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仙境的句子
仙境_詞語解釋
【拚音】:xiān jìng
【解釋】:1.仙人所居處;仙界。亦借喻景物極美的地方。
【例句】:山中景色雲霧迷蒙,氣象萬千,猶如仙境。
描寫人間仙境的詩句
1、古風·其十九 唐代: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淩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2、仙人篇 魏晉:曹植 仙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韓終與王喬,要我於天衢。
萬裏不足步,輕舉淩太虛。
飛騰逾景雲,高風吹我軀。
回駕觀紫微,與帝合靈符。
閶闔正嵯峨,雙闕萬丈餘。
玉樹扶道生,白虎夾門樞。
驅風遊四海,東過王母廬。
俯觀五嶽間,人生如寄居。
潛光養羽翼,進趣且徐徐。
不見昔軒轅,升龍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與爾長相須 3、仙城寒食歌·紹武陵 清代:成鷲 亢龍賓天群龍戰,潛龍躍出飛龍現。
白衣蒼狗等浮雲,處處從龍作宮殿。
東南半壁燕處堂,正統未亡垂一線。
百日朝廷沸似湯,十郡山河去如電。
高帝子孫隆準公,身殉社稷無牽戀。
粵秀峰頭望帝魂,直與煤山相後先。
當時槁葬漢台東,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墳角立不知名,雲是諸王殉國彥。
左瞻右顧塚壘壘,萬古一丘無貴賤。
年年風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淚如濺。
尋思往事問重泉,笑折山花當九獻。
悵望鍾山春草深,誰人更與除壇墠! 4、凱歌·雙閣護仙境 宋 : 張榘 雙閣護仙境,萬壑渺清秋。
台躔光動銀漢,神秀孕公侯。
胸次千崖灝氣,筆底三江流水,姓字桂香浮。
十載洞庭月,今喜照揚州。
捧丹詔,升紫殿,建碧油。
胡兒深避沙漠,鈴閣揚輕裘。
點檢召棠遺愛,醞釀潘輿喜色,英裔蔚文彪。
整頓乾坤定,千歲侍宸旒。
5、鳥鳴澗 唐 :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小學描繪人間仙境的詩句
望海潮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山獻(音yǎn)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注釋:形勝:地理條件優越; 三吳:《水經注》以吳興、吳都、令稽為三吳。
都會:大都市; 風簾:擋風作的簾子。
參差:指房屋樓閣高低不齊。
雲樹:樹木遠望似雲,極言其多。
天塹:天然的險阻,這裏指錢塘江。
珠璣:珍寶。
盈:充滿,言其多。
重湖:這裏指西湖。
巘(yan)小山峰。
清嘉:清秀美麗。
嘉,一般作“佳”。
三秋:農曆九月。
羌管:笛子。
這裏泛指樂器。
泛夜:指在夜間飛揚。
嬉嬉:歡樂快活的樣子。
蓮娃:采蓮的姑娘。
千騎:形容州郡長宮出行時隨從眾多。
高牙:古代將軍旗竿用象牙。
裝飾:這裏指大宮高揚的儀仗旗幟。
煙霞:山水美景。
異日:他日。
圖:描繪。
鳳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書省,代指朝廷。
《望海潮》也是柳永詞中廣泛傳誦的名篇。
錢塘(今浙江杭州市),從唐代開始便是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進一步的發展。
柳永在杭州生活過一個時期,對杭州的山水名勝、風土人情有著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這首詞裏,他能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
西湖的美景,錢江潮的壯觀,杭州市區的繁華富庶,當地上層人物的享樂,下層人民的勞動生活,都一一注於詞人的筆下,塗寫出一幅幅優美壯麗、生動活潑的畫麵。
這畫麵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描畫出杭州的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麵出了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這首詞是柳永呈獻給舊友孫何的作品。
孫何當時任兩浙轉運使,駐節杭州。
詞中“千騎擁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孫何而言。
由於是呈獻杭州官長之作,詞中不免對當時的杭州做誇張描寫,也免不了要用恭維應酬的話語作結。
但是,更主要的是,透過“競豪奢”這樣的表麵現象,讀者還可以看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盈實富庶,“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的輕快歡欣,以及“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流瀟灑。
這一切,都隻能產生在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動所創造出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
