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複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長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味同嚼蠟。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這是第一回中的)
2、那日,正是黃梅時候,天氣煩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綠草地上坐著。須臾,濃雲密布,一陣大雨過了。那黑雲邊上,鑲著白雲,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裏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我喜歡這裏麵寫景的句子,很質樸,卻具有十分強的意象!讓人讀起來就感覺身臨其境,句子簡潔卻生動形象!這也是第一回中的!)
3、馬二先生上船一直來到斷河頭,問文瀚樓的書坊,乃是文海樓一家,到那裏去住。住了幾日,沒有甚麼文章選,腰裏帶了幾個錢,要到西湖上走走。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個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說那靈隱的幽深,天竺的清雅,隻這出了錢塘門,過聖因寺,上了蘇堤,中間是金沙港,轉過去就望見雷峰塔,到了淨慈寺,有十多裏路,真乃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處是金粉樓台,一處是竹籬茅舍,一處是桃柳爭妍,一處是桑麻遍野。那些賣酒的青簾高揚,賣茶的紅炭滿爐,士女遊人,絡繹不絕,真不數“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營弦樓”。。。。。。。。。。。(這是第十四回中的內容,因為句子太多不方便摘抄所以主要寫寫自己的體會,這一回中馬二上遊西湖這段的描寫甚為有趣,這也是在整本書中極少的遊記,其細膩別致,與別的遊記又有所不同,看的興趣盎然,仿佛在與馬二同遊一般,置身其中。)
4、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出處: 《儒林外史》
5、話說周進在省城要看貢院,金有餘見他真切,隻得用幾個小錢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號,就撞死在地下。眾人都慌了,隻道一時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這貢院裏久沒有人到,陰氣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餘道:"賢東!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裏借口開水灌他一灌。"行主人應諾,取了水來,三四個客人一齊扶著,灌了下去。喉嚨裏咯咯的響了一聲,吐出一口稠涎來。眾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來。周進看看號板,又是一頭撞了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眾人勸也勸不住。金有餘道:"你看,這不是瘋了麼?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為甚麼號淘痛哭?"周進也不聽見,隻管伏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滾的眾人心裏都淒慘起來。金有餘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裏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裏吐出鮮血來。眾人七手八腳,將他扛抬了出來,在貢院前一個茶棚子裏坐下,勸他吃了一碗茶;猶自索鼻涕,彈眼淚,傷心不止。
6、內中一個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為甚到了這裏這等大哭起來?"金有餘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這舍舅,本來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讀了幾十年的書,秀才也不曾做得一個,今日看見貢院,就不覺傷心起來。"隻因這一句話道著周進的真心事,於是不顧眾人,又放聲大哭起來。又一個客人道:"論這事,隻該怪我們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為甚麼帶他出來做這樣的事?"金有餘道:"也隻為赤貧之士,又無館做,沒奈何上了這一條路。"又一個客人道:"看令舅這個光景,畢竟胸中才學是好的。
《儒林外史》精彩句子
1、有人辭官歸故裏,有人星夜趕科場。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
——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有些人做了官之後不想做了,辭官回家了,而有些沒有當官想當官的人日夜兼程的去考試,為了就是做個官。
2、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痛飲三杯濁酒沉沉醉去,管它落花無蹤,流水無邊去。
3、百代興亡朝複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無數朝代的興亡有如朝暮更迭,江風吹到了前朝的樹(寓指前朝繁華散盡)。
4、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窮!——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少年窮一時,且不要瞧不起年輕人。
5、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人生處處都有許多不同的境遇,將相神仙也是由凡人來做的。
...
儒林外史裏的好詞和好句,要四字詞語,句子短一點,優美一點。
詞...
