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作動詞
1、項王軍壁垓下 壁,名詞作動詞,駐紮
2、項王乃複引兵而東 東,名詞作動詞,向東行
3、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名詞作動詞,西行、西征
4、期山東為三處 期, 名詞作動詞,約定
5、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 王,名詞作動詞,讓……當王
(二)名詞作狀語
1.項王則夜起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裏
2.直(當)夜潰圍南出 南,名詞作狀語,向南
3、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東,名詞作狀語,向東
4、岸土赤而壁立:壁為名詞—狀語,像牆壁一樣
二、特殊句式:
(一)狀語後置句
1、飲帳中(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飲帳中=飲(於)帳中,“(於)帳中”是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在軍帳中飲酒
2、 左,乃陷大澤中 (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譯: 項王帶人向左,陷進了大沼澤地中 3、籍獨不愧於心乎?(狀語後置句) “於心”是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
4、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補充完整應為:吾聞漢購我頭(以)千金,邑萬戶 “(以)頭千金,邑萬戶”為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征求我的腦袋
(二)定語後置句
1、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定語後置句) 譯: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在後麵
2、騎能屬者百餘人耳(定語後置句) 譯:能跟從的騎兵一百多人罷了。
3、漢騎追者數千人 (定語後置句) 譯:漢軍騎兵追趕上來的有幾千人
(三)被動句
1、所當者破 (被動句) 譯:我所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
2、然今卒困於此(被動句) 譯:可是如今終於被困在這裏
(四)判斷句
1、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判斷句) 譯:這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
(五)固定結構
1、無以渡 “無以”,固定結構。由動詞“無”加介詞“以”構成,沒有用來...的辦法 譯:沒法渡過去
2、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何……為”,固定結構,由副詞“何”與語氣詞“為”構成。為什麼。
三、虛詞
1.之 ⑴常騎之:之,為代詞,指騅馬
⑵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之,為代詞,這裏指項羽
⑶此天之亡我:之,為主謂之間不譯
⑷非戰之罪也:之,為結構助詞,的
2.乎 ⑴漢皆以得楚乎?:乎,為句末語氣詞
3.於 ⑴然今卒困於此:於,在
四、重點字詞
1、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慷慨 為情緒激昂。
2、力拔山兮氣蓋世:拔,撼動。蓋,勝過、壓倒、超過。
3、項王泣數行下:泣,眼淚
4、平明(平旦)天亮
5、地方千裏:地/方:土地方圓
6、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乃:副詞,僅僅、隻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乃:副詞,竟、卻
7、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購,懸賞征求
8、我為若德 德,恩惠、好處
五、通假字
1、騎皆伏曰 伏,通"服",心服
2、烏江亭長檥船待 檥,通“艤”,使船靠岸
翻譯
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占領了嗎?不然,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這麼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於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麼辦,虞姬啊虞姬你怎麼辦!”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行,身邊侍衛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抬頭看項羽了。
於是項羽跨上戰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隨,當晚從南麵突出重圍,縱馬奔逃。天亮的時候,漢軍才察覺,就命令騎兵將領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擊項羽。項羽渡過淮河,能跟上項羽的騎兵隻有一百多人了。項羽走到陰陵時,迷路了,向一農夫問路,老農騙他說:“往左拐。”項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窪地裏,所以又被漢軍追上了。項羽又率兵向東走,到了東城的時候,隻剩下二十八個騎兵了,而追擊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羽自己估計這回不能逃脫了,對手下騎兵說:“我從起兵打仗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親身經曆七十餘次戰鬥,從沒有失敗過,所以才稱霸天下。但是今天卻終於被困在這裏,這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啊。我今天當然是要決一死戰,願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帥旗,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於是就把他的隨從分為四隊,朝著四個方向。漢軍層層包圍他們,項羽對他的騎兵說:“我再為你們斬他一將。”命令四隊騎兵一起向下衝擊,約定在山的東麵分三處集合。於是項羽大聲呼喝向下直衝,漢軍都潰敗逃散,果然斬殺了漢軍一員大將。這時赤泉侯楊喜擔任騎兵將領,負責追擊項羽,項羽瞪眼對他大喝,赤泉侯楊喜連人帶馬驚慌失措,倒退了好幾裏。項羽同他的騎兵在約定的三處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一處,便把軍隊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圍上來。項羽就衝出來,又斬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死百餘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騎兵,發現隻不過損失了兩個人,便問他的隨騎道:“怎麼樣?”騎兵們都佩服地說:“真像您說的那樣!”
