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和萬事興!
2、惹不起躲得起!
3、遇到一條瘋狗,怎麼辦?
不予理睬是最好的辦法,狗叫一陣後,見沒有動靜,也就不叫了!狗自己會感到十分無趣!
如果你跟她一般見識,正好上當,她就等著你呢!那她就來勁了,她憋了多少天的氣也有了發泄的對象,你就成了冤大頭!
吵架無好話,將來想合,難度就大了,嫂子也是一家人,她以後會明白的!
4、讓,不等於無理!理,自在眾人心中!日久,你們妯娌的高低,在鄉親們心中自有高下!
你不予理會,其實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有時沉默不代表沒有力量!
有時沉默是金!
5、一家人吵架,讓外人笑話!
籬笆紮得進,野狗進不來!
家和萬事興!
前兩天我在空間看到堂妯娌發表罵人語句。
她的大嫂來我家我就說她發...
家庭的名言 家庭: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我寧願用一小杯的真愛織成一個美滿的家庭,不願用幾大船的家具,組成一個索然無趣的家庭。
——(德國詩人)海涅 沒有比圍爐團聚更愉快的事了。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知道把一家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
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歡樂,浸透在親密無間的家庭關係中。
——(美國作家)德萊塞 親人不睦家必敗。
——(美國政治家)林肯 要想建立愛的家庭,必須先有愛家的思想。
——(法國史學家)梅思 屋裏若有愛長駐,有友情為貴客,就是真正的家,甜蜜的家;因為在那兒,心靈可以休息。
——(美國作家)亨利·凡·戴Ji。
屋是牆壁與梁所組合;家是愛與夢想所構成。
——(印度作家)泰戈爾 對於亞當前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於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一家人能夠互相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惟一真正的幸福。
——(波蘭科學家)居裏夫人 家庭是學習舉止禮貌的好場所。
如果你的孩子成人後有良好的舉止,這會使他們更加愜意舒適。
——(意大利作家)索菲婭·羅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沒有和睦的家庭,便沒有安定的社會。
——(日本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 成了家的人,可以說對於命運之神付出了抵押品。
因為家庭難免拖累於事業,使人的許多抱負難以實現。
——(英國哲學家)培根 家庭生活從來不是,也不可能總是像過節一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一個人出於正當的家庭責任感或某種信仰而避開危險,不能算懦怯。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對孩子來說,家庭應是歇恕的場所,培養豐富的人性的土壤以及明亮無比的孩子之夢的溫床。
——(日本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 生活是雙方共同經營的葡萄園;兩人一同培植葡萄,一起收獲。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不要太注意家庭的外觀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家庭裏特有的,充滿了愛、溫暖與明朗的氣氛。
——(美國教育家)卡耐基夫人 在良好的家庭中,父母善良和睦、互敬互愛和互讓是教育影響的主要力量。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幸福是人類的第一恩物;既然全世界的人都有份,那麼接受這件恩物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的。
——(美國啟蒙思想家)傑斐遜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適,無論那個家是多麼簡陋、多麼寒儉。
——(中國學者)梁實秋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單位,我們對它都義不容辭地負有責任。
不要給他人添麻煩,應該憑自己的力量使家庭美滿幸福。
——(日本小說家)武者小路實篤 家庭關係是通過兩條曲線表示出來的,一條是經濟關係的曲線,一條是性關係的曲線。
——(中國作家)竹立家 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擁抱著,其甜美遠勝過自由。
——(印度作家)泰戈爾 最美的天性,最優秀的靈魂,都戰勝不了溺愛女兒。
——(法國作家)巴爾紮克 不貞,是破壞家庭,破壞感情中最大的力量。
——(中國作家)柏楊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美國作家)愛默生 家是世界上惟一隱藏人類缺點和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 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劑。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家庭隻要幸福,房間小又何妨。
——(美國小說家)歐·亨利 家庭將永遠是人類社會的基礎。
權力和法律的作用是在這兒開始的。
——(法國作家)巴爾紮克 家就是城堡,即使是國王,不經邀請也不能擅自人內。
——(美國作家)愛默生 能在自己的家庭中尋求到安寧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德國詩人)歌德 舒適的家,是快樂最大的泉源。
它隻列於健康和良心之後。
——(英國史學家)史密斯 尊重是一道欄柵,既保護著父母,也保護著子女。
——(法國作家)巴爾紮克 逃避家庭生活是容易的,可又是徒然的;改造並提高家庭生活將更難而更美。
——(法國作家)莫羅阿 家再清貧也還是甜美的。
——(意大利詩人)阿裏奧斯托 家畢竟是家,盡管它是那麼貧寒。
——(英國作家)狄更斯 婦女能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女性美來加強自己在家庭中的道德威嚴。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親人是不會拿你的生活開玩笑的,也不會把你的幸福視作兒戲。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 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
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樁大事[,這需要有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 家庭是心靈惟一的綠洲和安想之地。
——(日本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 家庭中沒有完美的幸福。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家庭不僅是舒適的住宿,是工作業餘休息的地方,而首先是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場所。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中國散文家...
