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意境賞析】
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下長安。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聽到消息後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春望》寫於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營造了氣氛。同時此聯對仗工整,圓熟自然,詩意跌宕。“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通常解釋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思念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詩人妻子兒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這是人人心中會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麵前的頹敗之景,不禁於百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而他蒼老得這麼快,又因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深沉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曆久不衰。
《春望》句子賞析!!!
1,這個句子是首聯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字開篇即點出本詩之寫作背景,是於安史之亂後,國破城摧、社稷傾頹之時,與隨後而來的“山河在”兩相呼應,山河猶在,家國已破,更顯悲涼之意。
另外“破”字還有淩亂蕭索之意,放於首句,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深”字乍看仿佛直寫草木,無關情感,其實不然。
春已來臨,若當盛世,城中本應熙熙攘攘,行人接踵,而今呢?作者沒有明寫蕭瑟頹敗,隻用了三字“草木深”,深深草木,掩人行跡,城池之內,荒草叢生,著一“深”字兒悲意全出。
2,《石壕吏》中官差對老嫗那殘忍的做法,令老夫妻二人老而分離,正體現了當時那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現狀。
內容:那朱門裏啊,吃不完的酒肉都已經腐臭,這大路上啊,凍餓死的窮人有誰去埋葬!(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是統治階級的代名詞。
作者運用了直抒胸臆的寫作手法與隱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春望的賞析
賞析: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
詩人以寫長安城裏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
起首一“國破山河在”,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曆史滄桑感。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
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地感歎憂憤。
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
詩人從側麵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
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
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
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多,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
”此論頗為妥帖。
“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
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
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
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
《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
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
”(《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
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
“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
“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
明代胡震亨極讚此聯說:“對偶未嚐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
”(《唐音癸簽》卷九)“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
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
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
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
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麵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
“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
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曆久不衰。
春望一詩中的對偶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詩詞賞析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
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
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
“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
“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
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
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
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
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麵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
“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
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杜甫 春望 賞析
春 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意境賞析】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下長安。
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聽到消息後去投奔肅宗。
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
《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它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
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營造了氣氛。
同時此聯對仗工整,圓熟自然,詩意跌宕。
“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對照強烈。
“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兩句通常解釋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
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
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
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思念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
詩人妻子兒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
這是人人心中會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麵前的頹敗之景,不禁於百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
“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
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而他蒼老得這麼快,又因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深沉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曆久不衰。
春望的賞析
全詩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
表現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願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在心聲。
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
”此論頗為妥帖。
“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擴展資料《春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
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淒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係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淒苦哀思。
全詩格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歎,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而稀疏,對仗精巧,聲情悲壯,充分地表現出詩人愛國之情。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嚐自稱少陵野老。
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
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
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春望...
杜甫的《望嶽》和《春望》的賞析
wangyue 【賞析一】 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
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
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
此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裏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
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
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裏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
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
“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麵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麵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於山的陰、陽麵,所以說“割昏曉”。
“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裏,確是“奇險”。
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
“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
“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
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
”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
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
取為壓卷,屹然作鎮。
”(《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
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致的。
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
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蕭滌非) 【賞析二】 一曲民族精神與個人抱負的頌歌——杜甫《望嶽》詩賞析 這首《望嶽》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作。
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後遊曆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大氣磅礴而又含蘊無窮的詩歌。
在此詩中,你見不到任何科舉失敗後的消極頹唐情緒,隻感受到一種偉人般的氣魄與情懷。
那麼,這首詩最耐人尋味的東西是什麼呢? 為理解這首詩所蘊含的情感內容,我們應首先對泰山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個基本的了解。
清人仇兆鼇《杜詩詳注》雲:“鄭昂曰:王者升中告代必於此山,又是山為五嶽之長,故曰岱宗。
”古代某些帝王曾在這裏舉行過封禪大典,戰國時齊魯一些儒生以為泰山在五嶽中最高,帝王應到泰山祭祀;所以在統治者的眼中,泰山是封建政權“與天無極”、“天祿永得”的一個象征(見《漢書·武帝紀》)。
統治者的這種觀念,自然會對當時社會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當然,巍巍泰嶽,不僅會引起統治者永葆政權的聯想與祈禱,而且也引發著國人一種崇高之感受和敬仰神往之情。
“泰山岩岩,魯邦所瞻”(《詩經·魯頌·閟宮》)。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
”(謝道韞《登山》)。
“岱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謝靈運《泰山吟》)。
“登高者以致九霄之上,愛景者欲在萬人之先”(丁春澤《日觀賦》)。
從這些對泰山謳歌的詩賦中,我們不難體會到,泰山在國人心中喚起的,該是一種何等至高至美的境界的聯想。
作者在這首詩歌中,便將對民族崇高精神的禮讚和個人奮發的入世情感融為一體,歌頌了一種“泰山精神”。
如上所說,“岱宗”是五嶽中古人認為最高的泰山的尊稱,是“王者升中告代”之地;在民族意識中,已具有最高境界的象征意義。
所以當詩人一開端就以“岱宗”...
