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是詩人登高首先看到的景象。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回翔。疾風、白沙、小洲、嘯猿、飛鳥,構成了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的“悲秋”定下了基調。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詩人的文字,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淒急、猿之哀鳴、鳥之回旋,都籠罩著濃濃的“悲秋”氣氛,仿佛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風急”兩字,起句非凡,氣勢磅礴,令人敬畏;“猿嘯哀”,則極度渲染“悲秋”氣氛。頜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為千古名句,極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象,集中地表現了“悲秋”的典型特征。在詩人登高之處,仰望,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俯視,不盡長江,洶湧澎湃,滾滾奔騰,激流而來。這一聯,仰視與俯視結合的景象描寫,頗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不盡”,拓展了長江的勃大,“滾滾來”,又渲染了激流的態勢。我們可以體會出,這一聯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詩人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誌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雄渾,對人們的觸動不僅僅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也讓人想到了生命的易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恒。這一聯對仗精工,沉鬱悲涼,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被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滕王閣序對秋景的描述與傳統中對秋景的描寫 有什麼不同
樓主我幫你找了幾個,你看一下,不是原創奧: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句色彩對比鮮明,落霞是絢麗的,多重的,孤鶩是清淡的,單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鶩是自下而上的,秋水長天,天水相接,渾然一體,遠近、上下、立體式的展現出一幅深秋江天圖.此外,動靜結合.動寫“落霞”、“孤鶩”,動寫“秋水”、“長天”,使人的視野中出現一幅絢麗的“江邊初晴”的畫麵.另外句中有對,對中又有對.“落霞”與“孤鶩”對,“秋水”和“長天”對,他們結合在一塊兒又是對仗.作者登高望遠的暢快之情並沒有直接的宣泄出來,而是寓情於景,使整句變得意境深遠,讓人回味無窮,從而成為千古絕唱.(落霞孤鶩齊飛 秋水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的寫景頗有特色,作者精心構畫,苦苦經營,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描寫山水,體現了一定的美學特征。
1.色彩變化之美 文章不惜筆墨,濃墨重彩,極寫景物的色彩變化。
如“紫電清霜”中的“紫電”,“飛閣流丹”中的“流丹”,“層巒聳翠”中的“聳翠”,“青雀黃龍之軸”中的“青雀”“黃龍”無不色彩繽紛,搖曳生輝。
尤其“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於靜止畫麵色彩,著力表現水光山色之變化,上句樸素淡雅,下句設色凝重,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之句。
2.遠近變化之美 作者采用恰當的方法,猶如電影的拍攝技術,由近及遠,構成一幅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的全景圖。
“鶴汀鳧渚”四句寫閣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曠其盈視”二句寫山巒、平原和河流、湖澤,是中景;“虹銷雨霽”以下則是水田浩淼的遠景。
這種寫法,是《滕王閣序》寫景的最突出特點,體現了作者立體化的審美觀,把讀者帶進了如詩如畫的江南勝境,讀者和景物融為一體,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渾成之美 “層巒聳翠”四句,借視角變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裏城外,相與為一,不可分離,體現了作者整齊劃一的審美觀。
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寫景名句,水天相接,渾然天成,構成一幅色彩明麗的美妙圖畫。
4.虛實相襯之美 “漁舟唱晚”四句,即憑借聽覺聯想,用虛實手法傳達遠方的景觀,使讀者開闊眼界,視通萬裏。
實寫虛寫,相互諧調,相互映襯,極盡鋪敘寫景之能事。
總之,《滕王閣序》一文的寫景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嗬成,使人讀完後猶如身臨江南水鄉,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讚說:“江南多臨觀之類,而滕王閣獨為第一。
”嗯,最後祝樓主學業順利哈!