好詞摘抄:一絲不苟、淹淹一息、動人心魄、再三再四、不可限量、發蒙振聵、誇誇而談頂名冒姓、啼啼哭哭、不知其詳、果不其然、國而忘家、愁眉苦臉、慷慨仗義好句摘抄:1、半年之後,朝廷果然遣一員官,捧著詔書,帶領許多人,將著彩緞表裏,來到秦老門首;見秦老八十多歲,須鬢皓然,手扶拄杖。
2、彼此說著閑話,掌上燈燭,管家捧上酒飯,雞、魚、鴨、肉,堆滿春台。
王舉人也不讓周進,自己坐著吃了,收下碗去。
隨後和尚送出周進的飯來,一碟老菜葉、一壺熱水,周進也吃了。
安置後,各自歇宿。
3、此時荀老爹已經沒了,隻有母親在堂。
苟玫拜見母親,母親歡喜道:“自你爹去世,年歲不好,家裏田地漸漸也花黃了,而今得你進個學,將來可以教書過日子。
”申祥甫也老了,拄著拐杖來賀喜,就同梅三相商議,集上約會分子,替苟玫賀學,湊了二三十吊錢。
荀家管待眾人,就借這觀音庵裏擺酒。
4、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備了二百兩銀子,交與金有餘;一切多的使費,都是金有餘包辦。
周進又謝了眾人和金有餘,行主人替周進準備一席酒,請了眾位。
金有餘將著銀子,上了藩庫,討出庫收來。
正值宗師來省錄遺,周進就錄了個貢監首卷。
到了八月初八日進頭場,見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覺喜出望外。
5、範舉人因母親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忍耐不得,隨即拿帖子向知縣說了。
知縣差班頭將和尚解放,女人則交給美之領了家去;一班流氓帶著,明日早堂發落。
眾人慌了,求張鄉紳帖子在知縣處說情,知縣準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一個淡,趕了出去。
和尚同眾人,倒在衙門口用了幾十兩銀子。
6、管家都在廳上,女客都在堂屋候殮,隻有兩個舅奶奶在房裏,乘著人亂,將些衣服,金珠首飾,一擄精空。
連趙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滾在地下,也拾起來藏在懷裏。
嚴監生慌忙叫奶媽抱起兒子來。
拿一匹麻替他披著。
那時衣衾棺槨,都是現成的;入過了殮,天才亮了。
靈柩停在第二層中堂內,眾人進來參了靈,各自散了。
7、過了幾朝,叫來富和四鬥子去雇了兩隻高要船,那船家就是高要縣的人。
兩隻大船,銀十二兩,立約到高要付銀。
一隻坐的是新郎新娘,一隻嚴貢生自坐,擇了吉日,辭別親家。
借了一副“巢縣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肅靜回避”的白粉底,四根門輪,插在船上。
又叫了一班吹手,開鑼掌傘,吹打上船。
船家十分畏懼,小心服侍,一路無話。
8、過了幾日,大老爹果然帶著第二個兒子往省裏去了。
趙氏在家掌管家務,真個是錢過北鬥,米爛成倉,奴仆成群,牛馬成行,享福度日。
不想皇天無眼,不佑善人,那兒子出起天花來,發了一天熱;醫生來看,就說是個險症。
藥裏用了犀角、黃連,幾日不能灌漿;把趙氏急得到處求神許願,都是無益。
到七日上,把個白白胖胖的孩子跑掉了。
趙氏此番的哭泣,不但比不得哭大娘,並且比不得哭二爺,直哭得眼淚都哭不出來。
整整的哭了三日三夜。
9、會試已畢,範進果然中了進士。
授職部屬,考選禦史。
數年之後,欽點山東學道,命下之日,範學道即來叩見周司業。
周司業道:“山東雖是我故鄉,我卻也沒有甚事相煩。
隻心裏記得訓蒙的時候,鄉下有個學生叫荀玫,那時才得七歲,這又過了十多年,想也長成人了。
他是個務農的人家,不知可讀得成書,若是還在應考,賢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線之明,推情撥了他,也了我一番心願。
”範進聽了,專記在心,去往山東到任。
10、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來,替王冕送行。
吃了半夜酒回去。
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來收拾行李,吃了早飯,恰好秦老也到。
王冕拜辭了母親,又拜了秦老兩拜,母子灑淚分手。
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
秦老手提一個小白燈籠,直送出村口,灑淚而別。
秦老手拿燈籠,站著看著他走,走得望不著了,方才回去。
11、申祥甫拿出一副藍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觀音庵裏歇宿。
向和尚說定,館地就在後門裏這兩間屋內。
直到開館那日,申祥甫陪著眾人,領了學生來;七長八短幾個孩子,拜見先生。
眾人各自散了,周進上位教書。
12、說罷,荀員外下來拜了,求夫子判斷。
那乩筆半日不動,求的急了,運筆判下一個“服”,字。
