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是克敵製勝的重要條件。而隻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方能“天下順之”,作戰才會取得勝利。 本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采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 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再分別設例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後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麵論證。 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煉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麵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麵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 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告訴我孟子二章中孟子的兩個論述過程
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翻 譯魚我所欲也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隻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隻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隻為求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事。
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
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辦法,什麼手段不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一切可以躲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幹呢?通過某種辦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過某種辦法就可躲避禍患但有人不去幹這種事情,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
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隻不過賢人能夠使它不致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
然而,如果你呼喝著給他吃,過路的饑餓的人也不會接受;如果你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萬鍾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萬鍾的俸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呢? 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為了我所認識的窮困貧舌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嗎?原先為了義寧願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願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願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所認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幹了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本來的思想,喪失了“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裏被釋放並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任用,百裏奚從買賣奴隸場所被選拔用為大夫。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身受貧困之苦,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一個人常常是犯了錯誤,以後才能(注意)改正;內心困惑,思慮堵塞,才能奮起,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上,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看到他的臉,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
(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常常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孟子 兩章》中強調“人和”是克敵製勝的首要條件的句子是?
孟子兩章目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翻譯: 評析 本章寫作特色: 字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 翻譯: 注釋: 評析 比較兩章論證方式: 評析 比較兩章論證方式: “《孟子》兩章”是指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課本九年級下冊的兩篇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出自《孟子》。
孟子:名軻,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有一位儒家大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通假字 畔通“叛” ,衡通“橫”,曾通“增”,拂通“弻”。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編輯本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編輯本段]翻譯: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裏的小城,隻有方圓七裏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
采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隻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
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編輯本段]評析 本文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製勝的首要條件。
“人和”,具體表現為下文所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
”)所以這一章是借戰爭論述實行“仁政”的重要性,是講民心向背的。
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用概括的戰爭例子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
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編輯本段]本章寫作特色: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有說服力。
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陳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麵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
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編輯本段]字詞 以下要注意: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內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離開。
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
今指水塘。
)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裏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製)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孟子兩章》以兩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為話題,發表簡短的演講...
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中說道"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此話的確意味深長。
隻有心懷一定 的危機感和憂慮感才能使我們在當今社會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尋求立足之地! 憂患可以使擔當大任的人經得住苦難的考驗,可以促進人類社會不斷的向前發展。
但是,在美國阿拉斯加動物園中的鹿苑裏發生了一件值得每個人深思的事…… 狼捕食鹿,人們想讓鹿不被狼捕殺而殺死狼。
他們違背了" 優勝劣汰" 的原則。
由 此,狼便越來越少,本想鹿應該增多了,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
這是為什麼?是因為, 鹿缺少了憂患,隻顧自由自在的生活。
原來有狼追鹿,鹿就會奔跑,現在,狼沒有了, 鹿的體質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
可見,憂患的作用不僅對人,對社會,對整個自然界 也是有極大好處的。
"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 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這也是《孟子》中的一段話。
這番話說的是:承擔重任的 人,之所以受盡苦難,是" 天" 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練他的意誌和身心,借以提高 他的競爭能力。
做一個人,一個發奮圖強,頑強拚搏,意誌堅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須 要用" 憂患" 做為一切成就的先決條件。
從古至今,多少英雄豪傑做出的豐功偉績,都 缺不了" 憂患" 意識做為精神支柱,這也體現出憂患的重要。
比如愛迪生,為人類做了巨大貢獻,而他小時侯卻家境貧寒,所以,他省吃儉用、 積攢零錢、購置儀器、配件,創出一千三百多項發明,才得以人類社會發生了巨變。
這 又憑著什麼?還不是憑借他的智慧與刻苦鑽研精神,而這精神從哪兒來?不屈不撓的精 神就是憂患的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憂患的思想,隻有抱著這樣一種態度,自己 的學業就會有成,自己的事業才會成功! 可是,社會上也有一些不良風氣。
再如:一個退休老幹部,年輕時飽經風霜,現在 過上好日子後整天隻想怎樣養生,如何享受,最終墮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樣的例子 還有很多,這些人做出這些行為的原因何在?原因在於他心中沒有憂患做支撐,結果就 像那些鹿一樣敗下陣來,最終被社會淘汰。
因此,我們要抵製不正之風,發揚優良傳統,弘揚中華美德,使我們的祖國經久不 衰,繁榮富強!若想做到這些,就必須有" 憂患" 精神來做我們的立國之本! 勿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選孟子兩章中你喜歡的句子寫一篇作文 600字
孔子說過的:《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
這句話說得短小而經典,因此被許多人引為座右銘掛在身上。
沒錯,這句話說得很對,但是我想了想,難道隻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於人嗎?那麼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於人?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習慣,就是總喜歡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介紹給另一個人。
我有一個同學,他很喜歡周傑倫,於是他把周傑倫的海報貼滿了整個宿舍,又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述他的經曆,終於找來了同學對他的反感。
可他最後還很委屈的說:這麼厲害的人,難道你們不敬佩他嗎?誠然,JAY的名氣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歡他一個,畢竟還有喜歡劉德華,喜歡李宇春的。
那位同學很喜歡周傑倫,是沒錯。
但如果把這種喜歡橫加與別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對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信隻要大家克製一點都能做到。
但己所欲,勿施於人,這點要做好就相對困難了。
因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歡的東西,依照每個人的心理特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那把它拿來分給大家難道有什麼錯嗎?其實錯就錯在這,因為我們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
有人是金錢為至高無上,又認識金錢為糞土垃圾,道理便是這樣。
有時我也會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這樣的事情,比如我迷戀創網,便把同學們都推薦到創網上去,結果他們都認為那隻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網站,絲毫不感興趣。
剛開始我也費解,這麼好的網站為什麼他們全都置若罔聞?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每個人的興趣不同,一個文學愛好者當然喜歡像創網這樣能發表文章的網站,反之如果對一個討厭寫作的人來說又怎會喜歡上這裏?可見一個人的愛好不同,個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觀也就不同。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東西,也沒有絕對差的東西,關鍵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
有人愛江山,有人愛美女,有人愛財富,有人愛自由。
如果把比爾?蓋茨的金錢送給犬儒學派的第歐根尼?拉爾修,我相信他一定會嗤之以鼻。
正如我們無法接受自己討厭的東西一樣,也許別人也無法接受我們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孟子兩章一句原文一句翻譯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裏被釋放並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任用,百裏奚從買賣奴隸場所被選拔用為大夫。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身受貧困之苦,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一個人常常是犯了錯誤,以後才能(注意)改正;內心困惑,思慮堵塞,才能奮起,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上,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看到他的臉,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
(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常常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使人死亡。
...
