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淡薄名利的詩句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宋·惠洪)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唐·白居易)
一杯洗滌無餘,萬事消磨運遠,浮名薄利休羨(宋·趙師俠)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明·洪自誠)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誠)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唐·僧尚顏)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清·李汝珍)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詠雲〉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蘇軾
料峭春風吹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
鄭板橋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黃庭堅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白居易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怒
阮籍
薄椎鑒明月,清風吹我尋仙襟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一介不苟、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一介不苟、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書摘
**同誌有一句著名詩句:"心底無私天地寬"。
劉禹錫的《陋室銘》原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淡泊名利的詩句 結束。
Tag:經典詩句,經典愛情詩句,經典的詩句,泰戈爾經典詩句,經典語錄
- 經典詩句
淡泊名利的詩句
1.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唐·李白《俠客行》2.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不寢》3.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唐·崔顥《行經華陰》4. 草色人心相與閑,是非名利有無間。
——唐·杜牧《洛陽長句》5. 由來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風看牡丹。
——唐·張祜《京城寓懷》6. 窮達皆為身外名,公侯可廢刀頭取。
——唐·盧綸《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7. 世道良自退,榮名亦空虛。
——唐·韋應物《休沐東還胄貴裏示端》8.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唐·柳宗元《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9.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無心。
——宋·範仲淹《留題小隱山書室》10. 古來多被虛名誤,寧負虛名身莫負。
——宋·晏幾道《玉樓春》11.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
——宋·蘇軾《滿庭芳》12. 碧雲風月無多。
莫被名韁利鎖。
——宋·張孝祥《柳梢青》
淡泊名利的意思
淡:不重視;泊:古代停船叫泊,就是把追名逐利的追和逐放在一起。
淡泊名利,就是“名利於我如浮雲”的意思。
淡泊並不是力不能及的無奈,也不是心滿意足的自賞,更不是碌碌無為的哀歎,淡泊就是超脫世俗的誘惑和困擾,實實在在地對待一切,豁達客觀地看待一切的生活。
關於“淡泊名利”的詩句有哪些?
1、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
——李白《結客少年場行》釋義:使這些勇當萬夫的俠少們更憑添了不少英姿雄風。
2、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釋義: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穀粒秋天長得正肥。
3、欲淡則心虛,心虛則氣清,氣清則理明。
——明·薛宣《讀書錄》釋義:遊說萬乘之君已苦於時間不早,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
4、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釋義: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與秋日夕陽爭奪光輝。
5、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釋義: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6、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釋義:不要談論名利,名利是自身的仇敵。
仇:仇敵。
7、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李白《天台曉望》釋義:攀條摘朱實,服藥煉真骨。
8、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
——清·李汝珍釋義:一個人能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就少了許多煩惱。
9、桃李務青春,誰能貫白日。
——李白《長歌行》釋義:桃李須待春天,但誰能使春日永駐不逝?10、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李白《上之回》釋義:是前去向渭川老人或襄野之童請教治國之道鳴?非也。
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穀粒秋天長得正肥。
此詞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譯文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穀粒秋天長得正肥。
喊著童仆給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吵鬧牽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與秋日夕陽爭奪光輝。
遊說萬乘之君已苦於時間不早,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
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去長安而西入秦。
仰麵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賞析此詩一開始就描繪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這不僅點明了從山中歸家的時間是秋熟季節,而且,白酒新熟,黃雞啄黍,顯示出一種歡快的氣氛,襯托出詩人興高采烈的情緒,為下麵的描寫作了鋪墊。
接著,詩人攝取了幾個似乎是特寫的“鏡頭”,進一步渲染歡愉之情。
李白素愛飲酒,這時更是酒興勃然,一進家門就“呼童烹雞酌白酒”,神情飛揚,頗有歡慶奉詔之意。
詩人的情緒感染了家人,“兒女嬉笑牽人衣”,此情此態真切動人。
飲酒似還不足以表現興奮之情,繼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一邊痛飲,一邊高歌,表達快慰之情。
酒酣興濃,起身舞劍,劍光閃閃與落日爭輝。
這樣,通過兒女嬉笑,開懷痛飲,高歌起舞幾個典型場景,把詩人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活靈活現。
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描寫自己的內心世界。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這裏詩人用了跌宕的表現手法,用“苦不早”反襯詩人的歡樂心情,同時,在喜悅之時,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詩人曲折複雜的心情的真實反映。