陳禮把沙攤平了求判,又判了一個“服”字。
一連平了三回沙,判了三個“服”字,再不動了。
13、晚間,學生回去。
把各家的見麵禮拆開來看:隻見荀家是一錢銀子,另有八分銀子代茶;其餘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來個錢的。
合攏了,不夠一個月飯食。
周進一起包了,交與和尚收著再算。
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氣的不得了。
周進隻得耐著性子,坐著教導。
14、王冕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黃昏,回家跟著母親歇宿。
或遇秦家煮些醃魚臘肉給他吃,他便拿塊荷葉包了回家,遞與母親。
每日點心錢,他也不買了吃;聚到一兩個月,便偷個空,走到村學堂裏,見那闖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
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蔭樹下看。
15、鄉裏人聽見鑼聲,一個個扶老攜幼,挨擠了看。
轎子來到王冕門首,隻見七八間草屋,一扇白板門緊緊關著。
16、須臾,濃雲密布,一陣大雨過了。
那黑雲邊上,鑲著白雲,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
《儒林外史》中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1. 須臾,濃雲密布,一陣大雨過了。
那黑雲邊上,鑲著白雲,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
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塊。
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
湖裏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2. 屋後橫七豎八條田埂,遠遠的一麵大塘,塘邊都栽滿了榆樹、桑樹。
塘邊那一望無際的幾頃田地,又有一座山,雖不甚大,卻青蔥樹木,堆滿山上。
3. 羨爾功名夏後,一枝高折鮮紅。
大江煙浪杳無蹤,兩日黃堂坐擁。
隻道驊騮開道,原來天府狡龍。
琴瑟琵琶路上逢,一盞醇醪心痛!4. “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5. “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6. “嗅窗前寒梅數點,且任我俯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讓人婆姿而舞。
”7. “新年略有俗務,三四月後,自當敬造高齋,為平原十日之飲。
”8. 當下牛布衣吟詩,張鐵臂擊劍,陳和甫打哄說笑,伴著兩公子的雍容爾雅,蘧公孫的俊俏風流,楊執中古貌古心,權勿用怪模怪樣:真乃一時勝會,兩邊船窗四啟,小船上奏著細樂,慢慢遊到鶯脰湖。
9. 酒席齊備,十幾個闊衣高帽的管家在船頭上更番斟酒上菜,那食品之精潔,茶酒之清香,不消細說,飲到月上時分,兩隻船上點起五六十盞羊角燈,映著月色湖光,照耀如同白日,一派樂聲大作,在空闊處更覺得響亮,聲聞十餘裏。
10. 自古道:‘蜂蠆人懷,解衣去趕。
’11. 馬二先生道:”你這就差了。
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時候,那時用‘言揚行舉’做官,故孔子隻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
講到戰國時,以遊說做官,所以孟子曆說齊梁,這便是孟子的舉業。
到漢朝用‘賢良方正’開科,所以公孫弘、董仲舒舉賢良方正,這便是漢人的舉業。
到唐朝用詩賦取士,他們若講孔孟的話,就沒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會做幾句詩,這便是唐人的舉業。
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學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講理學,這便是宋人的舉業。
到本朝用文章取上,這是極好的法則,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舉業,斷不講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話。