於是項羽就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撐船靠岸等待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裏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現在隻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船隻可渡。”項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幹什麼?況且我項羽當初帶領江東的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向西挺進,現在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又有什麼臉見他們呢?或者即使他們不說,我項羽難道不感到內心有愧嗎?”接著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常常日行千裏,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賞給你吧!”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麵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這個人就是項羽。”項羽便說道:“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黃金要買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我就送你這點好處吧!”說完就自殺身亡了
僅供參考 歡迎采納 希望幫到你 祝你學習進步
項羽之死的重點句式整理
1、 項王軍壁垓下:軍為名詞—動詞,駐守 岸土赤而壁立:壁為名詞—狀語,像牆壁一樣 2、於是項王乃慷慨悲歌:慷慨 為情緒激昂。
3、力拔山兮氣蓋世:拔,撼動。
蓋,勝過、壓倒、超過。
4、項王泣數行下:泣為眼淚 5、平明(平旦)天亮 6,、地方千裏:地/方:土地方圓 7、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副詞,僅僅、隻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副詞,竟、卻 特殊句式:1,、騎能屬者百餘人耳(定語後置句) 譯:能跟從的騎兵一百多人罷了。
2,、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何……為”,固定結構,由副詞“何”與語氣詞“為”構成。
用於詢問原因或反詰。
可譯為“為什麼呢”“怎麼呢”等 這是賓語前置句何如?等都為賓語前置句虛詞:之 乎 等漢皆以得楚乎?乎為句末語氣詞常騎之 之為代詞 指騅馬 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 之為代詞 指項羽然今卒困於此 於 在這裏此天之亡我 之 為主謂之間不譯非戰之罪也 之為結構助詞 的
項羽之死的重點字詞
一、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項王軍壁垓下 壁,名詞作動詞,駐紮 2、項王乃複引兵而東 東,名詞作動詞,向東行 3、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名詞作動詞,西行、西征 4、期山東為三處 期, 名詞作動詞,約定 5、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 王,名詞作動詞,讓……當王 (二)名詞作狀語 1.項王則夜起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裏 2.直(當)夜潰圍南出 南,名詞作狀語,向南 3、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東,名詞作狀語,向東 4、岸土赤而壁立:壁為名詞—狀語,像牆壁一樣 二、特殊句式: (一)狀語後置句 1、飲帳中(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飲帳中=飲(於)帳中,“(於)帳中”是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在軍帳中飲酒 2、 左,乃陷大澤中 (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譯: 項王帶人向左,陷進了大沼澤地中 3、籍獨不愧於心乎?(狀語後置句) “於心”是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 4、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補充完整應為:吾聞漢購我頭(以)千金,邑萬戶 “(以)頭千金,邑萬戶”為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征求我的腦袋 (二)定語後置句 1、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定語後置句) 譯: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在後麵 2、騎能屬者百餘人耳(定語後置句) 譯:能跟從的騎兵一百多人罷了。
3、漢騎追者數千人 (定語後置句) 譯:漢軍騎兵追趕上來的有幾千人 (三)被動句 1、所當者破 (被動句) 譯:我所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 2、然今卒困於此(被動句) 譯:可是如今終於被困在這裏 (四)判斷句 1、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判斷句) 譯:這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 (五)固定結構 1、無以渡 “無以”,固定結構。
由動詞“無”加介詞“以”構成,沒有用來...的辦法 譯:沒法渡過去 2、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何……為”,固定結構,由副詞“何”與語氣詞“為”構成。
為什麼。
