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為《清明上河圖》題跋者凡13人,實際上可能比這要多。題跋中詩文並舉,有的以簡約文字記之,有的以詩記述感懷,也有的先詩後文,洋洋灑灑。其中明代李東陽先後兩次為該圖題跋,是為特例。
較早用詩題跋的是金代的張公藥,跋詩係七言古體共12句:“通衢車馬正喧闐,是宣和第幾年。當日翰林呈畫本,承平風物正堪傳。水門東去接隋渠,井邑魚鱗比不如。老氏從來戒盈滿,故知今日變邱墟。楚拖吳檣萬裏舡,橋南橋北好風煙。換回一晌繁華夢,簫鼓樓台若個邊。”詩中既有對畫家當時聲名未傳的感歎,也有對滄桑變化、繁華如夢的社會現實的思考。詩句流暢上口,可吟可誦。張公藥,字元石,以父蔭入仕,曾做過郾城縣令,官職不高,喜書畫收藏,對長卷深有研讀。
稍後一些時候,金人酈權的跋詩與張公藥的作品詩體句數相同。這首詩與張公藥詩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借圖畫的觀賞之感,直接而有力地批評了宋代的奢靡享樂之風(到了政和及宣和年間尤其嚴重)。“而今遺老空垂涕,猶恨宣和與政和”,“不念遠方民力病,都門花石日千艘”。酈權,字元輿,安陽人,金章宗明昌年間(1190—1195)為著作郎,傳有《坡軒集》。
金人王、張世積的跋詩各為一首七律。王詩雲:“歌樓酒市滿煙花,溢郭闐城百萬家。誰遣荒涼成野草,維垣專政是奸邪。兩僑無日絕江舡,十裏笙歌邑屋連。極目如今盡禾黍,卻開圖本看風煙。”詩人抒發了自己的見解,把宋代繁華不再的原因歸結為奸臣當政。張世積詩雲:“畫橋虹臥汴河渠,兩岸風煙天下無。滿眼而今皆瓦礫,人猶時複得璣珠。繁華夢斷兩橋空,唯有悠悠汴水東。誰識當年圖畫日,萬家簾幕翠煙中。”詩中用對比的手法,提醒人們汲取曆史教訓,通過上下努力,可以使珠璣複得,繁華之夢成真。
金代開了個跋詩的先河,元代幾乎無人響應。一直到了明代,才又繼續跋詩的傳統。其代表人物便是大學士、詩人李東陽。他在繼承中有創新,就是詩文並舉,先詩後文,這可能與他的政治地位較高(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和才氣縱橫有關。全詩乃七言古體,有36句之多。該詩一氣嗬成,一吐為快。詩以畫麵內容為起筆:“宋家汴都全盛時,萬方玉帛梯航隨。清明上河俗所尚,傾城仕女攜童兒。”然後筆鋒一轉,開始詠歎畫家張擇端,字行之間充滿了讚賞與同情:“翰林畫史張擇端,研朱吮墨鏤心肝。細窮毫發夥千萬,直與造化爭雕鐫。圖成進入輯熙殿,禦筆題簽標卷麵……姓名不入宣和譜,翰墨流傳藉吾祖。”詩人還把這曆史的罪過歸結到以蔡京為首的權奸和嫉賢妒能的小人身上,然而與倒行逆施者的願望相反,張擇端及其曆史長卷《清明上河圖》的藝術光輝誰也無法磨滅。全詩抒情和敘事相結合,事理相融,讀來順爽,頗有唐詩遺風。
在李東陽之後,還有一位如壽先生也留下跋詩一首,是七言律詩:“汴梁自古帝王都,興廢相尋何處無。獨憐徽欽從北去,至今荒草遍長衢。妙筆圖成意自深,當年景少對沉吟。珍藏易主知多少,聚散春風何處尋?”這首詩語言簡潔,興廢題詠,對《清明上河圖》的收藏、傳承過程中人物故事感慨興歎,都如春風過耳一般。此詩當是題詠張氏畫卷的上乘之作。可惜除落款有“鷺津如壽”四字之外,作者的身世、生卒年等均已無從查考了。
清明上河圖畫麵主要描寫的是什麼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
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麵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裏,共繪了814個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73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九艘。
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名作,但是不少人都以為這幅畫描繪了當年汴京近郊清明時節的生活景象。
其實這是錯誤的,你隻要仔細觀察此畫,就不難發現,畫中有賣西瓜、買新酒、送木炭、打團扇的情景。
還有光著身子、露著膀子的大人、小孩及戴著竹籬、草帽的市民與勞動者。
由此可以看出《清明上河圖》描寫的是什麼季節了。
因此在清明時節是難以看到有買西瓜的,也很少有人赤身露膀打團扇的。
再說,新酒均賣於中秋前後,而未見清明時節有賣新酒的。
據《宋會要輯稿》,當時汴京外城及郊區,共劃分136坊,第一坊名“清明坊”。
可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二字,並非指‘清明時節’,而是描繪了當時清明坊到虹橋這一段上河的秋季景色。
1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什麼
《清明上河圖》內容結構分為三段。
a.開首為郊區農村風光。
b.終端以虹橋為中心的汴河及其兩岸的船車運輸,手工業和商業貿易活動。
c.後段為城門內外,街道縱橫,店鋪滿目,車水馬龍的繁華熱鬧景象,再現了宋代城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是傑出的繪畫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文獻價值。
如還有疑問,請樓主追問,謝謝
清明上河圖裏的詩詞是誰寫的
hgzdb老師雅和(圖一)閱盡清明畫卷長,美輪美奐是何方。
汴梁水邑匆匆客,誤把酒坊作未央。
(圖二)孤帆急棹水中忙,晨起皇都暮至鄉。
娛樂錦城無眷戀,凡心早盼美嬌娘。
(圖三)晝想秦淮夜汴梁,遙聞絲竹樂未央。
台前台後皆羈客,休管衙門誰是王。
(圖四)百舸爭流競短長,孤村旭日沐晨光。
洛陽百戶千家外,萬朵牡丹入宦房。
(圖五)長虹飛架惠城鄉,躍馬揚鞭運貨忙。
誰道官城多趣事,窮人依舊話淒涼。
(圖六)汴水如斯玉帶長,皇都漕運遍城鄉。
千年老店聲名在,別樣醇醪百樣香。
(圖七)大宋笙歌秦漢腔,風飄竹樂入池塘。
宮廷喜奏西江月,宮角相聞淚斷腸。
(圖八)五湖玉帶襟三江,千裏京杭碧水長。
天下轉漕吳越地,王朝絲路起錢塘。
毛毛贈玉中華大國神州,國之瑰寶無數,毛毛才疏識淺,耳聞能祥少睹,昔日窺得一斑,今朝欣觀詩圖。
遠山近水天林,舟橋鞍馬驛路,城郭畫棟雕梁,寺院戲樓商鋪,亭台水榭曲徑,清明時節掃墓。
達官顯貴才子,車轎魚樵挑夫,梨園賣藝雜耍,佳人侍女村婦,兵勇商販走卒,北宋京都風俗。
繪之廣全深細,才疏焉能道足,感謝完美辛苦,使我一飽眼福,但願和諧社會,人民更加富足。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情景是什麼
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
全圖分為三個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
兩個腳夫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
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使人感到雖是春寒料峭,卻已大地回春。
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
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轎後跟隨著騎馬的、挑擔的,從京郊踏青掃墓歸來。
環境和人物的描寫,點出了清明時節的特定時間和風俗,為全畫展開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碼頭: 汴河是北宋國家漕運樞紐,商業交通要道,從畫麵上可以看到人煙稠密,糧船雲集,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飯鋪進餐的。
還有“王家紙馬店”,是掃墓賣祭品的,河裏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
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
宛如飛虹,故名虹橋。
有一隻大船正待過橋。
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梁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杆,以便船隻通過。
