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她就像母親一樣哺育了我們,離開了母親我們將何去何從?如今,雖然高科技無處不在,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工廠隨處可見,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環境越來越惡劣,空氣越來越被汙染,能源被消耗的越來越多,河水渾濁不堪,樹木濫砍濫伐,水土流失……,人類從未停止向我們的母親——地球索取。曾經山青水秀,一片蔚藍的地球變得滿目瘡痍,烏煙瘴氣,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為了人類的繁衍生息,為了拯救我們的地球——母親,我倡議人人都要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節約能源,倡導低碳生活。
目前全世界最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低碳生活。什麼是低碳呢?顧名思義就是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說的通俗點就是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簡單的理解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我們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導致世界氣候麵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愈來愈多,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溫度正在迅速的上升,南極、北極的冰山加速融化,以至於太平洋的許多小島被海水淹沒,最新的科學預計,如果太平洋的海水再增長,諸多年之後,五大洲將被淹沒。那麼,怎麼避免溫室氣體過度排放呢?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人人都從我做起,天天過低碳生活,從點滴的小事做起,讓生活更加綠色,讓地球更加和諧。
既然低碳生活勢在必行,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過低碳生活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居低碳:減少自己對"電"的依賴。也許您不知道,電器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變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裝修時,使用環保家居,如,熱收縮值小,保溫隔熱性能優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夠調節室內空氣濕度的節能環保材料。小戶型無論在節約建築材料、節能節電、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麵都優於大戶型,碳排放量也明顯小於大戶型的纖維石膏板......
2. 交通低碳:在您開車外出時,盡量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汙染,同時安全係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經常在網絡、電視上購買物品,從而減少出門購物的次數,如果開車出門購物,請有計劃購物,盡可能一次購足。
3. 辦公低碳:在您工作時,請多使用MSN、QQ以及電子郵件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打印機和傳真機。在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後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另外辦公室內種植一些淨化空氣的植物,可以吸收甲醛,分解複印機、打印機排放出的苯,並能咽下尼古丁。除此以外,請節約用紙(餐巾紙、寫字紙),因為紙是由樹漿製成,而樹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理,
4. 旅遊低碳:您不知道旅遊時也可以低碳吧!現在我就來告訴您旅遊的低碳方法。第一,轉變現有旅遊模式,倡導公共交通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方式,同時也豐富旅遊生活,增加旅遊項目;第二,扭轉奢華之風,強化方便、舒適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第三,加強旅遊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及時全麵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這些小事日常你我都能做得到,隻要留心、留意,每個人都能成為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行家裏手,綠色生活方式帶給我們的不僅僅省錢、實惠,而且有利於保護環境,何樂而不為!
科技節能,大有技巧,全民減排,貢獻不小。讓我們每一個公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參與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為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共同創造更加節約,更加潔淨,更加文明的可持續的美好生活,保護世界,保護地球——母親!
地球遭受破壞的事例
觸目驚心的環境汙染隨處可見:天空昏暗、空氣汙濁、汙水橫流、垃圾圍城……,連遠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體內也發現DDT等農藥殘餘,珠穆朗瑪峰遍地狼藉?藍天碧水已經成為許多人兒時的記憶和遙不可及的夢想。
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皮膚癌等發率升高,地球溫度升高;許多水域會發生赤潮等是因為生活工業廢水進入水域,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營養化造成的,會導致魚蝦死亡,也會通過生物富集作用損害人們的健康;美國的原始森林遭破壞,是人為的,有很多樹木都是被砍伐的。
造成很多動物流離失所,甚至有些物種滅亡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說,羅布泊本是非常美麗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
這是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的悲劇。
這篇報告文學以強烈的呼聲,警醒世人,要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 砍伐樹木 挖掘河沙 殺傷動物, 環境汙染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因素所造成。
平時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排放的大量“三 廢”和某些工業、生活設施的突發意外事故,以及醫院未經處理的廢棄物等均可造成環境汙染,嚴重時可引起危害。
戰時由於大量使用各種武器對居民的殺傷和對居民區的破壞, 更能造成環境汙染和破壞。
例如城市的空氣汙染造成空氣汙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汙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
嚴重的汙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
隨著汙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汙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衝突逐年增加
地球遭到了哪些破壞
氣候變暖2.臭氧層破壞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汙染 8、水體汙染 9、海洋汙染 10、固體廢物汙染 白色汙染(一次性垃圾) 空氣汙染(汽車尾氣) 水汙染(開采石油) 工業汙染(有害化學物質) 農業汙染(農藥) 核能開發(放射性危害) 光汙染(反光強烈等) 還有溫室效應,城市熱島等等印度,巴基斯坦任意進行核實驗.非洲和南美的熱帶雨林被嚴重破壞.俄羅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 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汙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
寫一段關於一些人們破壞地球環境的句子
1、打比方。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麼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2、列數字。
它是一個半徑是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3、舉例子。
那礦產資源來說,他不是上帝的恩賜------4、作比較。
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有關地球的,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的數據,有關環保的宣傳語...
