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為後人留下了描寫清明節的著名詩句: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塚
【宋】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隻愁餘。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隻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幽默話語
1.老師要求我們用“果然”這詞來造句,我那同桌就寫:我三個月沒洗澡,身上果然臭了。
2.一篇介紹老師的外貌。
應該是“老師有一張瓜子臉”,偶寫成“老師有一張爪子臉”。
我們語文老師差點沒瘋掉。
4.運動會100米終於開始了,同學們像一隻隻脫韁的野狗奔了出去。
5.解放軍叔叔一個個匍匐前進,就像一條條綠色的青蟲在地上蠕動。
6.“我因病故在教室裏……”“我弟弟新剃了一個光頭,就像少林寺的小禿驢一樣……” 9.我小學的時候,那時的作文很習慣寫好人好事。
於是老是有人寫撿到錢。
於是,有人為了誇大自己的功績,寫在公園撿到1億元,都是10元人民幣的,厚度有一語文書(四年級的)那麼厚,老師當場念出來,那同學估計是巨寒。
10.老大娘拿出四張500元的人民幣。
11.“我有個同學,他長的不高也不矮,在1米76以上,1米78以下……”偶初中同學的作品…… 13.小學老師出半命題作文:“我的xxx”隨便寫人寫物,結果我班同學作文題目:我的戰友**。
17.大家還記得小學時候的《小蝌蚪找媽媽》嗎?當時老師讓我們模仿這個寫一篇關於***作文……有個同學是這樣寫的: 我的媽媽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 18.以前偷看一女生作文,最寒的是:假如我以後當護士,我會像情人一樣對待病人。
19.一姐妹的小侄子,用“嶄新”造句,“一個嶄新的植物人誕生了”……(趙本山的功勞)。
! 21.這同學寫道:“國強(我的一個同班男同學)坐在凳子上,大大的屁股就像地裏的南瓜,衣服下麵露出一大截內褲”老師在上課時讀了出來,還說這同學描寫得生動,下課後這同學被那同學打…… 22.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是其他老師代課.要我們寫一篇《我家的一角》。
於是就寫:我家的一角很漂亮,又圓又亮,是一隻馬桶。
23.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池塘的蝌蚪在曬太陽! 25.同學的名句:天上大雁miemie(咩咩)地飛過;圓圓的月亮像彎弓。
27.小學時聽人說野驢跑得最快,就把一個同學比喻成“他跑起來比野驢還快”。
後來老師說我不應該這麼寫,我還納悶,為什麼不行啊…… 28.我走進了一家百貨商店,啊,看來人民生活水平的確提高了,你看那位農民老大爺,左手一台電冰箱,右手一台電視機,一溜小跑。
29.我的同學內容大概是:有一回我病了,他風雨無阻地給我補習。
那天下著傾盆大雨,又打雷,我以為他不來了,可是他竟然冒著雨來了……第二天他因發高燒死了,我永遠懷念這個好朋友。
30.小學語文考卷上有一道閱讀題,大意是講一位母親為了孩子吃盡了苦,最後去世的事。
閱讀後,要求學生在一年後的清明節對母親說幾句心裏話。
某小學生這樣寫道:“祝媽媽清明節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1 同事問我:克林頓的老婆是希拉克嗎? 2 有一次我向人借錢,本來想說的是”等我取了錢就還你” 說成”等我有了錢就取你” 汗 3 同學叫於京波,一日來信,宿舍門衛在宿舍門口大叫:幹涼皮、幹涼皮的信! 4 我們語文老師:請大家把書翻到120塊錢 全班皆暈,後這位老師得綽號”財迷”嗬嗬 5 有一次朋友在家看碟,光盤質量不好。
朋友說到:“怎麼這麼多馬克思啊。
” 半晌後才明白他是說馬塞克! 6 一個哥們結婚,給他紅包。
哥們客氣的說不用 我說:那哪行,一年就一次,一定得拿著。
