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
5th day of the 5th lunar month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uanw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alendar.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festival has been marked by eating zong zi (glutinous rice(糯米)wrapped to form a pyramid using bamboo or reed leaves) and racing dragon boats.
關於端午的句子
端午臨中夏,時清人複長。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唐 杜甫《端午日賜衣》 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宋 蘇軾《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宋 蘇軾《少年遊 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關於“端午節”的句子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的句子有:1. 【唐】文秀《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 【唐】盧肇《競渡詩》: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果然奪得錦標歸。
3. 【唐】李隆基《端午》:端午臨中夏,時清日複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4. 【宋】蘇軾《浣溪沙》: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5. 【宋】張耒《和端午》: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
6. 【宋】趙蕃的《端午三首》: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嚐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嗬。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鬥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7. 【宋】文天祥的《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8. 【元】貝瓊的《己酉端午》: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9. 【宋】陸遊的《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10. 【唐】殷堯藩的《同州端午》: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注釋:1. 1)端午: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日。
自:自從。
2)屈原(前340—前278):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人、戰國時代楚國政治家。
名平,字原。
因貴妃鄭袖、令尹子蘭、大夫靳尚等詆毀排擠,被貶黜流放。
楚敗於秦,郢都失陷後,自沉汨羅江。
相傳端午節習俗就是源自對屈原的紀念。
3)楚江:楚國境內的江河,此處指汨羅江。
4)直臣:正直之臣,此處指屈原。
2. 1)發機:開始行動的時機。
2)鼙pí: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漢以後亦名騎鼓。
3)錦標:競渡(賽龍舟)的取勝標誌。
3. 1)鹽梅——鹽和梅子。
鹽味鹹,梅味酸,均為調味所需。
亦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
鹽花梅漿,可用以擦洗銀器。
2)曲糵——亦作“麴櫱”。
亦作“ 麴孽 ”。
亦作“曲櫱”。
指酒曲。
《書·說命下》:“若作酒醴,爾惟麴糵。
” 漢 王充 《論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
” 宋 蘇軾 《鹽官大悲閣記》:“秫稻以為酒,麴糵以作之。
”指酒。
《宋書·顏延之傳》:“交遊闒茸,沉迷麴糵。
”有時也指酒稅。
3)縷(lǚ)——凡指線狀物。
4)槿——木名,即木槿[rose of Sharon]。
錦葵科,落葉灌木。
夏秋開花,花有白、紫、紅諸色,朝開暮閉,栽培供觀賞,兼作綠籬。
花、皮可入藥。
莖的纖維可造紙“顏如花落槿,鬢似雪飄蓬。
”——五代·張正見《白頭吟》5)貽厥——貽:贈給;遺留。
厥,文言代詞、助詞或副詞,相當於“其”或“之”。
6)昆芳—— 昆,指後代、子孫。
昆芳,後代有美好的名聲。
4. 1)碧紈:綠色薄綢。
2)芳蘭:芳香的蘭花,這裏指婦女。
3)香漲膩:指女子梳洗時,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隨水流入河中。
杜牧《阿房宮賦》:“棄脂水也”。
4)這句指婦女們在發髻上掛著祛邪驅鬼、保佑平安的符錄。
5. 該詩詞無注釋6. 1)謾說:猶休說。
2)木居士:木雕神像的戲稱。
3)艾人:端午節,有的用艾束為人形,稱為“艾人”。
4)沉死:沉江而死。
5)星鬥羅:星星一樣永垂不朽。
6)風兼雨:下雨刮風。
7)陳昔冤:喊冤陳情。
8)舍:房屋。
7. 1)即事:就眼前之事歌詠。
2)故人:古人,死者。
3)新知:新結交的知己。
4)丹心: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5)夙昔:指昔時,往日。
6)靈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
在這裏指屈原。
6)三湘:指沅湘、瀟湘、資湘(或蒸湘),合稱“三湘”。
也可以指湖南一帶。
8. 1)端陽:端午節。
2)晦冥:昏暗;陰沉,昏暗氣象,出自《史記.龜策列傳》。
3)汨羅:汨羅江。
4)吊:憑吊,吊祭。
5)英靈:指屈原。
6)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傳自海外,故名。
7)淵明:指陶淵明,東晉詩人。
8)獨:獨自。
9)醒:清醒。
9. 1)乙卯:指1195年,宋寧宗慶元元年,作者71歲,在家鄉紹興隱居。
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節。
因這天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又稱“浴蘭節”。
又因這天少女須佩靈符,替榴花,還稱“女兒節”2)棕包分兩髻:粽子有兩個尖尖的角。
古時又稱角黍。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於此日,以竹筒貯米祭之。
”最早粽子是黍米蒸製而成。
到了宋朝,粽裏有餡,中間夾棗、豆、杏之類。
3)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據說艾葉氣,熟芬芳,能通九竅,去疾病,故載於帽子上。
危冠:高冠。
這是屈原流放江南時所戴的一種帽子,屈原《涉江》一詩雲:“帶長鐵之陸離分,冠切雲之崔鬼。
”4)儲藥:古人把五月視...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
關於端午的詩和端午 張 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隻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 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 貢 共駭群龍水上遊,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魯迅關於端午節的句子有哪些?