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象在大聲吆喝著什麼。
船裏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
橋上的人,也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
這裏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
後段,熱鬧的市區街道: 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麵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紮著“彩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
繪色繪形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總計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裏,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橋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
房屋、橋梁、城樓等也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征。
...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哪個朝代汴京汴河的景物
北宋都城汴梁《清明上河圖》卷為絹本,水墨淡設色,縱24.8厘米、橫528.7厘米,是一幅表現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城市景觀的畫幅(圖一)。
現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的畫卷本幅上,並無畫家本人的款印,確認其作者為張擇端,是根據畫幅後麵跋文中金代張著的一段題記。
張著的題記也僅寥寥數語:"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也。
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
"不過,張擇端的姓名並未見於北宋後期成書的《宣和畫譜》,有人推測說,可能他進入畫院時間較晚,編著者還來不及將其收編書中。
此畫卷是畫家選取了汴梁城市中的一個局部,細細加以描繪,猶如現場錄象中的一段切片。
從外城的菜園子,一直畫到內城最為繁華的地段,讓觀者看得有滋有味。
現在,每當《清明上河圖》卷在故宮博物院對公眾展出時,在它的展櫃前總是擠滿了觀眾,排著隊順序緩緩移步,觀看得興味昂然,從他們的口中不停地傳出讚歎聲。
《清明上河圖》吸引觀眾的藝術魅力,除了整幅畫作氣勢宏大和高超的寫實技藝之外,還有就是極其出色的細節描繪。
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象
清明節《清明上河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館,作者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
張擇端(1085—1145)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
早年遊學汴京(今開封),後習繪畫,徽宗時在翰林圖畫院任職。
善畫風俗畫,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等。
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畫卷描繪的是當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真實生動,是一件具有重要曆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
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如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
全圖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大致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畫,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內街市。
總計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裏,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橋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
房屋、橋梁、城樓等也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征。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描寫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現實主義的風俗畫,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上河圖”五個字是誰寫的
我喜歡的畫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在我國是一副非常著名的畫,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而我,在很久以前就被它深深地迷住了。
當然,我喜歡它也是有原因的,下麵,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聞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圖》。
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裏,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在宋代末期,皇帝宋徽宗趙佶雖昏庸腐朽,卻是一個出色的畫家。
在位期間是宋代畫院的極盛時期。
招錄了不少有才華的畫師入畫院供職。
宋徽宗很注重寫生,他詔令翰林畫院的畫師都要寫生。
張擇端根據京城汴梁繁華的集市貿易與街景寫生而創作了蜚聲世界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了宋代民間繁榮的 生活,同時作者高超的繪畫技藝,讓這幅畫更加美麗迷人。
當然,《清明上河圖》能流傳至今,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件讓人慶幸的事,《清明上河圖》是我們名族的瑰寶,它獨特的魅力總能讓人著迷。
我喜歡的畫,就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內容豐富繁多,結構嚴謹,繁而不亂,段落分明,可以說它是宋代繪畫的一個傑出代表。
不論是它的內容還是技法,都是充滿濃濃的傳統氣息,讓人無法自拔。
當然,我也隻是簡單的介紹了《清明上河圖》,它是我最喜歡的一副畫。
通過對北宋都城汴梁繁榮的經濟生活與民俗風物的描繪,歌頌了創造曆史和社會財富的下層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這是我最喜歡它的地方。
《清明上河圖》 ——我最喜歡的畫。
本文采用《清明上河圖》背景資料。
...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形容清明上河圖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