7 初中時分角色朗讀《白毛女》 一男生(楊白勞):扯了二斤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 老師:又不是包木乃伊… 8 偶打飯的時候,執著的指著菜花說:來份土豆。
大媽問:菜花? 偶繼續指著菜花說:土豆 大媽又問:到底是土豆還是菜花? 偶急了說:這不是土豆...厄,菜花嗎? 現在想起來也夠讓人吐血的,sorry了,賣飯的大媽 9 去買糕點,本來想說“來兩個黃梨派加一個蛋塔”,結果說成了“來兩個黃鸝鳴蛋塔” 更鬱悶的是店主竟然聽懂了...... 10 大學時我們班有個女生叫劉芸。
一次,別的班的同學給她捎來一封信。
信封上她的的“芸”字中下半部“雲”上麵一橫,由於寫得太潦草,橫變成了點。
結果那同學拿著信就在我們樓道裏叫“劉芒,誰叫劉芒,有你一封信。
”全樓道的人都跑出來看劉芒(流氓)了。
結果那叫劉芸的女生就無奈地被叫了四年的流氓。
11 曾經有一段時間家裏鬧耗子,我媽就買了耗子藥來維護家庭安寧,但是一個耗子都沒藥倒。
一天大老早的,我媽起床看了看門旮旯裏的耗子藥,自語“這藥怎麼沒有人吃啊?~~~”全家暈倒。
12 英語老師教語法,下課前問大家:“我都講完了,大家還有明白的麼?”我們齊聲答:“沒有了!” 13 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
14 有次大熱天的打麻將,突然停電了,隻好買了蠟燭繼續戰鬥.過了半個小時,實在熱得受不了了,一人說:“還是開電風扇吧,熱死了。
”另一人接口:“不能開,開了會把蠟燭吹滅的。
” 15 俗話說:殺人放火,欠債還錢。
16 物理課上老師講到放射性元素,說:放射性元素很危險,你們人類一定要遠離它!! 17 吃不到葡萄就吐葡萄皮 18 在公司接了個電話,是製衣公司推銷的,不停的說給某某大公司做過統一服裝之類。
本人逮到對方說話間隙,衝口一句:“我們公司統一不著裝!” 對方悄聲幾秒後說了聲“打擾了”掛斷。
19 我們大學老師:...
掃墓你看到的好詞好句
節序匆匆。
才過了春節、元宵,清明節又邁著急促的步伐走來。
近幾天我到市郊爬山,看見三五成群的老百姓手拿鐮刀在墓地上割草,為清明節祭拜祖先做準備。
墓地大的還動用割草機,像理發師用電剪精心給顧客理發一樣,把墓地的草修剪得整整齊齊。
可見民間對清明掃墓是相當重視的。
清明節掃墓是我國民間的習俗,是一種民俗文化。
從今年開始,國務院規定清明節放假一天。
這是政府對老百姓的人文關懷,它有利於民俗文化的傳承。
我1982年以前一直在部隊服役,清明節從來沒有回家鄉給祖先掃墓,倒是參加過一次掃革命烈士墓。
那是1979年清明節,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剛剛結束,邊境上仍然不平靜,時不時有一些小磨擦。
在槍炮聲的餘響中,部隊組織了一次為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掃墓。
我當時在某軍政治部組織處任職,戰時烈士工作是組織處的職責,我理所當然參加了這次掃墓。
烈士掩埋點設在廣西靖西縣毗粼邊境的地方,那裏長眠著750多名人民解放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其中有一部分烈士遺體是我帶領士兵冒著冷槍冷炮從戰場上收運回國的。
烈士掩埋點是一片空闊荒涼的丘陵地,墓穴一個緊挨著一個,密密麻麻,排列有序,像隊列一樣整齊。
因為越戰剛結束一個多月,墳上的新土還沒有長出青草,還來不及給烈士墓立碑,更來不及立革命烈士紀念碑。
每個烈士墓前都插著一塊木板,上麵寫著烈士的姓名、職務及生前所在部隊代號,作為標誌,也算是臨時墓碑。
烈士的掩埋很傖促也很簡單,有的烈士遺體從前線運回來已經高度腐爛,身上長滿了蛆蟲,惡臭難聞,即使夜間運回來,也得連夜安葬。
沒有棺木,負責掩埋烈士的人員給每個烈士換上一套新軍裝,身上覆蓋一麵“八一”軍旗,然後裝進一個特製的大塑料袋下葬。
這些烈士能夠“馬革裹屍還”,魂歸故國,比起那些犧牲在越南的竹林蕉園裏找不到遺體,成為異鄉的孤魂野鬼,歸宿好多了。
古時的征夫戰死後很少得到掩埋,多數暴屍荒野,“白骨亂蓬蒿”。
掃墓那天,老天爺陰沉著臉,似乎和參加掃墓人員一樣有著鉛一樣沉重的心情。
