,反複闡述,耐心說服,言語婉轉動人,用心不可謂不良苦。
道理述盡,作者便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議。
“十思”是作者前文提出的“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具體內容。
前邊提出問題並進行了分析,後邊則提出如何解決的建議。
使得文章前後呼應,全文形成一篇結構嚴謹的統一體。
而“十思”又以“謙衝而自牧”、“虛心以納下”、“慎始而敬終”、“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為中心,為至要。
“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貫穿著“積其德義”的主線。
作者告誡唐太宗“總比十思,宏茲九德”這樣就會達到天下“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隻要做到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勞神費思,代替百官去行使職權了。
全篇以“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為中心展開論述。
先從正反兩方麵進行論述,提出為君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結論。
然後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
因在“殷憂”時易“竭誠以待下”;而在“得誌”時則會“縱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
由此提出“積德義”必須“十思”。
著重規勸太宗對於物質享受要適度,在自身修養上要“謙衝”,在用人上要“虛心納下”,在行施法製上要不計個人恩怨。
結尾歸結出治國方法的關鍵在於知人善任,選拔人才,達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作者的這些主張,為唐太宗所采納,有助於成就唐王朝的“貞觀之治”。
全篇以“思”字作為貫穿行文線索,脈絡分明,條理清晰。
文中多用比喻,把道理說得生動形象;並采用排比、對仗,句式工整,氣理充暢。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諫太宗十思疏 易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