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其他還有類似的問題是:
詩中將琵琶女的命運與詩人的身世聯係起來的句子(也是詩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詩人用自己獨特的感受來描繪餘音嫋嫋、餘意無窮的音樂境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中表現琵琶女與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中三次寫琵琶女彈奏都用了側麵描寫:第一次“忽聞水上琵琶聲”,側麵描寫的句子是 主人忘歸客不發;第二次當“四弦一聲如裂帛”結束彈奏後,詩人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來進行側麵描寫;最後一次“淒淒不似向前聲”,作者又用“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作側麵描寫。以上是唐·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的相關問題。僅作參考。
分別的詩句
1、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崇敬荊軻古今一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種激越之情。
後兩句寓情於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
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誌之作,開風氣之先。
2。
、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裏道,淒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裏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以自慰,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一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間所寫,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間接地表達送走友人後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
留連顧望之狀,淒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
寒,著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國維L* 3、宋之問 《送別杜審言》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裏行。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
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杜被貶。
情真意切,樸實自然,“嗟”同知已離別而惆悵,為故人被貶而傷感受,因宦海無常而慨歎。
江邊垂柳依依惜別,儲蓄寫出人雖不至心意已到。
後四句接連用典,慨歎友人懷才不遇。
音韻和諧,對仗勻稱,樸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複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孤塞接雲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不落兒女情長,淒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誌,活用典故,充滿奮發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氣壯山河。
《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是何年。
——開頭別宴將盡分手在即,直接進入感情的高潮情懷真摯,二聯寫離情的纏綿,三聯時間已晚離別到來,“何”後會難期,隱隱的哀愁,沒有長籲短歎,在沉靜中見深摯的情愫,不溫不火,意態從容,氣象雍雅不作哀聲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張說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標誌七絕進入盛唐。
“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滄浪詩話。
作者謫居嶽州,梁知微經此入朝,送客。
征帆遠去,淒宛而不抒情,反寫簡淡的秋景。
孤——由峰而轉向人,神話傳說使君山縹緲,浮——迷離撲朔之感,三句寫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
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
通體散行風致天然惟在興致。
7、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隻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麵,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餘味。
8、李頎 《送魏萬之京》 朝聞遊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兌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禦苑站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跎。
——把霜擬人化,寫出深秋時節的蕭瑟氣象,寒不可見樹色可見。
催,生動有感,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一起。
9、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
次句意境開闊,孤——襯心境,即景生情,情蘊景中,令人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
含蓄、蘊藉、餘味無窮。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複向,白雲天盡時。
——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讀來卻詞淺情深,含有悠然不盡之意。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不寫餞別,匠心獨運,與他詩不同。
把道別作暗場,而寫別後的寂寞之感,悵惘之情,離愁,往往在別後當日的日暮而更濃重、稠密,卻隻用掩柴扉來表達。
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濃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別,前兩句點明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寫景色調清新,明朗,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卻不黯然銷魂,相反,倒是輕快而富於情調。
三四句是極豐富內涵的一刹那。
11、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
急需古詩詞名句
古詩詞 古詩文名言名句集錦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14、高岸為穀,深穀為陵。
(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裏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係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係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醜)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側麵描寫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