“重湖疊山獻”,“煙柳畫橋”,也並非天然生就,而是勞動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結果。
“雲樹繞堤沙”,“三 秋桂子,十裏荷花”,也無一不是勞動人民辛勤的雙手造就。
當時,柳永對此大加讚賞並引以為自豪。
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詞作也不應求之過苛,甚至指責他“掩蓋了當時的階級矛盾與貧富懸殊”,而是應當從詞裏所提供的畫麵中去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而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讚語由來已久,這並非溢美之詞。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是相當成功的。
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誇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筆底風生,迷人的西湖與錢塘勝景便展現在讀者麵前。
前片,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氣象萬千。
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
如,開篇三句點出了“形勝”、“都會”與“繁 華”,但終究是概括性的直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繼之而來的下麵九句,便緊緊圍繞這六個字,做形象的鋪寫,境界立即展開:“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等則側重於刻畫“形勝”,而“市 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片,側重於描繪西湖的美景、歡樂的遊賞與勞動生活。
寫法上著眼於“好景”二字,尤其側重於“好景”中出現的人。
“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語,是千古迷人的麗句。
“羌 管弄晴”三句寫的是下層人民,“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
結尾又以讚美的口吻收束。
除飽滿的感情與適度的誇張以外,詞的語言,音律,詞調也與詞的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
《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創的,詞牌與詞的內容以及地域性特點密切結合。
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詞中用“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有氣勢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仿佛大潮劈麵奔湧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而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文字優美,詞句變長,節奏平和舒緩,終於出現了“三 秋桂子”這樣幹秋傳誦的佳句,繼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斷地加以點染,美麗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曠神怡了。
這是一首藝術感染力很強的詞。
相傳後來金主完顏亮聽唱“三秋桂子,十裏荷花”以後,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為此,宋人謝驛(處厚)還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裏桂三秋。
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裏愁。
”(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金主亮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原不可信。
但是,產生這一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是很強的。
作為高級官僚的範縝對柳永這首詞也極端讚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
用人間仙境和雄偉壯觀寫一句話
雨 毛毛細雨,悄悄無聲地飄落著,像是無數蠶娘吐出的銀絲。
千萬條細絲,蕩漾在半空中。
迷迷漫漫的輕紗,蒙上了黑油油的田野。
如絲的小雨從空中降落,雨點是那樣小,雨簾是那樣密,給群山披上蟬翼般的白紗。
雨絲很細,很綿,像春天飄浮的柳絮。
像霧似的雨,像雨似的霧,絲絲縷縷纏綿不斷。
一霎時,雨點連成了線,“嘩”的一聲,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鋪天蓋地從天空中傾瀉下來。