夫妻和睦家不散,妯娌和睦順氣丸的下兩句是什麼
1、孝感動天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
從小就很孝順父母。
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
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
舜有個弟弟叫象,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
隻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
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動上天。
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
當時的帝堯聽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
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
人們讚揚說,舜由一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
後人有詩讚曰: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
2、孝傳五世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縣,有個姓陳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親至孝,名遍四方。
他奉侍雙親,溫順孝敬,從來不讓父母心中有憂慮之念。
偶遇父母有病,則衣不解帶,日夜陪床服侍,親自做湯熬藥。
二老逝去後,陳侃悲痛欲絕,真正做到了“事生盡力,事死盡思”的聖人垂訓。
他的孝行被整個家族引為典範。
所以後代子孫人人效法,尊老愛幼,兄弟團結,夫婦和睦,妯娌相親。
以後陳氏家族五代同堂傳為佳話.宋皇樹坊旌表,賜額曰:“孝門陳君”,百姓則稱其為“陳孝門”。
後人有詩讚曰; 至孝事親世頌揚,子孫代代仰遺芳; 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動楓宸詔表彰。
3、弟兄爭孝 清朝時,長江口外的崇明島上,有吳氏四兄弟,小時候因家境貧困,父母不得已把他們賣給富家為童仆,以求一條生路。
他們長大後,個個勤奮節儉,贖出賣身契,回到家鄉,合力蓋起房舍並各娶妻成家。
這時,他們已理解當日父母之苦心,故爭相供養父母,以示不忘養育之恩。
開始認定每家供養一月。
後來,賢惠孝順的妯娌們認為隔三個月才能輪到供養,時間太長了,故改為每家供養一日。
以後又改為自老大起每人供養一餐,依次排下。
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養父母。
席上子孫、兒媳爭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順,真是合家歡樂樂陶陶。
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壽近百歲無病而終。
詩雲: 父母育恩深似淵,不尤被鬻孝猶虔。
弟兄爭奉酒甘旨,純孝妯娌渾歸賢。
4、勤姑孝祖 明朝時候,浙江紹興山陰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娶了一個童養媳名叫劉蘭姐,年僅十二歲,卻很明事理,對家人十分恭敬殷勤。
她婆母王氏動不動就冒犯長輩,經常罵祖母“老不死”,將其視為“包袱”,言辭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劉蘭姐來到王氏的閨房長跪不起。
王氏大吃一驚,問其緣故。
劉蘭姐答道:兒擔憂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後媳婦將視為榜樣,待您老了,也把您視為“包袱”,那時您會多麼傷心啊!太婆母長命百歲是我家的大幸,懇求您三思而行呀。
王氏聽後恍然大悟,邊流淚邊歎氣說:良言使我收益不淺啊!於是痛改前非,對待祖母溫柔恭順。
而劉蘭姐對待王氏亦是如此。
真是; 二六女兒明大義,看姑罵祖逆親意; 入房跪勸悔前非,示範兒孫行孝字。
5、孝感繼母 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
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
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
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
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
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
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準備好禮品回家祝賀。
不久應麟聽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裏外的地方求醫抓藥,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愈。
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係改善,勝過親生。
後人讚曰; 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藥湯; 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6、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
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娶。
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之別,對待繼母恭敬。
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
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
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
父女相逢,悲喜交加。
當父親問她為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
父親聽後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
三日後父女回到家。
其父見到後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
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為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
繼母沒有生子。
其父去世後,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因此世人有詩頌曰: 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並齊閔子騫。