孟子兩章,如果把這篇短文兩個自然段的順序進行互換,這樣做行不行...
不行。
理由有二。
其一,文章的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談“生”後談“死”。
段(1)主要是緊扣“生於憂患”的內容來論證;而段(2)的中心則談到治國之道,這是緊扣“死於安樂”的內容來論證,原文的這種結構,對應論點內容呈現的先後順序;其二,從認知的層麵上看,段(1)主要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談,而段(2)主要從治國的角度來談,這也符合由小到大,從個人到國家的認知規律。
如果互換後,行文的邏輯就會產生混亂,所以不能互換。
...
孟子兩章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
一、重點詞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人和】指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環】圍。
【兵革】泛指武器裝備。
兵,兵器。
革,甲衣。
【堅利】堅固鋒利。
【固國】鞏固國防。
【兵革之利】武器的強大。
【順】歸順,服從。
【故】所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畎畝】間、田地。
【大任】重大的責任,擔子。
【行拂亂其所為】行拂,所行不順。
【所以動心忍性】所以,用來 【恒】常。
【然後】這樣以後。
【困於心】內心優困。
【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外患】外來侵略的憂患。
二、《〈孟子〉兩章》通假字【親戚湖畔之】 “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通“弼”,輔佐。
三、一詞多義【之】 親戚畔之:代詞,他 三裏之城:助詞,的 寡助之至:動詞,到 【於】 舜發於畎畝之中:從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給 征於色:在 生於憂患:由於,在 【而】 而後作:承接連詞 而死於安樂也:並列連詞 【拂】 行拂亂其所為(阻撓,違反) 拂士(同“弼”,輔佐,輔弼) 【以】 以天下之所順:憑 所以動心忍性:用來【發】 發於畎畝:舉,被任用 發於聲:表現 四、古今異義 【委.而去之】 古義:放棄 今義:委托 【委而去.之】 古義:離開 今義: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義:限製 今義:疆域 【七裏之郭.】 古義:外城 今義:姓氏 【池.非不深也】 古義:護城河 今義:池塘 【親戚..畔之】 古義:內親外戚 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舜發於畎畝之中】古義:被任用 今義:送出、交付 【舉於版築.之間】 古義:搗土用的杵 今義:建築、修路 【舉於士.】 古義:獄官) 今義:士兵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古義:這 今義:判斷動詞 【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古義:征驗,表現 今義:出征 【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古義:古義──明白,了解; 今義:比喻 五、詞類活用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一般“威”是形容詞為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必先苦其心誌】 一般“苦”是形容詞,在此為動用法,使??痛苦。
【勞其筋骨】一般“勞”是形容詞,在此為使動用法,使??勞累。
【餓其體膚】 一般“餓”是形容詞,在此為使動用法,使??饑餓。
【空乏其身】 一般“空”“乏”是形容詞,在此為使動用法,使??貧困。
【行拂亂其所為】 一般“亂”是形容詞,在此為使動用法,使??額倒錯亂。
【所以動心忍性】 一般“動”是動詞,“忍”是形容詞,在此為使動用法,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
【人恒過】 一般“過”是名詞,在此活用為動詞,犯錯誤、犯過失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一般“入”“出”是動詞,在此活用為為名詞,國內、國外。
六、句子解釋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製百姓不能隻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 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4、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憂患中生存發展,在安逸享樂中滅亡。
5、行拂亂其所為 使他做事不順。
孟子兩章課後題答案 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
一詞多義: ①之:的 。
例句:三裏之成,七裏之郭 指城郭。
例句:環而攻之 ②而: 表承接。
例句;環而攻之而不勝 表轉接. 例句;環而攻之而不勝 ③拂:違背。
例句:行拂亂其所為 通“弼”,輔弼。
例句:法家拂士 ④於:介詞,在。
例句: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介詞,從。
例句:舜發於畎畝之中 介詞,給。
例句: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古今異義: 親戚:古義:內外親屬;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或他的成員通假字:親戚畔之,‘畔’通‘叛’曾益;增加。
曾,通‘增’。
衡於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表明中心論點的句子是哪兩句?
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論點的看法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是本文中心論點的看法並不矛盾,二者的觀點是一致的。
因為“得道”才會贏得民心,才會“人和”,孟子“仁政”的思想才會實現,“得道”與“人和”所主張的是同一個意思,都是為了實現“仁政”。
所以,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論點並沒有說錯,隻是同一個意思的另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孟子兩章中主要觀點和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