早上下過一陣小雨,現在雖放了晴,路上還是滑得很,兩邊地裏的莊稼,給雨水衝刷得珠爍晶瑩,空氣裏也帶有一股清新濕潤的香味。
狂風卷著暴雨像無數條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隻見北海怒濤翻滾,咆哮奔騰。
驟雨抽打著地麵,雨飛水濺,迷蒙一片。
秋雨如煙如霧,無聲地飄灑在那空地上的瓦礫堆裏、枯枝敗葉上,淋濕了地,淋濕了房,淋濕了樹。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一滴滴的小雨點,好像伴奏著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誘惑。
雨中美麗的花兒,就如穿上一件水晶衣裳,更是嬌豔了。
雨點在霓虹燈的閃爍下,像一顆顆明亮的珍珠,光彩耀目,比那寶石、鑽戒似乎更美。
這些“小珍珠”好像在身旁跳著芭蕾舞,一上一下,又好像是柳樹陪著水滴舞蹈。
經過春雨的洗禮,空氣清新水潤,樹葉青翠欲滴,春花怒放宜人,小草生機勃勃。
調皮的毛毛細雨,開始霏霏地飄灑,直往熱氣騰騰的行人的臉上飛,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淅淅瀝瀝,淅淅瀝瀝。
聲音輕細柔軟得像穀種爆芽的聲音,似青草長葉的聲音,如筍尖頂土的聲音……那顯然是春雨,它不正象征著春天溫柔的性格嗎 ? 細密的雨絲,織起碩大的雨幕,把天和地連接在一起,把地上的景物潑染得迷迷離離。
暴雨說來就來了 !隨著狂風吹過,雨簾從山後漫過來,頃刻就把天地間變成白茫茫的一片。
雨是江南的雨,自然帶著江南水鄉的特征,輕輕的,柔柔的。
不似雨,倒像縷縷的煙,團團的霧,彌漫在天地之間。
雨更小了,人們立在雨中談笑,小孩子們蹲在如鏡的小水窪邊,和自己的影子相視而笑,指點著,戲逗著。
偏偏天公不作美,約三點鍾的光景,下起了牛毛細雨,如煙似霧的雨絲緩緩地落在臉上。
雨點很大,順著風勢,斜斜地落在窗台上,幹燥的青磚上立刻綻出一個個水印。
雨打芭蕉時,好像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在彈奏美妙的曲調,悠揚悅耳,非常動聽。
不知什麼時候,落起了春雨,雨像絹絲一般,又輕又細,聽不見淅淅瀝瀝的響聲,也感覺不到雨澆的淋漓。
大雨嘩嘩地下個不停,雨點不住地打著大地,仿佛天上有個大噴壺,給大地淋浴。
人們打著色彩鮮豔的雨傘,從樓上望去,隻見雨中傘動,色彩斑斕,宛如一幅美麗的水彩畫。
雨水彙成的水流像小河一樣,順著陡坡傾瀉下來,我家陽台下已成一片汪洋。
天空中烏雲翻滾,雷電交加,刹那間,大雨好像從半空中傾瀉下來似的,成了一個灰蒙蒙的煙雨世界。
毛毛雨,聽名字就能想像,小小的,細細的,若有若無。
雨淅淅瀝瀝地飄著,橫的、豎的、斜的,密密麻麻,像斷了線的珠子,又像一塊巨大的綢緞,在天與地之間飄舞著。
雪 冬天,大雪紛紛,寒風呼嘯,大樹被刮得劈啪直響。
雪,潔白似銀的雪,輕輕地、悄無聲息地下著,下著…… 紛紛揚揚的雪花輕輕地飄,均勻地撒,把大地裝扮成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
棉絮似的雪花打著旋兒。
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撒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一夜之間,大地披上了白被子。
樹白了,房子白了,萬物都白了。
雪花紛紛揚揚地飛舞著,在空中快活地嬉戲、打鬧。
嚴冬時節,雪花劈頭蓋臉地撲向大地,好像要把整個世界都吞沒掉,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
過了一段時間,雪停了,整個大地好像被一層輕紗裹住,又好像被一層銀霧籠罩住了。
雪花,你是一群群展翅紛飛的玉蝴蝶;雪花,你是那來自上蒼的天使,把潔白灑向人間;雪花,你是湛藍天幕上的一顆顆閃亮的星。
街上的雪不怎麼厚,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構成一曲美妙的音樂。
早晨起來,推開門,見地下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雪,像棉氈一樣,踩在上麵柔軟極了 ! 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麵,聽去似瑟瑟聲,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初春的雪花像煙一樣輕,像銀一樣白,像玉一樣潤。
它親吻著大地,滋潤著複蘇的萬物。
世界,被厚重的雪包裹了。
雪毯真重啊,把樹枝壓彎了腰,不時,一坨子一坨子的白雪散落下來,揚起一團雪霧…… 哎呀,真的雪 !一絲絲,一片片,一團團,雪白雪白的,像是糖,又像是鹽,更像漫天飄舞的音符,塞北的鵝毛大雪把一切都覆蓋了! 雪粉騰揚,像籠罩著大地的銀色的霧,在日光中閃閃的似火星,在燈光下閃閃的像螢火蟲。
小雪粒變成了大雪花,像鵝毛似的輕飄飄、慢悠悠地落下來,靜靜地,不發出一點兒聲音。
這邊有個孩子在堆雪橋,一個拱形的橋洞,潔白的橋麵光滑剔透。
雪花慢慢地往下落。
雪花飄啊飄啊,飄到了樹上,樹上就掛滿了雪,好像穿上了白衣裳。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雪給“肥胖”的黃土高坡加了個大白胡子,猶如一個背著大包的聖誕老人,正對著我笑呢 ...
急需一篇描寫江邊秋色的文章!!!
