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2、孝就是不要違背禮。
3、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4、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5、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蘇格拉底徒弟關於仁德的名言
仁,親也。
——《說文》仁者,情誌好生愛人,故立字二人為仁。
——《春初·元命苞》上下相親謂之仁。
——《禮記·經解》溫良者,仁之本也。
——《禮記·儒行》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韓非子·解老》仁者,可以觀其愛焉。
——《禮記·喪服四製》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詩·鄭風·叔於田》3.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術(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樸(仁愛樸實);仁篤(仁愛篤厚);仁誨(仁愛的教誨);仁鄙(仁愛與鄙薄)4. 有德者之稱 [the benevolent]5. 舊指有仁德的人,予嚐求古仁人之心。
——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6. 又如:仁人網(傳說商湯曾讓獵人網開三麵。
指給予一條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裏(仁者住地);仁士(仁人。
有德行的人)7. 指事物中有恩於萬物生育者,古代常與五行等相配養之,長之,假之,仁也。
——《禮記》8. 完美的道德 [perfect virtue]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9. 仁政 [benevolent government]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10. 恩惠 [kindness]則民與子仁。
——《論語》。
皇疏:“恩也。
”厚澤深仁,遂有天下。
——魯迅《偽自由書》11. 同情,憐憫 [pity]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謬矣。
——柳宗元《天說》12. 種子外皮內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種子和堅果、核果及類似果實的內果皮裏邊的部分。
字本作“人”,明代後改作“仁” [kernel]。
如:核桃仁13. 類似果仁的東西 [something resembling a kernel of fruit]。
如:瓜子仁14. 人 [man(pl.men)]仁者,人也。
——《禮記·中庸》。
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
——《孟子·盡心下》雖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從之也?——《論語·雍也》15. 古縣名 [Ren]又並蒲、 衍、 首、 垣,以臨 仁、 平丘。
——《史記·春申君列傳》16. 水名 [Ren River]烏江,府東七十裏;源出水西蠻界,繞府南與 湘、 洪、 仁三江合。
——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17. 等於8尺(一說7尺,也有說5.6尺或4尺的)的中國古代長度單位。
通“仞” [ren]九成之台,作於羸土,百仁之高,台(始)於足下。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
有關孔子曰的名言5句,還得有意思!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釋義:孔子說:“隻一味讀書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騙;隻一味思考而不去讀書,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釋義:孔子說:“溫習舊有的知識時,能有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釋義:孔子說:“麵對著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對老師講謙讓。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釋義:孔子說:“君子團結人而不搞勾結拉攏,小人隻搞勾結拉攏而不團結人。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釋義:孔子說:“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
關於“善行”的句子有哪些?
●上善若水,大愛無疆。
●慈心為民,善舉濟世。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眾善奉行,諸惡莫做。
●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
●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慈善是仁德與善行的統一。
●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們之間的互助行為。
●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實標記。
●滴水穿堅石,愛心美天下。
●禮發於誠,聲發於心,行出於義。
●慈善隻能是一種境界,一種超越責任和道德範疇的境界。
●凡是有益於人的就是善,損人利己的就是惡。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智慧。
●行善最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
●鳥需巢,蛛需網,人需要愛心。
●就人性說來,唯一的向導,就是人的愛心。
●把自己看的輕些,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
善與惡是同一塊錢幣的正反麵。
——羅曼·羅蘭善良與品德兼備,猶如寶石之於金屬,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彩。
—— 蕭伯納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
—— 《浮士德》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
——高爾基善良既是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於偉大的人。
—— 雨果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並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
—— 盧梭善良的行為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
—— 盧梭善良的心就是太陽。
——雨果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
—— 莎士比亞善良的根須和根源,在於建設,在於創造,在於確立生活和美。
善良的品格同美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
——蘇霍姆林斯基
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德理想而奮鬥的句子是(孔子說的)
論語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 [古文今譯]孔子說:“隻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 [個人淺析]孔子講“仁”,不僅是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
隻有做到了“仁”,才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論語原文]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 [古文今譯]樊遲問孔子怎樣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事,做在人前麵。
有收獲時,他得在人後,這可以說是仁了。
” [論語原文]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古文今譯]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
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 [論語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
老子,論語,莊子裏關於誠信的語句
論語·學而篇 學而篇第一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
《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麵。
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
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
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誌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
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
缺少賓語。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
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
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
曆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
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裏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采用。
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
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采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讚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裏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采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後麵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
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
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
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
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
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
後一說較為可信。
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隻有曾參和有若稱“子”。
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範。
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幹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
《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
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
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裏,道有多種含義。
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係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
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
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
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
論語十則中求知態度 學習方法 修身做人的句子
1、關於學習的態度。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孔子讚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
第三,專心致誌,知難而進。
孔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裏仁》)讀書的人要立誌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誌,不要為 世俗所累。
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於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
在這裏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隻有這樣才能得道。
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
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裏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2、關於學習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
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隻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隻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
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嚐輒止。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麵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隻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隻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
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鬥。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
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
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
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隻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
孔子還認為,隻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裏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
”(《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顏淵》)也就是說,隻有克製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
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
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
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
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
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
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
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
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麵發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麵發展。
子曰:“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述而》)即:誌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禦、書...
論語107處有關君子句子
《論語》中,君子一詞共出現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義,其一以有無道德區分,其二則分指貴族和平民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意思是君子講團結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講團結.2,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裏仁》)意思是君子念念不忘道德,小人念念不忘鄉土;君子關心法製,小人心係恩惠.3,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裏仁》)意思是君子懂得正義,小人隻講究私利.4,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你一定要做個有道德的儒者,千萬不要做個沒有道德的儒者.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意思是君子事事處處時時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常常局促不安而憂愁.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顏淵》)意思是君子會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會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則正好相反.7,“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風,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在草上刮過,草必定向一邊倒去.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意思是君子講究互相協調,而不會盲目隨從;小人盲目隨從,而不會講究協調.9,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意思事說在君子手下做事工作很容易,要討他的喜歡卻很難.不用正當的手段去討喜歡,他是不會喜歡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時候,一定會按照各人的德才,使用的.在小人的手下做事和工作那就很難,要想他的喜歡倒特別容易.即使采用不正當的手段來討他喜歡,他也會很喜歡的.等到他使喚人的時候,便會百般挑剔,求全責備.10,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意思是君子安詳舒展,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詳舒展.1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憲問》)意思是君子當中會有不仁德的人啊,而小人當中卻不會有仁德的人的.12,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意思是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13,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意思是君子定要求自己,小人隻要求別人.1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衛靈公》)意思是君子不可以用小事去考驗他,卻可以承當重大任務;小人你可以承當大任務,卻可以用小事去考驗他.1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意思是君子懼怕三件事:懼怕天命,懼怕權貴人物,懼怕聖人的言論.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沒有懼怕,褻瀆權貴人物,侮慢聖人的言論.16,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陽貨》)意思是君子學習了道理便有仁愛之心,小人學習了道理便容易聽使喚.17,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陽貨》)意思是君子之講勇敢而不講正義就會造反作亂,小人隻講勇敢而不講正義就會做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