魯迅關於端午節的句子有:1. 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麵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麵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麵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裏麵的目的地。
2. 譬如看見老輩威壓青年,在先是要憤憤的,但現在卻就轉念道,將來這少年有了兒孫時,大抵也要擺這架子的罷,便再沒有什麼不平了。
又如看見兵士打車夫,在先也要憤憤的,但現在也就轉念道,倘使這車夫當了兵,這兵拉了車,大抵也就這麼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
3. “現在社會上時髦的都通行罵官僚,而學生罵得尤利害。
然而官僚並不是天生的特別種族,就是平民變就的。
現在學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麼兩樣呢?‘易地則皆然’,思想、言論、舉動、豐采都沒有什麼大區別……便是學生團體新辦的許多事業,不是也已經難免出弊病,大半煙消火滅了麼?差不多的。
但中國將來之可慮就在此。
……”4. 他臉色一變,方太太料想他是在惱著伊的無教育,便趕緊退開,沒有說完話。
方玄綽也沒有說完話,將腰一伸,咿咿嗚嗚的就念《嚐試集》。
魯迅關於端午節的句子就隻有這些了。
《端午節》:是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屬於《呐喊》文集。
《端午節》就是魯迅先生運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對“方玄綽”這類表麵上進步,骨子裏落後的舊知識分子的辛辣諷刺。
描寫端午節句子
1)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粽子,關於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莫過於祭奠投身汨羅的偉大詩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應該帶著一股濃重的悲情色彩。
2) 端午節含蓄蘊藉,內斂而不事張揚。
它沒有磅礴的氣勢,也沒有宏大的場景,一切都是那麼平緩而舒坦。
每家每戶獨自為節日的喜慶而忙碌。
3)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
4)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多年曆史。
5) 故鄉的端午節,浸透著一種濃濃的鄉親親情。
6)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7) 老家過端午節,會像過年一樣地隆重。
除了包粽子外,還要蒸糖三角煮鹹鴨蛋……記憶中,那時條件好的人家還會到集市上稱幾斤肉,買上幾條魚,做上幾個下酒菜,犒勞一下剛剛忙碌完麥收的自己。
8) 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鬱,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9)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詩句 ?
一、端午節詩句如下,請選用。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 杜甫《端午日賜衣》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 殷堯藩《同州端午》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 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 趙蕃《端午三首》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 蘇軾《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 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 邊貢《午日觀競渡》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陸遊《乙卯重五詩》端午臨中夏,時清日複長。
—— 李隆基《端午》二、擴展知識:端午節簡介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自古便有食粽、飲雄黃久不息。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準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詩句——《端午日》
描寫端午節的句子1、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個粽葉飄香的時候。
2、這首小時經常唱的兒歌,每每到端午節時就想起來,勾起我濃濃的思鄉之情。
3、有個美麗的地方,是住在我心裏的人間天堂,那裏山美、水美、人更美。
而我,早已將靈魂丟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莊。
逢佳節,倍思鄉,思那一草一花,一樹一木,一磚一瓦。
4、幽幽之夏夜,爬滿絲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讀書倦了,忽而一聲鳥啼,劃破寂寞的長空悠然飄入耳中。
哦,我想故鄉哪裏,改也是端午了吧!時間過得可真快啊!5、許是好多年未曾觸及家鄉的端午節,生在記憶裏的美好都是小時候的片段,很親切。
6、夕陽西下,黃昏降臨,嫋嫋炊煙輕柔無骨卻萬種風情,那是父親躬耕的犁,那是父親古銅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親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溫暖。
7、雖然,端午節那天,我們有吃粽子,吃雞蛋,賽龍舟等風俗,但都遠不及家家大門兩旁插艾,那樣必不可少。
端午節那幾天,整個村子到處彌漫著艾的清香。
8、時間飛快,恍惚間已到端午節,記得過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邊,割一大捆野艾回來,插在大門兩旁。
說能辟邪,也是風俗。
9、生在那裏,長在那裏,如今,卻是身處他鄉,西望銷魂。
10、如今,離開故鄉,離開奶奶已經四年有餘了,四年中的每一個端午,都沒有能品嚐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
但是每一次一拿起買來的粽子,甚至於一看見粽子腦海裏總是會浮現出奶奶包粽子是嫻熟的動作和粽子那甜潤的清香,且揮之不去。
有關於寫端午節的詩歌,名句
你好,有1、《和端午》宋·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
2、《已酉端午》明·貝瓊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3、《午日觀競渡》明·邊貢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4、《端午》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律·端午》唐·殷堯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6、《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7、《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8、《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采納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用英語介紹端午節簡單點3-5句話