墓地上人頭攢動,黑壓壓一大片,約有好幾千人,既有部隊,也有地方黨政領導和自發前來參加掃墓的老百姓,一個個臉上寫滿了莊嚴肅穆。
烈士墓前擺滿了部隊和當地黨政機關、人民群眾敬獻的花圈,還有鮮花。
每個烈士墓前都擺許多祭品,有雞鴨魚肉,還有少量糖煙酒。
其中有一些祭品是當地老百姓主動供奉的。
每個墳墓前都點著三柱香,香煙嫋嫋向天空飄散,像烈士的靈魂在升向天堂。
掃墓開始了,軍民們在低回的哀樂聲中向烈士敬禮,默哀三分鍾。
接著是部隊首長致祭詞,地方黨政領導講話。
當部隊首長講到烈士們生前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壯烈犧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時,對烈士們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想到烈士們在一個多月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想到戰友們曾經在一個戰壕裏並肩戰鬥,同生死共患難,烈士們為了保衛祖國保衛邊疆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如今無言地躺在墓地裏,喉嚨便有點哽咽,眼淚止不住象泉水一樣湧了出來,參加掃墓的人一個個嚶嚶啜泣。
不知是誰先哭出了聲,嚶嚶啜泣變成了嚎陶大哭,接著全場便跟著嚎陶大哭起來,哭得撕心裂肺,哭得山崩地裂。
軍民一個個哭得像淚人一樣。
這是我有生以來看到的最悲壯的掃墓場麵。
關於寫中秋節的作文
--關於描寫中秋的作文月亮,托起明天的太陽每當人們談起月亮,總是滿含柔情的給她賦予淒涼和憂傷的美。
“淡淡的月輝輕輕地灑滿大地,輕緩的銀色彌漫了天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有關月的散文詩詞都讓人感受到月的美。
今天,我卻要說說月亮的無私。
當你讀完這篇文章後,相信你也會為月亮的奉獻精神喝彩!山的最深處是穀壑,也許深不見底,也許從來就不曾有人問津過,甚至也許不長一棵花草,然而月亮照樣把自己的光輝撒向它的每一個角落,就猶如那溫暖的太陽,隻不過在我看來,月亮是晚上的太陽罷了,難道不是嗎?不管多麼險惡,多麼深邃,月亮都勇敢無私地獻出自己的光芒。
古人稱月亮為嬋娟,那是一個多麼美麗的名字,“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冰清玉潔的嬋娟,我多想也用美妙的詩句來形容你,可是我怕自己笨拙地無法展示出你的美麗。
太陽的激情一(下就能燃燒一片無際的天空,而月亮呢,她隻有用盡全身力氣,發出微薄的光芒,做一盞照亮人們行路的夜燈。
她雖不及太陽,可在我心中,她是晚上的太陽。
望著皎潔的月亮,在樹杈中隨著眼球滾動,似乎蒙上一層陰影,就連月亮這麼純潔清高的事物都會有瑕疵,更何況我們人呢?人們身上有著種種不足,可就是不肯正視自己,難道就不應該改正過來嗎?月亮煞費苦心,盼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
月兒圓圓,人間圓圓。
但也不是家家如願以償。
此刻,我不由得想起遠在深圳工作的爸爸,是爸爸和他的戰友忠於職守,保家衛國,才有這美好祥和的夜晚。
想想自己崇拜的爸爸就像這美麗月亮無私的在崗位上奉獻自己,嗬嗬,何不開心點?月兒圓圓,餅兒圓圓,咬下一口,津津有味地嚼著,心裏好受極了。
其實,我們人人都是這月亮,隻是看你願不願發光,隻要心中有夢,並朝著夢不懈努力,一定會成為明天【擴展閱讀篇】作文是決定語文考試成績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敗往往決定了整個語文考試的成敗。
那麼怎樣讓考試作文得高分呢?我覺得以下幾點必須注意。
1、題和立意凡考試作文必須審題,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環境下,作公平的競爭。
審題,就是要對試題展現的所有內容作全麵、準確的審讀和理解,把命題者的意圖讀出來,把題目的各種限製審清楚,明確要我寫什麼,怎麼寫,寫到什麼程度,真正做到全麵領會,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寫作文。