春望最後兩句的賞析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意境賞析】 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下長安。
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聽到消息後去投奔肅宗。
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
《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它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
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營造了氣氛。
同時此聯對仗工整,圓熟自然,詩意跌宕。
“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對照強烈。
“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兩句通常解釋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
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
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
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思念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
詩人妻子兒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
這是人人心中會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麵前的頹敗之景,不禁於百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
“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
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而他蒼老得這麼快,又因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深沉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曆久不衰。
...
春望 賞析 50字左右
初中古詩名句賞析集 七年級上冊 1、《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燭長談,訴說我在巴山這天晚上看雨時想念你的心情。
以未來的樂反襯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增添重聚時的樂,虛實相生,情景相融,餘味無窮。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隻要四海之內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鄰。
勉勵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現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感情。
一洗以往送別詩的酸楚情調,豁達樂觀,意境開闊。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幹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沉船側畔有幹帆競發,病樹前頭有萬木逢春。
詩人以“沉舟”、“病樹”自喻,表達了作者以達觀的態度來麵對世變,勸誡友人不必為自己的境遇而憂傷,表現了詩人振作的精神。
蘊含了新事物終究要取代舊事物的客觀規律。
引用典故,描寫了闊別歸來人事全非,表現了詩人無限悵惘的心情。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 突發奇想,將明月擬人化,借月傳情。
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裏可共,詩人想到:我還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給這皎潔生輝的明月,讓它隨風飄到遠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邊去吧!寄托詩人思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5、《登飛來峰》:“不畏浮雲望眼,隻身在最高層。
”蘊含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6、《望嶽》:“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 泰山的雄姿,引發詩人登臨高峰的願望,他要臨絕頂,將天下群山盡快收入眼底。
泰山的雋秀磅礴之氣與詩人淩雲壯誌之豪情自然地溶為一體,情景交融,渾然天成。
表現詩人不怕困難、勇於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運用擬人寫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7、《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互文) 全詩的高潮。
作者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大膽的誇張進行虛寫,將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誌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宏大的意境。
表達了詩人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
七年級下冊 8、《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
“見”表現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簾。
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為一體了。
9、《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為曆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在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哲理。
“生”說明舊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
“入”,是說新春提前闖入舊的一年,景中出情,思鄉而不低沉。
10、《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後兩句運用對比表現對早春的喜愛。