登高 杜甫詩中寫了哪些秋天景色?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載於《杜工部集》,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
此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
首聯對起。
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
秋日天高氣爽,這裏卻獵獵多風。
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
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
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
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
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
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複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讚語。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
“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誌難酬的感愴。
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阪”、“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
“獨登台”,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
“悲秋”兩字寫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隻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詩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
此聯的“萬裏”“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
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裏、人在暮年的感歎,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
詩人備嚐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
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此時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
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隻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
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麵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四聯又從白發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張上。
此詩八句皆對。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嚐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
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隻“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
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登高》 杜甫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請輸入你的答案...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
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
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托嚴武,可惜嚴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隻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呆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
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
而就在這三年裏,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
這首詩就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這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
那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
首聯對起。
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
秋日天高氣爽,這裏卻獵獵多風。
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三峽》)的意味。
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
其中天、風,沙、渚,猿嘯。
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
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
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
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複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讚語。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
“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誌難酬的感愴。
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阪”、“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
“獨登台”,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
“悲秋”兩字寫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隻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頸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
此聯的“萬裏”“百年”和上一聯的。
“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
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裏、人在暮年的感歎,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
詩人備嚐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
本來興味盎然地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
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隻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麵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四聯又從白發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嚐有對”,胸腹好像“無意於對”。
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隻“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
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頸聯觸景生情 看著眼前的秋景,我悲從中來。
想到自己萬裏飄泊,時常客居異鄉,這一生疾病纏身,今日又獨上高台。
這是對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的生活的高度概括,寫盡了羈旅漂泊 多病無親的孤獨悲涼 登高》一詩是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所作。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
在這種形勢下,他隻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詠懷古跡·其一》),在“何日是歸年”(《絕句·其二》)的歎息聲中苦苦掙紮。
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誌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像濃雲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是...
《登鸛雀樓》中表明作者登高觀點的句子是
憂國傷時的感情“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將以上兩聯所蘊含的感情進一步明朗化,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麵把詩人的憂國傷時的惆悵表現得富有層次性和立體感:一悲漂泊憔悴,離鄉萬裏;二悲深秋蕭瑟,蒼涼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無常;四悲羈旅他鄉,作客異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從心;六悲體弱多病,處境艱難;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難遣……工整嚴謹的對句,不僅飽含了詩人像落葉一樣排遣不盡的羈旅愁,也飽含了詩人像江水一樣驅趕不盡的孤獨恨,豐富的內蘊,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的脈搏和時代的強音!
《登高》一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登高》中杜甫以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
首聯為局部近景,頷聯為整體遠景。
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
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
全文: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天高雲淡,秋風颯颯,猿嘯聲聲,引人哀思。
江水清澈,沙洲雪白,海鳥展翅,自在盤旋。
黃葉蕭蕭,無邊下落,長江滾滾。
不盡東流。
萬裏秋景,一片悲涼,奔波在外,漂泊他鄉。
長年多病,一副哀骨,獨自登台,感慨萬端。
時局艱難,身世坎坷,滿頭黑發早已斑白。
疾病纏身,不勝酒力,一杯濁酒也不敢品嚐。
杜甫在登高中描寫了所見峽江秋景,詩人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天淨沙 秋中作者對秋景喜愛的詩句是: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原因: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
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
,而後兩句,作者卻將筆鋒一轉,寫到:青山靜靜、綠水悠悠,白草綿綿,紅葉片片,黃花朵朵,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
一掃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天淨沙·秋朝代:元代作者:白樸原文: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譯文: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隻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
霧淡淡飄起,幾隻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
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豔。
賞析:白樸這首小令《天淨沙·秋》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無論寫法還是構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處。
此曲題目雖為“秋”,並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
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並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了。
這首小令,隻五句二十八個字,篇幅雖短,卻以神來之筆捅繪出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
前三句著力渲染出一派深秋淒涼之景。
黃昏時:如血的殘霞映照著一座孤零零的小村莊,夕陽淡淡的炊煙嫋嫋,幾隻歸巢的寒鴉,靜靜的站立在老樹枝頭,忽然,一隻哀鳴的孤鴻,在人邊晚霞影裏遠遠的飛翔,而後兩句,作者卻將筆鋒一轉,寫到:青山靜靜、綠水悠悠,白草綿綿,紅葉片片,黃花朵朵,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
一掃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白樸在寫秋景選詞語辭精煉,其詞並不是單純的突出秋的悲涼。
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
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
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麵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
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
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
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的高明了。
如果聯係白樸不願在元朝做官的態度,讀者就不難理解同樣的秋景會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
畫麵中的“一點飛鴻”,與李白的《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
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原”中的“飛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
白樸不願在朝廷中謀職,卻希望自己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鴻雁,飛離那種蕭瑟、冷清、沒有生氣的地方,尋找到自己感到滿意,有生機的樂土,還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轉折。
因此“影下”的這片“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之地,讀者可以理解為是作者的歸隱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
情調開朗平和,沒有一點消極之感,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之情,應屬於虛寫。
在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跡地把“心中之景”與當時真實的環境放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愛恨之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登高詩人是如何把自己的內心的情感通過秋景體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