7、挨杖傷老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
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
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
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
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
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
”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
十八歲就開始倒黴,現在四十六了,還是好事趕不上,壞事跑不了,光...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禍與福是沒有主宰的,也不是神祇,不是說吃了供養的豬頭他就保佑你,沒有供養的話,鬼就找你,那是空話。
“禍福無門”,鬼神也做不了你的主,上帝菩薩都做不了你的主,隻有人自己的心念,所謂“惟人自召”,是你自己召的。
所以我們人生一切的遭遇,嚴格地反省下來,痛苦、幸福、煩惱等等,都是自己召來的。
天道就是這樣一個東西。
天道就像一張網一樣,無所不在,可是看不見,有真智慧無主宰,但又不是自然,不是物理的自然。
中國的成語中,經常可以看到這兩句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 有人懷疑,一件好事未做的人,還做了若幹壞事,卻生活得那麼富裕康樂,這又是什麼道理?司馬遷在寫《伯夷列傳》中,也曾提出一個疑點:“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又說“餘甚惑焉[yān],儻[tǎng]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不過他寫這篇文章,對這類的困惑不作答案,隻提一個問題,讓讀他文章的人自己去思索。
講到宗教哲學,往往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宗教是講是非善惡的;但是有人一輩子是好人做好事,卻遭遇的打擊最多,痛苦也最大,連寫《史記》的司馬遷也曾有如此的懷疑。
司馬遷為了替李陵說公道話,反而受了重刑,痛苦一生。
他在《伯夷叔齊列傳》上說,所謂天道是真的嗎?假的嗎?我就不清楚了。
社會上有許多好人一輩子痛苦,而那些壞蛋的生活卻舒服得很,樣樣好,人越壞生活越好。
佛家的答覆很簡單,某人現世是壞人,但他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境遇,是因為他前生善業所得的善報還沒有完;他現生所做的壞事,等到惡貫滿盈時自會結算。
在我個人的人生經驗,佛法說的是對的。
或有人說,這隻能聽聽而已,前生及來生也都看不見嘛!關於這個疑問,隻要從現實這一生去研究就會明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因為自己嚴格反省下來,就會發現遭到最大的打擊就是最大的福報,如果沒有招到最大的打擊的話,大概命也不保了。
當然人活著並不一定就是好啊!活得太長久也很難過,雖然一般人認為長壽也是福氣。
由這許多道理看來,才會懂得老子所說的“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意義。
它沒有道理,沒有主宰,沒有標準,可是又有一個大原則,一個標準;這個道理,在任何宗教哲學上都是最深刻的一個道理。
簡單一句話說明,就是因果律,自己造的因,自己自然得這個果,誰都逃脫不了。
——《老子他說》我看到許多人一生的經曆,報應非常快,好像比電腦計算還要快。
其實許多人就是現世報,但是受報的人自己並不明白。
所以中國社會,普遍流行的有四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這是大家都愛說的。
——《孟子與盡心篇》【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雖然對時代那麼感歎,但是他認為還是要走正道才對。
一個君子不要對現實低頭,最後的勝利,最後的成功還是歸於正道的。
他舉例說“誰能出不由戶?”大門裏的門為戶。
他說哪一個要出外的人,能夠不經過門戶出去呢?出了門才走上正路,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走邪門,行左道,終歸曲折而難有結果。
也就是說人一定要有作人的標準。
盡管許多人,不走正道而得意一時,最後還是有問題。
不過許多人還是隻顧目前,不顧自己的後果。
雖然我們看到不少人作惡多端,卻仍然安享天年,但是這筆帳終歸有來世結算的。
——《論語別裁》佛學講的因果律(比如說因果報應),比如說你昨天罵了人家,當時人家對你笑笑,心裏已經有了仇恨,有機會他一定會報答你的,不會客氣。
這就是因果,這就叫做業。
所以說“沒孽不挨打,沒罪不挨罵,逆事來了,是給你送德來的,不但要忍受,還要感激他”——《靜思語錄》一受就受了[liǎo],受罪就了[liǎo]罪,受苦就了[liǎo]苦,逆事來了,若能樂哈哈的受過去,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裏還存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將來必有逆事重來。
或者下一世,再下一世,一直輪回直到你悔悟為止。
社會上常講:“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本來是“無度不丈夫。
”被人錯讀成“無毒不丈夫,”讓人誤認為要“狠毒”才是丈夫。
“度”就是度量、氣度。
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培養人們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古代有一個道德修養很好的人,叫林退齋,這個人福報很好,兒孫很多。
他在臨終時,子孫都跪在他麵前說:“您要離開我們了,最後留點什麼讓我們終生奉行吧。
” 他說:“你們要學會吃虧。
”這正是他對兒孫的最大關懷,讓他們懂得吃虧是福。
其實,這裏麵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觀念問題,是我們的問題。
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抱怨習慣,一切向外去追尋,不知道回觀反照一下,總是想改變別人或者是外界,不知道要改變自己。
因為外界是無法改變,或者說是難以改變的,唯一能夠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一有這樣倒黴的感覺,就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對付自己所處的所謂“逆境”或者說是陷阱,總是想從這個“逆境”或者說是陷阱裏麵逃脫出來。
結果適得其反,越逃越遠,越陷越深,一輩子不得解脫。
這樣自然就會陷入惡性的因果循環,把自己困在被誤解、被陷害、被設計等等泥潭裏麵不得...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妯娌之間嫂子老是在我院子裏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