高考作文評判明確規定,凡審題有問題的試卷最後得分一般都不超過二類卷最低分。
由此可見,審題的準確與否是作文成敗的關鍵因素。
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時代的高度,去觀察、認識生活,提煉主題,使主題體現時代的精神,既反映時代,也作用於時代,跳動時代的脈搏,推動著時代的前進。
文章的“意”, 其實就是作者在體驗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種思想,是作者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撞擊”的產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認識水平以及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近兩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學生寫真實生活、真實自我,有些同學忽視了對文章思想傾向的把握,看問題不全麵,觀點偏激,更有甚者由腐敗現象而懷疑黨的領導和黨的政策。
盡管當今的中國社會政治清明,言論自由,話說錯了不會追查什麼政治問題,但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正確的是非觀還是應該有的。
這一點必須注意。
2、標題和段落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閱卷老師對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別是自擬題目寫作,閱卷老師很看重考生所擬的標題。
俗話說:“秧好一半穀,題好一半文”,可見題目的重要性。
有些考生先寫正文再擬標題,文章寫好後也許是沒有時間寫標題,也許是忘了補寫標題。
雖然評分規定無標題扣2分,但實際結果卻遠非2分。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幾篇寫得較好的作文,按保留標題和隱去標題兩種類型請兩組老師分別予以閱卷,其分數差別一般都在5分以上。
這是因為閱卷老師對無標題作文產生了一種心理距離,不知不覺便降低了分數等級。
至於如何擬題,我覺得應做到這樣幾條:①確切。
指符合文章內容,也指遣詞造句符合規範)。
②精練。
指標題字數恰當。
③生動。
指題目能體現出一種活力,具有可讀性,饒有情趣。
④新穎。
指有新視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夠給人一種新鮮感。
⑤有意蘊。
指有內在的含義。
擬題方法多種多樣,可以運用修辭擬題,可以引用俗語擬題,可以化用古語擬題,可以借用成語擬題,可以套用流行語擬題,也可以巧用其他學科公式或符號擬題等等,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運用。
段落:考試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結構。
把文章分為幾段更好?千字以內的作文,我覺得分為5-8個自然段就可以了。
因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顯得你成熟老練。
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寫好。
每一段的首句猶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寫好,“眉清目秀”,整個段落都顯著精神。
3、文體和內容高考作文試題對文體的要求有兩類:一類是規定必須寫某種文體,如“寫一篇議論文”;另一類是排除寫某種文體,如“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考生必須按規定的文體去寫。
近幾年高考作文題中“文體不限”,讓考生自由選擇文體,這裏要特別注意,文體不限不...
泉州過春節有什麼習俗嗎?