溫室效應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溫室氣體大量排向大氣層,使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
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CO2大約為230億噸。
比20世紀初增加20%。
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遞增,這必將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生態係統破壞以及海平麵的上升。
據有關數據統計預測,到2030年全球海平麵上升約20cm,到本世紀末將上升65cm,嚴重威脅到低窪的島嶼和沿海地帶。
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是高空大氣中臭氧濃度較高的氣層,它能阻礙過多的太陽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麵,有效地保護地麵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長。
臭氧層的破壞主要是現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氟利昂進入平流層,在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原子氯通過連鎖反應而實現的。
最近研究表明,南極上空15-20千米間的低平流層中臭氧含量已減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損失可能高達95%。
北極的平流層中也發生了臭氧損耗。
臭氧層的破壞將會增加紫外線β波的輻射強度。
據資料統計分析,臭氧濃度降低l%,皮膚癌增加4%,白內障發生則增加0.6%。
到本世紀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層已減少了5%-10%,使皮膚癌患者人數增加了26%。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於人們過渡的放牧、耕作、濫墾濫伐等人為因素和一係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質量下降並逐步沙漠化的過程。
全球土地麵積的15%已因人類活動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
土地退化中,水侵蝕占55.7%,風侵蝕占28%,化學現象(鹽化、液化、汙染)占12.1%,物理現象(水澇、沉陷)占4.2%。
土壤侵蝕年平均速度為每公頃約0.5-2噸。
全球每年損失灌溉地150萬平方公頃。
70%的農用幹旱地和半幹旱地已沙漠化,最為嚴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
在過去的20年裏,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饑餓的難民由4.6億增加到5.5億人廢物質汙染及轉移 廢物質汙染及轉移是指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或向他國排放的廢氣、廢液、固體廢物等,嚴重汙染空氣,河流、湖泊、海洋和陸地環境以及危害人類健康的問題。
目前,市場中約有7萬一8萬種化學產品,其中對人體健康和生態係統有危害的約有3.5萬種,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災變的有500餘種。
據研究證實,一節一號電池能汙染60升水,能使十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價值,其汙染可持續20年之久。
塑料袋在自然狀態下能存在450年之久。
當代“空中死神”——酸雨,其對森林土壤、湖泊及各種建築物的影響和侵蝕已得到公認。
有害廢物的轉移常常會演變成國際交往的政治事件。
發達國家非法向海洋和發展中國家傾倒危險廢物,致使發展中國家蒙受巨大危害,直接導致接受地的環境汙染和對居民的健康影響。
另據資料統計,我國城市垃圾曆年堆存量已達60多億噸,侵占土地麵積達5億平方米,城市人均垃圾年產量達440千克。
森林麵積減少 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對環境具有重大的調節功能。
因發達國家廣泛進口和發展中國家開荒、采伐、放牧,使得森林麵積大幅度減少。
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壞。
另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如果用陸地總麵積來算,地球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6.6%。
森林減少導致土壤流失、水災頻繁、全球變暖、物種消失等。
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類,已將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種性減少是指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物物種,由於生態環境的喪失,對資源的過份開發,環境汙染和引進外來物種等原因,使這些物種不斷消失的現象。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約有3000萬種。
自1600年以來,已有724個物種滅絕,目前已有3956個物種瀕臨滅絕,3647個物種為瀕危物種,7240個物種為稀有物種。
多數專家認為,地球上生物的1/4可能在未來20-30年內處於滅絕的危險,1990-2020年內,全世界5%-15%的物種可能滅絕,也就是每天消失40-140個物種。
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對進化和保護生物圈的生命維持係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資源枯竭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似乎無所不在。
然而飲用水短缺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達7萬億立方米,加之工業廢水的排放,化學肥料的濫用,垃圾的任意傾倒,生活汙水的劇增,使河流變成陰溝,湖泊變成汙水地;濫墾濫伐造成大量水分蒸發和流失,飲用水在急劇減少。
水荒,向人類敲響了警鍾。
據全球環境監測係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流受到汙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過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汙染,汙染河流含磷量均值為未受汙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
另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個國家為嚴重缺水,危及20億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東地區。
許多科學家預言:水在21世紀將成為人類最缺乏的資源。
正如人們所希望的,不要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最後一滴水。
核汙染 核汙染是指由於各種原因產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放謝性汙染。
其危害範圍大,對周圍生物破壞極為嚴重,持續時期長,事後處理危險複雜。
如1986年4月,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
地球遭受破壞的事例(還要有準確的數據) 幫幫忙吧!
