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
——**
怎樣指導小學生寫作入門
作為一名小學生,寫作的開始最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二是“怎麼寫”?說通俗點就是材料和技巧的問題。
入門者應先解決選材的問題,在來解決寫作技巧的問題。
前者是基礎,就好比是河水的源頭。
小學三年級是寫作“入門”階段。
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入門寫作呢?小學作文加盟提出如下幾點看法: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
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
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
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
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
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
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曆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
平時,學生隻能天天重複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範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麵,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采的社會和自然生活。
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
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
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
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
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
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
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
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
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
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象,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舍。
有一位學生遊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
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麵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
葉麵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
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
說了那麼多,總結下吧,為了孩子的發展,作為老師及家長的我們應當積極的相互配合起來,共同創造條件,共同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同時也積累寫作素材,讓我們的學生在寫作時更加有“材”。
拓展資料:怎樣輔導小學作文 寫作技巧和步驟?怎樣寫人: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麵。
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麵的描寫。
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隻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
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麵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
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
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實的外化。
怎樣寫事: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
寫的時候多文幾個“後來怎樣”,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
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麵要細致描繪,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怎樣寫景: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說,景物是各有特色的。
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
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
要學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
求霍比特人3 五軍之戰的影評
《魔戒》是三部公認的魔幻經典之一,也是最早的,最具古典主義色彩的,更是現代魔幻作品的開山之作。
《霍比特人》常常被稱為《魔戒》前傳,但事實上將《魔戒》說成是《霍比特人》的續作,才是更符合現實曆史的。
《霍比特人》出版於1937年,因為大受歡迎且廣受好評,出版商建議托爾金續寫故事,於是《魔戒》於1954年出版。
而此時的《魔戒》已經遠不是《霍比特人》童話的續集,而是一部創造了一個魔幻世界的史詩。
很難想象,這一切竟然開始於一個炎熱夏日中的一張白卷,於是正在因為批改試卷而焦頭爛額的托爾金教授,靈光一閃地在這張白卷上寫上了這樣一句話:“在袋底洞裏住著一名霍比特人。
”幾個月後,他越來越覺得這樣好的句子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試卷上,於是他開始寫第一章。
也許是因為常常需要給年幼的孩子講故事的緣故,(他之前就為孩子們寫過一些小故事),《霍比特人》同樣成為了寫給孩子們的童話。
也正因如此,整部《霍比特人》中也總顯出一絲童趣,甚至連大蜘蛛的情節,也是因為托爾金的兒子邁克爾害怕蜘蛛才被加進去的。
在托爾金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他說道:“實際上,這是一個對普通人的研究,既無藝術性,也不算高貴或者充滿英雄氣概(但是也不乏這些品質的深埋的種子)——並且,說實話(正如一位評論者發現的),在霍比特人的故事發展中,調子和風格的變化基本是從童話故事到高貴格調,再隨著霍比特人的回鄉回到開頭的基調。
”可見《霍比特人》本質上還是童話,雖然劇情豐滿引人入勝,但始終比不上《魔戒》的恢弘大氣,行文也沒有《魔戒》中的那麼陰沉。
不過作為“即興之作”的《霍比特人》與《魔戒》還是有很多格調與背景設定上的差距,於是後來托爾金在《魔戒》的附錄中加入了《孤山任務》一文,用甘道夫的角度和敘述來彌合二者之間的疏漏。
此文也給電影的導演和編劇將《霍比特人》“升級”提供了思路與素材。
對於《霍比特人》的電影,雖說大多數人認為還是很好的,但很多人(包括一些認為很不錯的)也提出了一些怨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質疑為何把薄薄的一本霍比特人也要排成總共接近9個小時的三部?為什麼不一部拍完?為什麼那麼強大的史矛戈卻像個喋喋不休的話嘮?我想,這主要是對原著熟悉程度有所差異的原因——熟悉原著的人更期望看到導演以及編劇如何表現或是增加了什麼樣的情節,而不熟悉劇情的人則會期望更快地推進劇情。
由於剛剛讀過譯林出的精裝注釋本《哈比人》的緣故,我又對故事本身和電影中的諸多改編有了新的認識。
現在。
我就將這些個人認為十分優秀的改編與大家分享、梳理一下。
1.首先,是故事的核心——矮人。
在托爾金寫作《霍比特人》時,正值迪士尼的動畫片熱映,所以文中所講的矮人並不是我們現今魔幻作品所描繪的那樣,而是像《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裏的那種形象:身材並不強壯,長壽但卻和人類一樣衰老得很快(所以小說裏的形象所有矮人都是長胡子的老頭)。
這也難怪在托爾金的作品中,矮人總是低精靈一等。
(精靈是托爾金作品中近乎完美的種族。
) [在這裏先為大家普及一下托爾金有關中土創世的一些知識:1.“唯一神”伊露維塔創造了眾愛努,並讓他們合奏;2.伊露維塔書寫了大樂章,並讓眾愛努將其化為真實(世界);3.並且伊露維塔還計劃創造“首生兒女”(精靈)和“次生兒女”(人類)居於其中。
“伊露維塔把精靈造得本質上更像愛努,隻不過力量與體形更小。
”(《精靈寶鑽》第一章);4.維拉(高級愛努)奧力私自創造了矮人的七位祖先,但因此觸怒了伊露維塔,但伊露維塔最終還是施與了仁慈,將矮人收為養子,但他們隻能在“首生兒女”出現之後才能蘇醒。
5.下麵再引幾段原文:“(精靈)對於大地及整個世界的愛戀,愈發單一也愈發痛苦,隨年月的流逝也注定愈發悲傷。
因為世界不滅,精靈便不死,除非被殺死或為悲傷所耗盡……”“死亡使他們(人類)的命運,是伊露維塔的禮物,隨著時間的流逝,連眾神亦會嫉羨。
”“首生兒女命定要在黑暗中來臨,他們首先將看到的是繁星。
”(皆出自《精靈寶鑽》前三章)] 2.為什麼要有十三個矮人?原因很簡單——隻是為了湊足13這個西方人認為不幸的數字而已!——所以他們才委托甘道夫為他們挑選第14名成員。
在原著中,做出比較多的描寫的就隻有索林(矮人頭兒)、巴林(二號人物、和比爾博交流最多)、龐伯(最胖)、以及菲力和奇力(最年輕)。
其餘的矮人,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描寫。
而對於這些矮人的處理,我認為是電影改編最出彩的地方——它將每個矮人的特點都進行了精細的刻畫:硬漢德瓦林;商人朵力和他的三弟歐力,二弟諾力則貌似是個小偷;礦工波弗,也是最沒溜兒的一個;頭上中了一斧子所以隻會說矮人語的比弗(而且斷掉的斧子還留在腦袋上);耳聾但貌似是醫官的歐因;當然還有後來的吉姆利的父親葛羅林。
另外,原著中索林是所有矮人中最為年長的(所以像其他老人一樣在原著中他是個絮絮叨叨的話癆),而在電影中換成了巴林,索林則更像是小巴林一代人。
不過我認為導演和編劇處理不太好的就是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