年兜 大年臘月三十、小年臘月二十九,是農曆一年裏的最後一天,也指最後一天的晚上,泉俗稱“年兜”、除夕。
備節: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被褥蚊帳等大掃除,炊年糕、年米果,給大人小孩買衣服,操辦“敬神敬佛敬公媽”的供品及年貨,請先生寫春聯,有的還到各宮廟“燒過年金”。
饋歲:清·乾隆《泉州府誌·卷二 十·風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遺,謂之饋歲。
”挑水蓋井:除夕日,家家戶戶該洗的東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裝滿,並稍溢出,以示年年有餘。
後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壓石頭,把水井口蓋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蓋用水。
現在使用自來水,此習俗已不存。
辟火符: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辟火符:裏胥於除日印辟火符,分貼各家門首,主人給製錢四文,借以度歲。
符紙用青藍色,長四寸許,廣三寸,中畫老人像,上作兩蟠龍,旁兩行四語:左曰‘姓宋名無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按:《道德經》曰:月中仙人宋無忌。
《白澤圖》雲:火之精,曰宋無忌(見《史記·封禪書》索阮注)。
又,‘家有壬癸神’貳語出佛書。
然則所畫者,殆元冥之神;所言者,乃呼水禁火也 (詳《尺五天隨筆》)。
” 置甘蔗: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門側,殆取漸入佳境之意。
桐蔭吟社黃謀熙 (敬堂)先生雲:佳境到頭休嚼盡,大家珍重歲寒心。
”放炮:從大年三十午後到初一整天,祭祖敬天公賀新歲,要放好幾次鞭炮,驅邪添喜。
祭祖、燒天金、祭神、祭路:泉州民俗認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節日。
清·乾隆《泉州府誌·卷二十·風俗》:“除夕……至夕,祭先及神,謂之辭年。
”是日中午,每個家庭皆盡力備辦豐盛菜肴,祭祀敬奉祖先。
同時,擺香案,麵向天井空中 “祈年拜天”,俗謂“燒天金”。
主婦們還挎著裝滿筵碗的神籃大廟進小廟出,敬過神佛,敬“地基主”、敬過往亡靈“好兄弟”。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祭路:既夕,或陳庶饈於門外以祭路,遵古五祀之意也。
《東陽縣誌》:除夕具酒饌於門前設祭,謂之賽路神。
”拜歲:清·乾隆《泉州府誌·卷二十·風俗》:“除夕……泉人度歲,皆以米粉為糕米果、餑餑之屬,留宿飯於明日,謂之過年飯。
” 除夕晚上年夜飯後,撤去宴席,各家各戶要在廳堂和房裏的桌上插“春花”(或稱“春枝”),擺上紅橘、柿餅等果盒,以及硬幣、紅蛋、“隔年米”(也稱“過年飯”)、甜米果、 “九鬃芋”,供奉祖龕之前,直至大年初一。
還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廳中神?和灶君,俗稱“拜歲”。
“隔年米”意為“年年有餘”;“九鬃芋”也是一件重要物什,這種芋頭有許多芽,閩南人稱之為“芋子芋孫”,象征人丁興旺、子孫滿堂。
吃年夜飯:是夜家人團聚,吃年夜飯(團圓飯)。
民俗對合家吃團圓飯和“圍爐”過年曆來十分重視。
閩南俗諺:“清明不回家無祖,年兜不回家無某(妻)。
”在外地工作者務必趕回,即便遠在南洋、香港者,也力爭趕回參加除夕團圓之慶。
此時廳堂上紅燭高燒,擺上豐盛菜肴酒席,圍上“吉祥喜慶”的繡花桌裙,由家長拈香,向列祖列宗跪拜,男女家人一齊跪拜,恭請祖宗降臨飲宴,並庇佑合家大小平安,興旺發達。
晉江的年夜飯照例要有魚,取“年年有餘”吉兆。
無論吃不吃,大年夜還得煮些米飯,盛放著過夜。
米飯上置放芋、紅棗、紅柑、錢幣,用來祈祝未來的日子多子、多福、多財和豐收。
、聚餐後長輩要給晚輩分壓歲錢,又稱“分過年錢”。
掩火種:舊時煮飯燒柴火,當夜灶裏要“掩火種”,意為興旺。
辭年守歲:古稱“圍爐”。
清· 乾隆《泉州府誌·卷二十·風俗》:“除夕……至夕……設酒食聚飲,達旦不寢,謂之守歲。
”除夕夜,家務收拾停當後,合家歡聚一堂。
然後再進行“圍爐”,守歲迎春。
燈明蠟亮長明到次日,一家人緊門閉戶,圍坐爐前守歲等“年”過。
俗謂可為父母或長輩延年益壽,故又稱“坐壽”。
避債戲:按照舊俗,正月不宜上門討債,因此,債主討債須在除夕日之前。
除夕夜,泉州東街元妙觀常例演戲敬神,通宵達旦。
負債之人為避債主追討,是日輒往元妙觀看戲。
由於看戲的多是窮人,債主若追債至戲場,是會惹上眾怒的。
因此債主即使知道, 也暫作罷。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債主不向看戲人討債的風俗。
故元妙觀的年兜演戲,民間 :稱“避債戲”。
跳“火墩(諧音裙)”:清·乾隆《泉州府誌·卷二十·風俗》:“除夕……至夕……熾爐炭,燒雜木爆竹於庭前,或超而越之,謂之過炎。
(〖夾注〗《吳中風俗記》:人家各於門首燃薪,謂之相?熱,此即其意雲。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火盆光:村中於入夜拾柴枝焚門外,少年跨而越之。
城內亦有燒木骨拙於火爐,牽子女團坐,俗謂火盆光。
《熙朝樂事》:除夕人家祀祖先及百神,架鬆柴齊屋,舉火焚之,謂之粉盆,煙焰灼天,燦如霞布。
”或雲年穀大熟,燔柴報天,以示來年好運;亦有人認為意在以火祓除附在身上的不祥之氣,是一種古老的避邪和驅疫巫術。
農村除夕夜團圓飯吃罷,在門外曠地上用幹稻草、幹地瓜藤...
“冬至”的由來?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民間以中午門前的日影為測標,說“過了冬,一天長一蔥”。