地球環境汙染和破壞的九大現象 一、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的定義 在幹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在一定範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
當大氣中汙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係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汙染。
造成大氣汙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
所謂幹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09%;氧氣,占20.94%;氬,占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汙染物的分類 大氣汙染物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即天然汙染物和人為汙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為汙染物,它們主要來源於燃料燃燒和大規模的工礦企業。
顆粒物: 指大氣中液體、固體狀物質,又稱塵。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總稱,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總稱,包括氧化亞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氫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烴類氣體。
其它有害物質: 如重金屬類,含氟氣體,含氯氣體等等。
大氣汙染的危害 大氣汙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汙染排放的汙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
一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複雜的成分,在燃燒後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
二是臭氧層被破壞 。
大氣被汙染後,由於汙染物質的來源、性質和持續時間的不同,被汙染地區的氣象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差別,以及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的不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也不盡相同。
大氣中的有害物質主要通過下述三個途徑侵入人體造成危害: (1)通過人的直接呼吸而進入人體; (2)附著在食物上或溶於水中,使之隨飲食而侵入人體; (3)通過接觸或刺激皮膚而進入到人體。
其中通過呼吸而侵入人體是主要的途徑,危害也最大。
大氣汙染對人的危害大致可分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種。
大氣層保護 許多環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汙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
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境有害,並且開始尋找代替品。
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彙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
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境公害的一個開創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製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
經過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
按照規定,工業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製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
發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後就應當逐步減少,到2010年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
除了時間上的優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采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簽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並且製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製定有關行業的管理規範,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
二、酸雨 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衝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
這並非危言聳聽。
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係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人們對酸性排放物已經有了控製,但仍然還有酸雨現象。
大氣塵埃可能是造成酸雨問題的另一原因。
酸性排放物 自由大氣裏由於存在0.1~10μm範圍的凝結核而造成了水蒸汽的凝結,然後通過碰並和聚結等過程進一步生長從而形成雲滴和雨滴。
在雲內,雲滴相互碰並或與氣溶膠粒子碰並,同時吸收大氣中氣體汙染物,在雲滴內部發生化學反應,這個過程叫做汙染物的雲內清除或雨除。
在雨滴下降過程中,雨滴衝刷著所經過空氣中的氣體和氣溶膠,雨滴內部也會發生化學反應,...