江邊秋色 金色的秋季是收獲的季節。
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景色宜人。
無論你漫步在那裏,腳下都能踩到掉下的樹葉,徐徐的秋風都會送來桂花濃濃的香氣,清新的空氣真叫人心曠神怡。
秋天的景色是詩人筆下的一股靈氣,是畫家揮筆潑墨的背景,好寫最新最美的詩篇,好畫最新最美的藍圖.記得上小學時的一篇課文,秋天到,秋天到,地裏莊家長得好,茄子穿紫袍,冬瓜長白毛…… 每天清晨,我習慣了要去江邊跑步,秋天的江邊還真有點冷。
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桂花香,空氣中夾雜著樹葉的清香和花的芬芳,沁人心脾,令人俠意。
江邊的林蔭小道是用紅色的地磚鋪成的,彎彎曲曲。
小道兩旁長滿了樹,蔥鬱的灌木,枝繁葉茂,發達的樹枝就象搭起的花牌坊一樣立在小道的兩旁.榆樹,黃角樹,桂花樹,竹子,鐵樹,臘梅,櫻花.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的開花的樹,經過幾場秋雨的洗刷,顯得更加蒼翠欲滴.層層迭迭的灌木,參差錯落的葉片上還掛滿了露珠.花園裏的草坪換上了新裝,綠油油的一片.草坪中還有些花草.有的打著朵,有的搭拉著腦袋,有的已經張開了笑臉.紅的,黃的,綠的,粉的,在綠草裏掩映生姿,點綴著江邊的風景。
江麵上煙波浩渺,彌漫著一層青霧,就象仙女身上的輕紗,在江麵上輕歌緩舞,飄來遊去.整條江都被迷霧籠罩著,看不見大佛的身影,看不到江對岸的小島。
江裏有幾條捕魚的小船在撒網捕魚,噠噠的發動機的響聲打斷了我的暇思。
一條渡船早早開始工作了,把江對岸的菜農載過江這麵來,賣他們的蔬菜和水果,江麵上的一角停放著幾艘遊艇和幾艘客船,彌漫著輕紗的江麵,在江岸上的高樓和花木的掩映下.尤如海市蜃樓,人間仙境。
江的四周都長滿了樹,高高低低,重重迭迭,青翆挺拔,把整條江都包圍在裏麵.舉目望去是一片小山丘,都是青山綠水,一碧萬傾.三江彙合處是一片小樹林,清晨有許多人在那運動,有打太級拳的,有打羽毛球的,有做健身操的,個個都很精神呢.我不時停下腳步,駐足觀望這一川秋色,伸伸臂,彎彎腰,搖搖頭,扭扭腰好輕鬆啊. 盡情享受這宜人的景色。
霧慢慢散去,仙女們回天廷去了,要是被王母娘娘發現可是違反天規的.此時又想起牛郎和織女。
前幾天他們才相會了,現在又是天地各一方,何時玉皇大帝才期允他們團聚呢?在這詩情畫意般的秋季,在這景色宜人的江邊,怎不叫人浮想聯篇,揮毫潑墨,寫詩畫意啊!鎮江,在這個風景優美的江邊小城,留下了東吳大帝孫權的諸多遺跡,其中孫劉聯姻的佳話,更是在這塊土地上世代留傳。
曆代名人騷客為之洗墨。
駐足於此,可以感受到兩千年前的硝煙滾滾而來。
“江左形勝地, 最數古徐州”。
陸遊這一名句中的古徐州就是指鎮江。
鎮江亦稱京口, 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聞四方。
這裏擁有眾多綺麗的山川景色、人文古跡、動人的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
千百年來,大自然造就了鎮江這塊山靈水秀的寶地。
山,為佛道聖地,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每至必遊;水,多而美,有滾滾東流的長江,大江東去,一瀉千裏的氣勢,使人胸襟開闊,更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北固山位於市區的東側,是京口三大名山之一,與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勢。
山分前,中,後三峰,後峰是其主峰。
北固山的名聞中外,大抵與“劉備招親甘露寺”有關。
甘露寺始建於東吳,後經曆朝擴建,始成今日規模。
寺宇若蜿蜒之青龍雄踞於北固山後峰,故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說。
《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這裏。
故事說的是東漢建安十四年 (209) 火燒赤壁後,劉備不願將荊州歸還東吳。
周瑜和孫權遂定下“美人計”,以孫權之妹孫尚香為誘餌將劉備騙來京口聯姻,企圖扣留劉備逼還荊州。
孰料諸葛亮神機妙算,劉備不僅迎娶了如花似玉的孫尚香,且順利地返回了荊州。
這便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由來。
甘露寺中,一塊長方形條石上“天下第一江山”的石刻,字跡雄秀, 橫嵌在寺中的石壁上。
相傳在三國時,劉備來到東吳招親,孫權宴罷陪劉備觀賞江景。
劉備見北固山雄峙江濱,大江東去,一望無際, 氣勢雄偉, 不禁讚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 《三國演義》中那些繪聲繪色的描寫,極大地豐富了北固山的文化內涵。
事實上,北固山上現存的諸多文化古跡,如試劍石、 祭江亭、東吳大將太史慈和魯肅墓、鐵甕城遺址等,確也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那段古老的曆史。
睹景思情,如煙的往事曆曆在目,不禁令人感慨萬千:“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鎮江“鐵甕城”、湖北鄂州“吳王城”、南京“石頭城”是保存至今的三座三國時期的東吳古都,而鐵甕城更以建造年代最早,保存的遺跡最完整並唯一建有砌築護城磚牆而獨具特色。
鐵甕城,又名京(京口)城、子城。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將政權中心從吳(蘇州)遷至京城(今鎮江),是年發生赤壁之戰。
雖然其時孫權尚未稱王,但鐵甕城實際上已具備了王城的地位和格局。
清康熙帝在詩中就曾以“半麵煙嵐雄北固,一方形勢控東吳”...