所以又稱這天為“長至”。
漢唐以來,宮女冬至後的女紅,每天要多用一根線。
這也就是民間說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從冬至開始就“入九”了,人們往往在這天畫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個瓣,名為“九九消寒圖”,每天用紅色塗一瓣,塗盡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稱“數九”。
“冬至餛飩夏至麵”,山東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這天要吃餛飩或者水餃。
有的還要喝酒,據說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餃兒”諧音“膠耳”。
臨沂、鄒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習俗。
臨沂用五穀雜糧麵蒸窩頭,鄒城蒸餑餑,傳說蒸冬是為了祈禱來年揚場時有風。
民謠說:“蒸冬蒸冬,揚場有風。
”古代蒸冬是為了慶賀陽至,冬至以後陽生,正如杜甫詩中所寫“冬至陽生春又來”。
人們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團圓子或冬至團,以象征團圓。
餑餑和蒸窩頭是團圓子的演變。
古代對冬至十分重視。
古人認為冬至陽氣生而君道長,是亂而複治之機。
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達到頂峰。
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長至或大冬。
冬至後一天叫作至後。
節日三天,百官朝賀,君不聽政,民間三日歇市,學生放假,民謠說“冬至大似年”,所以舊時利津、夏津等地又稱冬至為亞歲、小年,同春節差不多,隻是沒有拜年這一條。
濟南、濟陽、福山等地,官府慶賀如同春節,讀書人也相互贈送賀片。
莒縣的士大夫階層舉行酒會,叫做“消寒會”,畫“消寒圖”。
鄒城則畫九九圖,同時親朋之間互相贈送禦寒用具,農家兒童則做“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但是沒有拜賀的習慣。
據說孟子死於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
山東其他地區普遍有學生拜老師和晚輩拜長輩的習俗,農家有祭祖的習俗。
臨沂民間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用火紙剪製衣服,焚於墓前,爾後添土。
莒縣則祀祖於祠堂,儀式十分隆重。
嶗山縣舊俗,冬至分兩天過節,第一天叫“鬼冬”,擺供祭祖,吃水餃;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
臨沂、曆城、臨朐等地的婦女,習慣回娘家,慶雲、無棣從這天開始窖菜,婦女開始做針線。
鄒城開始築地窖、織席和紡線。
日照民間傳說冬至日如果雲迎日出,雲迎日落,則來年大吉。
即墨民間根據冬至日期在當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來預測當年冬天的寒暖,民謠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
”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
因此值得慶賀。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
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為了消災祈福。
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
順便祭“祖宗杆子”(係兩、三丈高的旗杆,頂端為葫蘆形,稍下為“刁鬥”,鬥下懸旗,代表祖先)。
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餘”。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
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
燕俗則不重冬祭。
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
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
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
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
《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實際上“濕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
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隻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麵”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九九消寒圖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
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填充每天的筆...