隻有一個地球打比方的有哪些句子
隻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
和,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
隻有一個地球中作比較的句子
自然資源:取之不竭嗎? 由於人口膨脹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對地球影響規模空前加大,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愈來愈突出,引起了全世界的憂慮和不安。
了解和認識全球資源態勢,研究與資源開發相關的全球環境問題,對於實現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然界的土地、水、礦物、空氣、森林和草地等,是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於地球上的自然物,在沒有人類幹預前,它們按照自身的規律運動、變化著,隻是在人類出現之後,被人類利用,並給人類帶來效益,才被人類稱為自然資源,簡稱為資源。
地球表麵積5.1億平方公裏,70%以上為廣闊的海洋所覆蓋,陸地麵積僅占29%,約1.5億平方公裏。
陸地本身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生態係統,除了沙漠、冰川、凍土、不宜開墾的山地和土質極差土地外,隻有約30%可以耕種。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1989年統計,全球土地麵積為1306925萬公頃,約占全球總麵積的?,在全球土地麵積中,耕地占11.29%,草地占24.58%,森林及林地占30.98%,其它土地占33.15%。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發生和存在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地球上大約有14億立方公裏的水,其中不適宜人類飲用的海水占97%以上,淡水隻占3%;淡水中有77.2%和22.4%分別被儲藏在冰川和地下,可以利用的地表水僅占0.35%,主要蘊藏在湖泊、沼澤和河流中,其中河水儲藏不及0.01%。
據估計,地球上有1000萬個動植物物種,其中被分類和命名的物種資源約160萬個。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態係統,全球森林麵積45.01公頃,它不僅為人類提供了木材資源,而且對全球物質、能量循環起著巨大的作用,同時,還是巨大的基因庫。
草地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為動物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全球草地麵積占地球陸地總麵積的將近一半。
上述土地、森林、草原均是可以更新和重複利用的資源,被稱為可再生資源。
與上述可再生資源相區別的礦產資源不能再生和重複利用,被稱為非再生資源。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利用礦產資源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
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發現的礦物有3300多種,其中有工業意義的1000多種,被列為礦產資源的有160多個礦種,對人類經濟有重要價值的有煤、石油、天然氣、鐵、銅、鋁、鉛、鋅、金、銀、磷、硫,鹽等40多種。
此外,海洋既是一個複雜的生態係統,又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它包括海水、海洋生物、海底礦產等多種資源,是人類未來發展的主要空間。
全球資源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資源係統的整體性和各種資源的相關性。
自然資源是一個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體,各種資源在生物圈中相互作用、相互製約,構成完整的資源生態係統。
一種資源的開發,會影響其它相關的資源,一種資源的變遷會誘發其它資源的演變。
二,資源的有限性。
任何資源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資源是非再生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土地、水、生物等再生資源也是有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引起水質汙染、水土流失、森林急劇減少、草地退化等不良後果,能被人類利用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少。
三,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無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再生資源,在全球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
以森林資源為例,南美洲森林麵積最大,覆蓋率最高,為51.4%,其它各洲的森林覆蓋率依次是北美洲36.6%、歐洲30.5%、非洲24.5%、亞洲22.0%、大洋洲18.9%。
再以石油資源為例,全球石油可采儲量為3113億噸,其中中東地區占41.9%,北美地區占17.8%、獨聯體各國及東歐地區占13.4%、南美洲占8.6%、亞太地區占7.1%、西歐占3.2%。
四,資源係統的演變性。
全球資源係統和人類社會係統存在著永恒的矛盾,由於自然界本身的演變規律和人類對資源的幹預,引起資源種類、數量、質量、分布的演變,如人口增長,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資源需求量增加,引起資源消耗量的增長;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作為資源載體的環境質量下降。
造成資源再生能力的降低和部分消失,從而使資源數量和質量下降。
又如人類社會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原有類型資源數量和品種增加,同時人類發現新類型、新物種、新領域資源,資源利用新途徑的出現,使資源種類增加,數量上升,質量提高。
近百年來,特別是二戰後的幾十年裏,人類開發資源手段之先進,能力之巨大,是前所未有的。
當今人類已經成為一種超越自然的巨大力量,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範圍,由地表向地球深層和太空擴展,由陸地向近海和遠洋擴展。
現在全球每年開采各種礦產150億噸以上,包括廢石約1000億噸;人類的農業活動每年可移動3000立方公裏的物質,農業用水22901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80%;人類每年從海洋中的捕魚量約1億噸。
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加,資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大,加上交通、通信事業的飛速發展,宇宙空間相對縮小,人類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範圍不斷擴大,因此,資源開發利用突破了區域界限和國界,資源配置向國際化和全球性發展。
由此而引起了一係列的全球性問題: 一是全球性環境問題。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特別是人類活動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描寫地球被破壞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