描寫日出日落的詩句
1、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唐·劉叉《偶書》 解釋: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人世間紛繁複雜多如牛毛的事便開始一件件發生。
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解釋: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麵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解釋: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4、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佚名《陌上桑》 解釋:太陽從東南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小樓。
5、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唐·張蠙《登單於台》 解釋:白熾的太陽從大地內部升起,奔騰的黃河從遠天之外湧來。
6、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唐·李欣《望秦川》 解釋:我清晨從長安出發,回頭東望,離秦川已經很遠了,太陽從東峰上冉冉升起。
7、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解釋:太陽的升起,山林裏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穀就顯得昏暗了 8、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
——唐·李白《扶風豪士歌》 解釋:旭日東升曙光顯,驚起鳥雀噪一片,開門掃除喜漣漣。
9、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四扇開。
——唐·韓愈《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 解釋:荊山剛剛越過華山迎麵來,紅日東升潼關也四門大開。
...
誰知道的有關題目啊~急需
一、積累與運用1.給加點字注音。
(注意字音和字形) 雞黍( ) 開軒( ) 麵場圃( ) 桑麻( )2.解釋加點的字。
(理解並記憶) (1)故人具雞黍 (2)青山郭外斜 (3)把酒活桑麻 (4)還來就菊花 (5)過故人莊 3.填空。
(1)孟浩然, 代襄陽人,著名的 詩人,他與當時的詩人 齊名,並稱“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 時所作。
(2)全詩先敘事,交代 的原因;再寫景,由 而 _____ 地描繪了一幅山村優美風光蝗緩笤? ,寫臨窗對飲,暢淡農事,寫出了 的田莊生活;最後寫再約重陽賞菊。
景、事、人融為一體。
(理解內容加強記憶) 二、閱讀與理解(一)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等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過故人莊》的作者是哪個朝代的什麼人,他與誰並稱為著名的" "詩人,該詩一二兩句寫的是什麼,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三四兩句寫的是什麼,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
(注意表達方式的運用)5.這首詩尾聯的“就”字有什麼作用? (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6.分別用“/”劃分下列詩句的節奏(根據音節和意義)。
(注意標準) 音節: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意義: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7.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沈德潛稱孟浩然的詩“語淡而味終不薄”(《唐詩別裁》)。
也就是說,讀孟詩,應該透過它淡淡的外表,去體會內在的韻味。
《過故人莊》在孟詩中雖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淨的語言,平平地敘述,幾乎沒有一個誇張的句子,沒有一個使人興奮的詞語,也已經可算是“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它的詩味究竟表現在哪裏呢?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這一開頭似乎就象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
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間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
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
這個開頭,不甚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於將要展開的生活內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入,顯示了氣氛特征,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走進村裏,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
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
這個村莊座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奧孤僻。
正是由於“故人莊”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才更顯得暢快。
這裏“開軒”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但上麵兩句寫的是村莊的外景,此處敘述人在屋裏飲酒交談,軒窗一開,就讓外景映入了戶內,更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對於這兩句,人們比較注意“話桑麻”,認為是“相見無雜言”(陶淵明《歸田園居》),忘情在農事上了,誠然不錯。
但有了軒窗前的一片打穀場和菜圃,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
話桑麻,就更讓你感到是田園。
於是,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獲,乃至地區和季節的特征。
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仿佛縈繞在我們耳邊。
它不同於純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會的現實色采。
正是在這樣一個天地裏,這位曾經慨歎過“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詩人,不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卻了,就連隱居中孤獨抑鬱的情緒也丟開了。
從他對青山綠樹的顧盼,從他與朋友對酒而共話桑麻,似乎不難想見,他的思緒舒展了,甚至連他的舉措都靈活自在了。
農莊的環境和氣氛,在這裏顯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幾分皈依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
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
這不禁又使人聯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鬥。
”杜詩田父留人,情切語急;孟詩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
杜之鬱結與孟之恬淡之別,從這裏或許可以窺見一些消息吧。
一個普通的農莊,一回雞黍飯的普通款待,被表現得這樣富有詩意。
描寫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頭語,描述的層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筆筆都顯得很輕鬆,連律詩的形式也似乎變得自由和靈便了。
你隻覺得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他描寫的對象——樸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
它是在平淡中蘊藏著深厚的情味。
一方麵固然是每個句子都幾乎不見費力錘煉的痕跡,另一方麵每個句子又都不曾顯得薄弱。
比如詩的頭兩句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