11、《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以“黑雲”比喻敵軍來勢洶洶,“甲光”與“黑雲”相對色彩鮮明中顯示了守城將士雄姿英發。
引用典故表達了將士誓死報國的決心。
12、《天淨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隻有18個字卻接連出現了九個名詞,九種景物,體現了“斷腸人”對於這些景物的獨特感受,用筆簡略,意象鮮明。
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遊子之悲。
13、《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互文見義,以樂景寫哀情,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
觸景生情,感時傷世,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感情。
1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這兩句詩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豐富奇特,從塞北的嚴酷環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氣氛熱烈,色彩奇麗。
八年級 1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 這三句詩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其中的“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詞,聲音洪亮,節奏鏗鏘,境界開闊,恰當地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
表達了詩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懷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樂業的美好理想。
16、《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
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也暗含著克服重重困難最後終於實現理想願望的深刻哲理。
17、《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 深刻展示了戍邊戰士的內心世界。
一杯濁酒,怎能排遣這離家萬裏的鄉愁呢?但不能因為思鄉忘了為國分憂。
又引用典故寫出了邊防將士以國事為重,勇敢保衛邊疆的高度責任感。
同時也反映出他對宋朝“安內虛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滿,以及功業未就、壯誌難酬的憤懣心情。
18、《浣溪沙》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
“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
結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
春望詩意分析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憂亂傷時,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的詩歌創作的一個重大主題。
此詩即景傷春,以沉痛的筆調抒發胸中無限悲憤之情。
將國仇與家恨融為一體來進行表現,寫得字字血,聲聲淚。
讀之令人低徊欲絕。
在杜甫同一時期、同一主題的眾多詩作中,這一首是情最濃、意最深、格最高的現實主義絕唱之一。
好詩都是詩人高貴感情的結晶。
讀著這個名篇,我們最鮮明的感受是:詩人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是如此緊密地與祖國的命運、時局的變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連。
他絕不低低切切地為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間蟲鳴似的歎息,而是應合著時代悲憤的主旋律.在短短四十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鬱悲壯的哀時之歌。
前人稱杜詩為“詩史”,是因為他“善陳時事”,頗多“敷陳時事如史”的敘事之作。
如果我們把“詩史”的含義理解得寬泛一些,把考察問題的重點放在是否表現了時代矛盾與時代情緒上,那麼《春望》這樣的抒情之作也是最傑出的“詩史”之篇。
詩作於肅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陷入長安城賊營之時。
它的中心,可用頷聯的“感時”與“恨別”二語來概括。
詩本以含蓄蘊藉為貴。
可是此時杜甫投奔肅宗以赴國難之願未償,反而身陷賊中,內心悲憤至極,滿腔心事透過春日意象噴薄而出。
不過,由於感情內涵很豐富而句子又高度凝煉,加上並非一空依傍地歌哭而是融眼前之景入情,因而縱然開頭就說“國破”,後文又出現直指時事的字眼,但通篇仍具意餘言外、耐人回味的詩意美。
全詩的抒寫層次,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
前四句,寫春望之景,睹物傷懷。
首聯二句,看似直陳,實則含有山河依舊而國事已非、草木茂密而人煙稀少的強烈暗示。
頷聯二句是古今傳唱的傷時警句。
這兩句均省去一個動詞,“花濺淚”與“鳥驚心”,意當為“看花濺淚”與“聞鳥驚心”方為完整。
春日花開鳥鳴,如在承平安樂之時,是該使人愉悅的,但眼下由於國破而家散,春花徒然增人傷感,春鳥更牽動離人之懷。
這裏高度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詩人胸中憂國與思家兩股感情的回蕩與交織。
“感時”承上“國破”,“恨別”啟下“家書”,更有章法意脈上的照應貫串之妙。
關於這四句的豐富內涵,《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迂叟詩話》雲:“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故言之者無罪。
聞之者足以戒也。
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恐,則時可知矣”。
分析得頗有道理,可供參考。
詩的後四句,寫春望之情,重點在遭亂思家和因傷時而焦急難耐兩點上。
頸聯二句,雖重在思家,然絕不忘時事,再次把國事與家事緊緊聯在一起來詠歎。
“烽火”應上“國破”與“感時”,傷亂憂國之心一以貫之。
“連三月”,是說戰火延續,平亂無日,眼看整個春天就在憂傷中過去了。
“家書抵萬金”一句,尤為家喻戶曉的名句,它以誇張的比譬,控訴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家庭離散、親人音訊隔絕的悲劇。
由於準確生動地傳達出戰亂環境裏的人之常情,所以獲得千載讀者的共鳴。
末聯自我描繪發白而短的愁苦之狀,形象地突出了詩人濃重的憂患意識.老杜之所以為老杜,就在於他處於國運危急之秋而無時不表露出哲人的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