何也?就日日講究‘言寡尤,行寡悔’,那個給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12. 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個真山真水的景致。
且不說那靈隱的幽深,天竺的清雅,隻這出了錢塘門,過聖因寺,上了蘇堤,中間是金沙港,轉過去就望見雷峰塔,到了淨慈寺,有十多裏路,真乃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處是金粉樓台,一處是竹籬茅舍,一處是桃柳爭妍,一處是桑麻遍野。
那些賣酒的青簾高揚,賣茶的紅炭滿爐,士女遊人,絡繹不絕,真不數“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營弦樓”。
13. “真乃‘載華嶽而下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14. “恁大年紀,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漢‘漂梅之侯’了。
但這事也在我身上。
”15. '今雖老而醜,我固及見其姣且好也。
'1. 《儒林外史》評價: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麵貌.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製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托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2. 作者簡介:吳敬梓(1701—1754年),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代小說家,漢族,安徽全椒 人。
清代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林山人”,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
(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序》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幼即穎異,善記誦。
稍長,補官學弟子員。
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不赴(參加了學院,撫院及督院三級地方考試,因病未延試)。
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
又集同誌建先賢祠於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
資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貧。
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客揚州,尤落拓縱酒。
後卒於客中。
3. 對作者的評價:胡適:曾蒐求吳敬梓的佚著而不可得。
胡適在《吳敬梓傳》說:“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劉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吳敬梓。
” 王又曾:《書吳征君敏軒先生文木山房詩集後有序》:“國初以來重科第,鼎盛最數全椒吳。
”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
儒林外史摘抄一句話,然後賞析,數量盡量多一點
1、盜虛聲者多,有實學者少注釋: 出自《儒林外史》第十回。
聲,名聲;學,學問。
賞析: 婁家三公子在船上遇到魯編修,魯編修問到故鄉的年景,又問近來可有幾個有名望的人。
三公子便說楊執中是一個品行極高的人,並拿出其詩作送於魯編修看。
魯編修愁眉道:“老世兄,似你這等所為,怕是自古及今的賢公子,就是信陵君、春申君也不過如此。
但這樣的人,盜虛聲者多,有實學者少。
”此語指那些隻有表麵聲名而缺少真才實學的人。
從這句頗具說服力的話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講究實學,反對虛聲的俊才。
但從下文就可明白魯編修如此評價楊執中的依據是:“他若果有學問,為甚麼不中去?隻做這兩句詩,當得甚麼?” 原來魯編修所指“實學”是能夠在八股舉業上有所作為,所以反對一切詩歌詞賦等雜覽,把科場的考試標準當成人生的價值標準,其“八股舉業”思想標準無孔不入,連其女兒也成了淵博的“八股宿儒”。
從這個把全部生命傾注於有名無實的舉業,無所作為的老學究口中說出這句話,令我們悟到:真正盜虛聲而少實學者正是這些空洞麻木、思想僵化的酸腐儒生。