三、虛詞 1.之 ⑴常騎之:之,為代詞,指騅馬 ⑵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之,為代詞,這裏指項羽 ⑶此天之亡我:之,為主謂之間不譯 ⑷非戰之罪也:之,為結構助詞,的 2.乎 ⑴漢皆以得楚乎?:乎,為句末語氣詞 3.於 ⑴然今卒困於此:於,在 四、重點字詞 1、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慷慨 為情緒激昂。
2、力拔山兮氣蓋世:拔,撼動。
蓋,勝過、壓倒、超過。
3、項王泣數行下:泣,眼淚 4、平明(平旦)天亮 5、地方千裏:地/方:土地方圓 6、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乃:副詞,僅僅、隻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乃:副詞,竟、卻 7、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購,懸賞征求 8、我為若德 德,恩惠、好處 五、通假字 1、騎皆伏曰 伏,通"服",心服 2、烏江亭長檥船待 檥,通“艤”,使船靠岸
《項羽之死》《祭十二郎文》‘《庖丁解牛》重點句子翻譯,救命啊!...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虞姬先死的,不知道怎麼續寫,不過下麵的不錯,在最後部分!虞姬為什麼要死? 按照最簡易的說法,虞姬之死,是“從一而終”。
當霸王窮途末路,喚她一起殺出重圍的時候,她既不想拖累他,也不願棄他而去另投明主,於是自刎,表明自己對項王忠貞不二。
坊間流傳的戲曲沿襲了這一種看法,從諸唱詞中可見一斑—— 1. 項羽(轉對虞姬,白)——妃子,快快隨孤殺出重圍! 虞姬 ( 虞姬(白)——大王啊,此番出戰,倘能闖出重圍,請退往江東,再圖複興楚國,拯救黎民。
妾妃若是同行,豈不牽累大王殺敵?也罷!願以君王腰間寶劍,自刎於君前。
項羽(急問)——怎麼! 虞姬(白)——免你牽掛。
2. 項羽:(白)且住呀!敵人攻打甚急,孤不出馬,豈非怯戰?此去必當戰死沙場,再不能與妃子相見了。
虞姬:(白)大王此去,倘有不利,且退往江東,徐圖後舉,勿以妾為念也。
項羽:(白)哎呀,妃子啊!此番交戰,必須要輕車簡從,方能殺出重圍,看來不能與妃子同行,這、這、這便怎麼處?哦嗬,有了!劉邦與孤舊友,你不如隨了他去,也免得孤此去懸心。
虞姬:(白)大王啊!自古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王欲圖大事豈可顧一婦人?也罷!願乞君王,三尺寶劍,自刎君前,喂呀!以報深恩也! 項羽:(白)妃子,你、你、你、你不可尋此短見。
後一段唱詞中,霸王更是暗藏諷刺。
於是虞姬的心荒涼了下去,十年恩愛兩茫茫,到頭來他竟信不過她!也許她對他來說,不過是眾多“妾妃”之中比較投契的一個,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特別。
她又有什麼權利要求他相信? 她委屈,然而她更為霸王感到深深的悲哀——他信不過她不要緊,卻不該連他自己的感情也一並否定了去。
——但是她終於微笑了,因為她知道,最後的結果會令他相信的。
他對她的“深恩”,也許曾經對很多女子施加過,連霸王自己都不記得了,但是她,卻不能忘記。
她一定要當著他的麵證明給他看,雖然她對結局已經不再關心。
——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從一而終”可以解釋。
1937年,張愛玲創作了小說《霸王別姬》,提出她對虞姬之死的進一步理解—— 十餘年來,她以他的壯誌為她的壯誌,她以他的勝利為她的勝利,他的痛苦為她的痛苦。
然而,每逢他睡了,她獨自掌了蠟燭出來巡營的時候,她開始想起她個人的事來了。
她懷疑她這樣生存在世界上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他活著,為了他的壯誌而活著。
他知道怎樣運用他的佩刀,他的長矛,和他的江東子弟去獲得他的皇冕。
然而她呢?她僅僅是他的高吭的英 雄的呼嘯的一個微弱的回聲,漸漸輕下去,輕下去,終於死寂了。
如果他的壯誌成功的話—— …… ——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話,她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
她將穿上宮妝,整日關在昭華殿的陰沉古黯的房子裏,領略窗子外麵的月色,花香,和窗子裏麵的寂寞。
她要老了,於是他厭倦了她,於是其他的數不清的燦爛的流星飛進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絕了她十餘年來沐浴著的陽光。
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輝,她成了一個被蝕的明月,陰暗、憂愁、鬱結,發狂。
當她結束了她這為了他而活著的生命的時候,他們會送給她一個“端淑貴妃”或“賢穆貴妃” 的諡號,一隻錦繡裝裹的沉香木棺槨,和三四個殉葬的奴隸。
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
…… 虞姬微笑。
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隻一刺,就深深地刺進了她的胸膛。
……他聽見她在說一句他所不懂的話:“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
” 這一看法偏重於女性個人意識的萌芽——虞姬對自己的價值感到迷茫,霸王的這一戰,成與敗,對她來說均是絕望,她潛意識裏的蒼涼,並非出自對戰敗的驚恐;而是在於,勝,又如何?所以她寧可戲劇性地死去,能死在霸王的懷裏,未嚐不是最大的光榮。
死亡是永遠的高潮,她以一個蒼涼的手勢向心愛的人作別,也許項王會因此而記取她一輩子也未可知。
——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張愛玲不到17歲。
接下來讓我這個22歲的老鬼也來大言不慚地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虞姬了解霸王,因了解而絕望。
霸王的軟弱,比比四麵楚歌更教她絕望。
像李碧華所寫的——“霸王也無技可施了,為什麼她還要苦苦堅持?虞姬撫慰霸王,誰來撫慰虞姬?” 虞姬不能眼看著她摯愛的男人像個小孩子一樣慌亂、驚恐、手足無措,她不想讓他落入更不堪的境地,所以她寧為玉碎。
霸王對她說——“妃子!不可尋此短見啊!” 她隻是微笑。
短見?那麼他還有更好的選擇麼?也許他想詐降,學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東山再起?——過個十年、二十年,沒有下文,詐降就真的成了投降。