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
一、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曆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
這個思想體係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係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係;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係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製,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傳統的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和精華。
二、從內容上講,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三、特點;1、世代相傳。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曆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形容聚餐的句子
1、歡樂的時光無法永留,依戀的身影終將遠去。
為了珍藏這美好的時光,留下難忘的記憶,組委會製作了這本紀念冊。
她不華麗也不嬌美,就像我們化校303、304班同學的情誼,淳樸而本色;她見證了2011年6月那個歡歌笑語的日子,那個讓我們期盼了三十年再相聚的美好時刻;她承載著我們濃濃的同窗友情,深深的師生情緣,她也將把這份沒有染塵的純潔情感永遠延續。
2、隻有經曆了春天,才能領略到百花的芳香,隻有體驗過同窗的情誼,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妙。
我們歡聚一堂,撫今追昔,我們舉杯同慶,放歌舒懷。
為同學之情地久天長,我們無悔!
關於聚餐的句子
1、歡樂的時光無法永留,依戀的身影終將遠去。
為了珍藏這美好的時光,留下難忘的記憶,組委會製作了這本紀念冊。
她不華麗也不嬌美,就像我們化校303、304班同學的情誼,淳樸而本色;她見證了2011年6月那個歡歌笑語的日子,那個讓我們期盼了三十年再相聚的美好時刻;她承載著我們濃濃的同窗友情,深深的師生情緣,她也將把這份沒有染塵的純潔情感永遠延續。
2、隻有經曆了春天,才能領略到百花的芳香,隻有體驗過同窗的情誼,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妙。
我們歡聚一堂,撫今追昔,我們舉杯同慶,放歌舒懷。
為同學之情地久天長,我們無悔!...
怎麼形容清明節家人團聚
爸爸說不能去玩了。
媽媽也真夠可憐的,該走了吧 清明節那天我很早就起床了,我們隻有全家一起去醫院了,我還是很希望能夠去崇明島,隻是給媽媽開了一種止痛藥,不然我們去石洞口碼頭看看吧。
爸爸問了好幾間醫院都放假了,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要陪媽媽去看牙。
醫院的人倒不是很多,有機會出去玩,可是怎麼媽媽那裏還沒有動靜呢,但是,怪不得她那麼堅持督促我刷牙,我很高興,出來的時候吃的藥已經起作用了,我們站在路邊上。
吃過飯,叫媽媽周六或者周日一定再去看門診,對我和爸爸說?原來媽媽忽然又牙痛了,這會兒牙已經不疼了。
出了醫院的門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還疼得很厲害,媽媽的牙可能真的比較糟糕,爸爸急急忙忙地出去買藥了,我們終於可以上路了,最後我們去了浦西的口腔醫院,可是買回來的藥好像也沒起作用,還不能留我一個人在家,但是沒好意思說出來,還有些時間,年輕的醫生阿姨說急診沒有辦法處理。
我的心已經飛到了崇明島。
媽媽真好、漱口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清明節的習俗,標語,詩句(題目,作者,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