2、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注釋: 出自《儒林外史》第八回。
意指即使清廉的官吏,做了幾年知府,也會積累大量錢財,實指做官就有財。
賞析: 南昌府前任蘧太守身老告病,王惠補缺,蘧太守以多病耳聾為由打發少爺蘧公孫來交接手續,但對於賬目、公物、文書的交接和盤點的事,遲遲不肯就接。
後來,蘧公子表示交出銀項,王太守滿心歡喜。
此時在京待缺,囊中羞澀的王太守一再打聽“地方人情,可還有甚麼出產?詞訟裏可也略有些甚麼通融”?當蘧公子表示其父“曆年所積俸金也不過二千金”時,王太守不無失望地說:“可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話,而今也不甚確了。
”對於利欲膨脹的王太守來說,滿腦子想的都是怎樣搜刮民財,卻悟不出蘧公子語中的諷刺意味,使得“全城的人無一個不知太爺的利害,睡夢裏也是怕的”。
作者雖把鏡頭對準王惠,但透過一個王太守來影射整個利欲橫流的官僚階層,為我們展示了一幅醜惡黑暗的封建吏治圖畫。
仔細思考不難悟出:之所以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原因是吏治製度腐敗,要鏟除腐敗分子,先要鏟除腐敗分子產生的溫床。
3、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 注釋: 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足下,對朋友的尊稱,這裏指博取功名的儒士。
賞析: 周進到京會試,中了進士,升了禦史,欽點廣東學道。
在第三場主持南海番禺高縣的縣考時,有一個童生交卷跪下道:“童生詩詞歌賦都會,求老爺出題麵試。
” 學道變了臉道:“‘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
……隻請用心做文章,那些雜覽,學他做甚麼…,看你這樣務名不務實,那正務自然荒廢。
”隨後令左右將其趕出。
明清統治者為了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統治,把南宋理學家朱熹等人注釋的儒學經典定為正統學術。
此外,一律蔑稱為“雜學”或“雜覽”。
當然,詩詞歌賦也不例外地被斥為“雜覽”。
周進此語中的“文章”即指八股文。
“漢唐”也就泛指詩詞歌賦,即被貶為“雜覽”、“雜學”。
在周進看來,與舉業無關,又“何須講”呢?由於科舉考試試題規定要取自“四書”,議論也要以“四書”章句注為準,不能自由發揮,全篇隻許闡發孔孟程朱的議論,不準“有礙於聖論”,不許改變既定的文風,也就不可能有絲毫個人獨立見解。
所以那時的儒生完全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善於而且隻會寫“無一字無來曆”的八股文,成為一些頭腦僵化、迂腐木訕,不學無術的蠢材。
吳敬梓以其嚴峻犀利的筆鋒,對清王朝這種陰鷙卑劣的文化專製進行了有力的鞭笞。
4、不怕該債的精窮,隻怕討債的英雄注釋: 出自《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
這是一句俗語。
該:欠。
精窮:窮極,非同尋常的窮。
英雄:此處指凶狠。
意思是說,即使欠債的人窮得不得了,隻要討債的人有能耐,照樣可以把債討回。
賞析 在文中,精窮指毛二胡子,英雄指風四老爹。
因毛二胡子欠了陳正公的銀子不還。
風四老爹俠肝義膽,要為陳正公奪回銀子,他讓陳公正先去嘉興等候,自己和陳公正的侄子秦二侉子一直找到毛家當鋪,高喊:“銀子到底還不還?”,一麵使出小小兩招武功,那當鋪的牆倒柱歪,毛二胡子隻好答應本利清還。
“不怕該債的精窮,隻怕討債的英雄”是秦二侉子在當鋪外麵喊的。
這一句話反映了風四老爹的俠義、豪爽性格和毛二胡子的無賴本質。
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刻畫淋漓盡致。
正如魯迅所言:《儒林外史》寫人能“現身紙上,聲態並作”。
隻一句俗語,切中要害,世態盡現,從而揭示出複雜世態,暗示社會的矛盾。
5、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注釋: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河東、河西:不同時代所指地域範圍不盡相同。
大致說來,黃河在今山西省境內由北向南,古人便把此段黃河以東地區稱為“河東”,以西地區稱“河西”。
這句話意思是說,人生無定,盛衰不常,世道變移,盛衰易位。
賞析: 這是餘大和成老爹就虞華軒家的料絲燈所進行的談話。
餘大說:“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
就如尊府這燈,我縣裏沒有第二...