她了解他,她知道他們都等不到這一天了。
那麼現在這樣不是很好麼?她可以從一而終,表明心跡,他也可以誓死不屈,表明立場。
雙雙玉碎,沒有人目睹他們最後的不安……美人亡於君側,霸王戰死疆場,本來就是二人最光榮最圓滿的收場。
虞姬的自刎,是對霸王的一種死亡暗示,她殺死自己的同時也為霸王選擇了結局。
她是了解霸王的,她知道他無力東山再起,但他始終是性情中人,她死了,他也不會苟活,這個生死之約,他一定不...
求分析 項羽之死 的兩句文言文
一、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項王軍壁垓下 壁,名詞作動詞,駐紮 2、項王乃複引兵而東行,名詞作動詞,向東行 3、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名詞作動 詞,西行、西征 4、期山東為三處 期, 名詞作動詞,約定 5、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名詞作動詞,讓……當王 (二)名詞作狀語1.項王則夜起夜,名詞作狀語,在夜裏 2.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東,名詞作 狀語,向東 二、特殊句式: (一)狀語後置句 1、飲帳中(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飲帳中,飲(於)帳中,“(於)帳中”是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在軍帳中飲酒 2、 左,乃陷大澤中 (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譯: 項王帶人向左,陷進了大沼澤地中 3、籍獨不愧於心乎?(狀語後置句) “於心”是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 4、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省略句;狀語後置句) 補充完整應為:吾聞漢購我頭(以)千金,邑萬戶 “(以)頭千金,邑萬戶”為後置的介賓結構。
譯: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征求我的腦袋 (二)定語後置句 1、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定語後置句) 譯: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在後麵 2、騎能屬者百餘人耳(定語後置句) 譯:能跟從的騎兵一百多人罷了。
3、漢騎追者數千人 (定語後置句) 譯:追趕上來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三)被動句 1、所當者破 (被動句) 譯:我所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 2、然今卒困於此(被動句) 譯:可是如今終於被困在這裏(四)判斷句 1、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判斷句) 譯:這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 (五)固定結構 1、無以渡 “無以”,固定結構。
由動詞“無”加介詞“以”構成,沒有用來...的辦法 譯:沒法渡過去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勸學》)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鴻門宴》)2、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何……為”,固定結構,表示反問。
意思是:“為什麼還要……呢!”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3獨不……乎?表示反問。
意思是:“難道不……嗎?” 籍獨不愧於心乎?(《項羽之死》) 三、虛詞 1.之 ⑴常騎之:之,為代詞,指騅馬 ⑵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之,為代詞,這裏指項羽 ⑶此天之亡我:之,為主謂之間不譯 ⑷非戰之罪也:之,為結構助詞,的2. 乃:(1)副詞,表事情相承接,譯為“才”。
平明,漢軍乃覺之。
(2)時間緊相銜接,可譯為“就”左,乃陷大澤中。
(3)僅僅,隻。
乃有二十八騎。
(4)連詞,表順接。
於是,便乃自刎而死。
(5)竟然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四、重點字詞 1、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慷慨 為情緒激昂。
2、力拔山兮氣蓋世:拔,撼動。
蓋,勝過、壓倒、超過。
3、項王泣數行下:泣,眼淚 4、平明(平旦)天亮 5、地方千裏:地/方:土地方圓 6、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乃:副詞,僅僅、隻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乃:副詞,竟、卻 7、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購,懸賞征求 8、我為若德 德,恩惠、好處 五、通假字 1、騎皆伏曰 伏,通"服",心服 2、烏江亭長檥船待 檥,通“艤”,使船靠岸
以“項羽之死”為例點評並且聯係實際引用一句名言,字數在100字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漢王劉邦籠絡天下人才,賞罰嚴明,人心歸一,可謂得道多助;楚王項羽空懷一身武藝,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可謂失道寡助;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能一味強調個人主觀能動性,更要注重團隊協作的集體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往往會1+1>2,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請引用一句名言,要求:用100字左右主要以《項羽之死》中的情節、...