正因為恨不在更早的時候見到皇帝,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跨馬揚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遙遠的路程。
“苦不早”和“著鞭跨馬”表現出詩人的滿懷希望和急切之情。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詩從“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聯想到晚年得誌的朱買臣。
據《漢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會稽人,早年家貧,以賣柴為生,常常擔柴走路時還念書。
他的妻子嫌他貧賤,離開了他。
後來朱買臣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做了會稽太守。
詩中的“會稽愚婦”,就是指朱買臣的妻子。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淺輕視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會稽愚婦”,而自比朱買臣,以為像朱買臣一樣,西去長安就可青雲直上了。
其得意之態溢於言表。
詩題隻說“別兒童”,這裏用“會稽愚婦”之典故,是有所指責。
詹鍈認為此詩是“把劉氏比作‘會稽愚婦’”詩情經過一層層推演,至此,感情的波瀾湧向高潮。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可以想見其得意的神態;“豈是蓬蒿人”,顯示了無比自負的心理。
這兩句把詩人躊躇滿誌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因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了解李白的生活經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義,而在藝術表現上也有其特色。
詩善於在敘事中抒情。
詩人描寫從歸家到離家,有頭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陳其事的賦體,而又兼采比興,既有正麵的描寫,而又間之以烘托。
詩人匠心獨運,不是一條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裏,有曲折,有起伏,一層層把感情推向頂點。
猶如波瀾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醞蓄得更為強烈,最後噴發而出。
全詩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現得真摯而又鮮明。
參考資料於海娣.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
誰能告訴我道德經中關於淡泊名利的句子,謝謝!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長而弗宰,是胃玄德。
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已俞有。
既以予人矣,已俞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為而弗爭。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昔而弗始,為而弗侍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扌直 而盈之,不若亓已。
扌短 而允之,不可長葆也。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
貴富而驕,自遺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蘇軾詩中淡泊名利的句子
激情做事VS低調做人激情做事1、別人謂為困難,你卻視為挑戰--目標高遠。
2、別人借口連篇,你卻自動自發--主動執行。
3、別人事不關己,你卻樂於操心--絕對負責。
4、別人三分幹勁,你卻十分買力--全力以赴。
5、別人不緊不慢,你卻快馬加鞭--效率至上。
6、別人注重分歧,你卻不忘大局--精誠合作。
7、別人訴說苦勞,你卻呈獻功勞--落實結果。
8、別人一蹶不振,你卻愈挫愈奮--永不言敗。
9、別人自甘平凡,你卻跳出平庸--追求卓越。
低調做人1、別人持才自傲,你卻虛懷若穀--保持謙虛。
2、別人賣弄口才,你卻輕易不說--多思慎言。
3、別人拚命外顯,你卻暗中積蓄--韜光養晦。
4、別人你鬥我爭,你卻隔岸旁觀--遠離是非。
5、別人直來直去,你卻剛柔並濟--融方於圓。
6、別人爭破頭顱,你卻側麵取勝--以退為進。
7、別人拿放不起,你卻寵辱不驚--能屈能伸。
8、別人趾高氣揚,你卻誠惶誠恐--不顯不炫。
9、別人高高在上,你卻深入群眾--低調為王。
淡泊名利是什麼意思?
1、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
——宋·蘇軾《滿庭芳》 2、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夜歸臨皋》 一、蘇軾 1、人物生平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2、文學成就 詞作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曆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
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麵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詩作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
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
蘇軾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著“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
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未局限於新政,也未局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
文章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
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麵著眼的。
但是蘇軾的文道觀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獨特性。
首先,蘇軾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如“精金美玉,文章並不僅僅是載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現功能便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種高級形態。
其次,蘇軾心目中的“道”不限於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
所以蘇軾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他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反對千篇一律的統一文風,認為那樣會造成文壇“彌望皆黃茅白葦”般的荒蕪。
三、藝術成就 書法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
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
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
”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
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26] 繪畫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托,反對形似,反對程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且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古文中關於淡泊名利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