儒林外史好句
好詞摘抄:一絲不苟、淹淹一息、動人心魄、再三再四、不可限量、發蒙振聵、誇誇而談頂名冒姓、啼啼哭哭、不知其詳、果不其然、國而忘家、愁眉苦臉、慷慨仗義好句摘抄:1、半年之後,朝廷果然遣一員官,捧著詔書,帶領許多人,將著彩緞表裏,來到秦老門首;見秦老八十多歲,須鬢皓然,手扶拄杖。
2、彼此說著閑話,掌上燈燭,管家捧上酒飯,雞、魚、鴨、肉,堆滿春台。
王舉人也不讓周進,自己坐著吃了,收下碗去。
隨後和尚送出周進的飯來,一碟老菜葉、一壺熱水,周進也吃了。
安置後,各自歇宿。
3、此時荀老爹已經沒了,隻有母親在堂。
苟玫拜見母親,母親歡喜道:“自你爹去世,年歲不好,家裏田地漸漸也花黃了,而今得你進個學,將來可以教書過日子。
”申祥甫也老了,拄著拐杖來賀喜,就同梅三相商議,集上約會分子,替苟玫賀學,湊了二三十吊錢。
荀家管待眾人,就借這觀音庵裏擺酒。
4、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備了二百兩銀子,交與金有餘;一切多的使費,都是金有餘包辦。
周進又謝了眾人和金有餘,行主人替周進準備一席酒,請了眾位。
金有餘將著銀子,上了藩庫,討出庫收來。
正值宗師來省錄遺,周進就錄了個貢監首卷。
到了八月初八日進頭場,見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覺喜出望外。
5、範舉人因母親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忍耐不得,隨即拿帖子向知縣說了。
知縣差班頭將和尚解放,女人則交給美之領了家去;一班流氓帶著,明日早堂發落。
眾人慌了,求張鄉紳帖子在知縣處說情,知縣準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一個淡,趕了出去。
和尚同眾人,倒在衙門口用了幾十兩銀子。
6、管家都在廳上,女客都在堂屋候殮,隻有兩個舅奶奶在房裏,乘著人亂,將些衣服,金珠首飾,一擄精空。
連趙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滾在地下,也拾起來藏在懷裏。
嚴監生慌忙叫奶媽抱起兒子來。
拿一匹麻替他披著。
那時衣衾棺槨,都是現成的;入過了殮,天才亮了。
靈柩停在第二層中堂內,眾人進來參了靈,各自散了。
7、過了幾朝,叫來富和四鬥子去雇了兩隻高要船,那船家就是高要縣的人。
兩隻大船,銀十二兩,立約到高要付銀。
一隻坐的是新郎新娘,一隻嚴貢生自坐,擇了吉日,辭別親家。
借了一副“巢縣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肅靜回避”的白粉底,四根門輪,插在船上。
又叫了一班吹手,開鑼掌傘,吹打上船。
船家十分畏懼,小心服侍,一路無話。
8、過了幾日,大老爹果然帶著第二個兒子往省裏去了。
趙氏在家掌管家務,真個是錢過北鬥,米爛成倉,奴仆成群,牛馬成行,享福度日。
不想皇天無眼,不佑善人,那兒子出起天花來,發了一天熱;醫生來看,就說是個險症。
藥裏用了犀角、黃連,幾日不能灌漿;把趙氏急得到處求神許願,都是無益。
到七日上,把個白白胖胖的孩子跑掉了。
趙氏此番的哭泣,不但比不得哭大娘,並且比不得哭二爺,直哭得眼淚都哭不出來。
整整的哭了三日三夜。
9、會試已畢,範進果然中了進士。
授職部屬,考選禦史。
數年之後,欽點山東學道,命下之日,範學道即來叩見周司業。
周司業道:“山東雖是我故鄉,我卻也沒有甚事相煩。
隻心裏記得訓蒙的時候,鄉下有個學生叫荀玫,那時才得七歲,這又過了十多年,想也長成人了。
他是個務農的人家,不知可讀得成書,若是還在應考,賢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線之明,推情撥了他,也了我一番心願。
”範進聽了,專記在心,去往山東到任。
10、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來,替王冕送行。
吃了半夜酒回去。
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來收拾行李,吃了早飯,恰好秦老也到。
王冕拜辭了母親,又拜了秦老兩拜,母子灑淚分手。
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
秦老手提一個小白燈籠,直送出村口,灑淚而別。
秦老手拿燈籠,站著看著他走,走得望不著了,方才回去。
11、申祥甫拿出一副藍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觀音庵裏歇宿。
向和尚說定,館地就在後門裏這兩間屋內。
直到開館那日,申祥甫陪著眾人,領了學生來;七長八短幾個孩子,拜見先生。
眾人各自散了,周進上位教書。
儒林外史 1至5回 好詞 好句賞析 點評300字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
《儒林外史》原本僅55回。
根據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的時候已經脫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給他刻了出來。
這個刻本,今已失傳。
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後人偽作。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