示例一(觀點)做人必須要有尊嚴。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尊嚴,生存在這世上也就毫無意義。
(事例)項羽在烏江邊,麵對束手就擒和自刎兩種抉擇,他毅然選擇自刎。
(點評)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無以計數,人生的尊嚴也就丟失了。
(名言)古語雲:“男兒膝下有黃金。
”所謂“黃金”,就是這珍貴無比的尊嚴。
(現實)因此, 在麵對選擇時,我們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嚴。
示例二(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事例)項羽攻破秦城時,隻顧燒秦殿、慶功業、賞士卒,卻偏偏忘了安撫百姓!以致他在潰圍迷路時,竟被一田 父欺騙,誤入大澤,走向絕境。
(觀點)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點評)項羽英雄一生,卻不知民心之貴千金難買。
(現實)可見當政者治政、為官者處事,當以百 姓為重。
示例三(名言)士可殺,不可辱。
(觀點)尊嚴比生命更重要。
(事例)當項羽被迫退到烏江時,他沒有投降——投降就會受辱;他選擇了死——寧願死,也要捍衛自己的尊嚴!烏江邊上,他的身軀無比高大。
(點評)把人的尊嚴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種超脫於物質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問題: 點評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將事例與觀點結合起來,以突出觀點。
修改:(名言)士可殺,不可辱。
(觀點)尊嚴比生命更重要。
(事例)當項羽被迫退到烏江時,他沒有投降——投降就會受辱;他選擇了死——寧願死,也要捍衛自己的 尊嚴!烏江邊上,他的身軀無比高大。
(點評)項羽把人的尊嚴放到至高的位置,放棄了生命,卻贏得千古美名。
(現實)現實生活中,多少人為了一點遠不如生命 寶貴的虛名浮利,竟能輕易丟掉尊嚴,雖然活著,卻比死去更可悲。
...
結合《項羽之死》寫篇100字左右對項羽的評價
本文記敘了項羽一生的最後階段,表現他無可奈何的失敗和悲壯的死亡,是《項羽本紀》中最具悲劇性的一幕。
文章圍繞項羽這個悲劇英雄,描寫了垓下之圍、東城快戰、烏江自刎三個場麵,請從三個場麵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情節,認真品讀,讀出感情。
你們認為在這個片段中哪些句子打動了你,體現了項羽的什麼性格? 第一段寫垓下之圍重點寫了“四麵楚歌”和“慷慨悲歌”這兩個連續性的事件。
“慷慨悲歌”,慨歎自己時運不利,戀戀不舍的和名騅、虞姬訣別,充滿了悲涼和無奈的情緒。
項羽是一個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預料到失敗命運的時刻,唱出柔腸百轉的“垓下歌”,為項羽這個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
“慷慨悲歌”充分表現出項羽多情善感的性格。
男兒有淚不輕彈,項羽這時卻“泣數行下”,渲染出一個末路英雄的悲涼。
這位蓋世英雄歌罷淚水漣漣,以至於左右的人都不忍心目睹這樣的場麵。
“莫能仰視”則寫盡將士們的不忍之心,也寫盡了霸王的悲慘處境。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項羽之死重點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