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
”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製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
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托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儒林外史》全書56章,由許多個生動的故事聯起來,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塑造的。
全書的中心內容,就是抨擊僵化的考試製度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並且在文中找出句子證明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三個階段: 1、匡超人年少是心地善良,事親孝順,是個淳樸可愛之人。
書中描述:他在馬二先生資助下回到家見到娘親就“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頭。
”父親臥病在床,他晚上拿個被單,睡在父親腳跟頭。
他白天裏殺豬,賣豆腐,晚上便服侍父親。
他父親夜裏睡不著,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讀書陪到四更鼓,每夜隻睡一個更頭。
2、匡超人初到杭州後,就卷一幫無法取得功名的假名士之中,年少時那樸實敦厚的人品開始受到這些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命清高,卻意圖投機取巧僥幸名利雙收的理論汙染,思想開始蛻變,被這些人同化。
書中寫到:雖然馬二先生教他懂得了讀書人應以文章舉業為主,但這條路終究是難走的,況且此時的恩師李本瑛已被人誣告摘了印,無人提攜,於是匡超人轉身投入到西湖鬥方名士們所吹捧的“終南捷徑”之中了。
3、匡超人漸漸在這個汙濁社會的學有所成,習得一身暴寡情薄義、虛偽、撒謊的嘴臉。
書中敘述:他本已娶妻鄭氏,卻在李“恩師”問及可曾婚娶時,“暗想,老師是位大人,在他麵前說出丈人是撫院的差,恐惹他看輕了笑,隻得答道:‘還不曾’。
”隻這三個字的謊言使他又得娶李“恩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外甥女,又得了極其可觀的數百金的裝奩,享了好幾個月的天福。
匡超人對著景蘭江和蔣書辦攻訐曾經給他許多幫助的潘三說:“潘三哥所做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訪拿他的。
”潘三固然作了許多壞事,現身陷縲絏是罪有應得,但匡超人卻不應棄之不理。
想當初潘三待匡超人也不薄,被捕後也未將匡超人供出來,此時匡超人不念半點舊日情分,其心如蛇蟲螫毒。
擴展資料: 匡超人出自《儒林外傳》,主要內容: 《儒林外史》的背景在清朝康、雍、乾三代,這時中國已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社會表麵的繁榮掩蓋不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統治者鎮壓武裝起義同時,大興文字獄,考八股、開科舉,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牢籠士人。
作者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製,憎惡士子們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
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裏,以諷刺的手法,對醜惡的事物進行揭露。
書名上,“儒林”一詞源出《史記》“儒林列傳”。
是“儒者之林”,指學術界等。
國史列傳,自然是“正史”,作者專門以“外史”為書名,正是為了作區別,以類“正史”,而實際上描繪的卻是清代廣泛的社會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時代的文人在科舉製度毒害下的厄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用一句話概括 《儒林外傳》
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惡劣的社會風習,那就是反對科舉製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
這樣的思想內容。
加上它那準確、生動,卻把理想寄托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由於時代的局限、洗練的白話語言,出色的諷刺手法,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
”馮沅君。
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儒林外傳》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麵貌。
儒林外傳:《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